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羊峰顶。
苏乞年长刀归鞘,看前方的青年道士。
“意境高远,根基尚缺。”
青年道士做出评价,顿了顿,又道:“既然你《龟蛇功》步入第九层,那么就不要急于筑基,等到三百六十五暗窍尽皆贯通,将一身气血洗炼成混元血气,再尝试冲击第十层。”
第十层《龟蛇功》!
苏乞年目光微动,没想到青年道士会一下说这么多,看来对于《龟蛇功》第十层,诸峰诸脉都有执念,哪怕如青羊峰传承断绝五百多年,也没有丝毫例外。
当然,对于《龟蛇功》第十层,苏乞年也十分向往,他而今参悟到第九层的奥秘,就已经觉得深不可测,人体种种神藏和潜能都被挖掘出来,肉身之坚固,每时每刻都在淬炼,就如最初练皮膜,只是气血通达,令其变得坚韧柔软,而一层层的《龟蛇功》晋升下来,由外及内,再由内而外,此时苏乞年估摸着,就算是寻常精铁兵刃,只要达不到断级,已经很难再破开他的皮膜,伤到血肉筋骨。
不过,第十层的《龟蛇功》何其难,就算是历代三疯道人,也没有几个在年轻筑基时,将这一层练成,据苏乞年所知,他这一代武当弟子,第九层《龟蛇功》的还有寥寥数人,但是第十层的就一个没有,即便是那位乾天一剑,龙虎榜上的年轻人杰,当年也未曾臻至这一层,而是以第九层的功力筑基。
所以哪怕苏乞年再自信,也明白自己出身是短板,各种积蓄太浅薄,没有盲目到以为自己修成了第九层《龟蛇功》,就一定能够练成第十层。
似乎也看出来苏乞年的想法,青年道士道:“《休命刀》抑恶扬善,也需日三省吾身,拷问心灵,不为外邪所动,也不自我膨胀,你通了几分道理,就好办了很多。”
苏乞年看向青年道士,知道他一定已经有了打算。
转身,青年道士下山,苏乞年紧随其后,不多时,两人就站在了青羊阁前。
苏乞年挑眉,有些诧异,当日极元真人曾经说过,未曾筑基,不能够踏入其中。
“跟我进来。”
青年道士背对着他,径直迈进大门,苏乞年略一沉吟,就抛却杂念,跟了进去。
好大!
甫一踏入阁中,苏乞年就有些吃惊,从外面看来,青羊阁再大,也不过占地数十丈,共三层楼二十来丈高,但是现在,呈现在苏乞年面前的一层楼阁,居然堪比青羊殿前的演武场,足足有数百丈大小,成百上千巨大的书架,都是用百年以上的樟木打制,樟木味浓重,可以驱散蛀咬的虫蚁。
此外,这里还立有一座座古拙的香塔,一根根檀香被点燃,空气中充斥着一股令人心宁神定的味道。
随着青年道士的脚步,苏乞年穿行于一排排樟木书架间,他看到一排排的书架,都分门别类标注好,剑法、枪法、鞭法、戟法、指法、掌法、拳法等等,没有一点杂乱。
最终,青年道士引着苏乞年到了刀法分类前,足足一整排,十一座大书架,每一座书架上,至少都存放了十多门刀法,还有各种注解、心得手札,差不多有近百十本书册。
“十一座书架,每一座有三流刀法五门,不入流刀法一十二门,你每日看一门三流刀法,三门不入流,此外剑法、枪法、戟法,诸多兵刃指掌,每日自行选择,三流不用看,不入流至少看满五门,此后三日,每日辰时我来考校。”
说完,青年道士就径直转身离去,苏乞年微怔,就明白过来,这是要他博采众长,积蓄底蕴,从而弥补自身的缺失。
至于将他带到这里就放任不管,若是他贪婪这里的武学秘籍,那么《休命刀》也不可能再有精进,甚至会一退千里,失去刀道锋芒。
还有三天,就是腊八了。
苏乞年嗅着樟木味,还有阵阵檀香味,他的眸子清澈且明净,接下来,他先抓起一门不入流的《劈山刀》,所谓不入流,就是由筑基成功的三流高手,或者是尚未筑基的练武之人创演出来的武学功法,因为未曾对于力量的把握和运用达到一定境界,所以不能够令天道显化出来最基本的异象,不入三流之境,就统称为不入流。
这门《劈山刀》,在江湖武林中流传极广,因为势大力沉,所以甚为被一些江湖莽客中意,只是力道有余,变化不足,纯取气势,一旦气势萎靡,就万劫不复。
苏乞年悉心研读,精神力很快扫过,铭记于心,而后就伸出一只手,随着回忆而领悟,时而比划,时而寻找其中的破绽和不足,他就好像一块干瘪的棉花,不断吸收着水分,慢慢膨胀,变得饱满。
有《休命刀》这样的一流上乘刀法在前,苏乞年的眼界早已不同,哪怕根基不厚,也往往能够一针见血,窥见罅隙。
一个时辰后,苏乞年又抓起一门《柳叶刀》,同样不入流,不过相比于《劈山刀》,这一门刀法就精巧了许多,力道变化如随风拂柳,在苏乞年感来,虽然同样是不入流,却比那《劈山刀》更接近三流武学,甚至只差一点神韵和体悟,就可能更进一步。
直到三门不入流的刀法研读完,过去了三个时辰,苏乞年才抓起一门三流刀法《碧波五斩》,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没有一下就受不住三流刀法的诱惑,此时再抓起这本《碧波五斩》,他就感到了一种充实,眼力也愈敏锐,整个人的气质,也随着时间的流逝,少了几分轻浮缥缈,慢慢变得浑厚而圆润。(求订阅,求月票,正版订阅是对十步最大的支持,十步恳请大家都来订阅纯阳。)(未完待续。)
第四十五章 道境,迷魂三重
(求订阅,求月票,正版订阅是对十步最大的支持,十步恳请大家都来订阅纯阳。)
次日辰时,青羊峰顶。
叮!叮!叮!
两口长刀在虚空中碰撞,没有恢宏的声势,亦未有过多强盛的气血,苏乞年的刀时而浑厚,时而精巧,时而又变幻莫测,如剑、如鞭、如枪、如戟。
青年道士长刀雪亮,破空无声,他的刀法很质朴,没有多余的变化,只是一门基础刀法,但往往只是一刀,就轻易破去苏乞年的刀招变化,逼迫其中途变招。
半个时辰后,两人交手二十三刀,同时收刀而立,青年道士气息沉稳,面不改色,而苏乞年却呼吸微乱,精神力消耗颇大。
至此,他才真正明白,与青年道士相比,他的根基太差了,两人都未曾动用几分气血,只以纯粹的招式交手,没想到高下立判。
却不想此刻青年道士却是微微颔,道:“一门三流刀法《碧波五斩》,不入流的刀法四门,不入流的剑法、枪法、戟法、鞭法、钺法、矛法各一门,你比我想象的悟得更快。”
悟得快,说明根基比想象中更浅薄,否则水满则溢,想悟都很困难,苏乞年深吸一口气,转身下山。
第二天,苏乞年参悟三流刀法一门,不入流刀法五门,不入流的钩法、叉法、锏法、指法、棍法、掌法、镋法各一门,第三日辰时,青羊峰顶,他接下青年道士三十六刀,刀法转寰圆润不少,但依然时常被截断刀势,无功而返。
第三天,一口气,苏乞年足足参悟了一门三流刀法,不入流刀法七门。不入流的槊法、锤法、腿法、拐法、拳法共九门。
第四天辰时。
两口长刀无声无息,刀光不显,空气无波,苏乞年与青年道士交手。两人不断变招,但诡异的,数十刀过去,两人刀刃都未曾有过一次碰撞。
四十九刀!六十四刀!八十刀!
第八十一刀!
铛!
刀刃碰撞,竟如铜钟撞响。苏乞年连退数丈,青铁长刀扬起,他气血鼓荡,终于将其慑服,一刀没入身前的山岩中。
“去吧。”青年道士转身看悬崖外云海沉浮,又变得沉默寡言。
收刀归鞘,苏乞年略一沉吟,就朝着青年道士的背影躬身一礼,青年道士似没有察觉,苏乞年也不以为意。起身下山。
这一天,腊月初八了。
一直到苏乞年的背影没入浓浓山雾中,青年道士才缓缓转过身,眸子里终于显现出来几分感叹,武学四境之上,还有第五境,越入神得髓,是为道境,于三流以上的武学而言,道境即真意。领悟真意,前面四境自可水到渠成,而若无真意种子,则需循序渐进。道境难悟,古来皆如此。
他原本以为,区区三天,只够这个少年将基础刀法臻至第四境,也正因为是基础,平凡中更难明悟道理真谛。却没有想到,等到三天过去,这个少年居然隐隐触及了道境门槛,或者说,已经半只脚迈入其中。
领悟基础拳脚兵刃的真谛,参悟道境,在青年道士看来,并不比领悟一门失去了真意传承的二流武学来得简单,甚至于平淡之中,更多出几分艰辛。
“可惜,只接住了八十刀,若是接住第八十一刀,就稳稳步入第五境。”
青年道士喃喃道,却也知道不可能,一刀之差,就是天壤之别,可能一朝顿悟,可能几天,可能几个月,亦可能几年,甚至一辈子也悟不透。
甫一下山,苏乞年就遇到了浑身泥土气,似乎在沼泽里滚了三滚的胖子,胖子一脸晦气,看到苏乞年差点痛哭流涕,一下就扑了上来。
嘴角抽搐,苏乞年一点不客气,身子一侧就让过去,同时一脚揣在胖子肉球一般的屁股上,让他横飞数丈,跌落在青羊宫门前,一抬头,就看到了不远处走来的清羽,一身道袍凌乱,满是剑口子,似乎被人凌迟了一样,不过这些口子都差之毫厘,偏偏都未曾划破里面雪白的里子,时至而今,苏乞年再看,对于出剑者的修为,就只剩下感叹,果然,青年道士三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胖子再起身,三人相视一眼,皆是放声大笑。
“走,腊八熬粥去!”胖子大喝。
“你有米吗?”清羽嗤笑着扫他一眼。
胖子挠挠头,似乎也想起来,他们一日三顿妖熊肉汤,还都是赊欠的杂役房的。
青羊泉前,三人眉心剑印绽青芒,元神世界消退,他们又回到了五百年后萧条破败的青羊峰。
等到三人来到青羊殿前,就看到篝火熊熊,一只瓦罐被架在上面,米香浓郁,还夹杂着花生、薏仁、黑米、莲子的香气。
是那显定峰的静谷,居然在青羊殿前熬粥。
“今天腊八,你不待在显定峰,到我们这里来?”胖子诧异道。
“峰上有什么好待的,每年都是那些人,那些脸,看都看够了,各种规矩大得很,一点不自在,不如到你们这里来过节,怎么样,我可是知道你们多半练武辛苦,没时间捣鼓这耗时的腊八粥,昨天晚上就来熬制了,现在看来刚刚好,还有四坛陈年的花雕,我泡了枸杞,都温好了。”
“花雕!”
胖子惊呼一声,就双目放光,这陈年的黄酒泡枸杞,最适合寒冬腊月驱寒暖胃,后劲也足,胖子向来就好这一口。
不过苏乞年与清羽却是相视一眼,连这性子执拗如赤子的少年都知道他们练武辛苦,看来这些时候,盯着他们青羊峰的人不在少数。
也不以为意,朝阳升起,四人就围着篝火,喝起了花雕。
五斤重的坛子,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