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姝-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一圈淡淡的光晕,微风摇曳下,灯下的流苏轻轻飘动,发出细微的声音。
顾砚龄微提裙尾,刚要下石阶时,身旁的人陡然伸出手来将她的手裹住,当着众人的面,顾砚龄不由准备抽出手来,谁知身旁的人却是笃定不放手,那温暖的热度紧紧围绕着,让她丝毫动不得。
顾砚龄不由微微挑眉,似嗔非嗔的看了身旁萧译一眼,谁知人家却是丝毫没有反应,只月光微微洒落下来,能够映衬出他那微微勾起的唇角。
“你笑什么?”
听到身旁的声音,萧译眸中泛起温柔的涟漪来。
“因为高兴。”
顾砚龄闻言不由有些无奈,却又忍不住笑了。
萧译温柔而又认真的牵着她,一步一步朝外走着,每一步都让人安心而踏实。月光下,二人的影子透射在地上,重叠在一起,看起来恬静而和谐。
当到了宫门口,便看到了等候已久的暖轿,檀墨看到来人,恭谨又满是笑意的颔首道:“长孙妃。”
几乎是同时,萧译已然上前亲自掀帘转身看向身后的顾砚龄,顾砚龄看了看暖轿,随即开玩笑道:“原本我还想带着醅碧她们走走,散散步,如今看是不能了。”
看着少女调笑的眸子,萧译手中一动,轿帘落下。
“那我陪你走。”
顾砚龄闻言微微一笑,萧译已然转身对檀墨道:“你们在前面的宫门口等我们。”
檀墨自然明白,连忙招呼抬轿的人先走,甬道里安静而幽长,两边的石柱宫灯将这一条道路点亮,由着二人并肩而行。
“今日慈宁宫寻我去。”
陡然的声音微微响起,顾砚龄轻轻侧首,便见萧译的神色淡然而认真。
“何事?”
听到顾砚龄的话,微微轻哧的声音响起,随即顾砚龄便看到萧译颇为冷淡道:“只怕太后想要做媒,将安宁县主强送进咱们的毓庆宫。”
顾砚龄眸中微微凝笑,果然被她猜中了,在郭太后将那虎威将军孤女养进宫,她便觉得不似好心,毕竟,郭太后可不是那般怜悯娇花的人。
“哦?”
顾砚龄故意挑眉笑道:“难道不是想强塞进你宫中?”
萧译闻言转过头来,看着少女眼中一闪而过的狡黠,嘴边的笑意越发宠溺。
“毓庆宫是你和我的。”
萧译的话温暖而认真,仿佛一双轻柔的手抚过她的心,顾砚龄微微顿下步子,抬头看着萧译道:“那你是怎么回的?”
萧译闻言眸中浮笑,不紧不慢却又正儿八经道:“我建议太后为安宁县主选个上门的佳婿。”
“噗嗤——”
顾砚龄被萧译这副样子逗笑出声,几乎一瞬间便能想到郭太后气滞的模样。
可笑着笑着,顾砚龄又渐渐感觉到了一股温暖的暖流,看着萧译的眸子也越发温柔起来。
“此事我会处理,你无需担心,我毓庆宫除了你,不会要他人。”
听到萧译认真的声音,顾砚龄的唇角轻轻的勾起,随即抬手温柔的替萧译理着衣襟,二人的距离渐渐被拉近了。
“你是皇长孙,这些事情不该你替我处置,你便好好地安心处理前朝的事务,此事我来,你只管放心。”
萧译闻言微微一愣,不由想说什么,可低头间看到少女笃定而认真的眸子,顿时暖化了一般,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离宫门还有些距离,走久了伤腿。”
萧译看了眼幽深的甬道,随即温柔地看向身旁,不由分说的便上前微微侧身,弯了弯腰道:“我背你回去。”
顾砚龄见此不由一愣,随即失笑道:“那像什么模样,明日传出去岂不是叫人多说。”
“无人会传,这条路上的人也不多。”
说着萧译微微侧首道:“我早就想这一日了,今日也算让我寻到机会了。”
眼看顾砚龄还在顾虑,萧译已然出声道:“不然今日我可不走了。”
听着这难得孩子气一般的话,顾砚龄不由觉得无奈,却又小心地看了眼四周,见的确空无一人时,这才犹豫地上前,轻轻将手搭上去,伏在了萧译的背上。
下一刻,萧译便温柔地起身,背着她慢慢走在甬道间,灯光将二人重叠在一起的影子渐渐拉长。
“这样的路,我想走到下辈子。”
听到耳畔传来萧译低沉而认真的声音,内心微微触动,顾砚龄眼中微热,却是溢出笑来,无声地看着男子的侧脸,一点一点的勾勒那每一个熟悉而温柔的弧度。
他的温暖,从来都只属于她。
这样,便够了。


第二百七十七章 斗法
翌日,元皇后立在慈宁宫前,微微抬头看着匾上鎏金而庄穆的大字,随即覆下眼来,将右手搭在大宫女瑞春的手上,微微昂首,不紧不慢地走了进去,宫内的宫人一见着皇后的凤驾,都默然而恭谨地推开两边,小心翼翼地躬腰行礼道:“皇后娘娘。”
元皇后目不斜视地一路走到殿前,当看到急着迎出来的榆嬷嬷,这才略微顿了脚步。
“奴婢给皇后娘娘请安。”
元皇后淡淡“嗯”了一声,唇角不易察觉地划过一丝平易近人道:“起吧。”
当榆嬷嬷起身时,元皇后微微侧眸看向宫殿内,这才转而问道:“太后娘娘可还好?”
“好,好着呢。”
榆嬷嬷满脸堆起亲近的笑意,颇为有礼道:“太后老人家正在殿里等着娘娘您呢,您请。”
看着榆嬷嬷伸出手来,元皇后略微点头,便直直走了进去,一路到了殿中,便瞧着郭太后正倚靠在软塌上,周围的侍婢皆恭谨侍立着不出一声,唯独一个身姿温柔的女儿家站在不远窗下的一处高几前,左手侍弄着一株雪白的菊花,花心中是微微的黄蕊,花丝一条一条垂了下来,犹如绽放的烟火一般,高洁却又尽显娇态。
少女穿着一袭分粉如烟霞的十二幅月华裙,每一个裙褶间色泽淡雅而绚烂,衬的少女背影更为温柔端庄,右手间,少女手中捏着一柄银剪刀,轻轻修剪着多余的花枝,看起来倒是一幕别致的风景。
郭太后微睁着眼,唇角慵懒地勾起,抬了抬手亲切的示意道:“将你手边那花枝修一修——”
少女闻言微微侧首,随即含笑的移了移手修剪,郭太后满意地点头道:“嗯好,这样修剪才将这‘玉娘子’的姿态衬出来了。”
“都是太后指导的好。”
听到少女的话,郭太后含笑道:“别看哀家老了,可侍弄这些可不比花房的人差,哀家这辈子圈在这宫中,旁的做不了,也就这些花花草草与哀家作伴了——”
郭太后指了指满殿的花草道:“她们,可都是哀家的贴心人儿。”
窸窣的脚步声响起,元皇后携着众人走进殿来,郭太后顺着声音看过去,当即要坐起身子,少女见此忙放下手中的剪刀,上前扶起郭太后,郭太后亲和地拍了拍少女的手,笑着看向元皇后道:“皇后忙,哀家还教你来,可没耽误什么罢。”
“母后说笑了。”
元皇后笑着亲自上前扶着郭太后坐好道:“若非六宫事务,儿臣早就要来看母后,今日才来,还望母后恕儿臣的罪。”
郭太后亲切的将手覆到元皇后手上,随即道:“坐吧。”
榆嬷嬷亲自搬了椅子在榻前,元皇后顺势而坐,刚饮了一口茶,便听得少女好听的声音。
“臣女给皇后娘娘请安。”
元皇后轻轻将茶盖盖上,看了眼眼前的少女,随即出声笑道:“这便是安宁县主吧。”
“是啊。”
听得郭太后的话,元皇后将茶搁到案上打量着少女道:“是个妙人儿。”
少女唇角含笑,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可随即元皇后便转而问道:“太后这几日身子可好?儿臣娘家送了些好东西,我让人带来了,母后也尝尝。”
“难为你了。”
郭太后含笑看了眼元皇后,余光中瞥了眼身旁的少女,终究在元皇后开口前先道:“哀家这把年纪倒没什么,倒是阿译,才是哀家的心尖儿。”
“后人自有后人福,母后可别为他们忧劳,让他们自己倒腾去。”
听到元皇后随性的话,郭太后率先道:“嗳,到底是咱们大兴的皇长孙,哪里能跟平常家的孩子样。”
见元皇后总爱与自己打太极,郭太后也懒得周旋,便直截了当道:“说到底,开枝散叶,绵延子嗣才是咱们大兴的国祚大事,如此阿译那更马虎不得。”
元皇后闻言眸底微微一动,便见郭太后含笑道:“从前阿译宫里一个女儿家都不要,是为了政事,如今既是成年娶妻,这政事虽重,子嗣的事一样重,同样娶妻,刚成婚不久的阿衍如今都是一妻两妾了,阿译作为皇长孙,如今才一妻——”
说到这儿,郭太后微微一顿,随即认真而又劝慰道:“一般的小门小户为了子嗣也未如此,这侧妃到底该立了。”
元皇后闻言笑着道:“阿译方成婚,倒也不必如此着急,待到开春,儿臣便专为此事下心,难为母后担忧了。”
“嗳——”
郭太后笑着摆了摆手道:“瞧瞧,这样的喜事哪里能拖延,再说了,那样选来又不是知根知底的,若是选了狐媚子,反倒不利,依哀家言,近在眼前便有好人儿,何必还打着灯笼去外面找。”
说到这儿,郭太后亲切的将安宁县主拉近,笑着对元皇后道:“管彤一族忠烈,又是大家的闺秀,如今贵为县主,这些日子来相处下,的确是个知书达理的好孩子,若是进毓庆宫为侧妃,岂不好?”
话音一落,在郭太后耐人寻味的眼神中,元皇后转而看向面前含羞的少女,唇角勾起温和的笑意道:“正因为安宁县主一门忠烈,身份贵重,若是为侧妃,只怕既委屈了她,也委屈了虎威将军。”
“这话怎么说的。”
郭太后笑着道:“阿译是咱们天家的嫡孙,身份尊贵,即便是侧妃,那也是门当户对的亲事,管彤,你说是也不是?”
对上郭太后问询的笑眸,安宁县主不好意思的颔首低声道:“臣女皆听太后作主。”
元皇后闻言眸底微微一沉,唇角顿了下来,正要再说时,却是听到外面有小宫娥走进来欠身道:“太后娘娘,皇后娘娘,长孙妃来了。”
元皇后闻言微微一愣,却见郭太后好整以暇的靠了靠身子含笑道:“快请进来。”
无需言,今日郭太后是势必要将事情定下来,竟将阿九都唤来,必是要当着她以孝道相压阿九了。
元皇后压住心中的不快,整理了心绪淡淡看了眼面前的安宁县主,随即顺着声音看向走进来的孙媳。


第二百七十八章 
当一抹清丽的身影缓缓出现在殿中,众人默然地看过去,郭太后唇角轻咧,懒懒地将左手手肘支在软塌扶手上,笑意和蔼地看着少女的身影。
而此刻立在郭太后身旁的安宁县主却是身形微微一震,竟一时忍不住失了神。
虽然早闻顾家阁老的嫡孙女,嫁与皇长孙的小顾氏生的极好,是京城有名的贵女,可那时她倒并未觉得什么,毕竟京城里的人向来喜欢夸大其词,再加之小顾氏的身份,只怕更多的是奉承罢了。
可当顾砚龄出现在她眼前时,同为女子的她竟也觉得惊艳了,眼前的少女明明不过与她一般大,可容貌气质却是全然不同,几乎在她出现的那一刻,就能轻而易举的将所有目光移过去一般。
原来,这就是谢家风范。
安宁县主失神的眸子渐渐动了动,里面却是又包含了太多的东西。
失落,担忧,还有复杂的不甘。
“阿九给太后请安,给皇后娘娘请安。”
少女与容貌一般略带清冷的声音在殿中响起,郭太后微微“嗯”了一声,随即道:“起来吧。”
眼看着少女端庄而优雅地起身,一旁的安宁县主也极为礼貌地上前去,深深地欠身下去。
“长孙妃。”
顾砚龄闻言微微移眸,颇为自然地打量了一眼,随即淡然道:“县主请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