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嫁时衣-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子是我过的最快话的日子。嗯,有天我们出去,结果半途上下起雨来,就是那时候遇见了秦烈的母亲,她正要临盆,因为大雨也困住了.身边一个人都没有,情形很是不妙。”

“啊……”原来是那个时候,秦烈就是那时候出生的。

“可真险。要是当时父亲和娘没遇着她.那说不定…”世上就没有秦烈这个人了。

“所以说,这也是缘份。”安王说:“你娘留了些财物给她,可是她很硬气,只道了谢,却不肯收。”

“后来呢?”

“后来……京中有变,我得赶回来。有时候我想,要是那时候我没回来的话……”

那会怎么样呢?

现在的皇帝也许不能顺利登上皇位,也许安王就不会成为安王了。

他和姚青媛又会怎么样?谁也说不好。

因为假设只是假设。

“对了,父亲,我从遂州带了好些茶叶,还有酒.遂州的酸酿挺有名气,我尝了一次,酒味不重,甜甜的一点都不辣。秦烈还带我出去吃了一次茶粥呢。”

“吃得惯吗?”

小冬用力摇头说:“一点都不好吃。炒面和茶叶混一起了,还有糖、芝麻和猪油,那味道别提多怪啦。吃到嘴里腻乎乎的,咽下去也费难,象是糊在嗓子里一样。”

安王笑了出来:“嗯,那个我当年也尝过一次,虽然是不太好吃,不过那个压实了,带在身上,却是很好的干粮,出外带几块在身上,要吃时拿热水一泡,很饱肚子,也顶饿。

“您说的是。我还带了几块儿呢,您回来要不再尝尝,好好回味回味?”

“你这丫头,连我都打趣。我听说,路上不怎么太平?”

安王问的应该是枫林渡的事,大概是张子千说的。不过即便他不说,跟着他的那两个护卫应该也会向他禀告。

“嗯,在林渡那里耽搁了一下,还好有惊无险。”

安王点了下头,没再说什么。

“父亲,我听说……哥哥要定亲了?是真的吗?是哪家的姑娘?”

在宗室子弟里,赵吕这今年纪没娶妻的已经不多了。他是安王世子,将来的郡王,人又英俊有本事。倘若放出风去要给他娶妻,只怕安王府的门坎都能让踩断了。

“你听谁说的?”

“不是吗?”小冬睁大了眼:“胡妈妈听人这样说,难道又是讹传?”

安王一笑,居然卖起了关子:“这是你哥哥的事,你等他回来问他自己吧。”

“父亲?”

安王顾左右而言他“不早了,让他们摆饭吧。”

这人!

小冬瞪了一会儿眼,忽然笑了。

“父亲,我想回来过几天。”

安王一怔,看她的神情象是随口说笑,歪着头挺俏皮的样子,也顺口说:“好啊。”

晚饭摆在桂花林旁边的亭子里,桂花已经要开败了,落了一地都是碎碎的金色花朵。连池搪的水面上前是一朵朵一簇簇的落花,与已经凋败的荷叶浮萍纠缠在一处,口鼻间满盈着洁雅的桂花香。席上喝的就是遂州的酸酿酒,这酒说是酸酿,其实并不酸,带着点淡淡的甜味儿。连小冬都喝了几杯。安王今日比平时兴致好,也喝了好几大杯。小冬觉得脸微微的热,凉风吹在脸上,头顶的宫灯微微摇晃,灯上的纱画形影映在柱子上,也映在地下的方砖上,影影幢幢,似真似幻。亭子里的灯光引来了秋虫,绕着灯盘旋不去。

秦烈正问:“对了,今天沈静没来?也有好些日子没见他了。”

“他这会儿不在京城,去南边勘察河堤的事了。”

小冬托着腮看着眼前几人。

可惜赵吕也不在,人总是凑不全。

走时安王吩咐她“明天进宫去给太后请安吧.也让她放心。”

“是,我明天一早就进宫去。”

酸酿这酒入口绵软,可后劲很大,小冬上了车就困乏不堪。靠在秦烈肩膀上,听着马蹄声清脆而娩律的响着,车轮吱吱呀呀转,有些象女人纺纱时的声响。

有点小卡…

第124章 探望

宫人摆下垫子,小冬恭恭敬敬叩了三个头,圣慈太后才笑着说:“快起来,过来让我看看。”

小冬笑吟吟的挨到圣慈太后身边儿去。出去这么几个月她的确晒黑了些,小冬又不爱敷粉,圣慈太后摸摸她的头发:“真成了野丫头了,瞧瞧你这头发。”

没办法,小冬本来发质就不怎么好,在外头又晒,又不象平时在家一样保养的精细。

“回来可得好好养养,我这里有新配的百花油,回来你拿些回去,早晚记得抹上,要不了两个月就回来了。”

宫里的女人,不管是老是小,都对美容保养有着天生的狂热。

也许因为美貌对她们来说,是生存的根本,是一种无往而不利的武器。

比如太后娘娘,她要是不美,皇帝能和她生下皇帝和安王两个儿子吗?就算她再温婉体贴,皇帝也得先发现她的外在美,然后才能再发掘她的内在美吧。

小冬当然也对自己的头发很关注,可是生活里还有许多东西比这个重要得多。

“对了,我听说了五公主的事,我们临走时五公主还托我们打听遂州的名医,结果……”

圣慈太后点了点头:“这孩子的命也够苦的,这么年纪轻轻的……她也病歪歪的,这么些日子一直没出屋,你回来去看看她。”

“五姐姐一个人住宜兰殿呜?”

圣慈太后点了点头。

当年刚回京第一次进宫,小冬就听说过宜兰殿,那时候四公主和五公主都住在那里,后来六公主也住了进去。四公主出嫁时离开的,五公主是因为患了恶疾迁到了别处,当然六公主也就没有接着再住下去。宜兰殿小冬只来过几次,那时候是沈芬还在宫中给四公主当伴读,那时候宜兰殿和现在并不一样,起码一一没有这样冷落。秋风一起,肃杀之意更浓。

小冬拢了拢斗篷,宫人进去禀告过,请她进去。

屋里没有开窗,有些昏暗,还有一股浓浓的药气。五公主坐在床边,头发松松的挽着,一脸倦容地说:“小冬妹妹,请坐吧。什么时候从遂州回来的?”

“昨天到的京城。”小冬低声说。

这屋里显得很压抑,让人觉得有点喘不过气来。

五公主点了点头:“多谢你还想着特意过来看我,我没什么事,就是前阵子操劳了些,有些亏虚,多养养也就好了。”

她为了什么事操劳,不言而喻。

小冬来之前是想要安慰她,可是看到五公主之后,发现她平静之极,安慰的话根本说不出。什么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什么来日方长,什么放开心境天地宽这些,她完全不用说。五公主用不着安慰,她早就接受事实了。

小冬于是把带进宫的礼物也让人拿了过来:“一些新书,那边印的书和北方不太一样,这本讲了些传说和神话,还有这些,你留着解解闷儿,想看的时候翻翻。还有这个,是我在遂州买的一些小东西。你还病着,吃食什么的我也没有带进宫来,等你大好了到我家去,我再和你细说。”

“好。”五公主显然对这些很感兴趣,她探过头来和小冬一起翻一本新书看。

这样一来两人离得极近,小冬鼻子最灵,从前每回进宫,鼻子都会被宫中女人混合的脂粉头油各种气味儿呛得难受。这屋里药气很浓,空气不新鲜。刚才她坐在那儿没有什么感觉,现在五公主一靠近,小冬顿时闻到了一股淡淡的香味儿。

这味道她很熟悉。宫中有地位的女人,从皇后到妃嫔,还有公主们,爱用的脂粉其实差不多,这两年最流行的是一种叫媚花奴的胭脂,不但红,润,艳,而且馨香动人,所以一经制成,众美女便趋之若鸯。小冬不动声色地打量她,五公主唇上看不出用了胭脂的痕迹,但是她身上的确有胭脂味。

孀居女子,按理当然不能用胭脂。更何况五公主现在还是热孝一一五驸马去了还没每百日呢。

小冬轻声问:“五姐姐,你以后有什么打算?你还回林乡侯府吗,”

“那还回去做什么。”五公主从鼻子里微微哼了一声:“回去了我在他们宗守一辈子?历朝历代也没听说给公主颁过贞节牌坊。”

小冬没有多问什么,将东西留下,又坐了一会儿就出来了。

红芙看小冬脸色不太好,低声说:“郡主不舒服么?要不在前面坐一坐歇歇?”

小冬站住了脚,转头看了一眼宜兰殿。两扁门洞开着,仿佛张开的大嘴,要把一切都吞进去。

小冬出了宜兰殿折向东,在御花园的堆雪亭处停了停,红芙以为她累了,也蹲了下来:“我替您捶捶吧。”

小冬摇了摇头:“不用了。”

她带进宫的礼物自然不用每一份都亲自送过去,还有一份是给四皇子的,不过这孩子现在应该还在集贤堂读书,没有下学。

御花园里松柏郁郁,可是许多花树也都凋败了,堆雪亭边就有一撮黄叶,不知是什么人扫了来的,还是被风吹了积在这里。远远的从后头宫院的高墙里,忽然传来一声尖叫。

小冬被那声音吓了一跳,红芙忙扶住她:“郡主,没事吧?”

小冬转头朝那边看:“那是什么地方?”

红芙望了一眼:“好象是长庆殿。”

不,不是长庆殿,是长庆殿再过去的地方,应该是掖庭的某个角落。这宫里有很多地方小冬根本没有去过。在宫里头,很多时候,看到要当做没看到,听到要当做没听到,这样才能平安长久的活下去。

但是听到这种声音终究让人不舒服。

红芙忽然说:“我知道了,那边应该是惩戒新宫人的地方。”

“你知道?”小冬十分意外。

“嘿,我听人说过,胡妈妈也说起过。”

红芙的话虽然替小冬释疑,可是并没有让她的心情觉得有多好。

“咱们走吧。”

“也好。”红芙扶着小冬站起来,身后的两个宫人和宦官从头到尾一声不吭,小冬走他们也走,小冬停他们也停。

小冬忍不住要想,如果她不是郡主,而是个普通的宫人,又会怎么样呢?

本章完)这章挺短的。

第125章 嫂子

小冬还备了一份礼物,去了沈芳家里。宝儿多日不见小冬,已经有点记不清楚她了。站在沈芳后头,探出头来看她一眼.又缩了回去。

过了一会儿才慢慢又熟悉起来,小冬带的各式新奇礼物很吸引小姑娘。尤其是彩线扎的小鸟,一套七八只,一只一个样儿,小冬只认得出鹦鹉,其他的认不出来,宝儿比她强,指着其中一只说:“白头翁。”

小冬仔细一看,可不是么,的确是白头翁。

孩子的观察力有时候比大人强得多,因为他们心中没有太多杂事,非常认真专注。

逗了她一会儿,沈芳让人带宝儿出去玩。小姑娘一手抓着一只小鸟,剩下的也想带去,可是没那么多手拿了。小冬出主意,让她拿了盘子把几只最喜欢的都托出去。宝儿笑了,可是接着又开始苦恼,因为丫鬟取来的盘子不大,总有两只小鸟装不下,她难于取舍,小眉头皱得紧紧的。

小孩子的烦恼在大人看来不值一提,可在她着来,这个取舍太艰难了。

最后她做了决定,将白头翁和一只偏灰色的小鸟留了下来,带着其他几只出去了。

沈芳让人把小冬带来的茶叶沏了,尝了一口,赞道:“比家常喝的要香。”

“你喜欢?那回头再给你送些来。昨天我也送了一些回王府,父亲不怎么喜欢,说失于含蓄。”

小冬听到幼儿啼哭声,当然不会是宝儿。

沈芳遣人过去问了一声,过了片刻那哭就止了,丫鬟回来说:“并没什么事儿,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