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瓶记-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扭头一看,只见旁边那桌只坐了一位客人,笑声正是他发出来的。这位客人一身白袍,腰系玉带,手持一把折扇,相貌儒雅俊美,神态气定神闲。此刻他正盯着眼前的茶杯,面带微笑,口中自语道:“……好茶,好茶!”
  云小鱼不以为意,回过头继续问王二:“你能不能给我讲讲你们这里的事?”
  王二道:“讲是没问题,但我现在五脏庙都空啦,不吃点东西讲不出来。”
  王二这么一说云小鱼也觉得饿了,从晌午到现在也没顾上吃饭。她忽然想起楼上自己房间里还有没动过的饭菜,就说:“我楼上还有两菜一汤,就是这会儿可能凉了……”
  “唉,还留在这里吃那残羹剩饭干什么?走,小爷带你们吃顿大的!”王二一拍屁股站起身来,“就是恐怕姑娘的镯子拿不回来了,如果我还在这里做事倒还好说,可现在……”
  云小鱼一听那镯子拿不回来,心下确实有些舍不得:那镯子是她外婆的遗物,她实在迫不得已才抵了出去。
  王二见云小鱼不说话知她心疼那镯子,便道:“云姑娘,镯子在这儿跑不了,等我攒够了钱再给你买回来。”
  云小鱼忙摆了摆手:“本来就是要交房钱的,说什么再买回来。我是以为能剩下些零钱找给我……现在我真是一分钱都没有了。”
  说完她忽然想起自己脖子上的珍珠项链,眼睛一亮,伸手摘了下来放到了袁长志手里:“我身上再没其他值钱的东西了,你拿着,算我在你那里住的房钱,不够了我再想办法。”
  袁长志根本无心要她房钱,只微微一笑:“你且先戴着,等有了钱再还不迟。”说完又把项链还给了云小鱼。
  云小鱼听他这样说,知道这是同意带上她了,很是高兴。
  

  ☆、第四章 乡司府上

  赵铁锅赵昌被人抬回了溪乡的乡司李太爷的府上,一躺就是半个多月。等半个月后勉强能坐起来了,右手也什么都干不了了。
  他每天疼得龇牙咧嘴,饭吃不下去,人瘦了一圈,肚子也瘪了,大铁锅变成了平底锅。
  这些日子躺在床上他越想越恨,恨不得把袁长志生吞活剥了。
  过了小半个月能下床了,赵昌立刻托人给李太爷带话,说希望能见见他。带话的人回来之后说太爷最近忙得很,让他再等几日。
  左等右等,一转眼又过了十来天。
  赵昌等不下去了,他迫切地想找李太爷诉说心中的愤恨。
  一日李太爷在家,赵昌好不容易挨到晌午,估摸着他此时应该是在书房,就赶紧整理打扮了一番,然后直奔书房去了。
  刚到门口,就被随从拦了下来:“哎哎哎,干什么的,太爷的书房你也敢闯!”
  赵昌见过这个随从,大家私下都叫他三驴子。这三驴子本是个穷苦农户,家里没有田,只有三头驴,后来走了狗屎运,被李太爷家里人看上带到府里当打杂的。因为特别会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成天介儿的跟在李太爷屁股后头转,一路走到了太爷跟前当贴身随从。
  从前李太爷要吃什么小点心,都是这个三驴子去厨房拿,见过赵昌不知道多少回了。赵昌见三驴子现在装作不认识自己,气得鼻子都歪了,心想:奶奶个爪儿的,爷爷现在不得志了,你他娘的就装不认识爷爷。
  想着赵昌一把扒拉开三驴子,骂道:“闪开!我要见太爷!”
  三驴子眼睛一蹬,提高了声音:“呦呵!赵铁锅,你也不看看自己现在什么德行。你现在也做不了饭了,太爷不赶你走已经是仁至义尽,哪儿有空见你?!还不快滚蛋!”说着伸手就去推赵昌。
  赵昌叱道:“给我滚一边去!”手一推,就把三驴子推了个大腚墩儿。
  这时书房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跟笔杆子一样瘦高的人。此人姓李名涣,是李太爷的一个门客。
  李涣看看三驴子和赵昌,眉头一皱:“我和太爷正在商议要事,何事如此吵闹。”
  三驴子呲溜一下爬了起来,抢先说道:“李爷,赵铁锅……赵昌来闹事,我正要赶他走!”
  李涣以前见过赵昌,他瞥了赵昌一眼,问道:“什么事?”
  赵昌赶忙一拜:“李爷,并非小的闹事。而是那卖鱼的袁长志欺人太甚,不仅卖给我死鱼,还将我打伤。我就靠这只手给太爷做饭,如今太爷吃不上我做的饭,全是因为袁长志那小子!请太爷为我出这口恶气!”
  李涣问道:“你想太爷怎样帮你出这口气呢?”
  赵昌恨声道:“起码也要断了他的手脚!”
  “这事太爷自有斟酌,你的意思我懂了。你先回去吧。”
  赵昌还想再问,但见李涣已经面露不悦之色,只好悻悻地跪下叩谢了一番,随后离开了。
  李涣回到屋内,李太爷对外面发生的事已经听了个一清二楚。
  这位李太爷是溪乡的乡司。
  溪乡隶属天台县,天台县下面四乡两村五都三十一保,其中溪乡最大,人口最多。
  乡司的主要职责包括编制版籍,灾情的统计上报等等等等,最重要的是以户籍赋税征役,而这些无一不经乡司之手。
  所以李太爷在溪乡那是个跺一脚全乡振三振的人物。
  但俗话说的好,天不能尽如人意。李老太爷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子嗣。如今已年过六旬,膝下也没个接班的。直到半年前,李太爷收了个门客,这个门客来的时间不长,但深得李太爷的喜爱,这个人就是李涣。
  李涣三十岁不到,瘦得跟根儿竹签子似的,平时没什么笑模样,看上去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李太爷就是特别赏识他,待其如子。
  到后来李涣在这府里干脆就跟少东家一般待遇了,所以府中里里外外谁都知道,李涣的意思就是李太爷的意思,都不敢招惹他。
  李涣走进屋在椅子上坐下,李太爷放下手里的佛珠问道:“方才门外闹事的可是赵昌?”
  李涣道:“是。”
  “他的手如何了?”
  “是废了。”
  李太爷拿起茶杯喝一口:“你打算怎么处理他的事?”
  “厨子就是做饭的。既然再也做不了饭,自然就不能再当厨子了。”
  李太爷点点头:“不要让人说咱们没有情义,对下人不体恤,你看着办吧。”
  “是。”
  李太爷放下手里的茶杯:“方才说到……”
  “县里在悬赏捉拿逃犯。”李涣往李太爷跟前凑了凑,压低声音道:“这次的罪犯非同小可,是国师亲下的旨在全国通缉,抓到罪犯的人有重赏!听说这罪犯……现在就在咱们溪乡!”
  李太爷“哦?”了一声,眼睛一亮,人也坐直了:“这消息属实?”
  “千真万确,我已经命人调查过了。这是太爷您立功的绝好机会,倘若这罪犯是咱们抓住的,到时候你请旨领赏,要个县太爷当当,那都不在话下。”
  李太爷两眼闪着精光,连声说道:“……好,好,好!”忽然他像想起了什么,问道:“可有罪犯的画像?”
  李涣嘿嘿一笑,从袖子里拿出一卷宣纸:“您看。”说着他把那卷宣纸在李太爷面前缓缓展了开来。
  李太爷一看之下有些吃惊:“……这是罪犯?”
  只见那画像上画的是个女子,年纪不大,看着不过十八九岁,身穿嫔妃的宫装,端庄大方,清秀娴雅,眉间有一丝淡淡的哀伤。
  “会不会搞错了?”李太爷左看右看,觉得这分明是个宫中的妃子。
  李涣道:“不会错。这就是罪犯!”
  李太爷将信将疑,眉头紧锁:“有没有说叫什么名字?”
  “这个倒未曾提及。”
  李太爷看着小画沉思良久,说道:“既然是罪犯,那掘地三尺也要把她找出来,越快越好!”
  李涣微微一笑:“您老放心。”
  —————————————
  云小鱼在溪乡已经住了一个多月。
  她初到西陵国时只在洪福客栈里见过外面的一条街,那时觉得溪乡是个车水马龙、灯红酒绿,整日歌舞升平的繁华之地。
  但跟着袁长志和王二到了溪乡的金塘镇之后,云小鱼才知道原来溪乡在西陵国的最东边,而洪福客栈所在之地位又在溪乡东部,是东来的商贩进入西陵国的必经之地,所以尤其的繁华。
  实际上溪乡东部靠海,依山傍水,南北水路贯通,多溪水湖泊,因此百姓基本都靠捕鱼为生,民风颇为淳朴。
  袁长志在金塘镇有个住处,离捕鱼的码头很近,他就让云小鱼住在房子里,自己和王二住在渔船上。
  这一个月来,云小鱼、袁长志和王二三个人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打鱼晒网,生活简单而规律。她跟着他俩学会了辨识水位、摆渡停船,知道哪里鱼多哪里鱼少,还认识了不少鱼儿的种类。
  除此之外云小鱼还负责做饭。
  云小鱼在现代虽然不常下厨,但她“厨感”很好,这厨感就跟学习语言的语感、创作音乐的乐感一样:她做饭就特别有“厨感”。
  无论给她什么食材,只要不是太古怪的,即便她没见过没做过,只要告诉她这种食材一般怎么吃的,大概什么味道,她就能做出一道味道不错的菜来。
  就比如王二给过她一种她从来没见过的蔬菜,长得像笋,王二告诉她:“这东西脆的,能生吃,味道跟黄瓜差不多。”她琢磨琢磨,拌了道凉菜出来,味道还挺不错。
  有时候袁长志和王二去镇上卖鱼,偶尔会带回来一罐子酱。有了酱云小鱼通常就会在当天晚上,先把鱼用粗盐粒烤到半熟,然后抹上一点酱,再烤至全熟。等鱼烤到稍稍有些焦的时候,那味道不是一般的香,三个人每次都能吃上好几条。
  再后来,袁长志和王二如果再买酱,就一定会顺道带回一壶酒。到了晚上,船在湖面漂,夜虫声声,三人在船上吃烤鱼喝酒,好不惬意。
  

  ☆、第五章 溪乡生活

  到了四月,天气逐渐热了,可以打捞的鱼和海鲜也多起来了。
  从四月开始一直到天冷之前是打渔的好时候,溪乡的渔民们都开始赶早出海打渔。其实渔夫出海打鱼起早,并不一定就是早起鱼多,也有的鱼是要天黑捕捞的,赶早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赶潮。
  因此在溪乡,勤劳的渔民都不会浪费大半天等到过了晌午才去讨海劳作,大部分人都是天不亮就出海了。
  袁长志和王二虽是半路出家的渔夫,但两人都是不怕吃苦的,每天五更刚过他们就起身出海,迎着微咸的海风开始打捞。等东方渐白,月影渐淡,已经满载而归。
  这时候云小鱼也起身了,在码头等着他俩,船一停靠,一个卸货、一个打扫,一个把清干净的海鲜拿到集市上去卖。日子虽然辛苦但没什么操心的事,云小鱼对这样的生活也越来越习惯。
  偶尔在她的极力要求下,袁长志和王二会带她出一次海。那时云小鱼站在渔船上,看见太阳从海平面上遥遥升起,海天一片耀眼的金色的时候,会忽然产生一种她在这里生活了很久的错觉。
  但袁长志和王二带她出海的次数极少,因为出海很危险。
  王二曾经跟云小鱼说渔船出去回不来的情况是有的,也有打捞出尸体的,那些都是遇难的渔民。但这种说法带给云小鱼的切身恐惧感并不是很强烈。她依然希望能够多跟他们出海。
  在这件事上袁长志唱黑脸,王二唱白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