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青青麦穗-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玲子娘心里忐忑,等没人的时候,悄悄问玲子。
    玲子早就承受不住了,哭着跟她娘把事情经过讲了,自己娘,没什么好隐瞒的,原原本本,一丝不漏。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傻啊?!”玲子娘一听,恨得啪啪啪捶了玲子好几下,多好的亲事啊,自己闺女自小心气高,要找个一等一的人,一等一的人家,他们都觉得这是白日做梦,结果碰到了西家。
    老人们都为玲子高兴,西家娶他们玲子,还不是看在吴老爷子两次相救的恩情,还有两家常来常往,彼此了解的份上?要不他们一个普通农户,哪里攀得上这么好的门户!玲子出嫁,不知道多少人眼红,多少人嫉妒。
    如今自己闺女却做出了这样的事情来。和人家弟弟抢哥哥,多傻啊!不知道兄弟如手足,老婆如衣服吗?刚刚成亲半年,就跟人家比十几年的兄弟情,哪里比得过吆。
    卫成虽然不是西家亲生的,可是,当初卫成豁出命来救西远,那能是没有情分吗?感情的事情都是相互的,一定西远也那么对他了。
    闺女哎,你可真够糊涂的了!
    “娘,我知道错了,可是,我也没想到卫成会一气之下走了,现在,我想认错,都找不到长关。”玲子真是后悔了,想想刚成亲那会,西家人待她和气,弟弟们尊重长嫂,西远对她更是体贴温柔、关怀备至。虽然不是心里眼里只有她一个,也比那些粗剌剌的庄稼汉好了不知多少倍。
    她真是猪油蒙了心,听了别人怂恿,去跟卫成较劲,如今只落得家中长辈不喜欢,丈夫冷淡,小叔讨厌,西韦那天的话都是说给她听的,她哪里听不出来。
    “你啊,闺女啊,西家可不是普通人家,人家有房有地有钱,城里有铺子,兄弟有功名,这是人西家不张扬。你想想,咱们十里八乡的财主家,是不是也就这样?这样的人家,儿子有个三妻四妾都正常,何况女婿对你还不错,你怎么这么糊涂?”
    玲子娘真是恨铁不成钢,自家住在山脚下,山里有胡子,虽然有不成文的约定,不骚扰附近村庄的农户,但是他们怕闺女被胡子瞧上,虏到山上去,所以很少叫闺女出门走动,还是少了见识。
    “娘,那我该怎么办啊?”玲子听他娘这么一说,心更慌了。西远要是弄几个小老婆回来,可真是要了她的命。
    “女婿好几个月没回来?”玲子娘问,心里担忧,西远是不是在外面有别的女人了。
    “娘?”
    “别哭了,看把眼睛哭坏了。我明儿叫你爹去瞧瞧,看是真病了,还是有别的事情。你啊,夫妻哪有隔夜仇,小远就是一时赌气,等他回来,你好好低个头,认个错,可不能再犟了,听着没有?”玲子娘嘱咐闺女。
    “我知道了,我以后都听他的。”娘俩在那里合计,怎么把西远的心再笼络回来,却没想想,她们想要认错的那个人,肯不肯原谅他们。
    正好家里人忙不开,玲子娘来了,西远娘就把伺候月子事情交给亲家母,自己娘伺候,好了坏了别埋怨他们西家人。
    奶奶不管这些,玲子爹娘来了,老人家第二天就起身去瞧他大孙子,玲子爹要跟着,说瞧瞧女婿的病,奶奶笑了笑,同意了,他们的心思,奶奶哪里猜不透。
    西韦回去把事情学了,西远猜测家里人一定会来,让西韦把他弄回彦绥家里,给卫成的房子,除了西韦,还不想告诉别人。
    玲子爹来了,见西远病的形销骨立,还有什么可怀疑,住了一宿,第二天又回莲花村了。
    他走了,剩下西远祖孙三个,奶奶抱着西远老泪纵横,“奶的大孙子哎,怎么成了这样了!”
    西远见了奶奶,忍不住了,嚎啕大哭,“奶啊,我把成子给弄丢了!”
    西韦抱着奶奶和哥哥,娘三个哭成一团。奶奶见西远哭了,心下松了口气,能发泄出来就是好事。
    “奶啊,我把成子心给伤了,成子不要我们了。”西远纠结的,无非卫成心伤而走的事情罢了。
    “净胡说,我们成子可不是那么心窄的孩子,成子走啊,一定是觉得没脸见你了,以为自己闯祸了,这个傻孩子。”奶奶摸着大孙子的背,这孩子从小就跟个大人似的,很少有这么脆弱的时候,让人看着心酸。
    “可是,成子走了这么长时间,连个信儿都没给家里。”
    “你啊,净钻牛角尖,成子不给家里信儿,一定有他的苦衷,就像你,这么长时间没回家一样,你说你心里没有爷爷奶奶吗?”
    “不是。”
    “那不就结了,成子也不会,成子啊,命不好,小的时候没少遭罪,后来到了咱家才享福,老天爷一定是看他该遭的罪没遭完,要给他找补回来。远啊,你得好好的,别等成子遭完罪了,想回来找我们,我们这边再出了差头,啊!”
    可以说,奶奶毕竟是有过人生经历的老人,又了解家里的几个孙子,每句话都能说到点子上,西远从卫成走了以后的心结,慢慢被奶奶打开了。
    西远得的是心病,解开了就好了。
    奶奶也不回莲花村,就在这照顾大孙子,狗蛋这个小大夫也不出去偷艺了,在家里专门看护大哥,诊脉、熬药、煎汤,别说,人家的医术还真没白学,西远的病在狗蛋精心调理下,慢慢有了起色。
    这天,西远已经能够下炕活动,正在地上溜达,外面天气寒冷,狗蛋严禁大哥出去。
    叶先生跟着西韦来了。
    卫成从军,西远发疯般的寻找,叶先生怎么会不知道,看着西远的样子,先生心里跟着着急,因此,把自己能动用的人脉都动用了。
    “先生,您怎么来了,天这么冷。”叶先生一到冬天不良于行,很少出屋。
    “我啊,托在京城的熟人打听了一下,”
    “先生,您打听到成子下落了?”没等先生说完,西远就惊喜焦急的问。
    “长关啊,你别急,听我说,算不上是打听到了,只是一个猜测而已。”
    “哥,你别急,快坐这儿听先生慢慢说。”西韦扶完先生坐下,过来扶哥哥。
    “你知道,咱们北地实际上属于皇上三子,平王的封地,皇上共七子,现在几个皇子争斗的很厉害,三皇子是几个皇子里面实力最强的,也是最有实力跟太子争位的。”叶先生望着西远急切的目光,心下暗叹了口气。
    “那,跟成子有啥关系?”是啊,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子,跟卫成一个小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呢?
    “据说,平王有一支骁勇善战的精锐军,名叫虎豹骑(1),共有八千人,个个儿郎都是勇猛刚健擅骑射,因为对平王很重要,因此相关事情严格保密,没有对外公开过,知之者甚少,而且,听说他们的驻扎地点不确定,时常更换,没有人能够知道到底在哪里。”叶先生说完同情地看着西远。
    “先生,你是说,成子他,他就在虎豹骑?”西远再次确认,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如果是这样的话,想要找到卫成,真是千难万难。
    叶先生没有说话,只是长叹了口气,如果卫成去了普通军队,何至于一点音讯查不到,十有*就是这样了。
    西远手里无措的转着茶杯,望着桌面发愣。
    “不过,平王的封地就在我们北方,虎豹骑不管在哪里驻扎,都跑不出封地范围,而且,按常理推测,应该是比较重要的地方。”叶先生禁不住把自己分析的情况说给西远听,给一分希望总比彻底失望好。
    “先生……?”西远的眼里又燃起了火苗。
    “长关啊,好自为之吧。唉!”叶先生拍了拍西远的手,起身离开,实在不愿意看见,以前那么风轻云淡的学生,如今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

☆、第116章 远离

这一年的春节,是西家过得最冷情的,西远和老太太在彦绥没有回来,西韦狗蛋都留在那里陪着大哥,不点虽然很想去,可是,家里把照顾嫂子的任务交给了她,小小的不点,不得不肩负起责任。
    她不清楚为什么,总觉得家里气氛很怪异,但是大人什么事情都不肯跟她讲,虽然心里疑虑,不点还是耐下来性子陪着嫂子。她敬爱长兄,虽然觉得嫂子不那么让人喜欢,可是爱屋及乌,还是尽量往好了同玲子相处。
    村里其他人不知情,可是同西家关系好的几家,还是感觉出了西家今年的不同寻常。以前一进西家的院子,即使在西家仍然贫苦的那些岁月,也能感受到温馨幸福,一家人虽个忙个的,那种快乐却随着每一个动作洋溢出来,让看到的人羡慕不已,被西家影响,也对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
    可是,如今进西家院落,虽然一切如旧,却透着说不出的清冷与萧索。
    虽然奇怪卫成的突然从军,与西家的变化,他们却没有多嘴询问,人家已经够闹心了,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
    程南柱子两个考中了秀才,家里人都很高兴,可是自从卫成走了以后,两个孩子说不出的难过,他们和卫成关系好,这样突然的离开,年少未经过离别的人,还无法从中和缓过来,常常听到马蹄声响,就跑出去看看,总觉得那个神采飞扬的卫长山,会在马上笑着朝他们眨眼睛。
    他们都如此,西家兄弟又会如何呢?
    西远病已大好,家里的事情由父母二叔和西阳打理,他只是想起什么,叮嘱一下就可以了。
    除夕的夜晚,吃过饺子,奶奶年纪大了,熬不住夜,西远早早安顿老人歇息。他自己坐在桌子前面,桌子上摆着三个泥人,他、卫成和西韦。这是他过生日时,卫成用自己攒下来的零花钱给哥哥买的。
    本来泥人只有卫成自己,过生日把自己的小泥人像送给哥哥,只有他才干得出来,当时西远对于自己生日,要争取好几次才能有自己的小泥人,非常不满,拿鞋底子朝卫成比划了半天,卫成才不情愿的把哥哥的泥人拿出来,他当时是捏了两个,西远的那个想自己留着。
    后来西韦发出抗议,就又找人家捏泥人的,补了个西韦。
    见哥哥摆弄泥人,西韦没有去打搅,哥哥病好了以后,人变了好多,那些让人觉得安心温暖的东西少了,多了一些冷峻和沉寂。而且常常陷入沉思,不知道是回忆以前,还是在谋划以后。
    狗蛋在自己屋子里看医书,五哥说大哥时常睡不安稳,狗蛋努力寻找相关的书籍和药方,他现在时常去西记药铺坐堂,有那家里困难的人家,虽然觉得狗蛋太小,看病如何值得怀疑,但是没法子,有大夫总比没有的好,所以时常会请狗蛋诊治。狗蛋的医术也在这个过程中突飞猛进。
    李原坐在七少爷旁边,将桌子上狗蛋剩下的吃食,放在嘴里噶蹦蹦嚼着,他对吃的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执着,就像狗蛋对医术一样。
    城里过节的气氛比乡村浓厚一些,家家门口都挂着大红灯笼,远远近近的鞭炮噼里啪啦响,从早晨到深夜,就没停过,越发衬得这个院落的安谧。
    ……
    千里外的一处营地,那些热血方刚的健儿们,正在豪爽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火炉里的炭火爆裂开来,像民间的鞭炮一般,炭火映着一张张年轻的脸庞,跳跃着新年的喜悦。
    日落时分,参与巡哨完毕的卫成,跟长官请了假,独自骑着红马,出了营帐,缓缓驰上一处高坡,向着彦绥的方向长久的驻足凝望!
    雪花簌簌而下,落在身上,一人一马,很快融入了白色世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