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3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瘫倒在那里。静静地,寂热的阳光照射下来,她倒在那里望着它。她的心就算是面对着阳光在上方温暖地幅射着,也还是感觉不到生命的热的活力的,面是热的,心却是冷的。当没有了心力时,活着也就是死了。死吧,就这样静静地死去!她的绝望的黑瞳孔张开了,睁大了,望向上方焦灼的阳光,静静地感受着生之寂寞。阳光幅射下来,照着大地上失去挣扎的她。她正在静静地死亡。

阳光高高寂照着大地,她慢慢闭上了眼睛,静静的沉入黑暗。

“就要结束了……”

“你如愿以偿了,日本已经被你毁了……”

“可你毁了日本,也毁了你自己……”

“这就是你想要的结果么?”

她自言自语的说着,象是在问他,又象是在问自己。

不知过了多久,突然间,声声汽笛的长鸣,将她一下子惊醒,她这时才记得,今天来这里的目的,是做什么。

岛津洋子猛地起身,迅速牵过马,站在树桩上翻身上马,踢马直向林外冲去,奔向远处的山峰。在这一刻,她又清醒了,又恢复到了原先沉静自信的状态。

她骑着马很快沿着山路到达了峰顶。骑马远望,远处碧蓝的大海一望无际。

她取出望远镜,搜寻着汽笛声的来源,很快,她便发现,海面上一艘艘蓝色涂装的蒸汽军舰。

今天海面上的军舰很多,她仔细辩认了一下军舰的旗帜,发现这些军舰当中,除了蓝色涂装的乾国和法国的军舰以外,又多了不少黑色涂装的英国军舰!

而且让她感到惊奇的是,今天英法乾三国的军舰,似乎航行的方向是一致的,而且更象是要结伴行动!

“难道……”岛津洋子的脑中突然电光火石般一闪。

“你这个混蛋,骗得我好苦……”她想明白了一件事,不由得笑了起来。(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四百七十一章断腕之举

“你没有死!你没有死!”岛津洋子向着大海,望着在海面上集结的一艘艘蒸汽军舰,张开了双臂,“你要是死了,他们就不会来了!”

她总能一下子判断出事情发展的关键英、法、乾三国舰队第一次以这样大规模的姿态集结于福州海面,决不是没有原因的!

岛津洋子为自己的发现而欢欣鼓舞,她的思路瞬间变得异常清晰明畅,未来局势的发展图景,已然出现在了她的脑海里。

她已然明白,一切都在按照林逸青预先定下的方向发展,这当中也许会有插曲,但都不会影响它的走向,她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林逸青的回归乾国。

乾国,北京,敬亲王府。

陷入沉思中的敬亲王不自觉的握紧了拳头,他突然发现,自己手中的那封信,已然被捏得皱皱巴巴的了。

敬亲王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他急忙松开手,将信纸珍而重之的重新抚平。

这封信,是当年李绍泉写来的。

“……前据林书,海外华侨殷商陈氏、潘氏,愿出资报效银一百万两,先修‘永庆长春’、‘海晏堂’二处,不费国帑一文。窃以为此等良机,切不可失。……以公诛海监事,西宫疑忌日深,公亦不能自安,鄙以为此正修补之良机也……西宫安于园中,此后不复贬抑,公亦得志气舒申……”

敬亲王起身站在了院内,抬头望着碧蓝的天空,发出了深深的叹息。

自己在被贬抑后,今天仍能坐在这里,这封信和这封信背后的人们,可以说功不可没。

一幕幕的往事,又浮现在了他的眼前。

他仿佛又回到了紫禁城长春宫,面对着那个曾经是自己深宫盟友的她……

“哟,六爷今儿个怎么有功夫来看我了?”

“听闻皇太后不胜暑热,心下惶恐。特来探视。并献瓷枕一具,恭请皇太后笑纳。”

“哟,六爷可真是有心了。……嗬,这是梥朝的越窑青瓷吧?六爷从哪里得来的?想是花了六爷不少银子吧?”

“皇太后所言极是。此枕确为梥时的瓷枕,即坊间传闻中的秘色瓷,极其珍罕。臣偶于市井间得之,不敢自珍,特献于皇太后。此枕夏日枕用。极是舒适,皇太后这时候正好可用。”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果然如此。真是好东西,叫六爷破费了,那我就收着了。来呀,刘晟印,快给六爷上个凉碗子。这宫里头热,可是比不得六爷府上的。”

“遵旨!”

“臣谢皇太后恩典。”

“臣这次来,是想禀告皇太后。这修园子的银子,有了些着落。”

“哎哟,六爷这不是在和我说玩笑话儿吧?这国库里不是没钱嘛?哪来的修园子的银子?”

“国库空虚,竟然连给皇太后修一两处歇息之地的银子都没有,是臣之过。是以臣心不安,一直在想法子,既可不误国用,又可使皇太后有静歇之所。现在两全之计有了,特来报于皇太后知晓。”

“那六爷倒是说说,是什么法子?”

“自皇太后垂帘听政以来。八方平靖,国泰民安,四海万民,无不倾心归附……”

“这儿又不是朝堂。六爷这些词儿还是省省吧!说正经的。”

“海外侨民殷商陈氏、潘氏,感念皇太后辛劳,愿捐资报效银一百万两,重修‘永庆长春’、‘海晏堂’二处,为皇太后歇息怡养之所。”

“哟,想不到这海外华商还有这样一片孝心。真正可感。这陈氏、潘氏的来头,六爷清楚么?”

“臣专门着人查过,这陈氏在英吉利国经营码头货运,为英吉利国华商总会领袖,和泰西钱商大族罗斯柴尔德氏为姻亲;这潘家本是昔年广州十三行行商之首,现也在英吉利国做生意,和陈家亦是姻亲,如今其生意在粤省仍有分布。二家皆为经商世族,广有资财。”

“六爷费心了,为了给我修园子,竟然能和离得这么远的海外殷商扯上干系。六爷是怎么找到这两家侨商的?还是他们自己个儿找上六爷的门儿来的?他们怎么知道我要修园子啊?……刘晟印,你这差事是怎么当的?看把六爷热的,还不赶紧的给六爷换个凉垫?”

“小的该死!小的这就去办!”

“皇太后如此辛劳,臣子们心里不安,自然要想着替皇太后分忧,是以外臣们也动了心思。这事儿便是沪闽两地的外臣牵的线。”

“这事儿办的好,相关大小臣工,无论职衔高低,六爷也都报上来,怎么着也得给些奖赏才是。”

“臣领旨。”

“还有这陈氏,潘氏两家,人家白送了这么一大笔银子给咱们,咱们也得有所表示才是啊。”

“倒是有一件事,潘家称在广州的亲族被人以私贩鸦片诬告入狱,想请朝廷做主。臣问过刑部,尚未接到具文。”

“那六爷就让刑部查一下就是了,若是真有私贩鸦片这事,断不可姑息纵容,若是没有这事,确系诬告,加恩即刻开释,并从重究办诬告者。”

“臣领旨。”

“我事儿多,有时分不开身,这园工的事,六爷就帮着我多盯着些。园子早些修好了,六爷不也可常来坐坐,唠些个家常话儿不是?”

“六爷要办洋务,又要负责园工,工繁事巨,这以前的缺,也都开复了吧。这议政王大臣,也还请六爷继续当着。”

“臣……谢皇太后恩典!”

……

正是那一次林义哲暗中的努力,让自己和仁曦太后之间因诛杀海监事接近破裂的关系,得到了极大的缓和。

以园工而促船运,成洋务,是林义哲天大的绝妙手笔!

而洋务大业,也是从那时起,得到了仁曦的全力支持,才得以重有起色。

但就在一切全都渐入正轨之时,却又发生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天大祸事!

这一次,是在已然修好了的清绮园“永庆长春”的“文芳斋”里……

“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后现下虽有身孕,然生产须得数月之后,且是男是女亦不得知,皇位久悬。非国家长久之计。列位均是朝廷肱股,有何建言,不妨直言。”

“文相,你且说说。”

“回皇太后的话,皇上龙驭上宾。天下不可一日无主,现下南方刚刚平定,倭寇退散,与日本新订和约未久,尚未换约,日本如知朝廷无主,其事极险,恐致动摇国本。当早立新君为上。”

“皇后虽有了喜,然生产尚须数月,且未知男女。帝位万不可久悬。须当在宗室中另立新君才是。”

“皇太后圣明。”

“七爷,你看这宗室之中,谁人承继大位,较为合适?”

“这……回皇太后的话,臣……此事,臣从未想过……”

“那七爷就好好想想罢。文相以为,宗室之中,谁人可以即位?”

“回皇太后的话,臣以为,宗室之中。以纯王之子承田较为合适。此外,诚王之子承濂、承漪及多罗隐志郡王之子朴伦亦可在选。”

“文中堂说的这几个,都不错。不过,诚王已然过继出去。朴伦去年才生,不到一岁,又是旁支,皆不如承田合适。我看,莫若立承田为好。”

“这……田儿……才不过四岁……”

“沈相觉着呢?”

“皇太后圣明,承田实堪为皇嗣。臣请立承田为帝。”

“宝相的意思呢?”

“回皇太后的话,文中堂、沈中堂所议极是,臣附议。”

“六爷,你看呢?”

“回皇太后的话,臣以为,宗室之中,唯有承田最合继统。”

“大伙儿都起来罢。天儿凉,别跪着了。”

“哟,怎么还让六爷站着呢?刘晟印,赶紧的,给六爷看座儿。”

“诸位可知,皇帝是因何龙驭上宾的?”

“刘晟印,把那些个物事,取来让大伙儿瞧瞧!让大伙儿都瞧仔细了!”

“是!”

“‘臣汪庆琦恭呈御览’……”

“汪庆琦这个狗贼!我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我不光要把他汪庆琦碎尸万段,还要将他满门抄斩!夷灭三族!”

“他们汪家怎么能教出如此的儿子出来!这等父母,留在这世上何用?趁早死了干净!狗彘不如的东西!”

“妹妹!……”

“皇太后息怒!皇太后息怒!”

“你们几个说说!汪庆琦这样的奸邪小人,该当如何治罪?!”

“回皇太后的话!这汪庆琦竟然以淫邪之物秽乱宫廷,蛊惑圣聪,致使皇上一病不起,可谓罪大恶极!臣请将汪庆琦凌迟处死!夷其三族!”

“好!就这么办!文相!你来拟旨!”

“此事万万不可!臣请皇太后三思!”

“噢?有何不可?莫非文相以为,汪庆琦还不足以凌迟吗?”

“回皇太后!汪庆琦凌迟亦难赎其罪!然如公开将汪庆琦明正典刑,此事传将出去,皇家体面何在?还请皇太后三思!”

“皇太后圣明!文中堂所言极是,还请皇太后三思!若以此治汪庆琦之罪,于皇家颜面上不好看,不但为列国所笑,无知小民从此亦轻视朝廷矣。不如此事秘不声张,汪庆琦可别寻由头治其罪。”

“妹妹,文相和沈相说的有道理,事情得有个轻重缓急,妹妹要治汪庆琦的罪,也不用急在这一时。事涉皇家体面,此事绝不可让外界知道。”

“姐姐说的是,就依姐姐。”

“七爷,文相,沈相,宝相,快快请起。”

敬亲王记不住自己是如何离开清绮园的,那时的他,满眼都是那几个药盒子上谁也没提的“奴才承明恭呈御览”的字……

承明,这个逆子……

那一天,自己回到府中后,便做了一件事……

“狗奴才!赶紧把我放开!”

“狗奴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