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之动力帝国-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了伏尔加,指挥着司机抱着大卷的图纸跟在自己身后,径直上了三楼,来到苏良宇的办公室前,轻轻敲了几下推门而入,现梁远果然呆在这里。

    “老祁回来了。”梁远端起手中的咖啡杯喝了一口,看了看抱着大卷规划图的司机问道:“吴淞的规划图这么快就出来了?”

    “上个钢结构工程,小远给的价钱高,结算还痛快,因此设计院对我们的活异常重视,抽调精干力量提前三天弄完了。”祁连山笑着说道。

    “老苏呢?”祁连山看着空空如也的办公桌问道。

    “老苏说看我一副无所事事的清闲样子闹心,下车间了。”梁远笑着说道。

    祁连山把规划图在办公桌上摊开,说道:“小远,你的清闲日子结束了,盛京市的付启立市长刚刚给我们出了个难题。”

    祁连山把见到付启立的经过,连同欧贵清的请求一起和梁远详细的解说了一遍。

    梁远听祁连山说完一股哭笑不得的感觉涌上心头,这算哪门子事情嘛,这种事明明应该是几年之后,生在巨人集团当家人史玉柱脑袋上的事情,怎么会提前跑到自己的头上来了,不过付启立也够黑的了,直接拔到了三十层,这栋宾馆若是能在九零年之前完工,东北第一高楼是当定了,进入全国前十高度也是很有希望的。

    虽说只是简单的加了十层但整体造价至少要上升两三千万,嬉水乐园的建设周期也要拖长一年左右,而且规划也得重新做过,梁远低头盘算着整件事情的利与弊。

    “小远,要不我回绝欧区长?”祁连山看梁远久久不语,问了一句。

    “先不用,这件事情到是有的商量。”梁远说道。

    “老祁跟我去趟实验室,看看我们新搞出来的东西,然后我在和你细说。”梁远从沙上站起身,把杯中的咖啡一饮而进,然后和祁连山出了办公楼。

    出了办公楼,祁连山现梁远没走向芯片实验的那片白色建筑,而是带着自己转了个弯,绕过芯片实验室,向平时基本不用的那几栋浅黄色**器件实验室走去。

    “小远,**器件实验室有人主持了?”祁连山问道。

    “目前还没有,上个月才找到合适的人选,不过能否加盟器件实验室暂时还定不下来”

    “这个实验室最近都是我在用,看到实物老祁就明白了,是你很熟悉的东西”梁远笑着说道。

    两个人边说边来到浅黄色的方型轻钢建筑前边,梁远伸手在大衣兜里掏出一张硬塑卡片,对着门边一个镶嵌在墙里的深灰色装置晃了几下,几声滴滴声过后,眼前的浅黄色彩钢门出一声清脆的咔嗒声,梁远把卡片装进大衣口袋,伸手拧了一下门把手,径直拉开了车间的侧门。

    “这东西看起来很先进啊。”祁连山咂着嘴巴说道:“也是老苏他们搞出来的。”

    “恩,这是第一套试验品,试验运行一段时间若是没什么大毛病,芯片实验室打算把园里所有的门都换成这个样子的,以后老祁回来就要揣着卡片了。”梁远笑着说道。

    这套东西的原理和梁远前世在某些写字楼里遇到的专用电梯卡十分类似,由于梁远极力在芯片实验推广“让芯片走进生活”的概念,因此围绕着日常生活中常用房门,水龙头,照明等等设施,芯片实验室一直在努力的把单片机融入到这些日常设备中。

    象这个使用卡片验证身份的彩钢门,以后完全可以拓展到智能楼宇系统,远比那种按号码呼叫的先进许多。。。)

    {飘天文学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第23章 成套电气设备

    祁连山跟着梁远迈进器件实验室的侧门,器件实验室和芯片、燃机实验室一样,也是采用了大面积的透明穹顶,日光从实验室顶棚的特制玻璃处洒下,照在车间浅绿色的防尘地面上散射着青翠的反光,给人以一种踩在草地上的错觉。

    梁远从大衣兜里又掏出一张卡片回手插在门边的一个卡槽当中,伴随着一阵低沉的“嗡啪声”,挂在屋顶承重结构上的数排高压灯亮了起来,本就采光良好的车间顿时变得纤毫毕现。

    祁连山看了看那张插在卡槽中的卡片好奇的问道:“刚才开门也是用的这个吗?”

    梁远伸手从大衣口袋里拿出那张开门的卡片递给祁连山,说道:“不一样的,开门的是浅蓝色,供电的是浅红色。”

    祁连山接过那张浅蓝色的卡片,在手中翻滚了几次,和插在墙上卡槽的浅红色卡片一对比,祁连山才现浅蓝色卡片的厚度大约能有四、五毫米,远远厚于浅红色卡片

    “小远,这张两张卡片的厚度不一样啊”祁连山问道。

    “呵呵,老祁有没有现这两张卡片使用方法不一样。”梁远说道。

    祁连山略一沉吟才想起来,梁远进门时卡片和镶嵌在门边感应装置根本就没有接触,只是晃了晃门锁就应声而开。

    祁连山指了指插在卡槽内的浅红色卡片说道:“一个和感应器不用接触。一个得和感应器接触。”

    “老祁观察的还是很仔细的嘛。”梁远说道:“浅蓝色的是芯片实验室弄出来的叫做射频识别的新技术。浅红色的卡片是国外比较流行的ic卡。”

    射频识别技术起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随着飞机这一新型战争工具投入使用,在天空中如何分辨敌我成了一个难题,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国大英帝国创造性的将类似于电子标签的设备贴在飞机上,当射特殊频段的电磁波进行扫描时,贴上标签的飞机会反射回相应的信号,没贴标签的则没有任何信号回馈,这样就把敌我简单的区分了出来。

    随着科技的进步,射频识别的理论逐渐展完善,设备也越来越小型化。等迈入八十年代末期,国际的主流大厂已经能把射频电波的射和接收集成到小小的芯片之上。

    南湖科技园做这个,最开始是为了在机头上显示机车信号,解决司乘人员在了望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准确得知信号机所显示信号的问题。

    等到梁远介入同盛京信号厂之间的合作,搞出1tcs系统之后,轨旁的应答器成了整套系统的核心,因此作为应答器核心的射频技术更成了重中之重,王欣带着科技园经过七拼八凑之后,约有五十人的研团队,只用了半个月就用**的分离器件把射频芯片和接收芯片的大部分功能模拟了出来,可惜由于电路整体集成度不高,才使得梁远手中那张内藏接收芯片的浅蓝色卡片厚度标。

    “老祁,浅蓝色卡片其实是个信号应答装置。能把射频射装置出来的电磁波转化成电流,经过内部运算后变成一组特殊电磁波在送回去,和射装置进行匹配,若是匹配正确应答器就会出信号控制门锁打开。”

    “小远,这张浅蓝色的卡片和墙上那个浅红色的卡片以后能整合到一起去吗?”祁连山问道。

    “最近芯片实验室正在努力提升卡片各部件的集成度,和完善整套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暂时没有精力把这两个东西整合到一起,难道老祁有什么新想法?”梁远笑着说道。

    “这东西和我在香港住宾馆时,遇到的磁卡式门卡很像啊”祁连山略带惋惜的说道:“刚才我看到这东西的第一眼就想到筹备中的香格里拉酒店了,用卡片取代钥匙。客人像你刚才那样轻轻一晃就能进到房间,在国内是多么现代的一件事情,宾馆的档次至少能提高半个等级,还有退房时直接拔卡,相当于房间自动断电。对于宾馆营运来说也会节省许多不必要的支出。”

    听祁连山说完,梁远心中暗自点头。看来祁连山知道自己负责嬉水乐园和宾馆的项目之后,最近没少下工夫,否则不会这么快就看出来这套系统的应用价值。

    “老祁,你比老苏强多了,前些时我让他搞这套系统,他还不情不愿的呢”梁远笑着说道。

    相对于单片机来说,梁远手中这张浅蓝色的卡片要简单许多,一般来说八十年代的ic卡,其实就是把单片机的储存器直接拿出来进行单独应用,对于苏良宇来说这玩意是一点难度都没有东西,只不过是把ht68o单片机的存储器单独拿出来,配上外围电路使其能**工作,最后在换个加密算法,虽然限于条件大规模制造是不可能的,但用实验室设备制备出几百个还是比较轻松的。

    在梁远看来ic卡的核心芯片是万万不能放过,若干年后国内在这方面的使用量都是以十亿二十亿规模计算的,对于科研来说最难的就是不知道成果到底用在哪里,大规模推广后能不能被市场所接受,就科研成果的实际转化率来说,十件里也就有一到两件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金钱,剩下的基本都是废材,而对于梁远来说科研根本就不存在浪费。

    两人说笑着来到墙角一个用彩钢制成的隔间,梁远进屋后指着墙角处一个米色的柜子对着祁连山说道:“老祁,你也是干建筑的,看看墙角那个柜子怎么样。”

    祁连山顺着梁远的手指望去,墙角处伫立着几组长方形的米色柜子,由于涂料的原因看不出是什么材质的,柜子靠近上沿部分安装着三个狭窄的**小窗,小窗下边整齐的排着两排圆形指示灯,红上绿下。

    祁连山走到其中一个柜子前边,顺着小窗看了看,然后伸手拉开了柜门,两大排乳白色的断路器整齐的安装在柜子的中下部,红、绿、黄三色导线从断路器中穿出,最后汇集成三根粗壮的扁线越过柜体,没入到墙壁之中。

    “小远,这东西应该是低压配电柜。”祁连山仔细的看了看配电柜构造,又抬头看了看穹顶上明亮的灯组,肯定的说道:“就是这间车间的照明配电柜,每个灯组都单独配了一组断路器,可真够奢侈的了。”

    “老祁再看看别的。”梁远笑着说道。

    祁连山闻言伸手打开照明配电柜旁边的柜门。

    “电容补偿柜、变频控制柜……,小远,难道这些都是你和我说的,实验室搞出来的新东西”祁连山看着柜里的晶闸管,断路器,交流接触器等设备惊奇的问道。

    “哪能呢,晶闸管是外购的,断路器是自己的,交流接触器还在研究当中,过些时能变成自己的。”梁远说道。

    “想不到啊,真想不到啊。”祁连山连续重复了两句。

    八十年代初期国外的成套高、低压电气设备开始进入中国,对于还在摆弄保险丝和刀闸的中国电气工程师来说,和刘姥姥进大观园没什么区别,由于低压电气设备通常带动的都是像各种照明,电机之类的最终负载,元件庞杂且容易损坏,对于电气维护人员来说每次找故障,更换维护都是一件十分繁琐的工作。

    更重要的是进行设备更换后,若是新设备和旧设备所需的工作数据不一致,那么整套配电系统都得重新弄过。

    当国外的电气大鳄如西门子,abb们带着各种电气柜以模块化,成套化的专业形象出现在国内用户面前,推出免维护的柜体和相对自由的功能模块任意更换时,在电气工程师圈子中造成的震动可想而知。

    随着西门子、abb们在国内顺风顺水的攻城略地,国有的电气元件和电气成套设备厂家全线溃败,惨不忍睹。

    **年,忍无可忍的国家水电部将全国三十余家国有大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