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种田之农妇-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完年杨平就六岁了,正是该进学的年纪,赵远山要忙家里的活,还要准备今年的秋闱,实在没有多余时间教他。
    “老师的学院已经重开,我瞧着就送老师家吧?”赵远山建议道。
    原先赵家村也有学堂,可惜学院和教学的老先生都在这次水患中没了,村中如今有资格教书的便是成为秀才的赵远山,可是他连教杨平的时间都没,哪还会办学。
    邻村也都没恢复学堂,杨平想要上学只能去镇上。
    这里到镇上十几里路,杨平一个六岁的孩子,他们不可能放心让他独自去,在一个来回也是问题,总不能让赵远山日日赶十几里路接送,就算他成,杨平也吃不消,最好的法子就是托付到信得过的人家中。
    恰巧老师重新开了学堂,又是最值得信赖的长者,放在他家中最好。
    杨婵想起现代很多外出做生意的父母,都是将孩子托给老师带,这法子倒是不错,每月逢十去接杨平回来一趟,就像住校一样。
    把这想法和赵远山一说,他想了一下就答应了。
    镇长对赵远山一向较为照顾,把杨平托付给他,他定然会答应,可这银子就不知该怎么弄。
    “这倒无妨,平哥儿逢十回来,我让他带足米面,老师家中没有田地,咱们家种了什么菜就送一些过去,你绣工好,逢年过节给老师和师娘还有师弟一人备上一套衣服。”赵远山想了想,道。
    镇长本来有一子一女,长女水患没了,只留下一个年仅八岁的儿子。若是杨平过去,正好可以成为玩伴。
    两人商量妥当,过完元宵便带着杨平去镇子。
    虽说重新开了学堂,但是老师如今有一个镇长身份,显然没多少时间教学,便找了两个老秀才来。
    才进院子,就听到一阵朗朗读书声,杨平明显很好奇,小身子都斜过去了。
    杨婵摸摸他脑袋,“一会见到师傅,要乖乖听话,知道吗?”
    杨平重重点头,“知道,姐姐放心。”
    对杨平,杨婵很是放心,这孩子瞧着包子模样,内里根本就是芝麻馅,话藏的很牢,不想说的半点也不会透露。
    “远山来了,你老师方才还在念叨你们呢!外边冷,赶紧进来。”师娘很是温婉,说话也轻声细语,杨婵很喜欢和她在一起,有种妈妈的感觉。
    “师娘。”两人叫了声,随着师娘进去。
    聊没两句,师娘便打发赵远山带杨平去书房找老师,自己则拉着杨婵进后院,说些家常话。
    镇长正在书房写字,赵远山见了,便牵着杨平站在一旁默不作声,直至他将大字写完,才上前见礼。
    “你们什么时候来的?”老师摆手,示意他们坐下。
    “才来没一会,见着老师在写字,没敢打搅。”赵远山站起身,恭恭敬敬的回答。
    挥手示意他坐下,镇长摸了摸山羊胡,“今儿来是送平哥儿入学?”
    上回来拜年时,赵远山便说过今年要送杨平入学,后来他又进了次城,特地拜访老师,打算将杨平留在学院,逢十回家住一日。
    镇长二话不说便应了,家中长女没了,夫人还在伤心,多个孩子陪她也好,还能和佑哥儿做个伴。
    “是,想着过了元宵节,便送他来入学。”赵远山对他老师很尊敬。
    “你可启蒙了?”镇长声音淡淡,听不出喜怒。
    “已经启蒙,如今学了千字文,往后的只让背了些,并未讲解意思。”赵远山如实交代。
    镇长点头,回首看着杨平,“背一段千字文我听听。”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杨平熟练的背起来。
    镇长抽了几句问了意思,杨平全都用自己理解的意思解释了,虽说没有很全面,但是一个这么大的孩子能解读出这层面的意思已经很不容易。
    何况这孩子是按着自己的意思来解读,说明聪慧不死板,如此天资,仔细雕琢,定是一块美玉。
    高兴的摸了摸自己的山羊胡,“这孩子可直接进上等,无需再学三字经和百家姓。”
    赵远山连忙作揖道谢,杨平虽小,却也懂镇长是这是收下他,往后就要在这书院上学,跟着姐夫作揖口称老师。
    镇长见他这小模样,哈哈一笑,“中午你们就别回去了,让你师娘炒几个菜,咱们师生好好喝上两杯。”
    赵远山嘴角微扬,他这老师除了爱写字看书外,最爱的便是喝酒,可惜师娘怕饮酒伤身,一向不给多喝,他这会这么说,为的就是能多喝几杯酒。
    比较有赵远山这个学生在,师娘不好开口指责,这种事老师以前经常做,身为他的学生没几人不知道。
    知道杨平要留下来,师娘高兴的不行,饭也不吃了,就去给他收拾房间,就和佑哥儿一间屋,搬张小床进去就好,被子是杨婵自个带来的,为这师娘还埋怨了好一通,道杨婵太过客气。
    杨婵笑笑,并未吱声,古代师生关系比一般亲戚都要亲密是正常的事,只是她还是觉得不是自己亲爹亲娘,还是隔了一层。
    住到别人家本就有些不好,哪里还能用别人家东西,该准备,该送的都不能少。
    被套被洗的干干净净,带着一股肥皂和阳光的味道,铺好床,杨婵将杨平的衣服取出,连带他身上穿的有三套里衣,两件外套和裤子,都放在竹背篓中。
    来前杨婵便交代杨平,两天换一身里衣,五天换一身外衣,直接放到竹背篓中,回家时带回去。
    另外就是纸墨笔砚,十斤米,五斤面,还有她腌好的酸菜和腌萝卜。
    看到后边这些东西时,师娘的面色一下变了,“蝉儿,你这是做什么?”
    “师娘,平哥儿在这不是一日两日,这些都是应当的。”杨婵知道她在起什么,“师娘,您也知晓我是直爽人,不爱客套,您瞧我平日到老师家中可有客气过,平哥儿要是在您家十天半月,便也罢了,可这十年八年的定然不成。”
    知道杨婵是直白人,师娘也就不再推脱,笑着收下了,却不答应这是杨平十天的口粮,“他才多大孩子,十天养远山都够了,这些够平哥儿一月吃的。”
    杨婵摇头,十天确实有多,一月却夸张了,最后两人推脱了一下,定下每月十五斤米,两斤面,若是有时令菜,就送些过来。
    其实算算,和最开始送的根本就一个样,这时候白面比米贵,五斤米和三斤白面,还是差不多。
    当然,有些时候有些东西也不能算的太仔细,杨婵想着往后多孝敬老师师娘就是了。
    束修费自然也得教,老师没和赵远山客气,一来这本就是应当之事,二来他开这个学堂不定能赚钱,可能还要亏钱,赵远山日子过得还不错,就没必要客气。
    和杨平依依惜别,才到半路,杨婵就已经开始想他。
    想起她离开时,杨平微红的眼眶,杨婵眼眶内的眼泪就不断打转,“要不把他带回,咱们自个教得了。”
    “说什么负气话呢?平哥儿早晚都要上学堂,还能一直跟着你不成。”赵远山凝眉,一脸严肃。
    扫了他一眼,杨婵不吭声了。
    她也就是一时舍不得,也不会真的将杨平带回来,对他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还是清楚的很。
    “好了,平哥儿就在镇上,真要想他了,半个时辰就能见到,别哭了。”赵远山有些明白杨婵的心情,就剩那么一个至亲,猛地离开,确实难受。
    杨婵点头,和赵远山相扶回家。
    才到家门,杨婵便见门开着,忙走进去,就见小草站在院中等她。
    “嫂嫂,里边有个姑娘在等您。”小草迎上来,道。
    “你认识?”见小草摇头,杨婵皱眉,“不认识怎的就敢引进门,家中没有大人,万一出事怎么办?”
    一直以来,她对小草都挺放心的,现在看来也要好好教教。
    赶紧进门,杨婵募得变了脸色,“你怎么在这?”

  ☆、第44章 消息

屋中的不是别人;正是彩兰。
    杨婵面色大变,她早觉得遇到彩荷,日后不会平静,只是没想到口口声声答应她保守秘密的彩荷会在这么短时间内透露她的消息。
    “随我到书房来吧。”杨婵见彩兰起身作势要跪,忙先开口道。
    上回见过一个彩荷,这次再见到一个彩兰,对于赵远山来说已经没多少差别,直接带着小草到后院菜地拔菜。
    “说吧,你怎么会知晓我在这?”杨婵目光微寒,语气冷硬。
    彩兰突然跪倒在她身前,哭道:“大小姐,救救大少爷吧!”
    杨婵猛地站起身,顾不得生气,急问道:“锦哥儿怎么了?”
    “奴婢现在伺候的人家是皇商,府中有人每月都要上京城,前儿我从以前杨府姐妹那得到消息,大少爷生了重病,可国公府只请了普通大夫,就再没多管了。”彩兰眼泪不住的掉。
    当初和她一起伺候杨锦的还有一个叫绿竹的大丫鬟,她被卖到京城,彩兰说的好姐妹就是她,两人均心系杨锦,以前相看两生厌,之后府中生变,也不知是何原因,竟成了朋友。
    本就才十五的少年郎,再聪慧又能如何,接连得知亲人噩耗,现在连支撑着他一直不倒的杨婵也凶多吉少,如何能不病。
    他出门游学所带银两不多,回京上下打点后早已半点不剩,外祖倒是给了他俸银,只一月二十两银子,在这踩高捧低的国公府,于他有何用。
    绿竹自己如今也只有一两月俸,根本帮不上忙,这才告知彩兰,而后彩兰又告知彩荷,三人相加也才一百两银子,于杨锦根本没半点用。
    杨锦岂会要她们的银钱,早已婉拒,倒是他身边的书童留了下来,想着日后兴许用到,实在公子身上半点银子都没了。
    果真,杨锦生病请的普通大夫,还是靠的这一百两。
    朝中已经白热化,三皇子这时候哪还有功夫管早已没了的杨家依靠的杨锦,自然的,国公府对杨锦也没之前那么看重。
    书童前去禀报当家夫人,也是杨锦亲舅母,可是一直被推脱有事,如此,没几日竟连药钱都快没了,书童这才找了绿竹。
    三人之前的一百两已是倾囊相授,现在到哪找银子去。
    彩荷是妾,如今怀有身孕,轻易出不得府,想着杨婵总不能对亲弟见死不救,这才告知彩兰。
    总算知道前因后果,杨婵微微松口气,盯着彩兰,“我要如何信你”
    连自小伺候她的彩荷都不能全信,她又怎么能信这彩兰,人心最是捉摸不透,新安离京城几千里路,她又怎知彩兰没骗她。
    彩兰跪行至杨婵跟前,磕头道:“若奴婢有半句假话,死后入十八层地狱,永不得超生。”
    杨婵知道这时候的人很信鬼神,对誓言很看重,但也有另一种情况,那便是这彩兰有亲人被人抓了,以此控制于她。
    “你再发誓,若你有半点瞒我,你所有亲人皆不得好死,日后所嫁非人,不得子嗣,终身孤苦。”杨婵抿唇,不要怪她逼彩兰发毒誓,她必须小心谨慎才能保全一家人。
    闻言,彩兰毫不犹豫照着杨婵所言发了毒誓,最后等着杨婵做决断。
    “你且起来坐吧,我去去就来。”对她毫不犹豫就发了毒誓,杨婵还是有些不放心,是真的心里无愧,还是另有目的?
    但是无论如何,她都不能放任杨锦生病因无钱而不得治,她担不起这个万一。
    当初大额的银两早收起来,那六百五十两被赵小花借去二百多两,成亲花了一些,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