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快穿之女配范儿-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黛拉姐,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她把姿态放得很低,看上去柔弱可怜。
  上一次两人碰面还是在东京电影节; 那时候方欣蕙正风光得意; 穿着一身极具东方风情的龙凤旗袍,站在红毯上顾盼生姿,高傲自得如女王。
  对比她现在的模样; 真是令人唏嘘。
  裴黛却没看她,她的视线点久久地落在窗外的一棵树上; 像是出了神。
  良久,她收回视线; 看向安静地等待的方欣蕙; 轻淡地道:“你很有胆量。不说你成名以后忘恩负义,就说你背叛了汤二; 你现在又有什么脸面来见我?”
  她的眼睛冷冷的; 漂亮得像秋日湖面。
  真是天生的电影脸,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这么动人……方欣蕙有些着迷地看着她的眼睛; 暗暗琢磨着。
  她家里最多的就是裴黛的片子,从她的银幕处女作,到近年的一些片子,她都翻来覆去地研究过、揣摩过,不管用怎样挑剔的眼光来看,她的演技都称得上自然生动,每看一次,都能给她带来更多的体会。
  不知是谁说过,电影里的角色有时也是演员本人的部分投影。她觉得说这话的一定是个演员,因为她看自己的片子的时候,也常常会为自己在电影中无意识表露的真实的自我而感到心惊。
  在一遍遍的重复琢磨裴黛的影片中,她觉得自己触摸到了这个人的一部分。
  也许她最终会选择求助于裴黛,和她家里那堆了满满一个抽屉的碟片有很大关系。因为它们陪伴她度过了太多太多个寂寞的夜晚,使她对影片里的那个人也产生了一点不可名状的依赖。
  她知道,那个人其实是个光明而磊落的好人,即使以前感受过她的恶意,也不会因此而对一个绝望的人袖手旁观。
  面对裴黛直接到难听的质问,方欣蕙不仅没有生出恼怒,反而感到一阵难言的安慰:看,她就是这样直率可爱的人。
  她更加放低了姿态,低声道:“黛拉姐,是我对不起你。我成名后太膨胀了,我那时嫉妒你是大明星,长得靓,演技好,又受人欢迎,比我强得太多,可我永远忘不了你指导我演戏时候的样子。那时候我是个新人,走后门进了剧组,大导演不喜欢我,男主演也看不起你,只有你热心帮我。”
  从她的自我表白里,裴黛确实听出了真情实感。她自己就是最好的演员,对于什么是真,什么是演,她分得清。
  顺着方欣蕙的话语,她也想起了拍摄那会儿的事,那时候明珠的娱乐产业还处在黄金时代,影响力辐射着整个东亚、东南亚,她还是当红的玉女掌门人,李霖没有结婚,整天抱着吉他做忧郁少年状,金军的肚子还没有变成半个西瓜,而方欣蕙初出茅庐,清丽得像所有少年梦中的初恋情人。
  当年她明知道方欣蕙是靠与汤二的关系走后门进组,有品行不端之嫌,但仍爱惜她的才华,感动于她的努力,尽心指点她。
  而时至今日,她认为方欣蕙的天赋仍然存在,经过多年打磨的演技散发出玉石的光彩,足以打动最迟钝的观众。
  但她沉默的这一会儿似乎给了方欣蕙什么错误的信息,她又急切地说:“黛拉姐,当年我背叛汤二少是有原因的,”她咬了咬唇,浑身发颤,“你相信人有前世吗?”
  裴黛的心微微一跳,心说这姑娘怎么年纪越大越缺心眼儿了,脸上的表情滴水不漏,微微扬起唇角,嘲讽道:“你的意思是,前世汤二负了你,这辈子你找他寻仇来了?”
  “是这样没错,”方欣蕙欣喜地应道,她脸上的神情又是痛恨又是喜悦,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表情同时出现在脸上,连姣好的五官都变得扭曲起来,“你不知道他对我做了什么,他践踏了我的真心,我便也要玩弄他的真心,这才算公平。”
  这个秘密憋在心里太久了,已经几乎把她压垮,在重负之下,方欣蕙痛痛快快地把自己保守了十多年的秘密统统倒了出来。
  “你不要不信,黛拉,”她的脸上又露出那种笑微微胜券在握的模样,“再过两天,陈少康就会在家里跳楼自尽。”
  冷冰冰的四个字传入耳中,把裴黛炸得反应不能。她不可置信地道:“什么?”
  陈少康患有抑郁症,已经十来年了,但她一直觉得没有什么,因为每次见面的时候,他都表现得那么开朗快乐,没有一丝阴霾,连她也忍不住暗暗羡慕。
  原来,那都是装出来的吗?因为知道她会担心,不想让自己的病情影响她的生活,结果不但闭口不谈,还尽力掩饰?
  他真是个可怕的演员,不,不是他的演技太好,是她太久没有认真关心过他了吧。
  想起陈少康性情中的种种温柔敦厚之处,对待朋友种种的体贴关怀之举,裴黛不禁感到一阵强烈的懊悔,她实在不配做陈少康的朋友。
  在这样强烈的感情的驱动下,她恨不得立即飞往明珠,去阻止好友做出不可挽回的举动,但转眼看见眼巴巴看着她的方欣蕙,她又强自按捺下来。
  “如果这是真的,方方,你会得到我的谢意和感激,无论你对我提出什么要求,只要不犯法,不违情理,说一个‘不’字,我天打雷劈!但如果你骗了我……”
  方欣蕙迎着她冰冷的脸色,无所畏惧地笑了笑,镇定地道:“如果我骗了你,我的事业也就完了吧?所以说,我怎么敢骗你。”
  “那样最好。”裴黛站起来,看了看手表,“记得你说过的话,我现在要去明珠,回来后再找你——拉你一把,或是推你下去。”
  方欣蕙机伶伶打了个冷颤。
  ?
  “你怎么这么傻!”
  贺沛芳大哭着扑到陈少康的身上捶他。她的身体并不好,如今已是半退隐状态,但在裴黛赶来中途打电话说明情况后,还是拖着病体赶到了陈少康家中。
  她本来也不敢相信陈少康会有自杀的念头,只是听裴黛说得信誓旦旦,又素知她不是个信口开河的人,这才依言赶来。
  谁知一来就见陈少康精神委顿,逼问之下,他竟然真的承认自己在病魔的折磨下,想到过以自杀来寻求解脱。
  哭骂了一会儿,门铃响了,她赶忙去开门,叫道:“黛拉,你说的一点儿不错!快来跟我一起骂醒他!”
  裴黛眉头紧锁,安抚贺沛芳道:“贺姐,你别急,他一时糊涂而已。”
  她走进客厅,就见陈少康躺在沙发上,神情阴郁,头发凌乱,穿在身上的衬衫皱巴巴,看到人也像没看到一样,烟灰缸里则积满了烟头。
  “什么味儿!”她用手在鼻端扇了扇,打开门窗,将烟灰缸拿去倒了,把他换下来的脏衣服收起来扔在洗衣机里,扫地拖地,又翻出香水来往空气中洒了几滴。
  “这才有个生活的样子嘛!”她满意地一手插腰,四处看了看,问另外两人,“我饿了,要煮碗面,你们要不要?”
  陈少康有气无力地说:“给我来一碗,不要葱姜。”贺沛芳瞟了他一眼,也说:“我也饿了,也算我一份。”
  一时面做好了,三人埋头吃起来,谁也没说话。之后的几天,裴黛与贺沛芳轮流看着陈少康,不叫他有落单的时候。
  可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不管是裴黛还是贺沛芳,她们都有自己的生活,不可能一直这样陪着陈少康。
  如果不是实在担心他的精神状态,两人早就各回各家了。
  这天晚上,陈少康安稳睡了,两个女人谁也睡不着,也没开灯,就那么在客厅里开了一个碰头会。
  “贺姐,要不明天你就先回去吧,你身体也不好,这样整天又是担心又是熬夜,我怕你撑不住。”裴黛摸索着端起一杯水,送到唇边喝了一口。
  这些天心里发燥,有些上火。
  贺沛芳按着腰,缓缓的上下揉捏:“这两天还不妨事,”她低声唉哟,续道,“我有个主意,他这个病,也有心思太细、想得太多的缘故,总是闷在家里一心钻牛角尖,多少病钻不出来哪!你不是在做电影吗?何不请他出去和你一块做事?”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裴黛喃喃道,“我正好有个想法,只是要吃些苦,正好把他请去,也解决了我的麻烦,也给他找些事做,岂不是一举两得!”
  “什么一举两得?”黑暗中,一句话幽幽的响起,把两人吓得肉跳。
  电灯开了,陈少康穿着睡衣站在房门口垂眼看着她们,神情平静,了无睡意。
  两人讪讪地站起来,裴黛定了定神,笑说:“是这样,我那里缺人,贺姐跟我推荐你这位人才呢!”
  陈少康打了个哈欠,向房里走去,留下两个字,“这样啊。”
  “你来不来帮我?”裴黛跟上去,倚着门框问他,带一点娇蛮的意思。
  “好女孩不要倚门。”陈少康坐在床上回头,出言纠正她的动作,又说,“你需要我就去喽!”
  “那说好了,和我一起去帝都哦!”裴黛没想到这么顺利,赶紧把事情钉死。
  “好。”他最终答应。


第28章 重生之影后人生12
  “就是这里了。”
  裴黛笑吟吟地走在前面; 回头对两位同伴介绍道,“我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 连一条像样的山路都没有呢。”
  在她的身后,陈少康默默地压了压帽子; 方欣蕙一脸木然地挪动双腿。
  他们那饱满的力气和热情早已经在漫长的路程中消耗殆尽了。
  一开始; 裴黛慷慨激昂地宣布,要拍摄一部正能量的片子,用以反应中国在艰难中前进的历程,两人还被鼓动得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奉献出自己全部的才华。
  三人分头联络自己认为合适的人; 用了两个月才攒出了一整套拍摄团队; 之后就被裴黛拉到了这么个连手机信号都没有的山沟沟“体验生活”。
  本来,明珠的演艺人员嘛,吃些苦再寻常不过; 打着吊针上工也不是稀奇事,陈少康和方欣蕙都是顶尖的演员; 种种敬业乃至自残的事迹数数就是一堆。
  只是裴黛的路数和别人不同,她也不折磨他们; 只带他们在这山沟里走来走去; 拜访一些深山里的村落,听老人讲古; 听干部说困难; 就和下乡考察队似的。
  山里的路不好走,几人经常一走就是大半天; 从这个村子赶到另一个村子,这样过了不到一周,原来光鲜亮丽的大明星就变成了灰头土脸的山里人。
  幸好方欣蕙此时落到谷底,陈少康又和她交情好,才没有人撂挑子不干。
  有句话叫“望山跑死马”,一早裴黛指着不远处的山说就在那里的时候,两人还暗自高兴,谁知跋涉了半天,眼前的山路蜿蜒起伏,愣是没有尽头。
  裴黛不是随便找的这个地方,她之所以找这里,是因为她姐姐在这个地方当了几年的基层干部。基层的干部嘛,官不大,事儿不少,平时鸡毛蒜皮的事儿就多,逢年过节还不能回家,要去下头的贫困户、老军人家还有烈士家庭慰问。她那时候才能再和姐姐住在一起,比较黏她,姐姐无法回家,她就干脆和她一块儿走访乡里,几年下来,对这个地方挺熟悉。
  在这里负责民政工作的时候,叶景云几乎把自己弄成了一个农民,卧室里堆满了农业书籍,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跑到农业科技站去申请调人来指导农民种田,山里地薄,打不出多少粮食来,就鼓励农民种果树,路不好走,就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聚众人之力修路,虽说限于客观条件,这里的人还是没能发家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