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掌武唐-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知祖父和大舅二舅可好?难道是他们出现了什么意外?

心念及此,陆瑾的心脏咚咚咚乱跳不止,心内更升起了几分莫名的焦躁,转悠着的脚步也忍不住急促了起来。

他暗暗下定决心,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帮陆氏主持公道,不管陆氏的对手乃是何人,也要保护陆氏不受到丝毫的欺凌。

片刻之后,吏员禀告鸣鼓之人已经安置妥当,陆瑾微微颔首,朝着台狱东面的一间跨院而去。

站在跨院门前长吁一声,陆瑾镇定自若的推门而入,刚走入房中,便看见陆长青正趴在榻前轻轻呻吟,屁股上面一片血肉模糊,仆从陆三则正站在榻边忙乎着。

时才宫门外未看仔细,现在一看,陆瑾才发现这六年来陆长青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俊朗清秀壮硕如初,只是原本稚嫩的脸上换作了成熟坚毅之色,算算年龄,今年陆长青似乎已经有二十二岁了,也不知他是否成亲生子。

正在忙碌的陆三见到陆瑾进来,立即露出了喜不自禁的神情,对着榻上陆长青哽咽言道:“大郎,这位陆御史就是受理我们案件的御史。”

陆长青闻声而动,一咬牙关,双肘撑着塌面似乎想要站起身来,陆瑾心知他伤得不轻,急忙上前轻轻言道:“郎君身上有伤,还是不要起身为好。”

“多谢陆御史。”陆长青对着陆瑾感激一笑,只得无奈地趴在榻上,正欲说话,突然发觉这位年轻御史眉宇间看起来似乎隐隐有着几分熟悉,不禁为之一愣。

陆瑾自然感觉到陆长青满是探究的眼神落在自己的脸上,不过这些年来他的容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之个子长高不少,陆长青自然不会认得。

他不慌不忙地言道:“本官乃是监

第四四五章 陆氏之变(下)

陆瑾不慌不忙地言道:“本官乃是监察御史陆瑾,奉圣人之命受理郎君击鼓鸣冤之事,不知你们有何冤情须得向朝廷禀告?”

闻声,陆长青眼眸中立即露出了愤怒之色,咝咝喘息道:“不瞒陆御史,我等千里昭昭来到长安城鸣响闻登鼓,是因本县县令谢太辰卑鄙无耻,竟冤枉我陆氏暗中勾结海寇,从事不法贸易,不仅将我阿爷关入了大牢之内,而且还查封了陆氏所有的店铺生意,还请陆御史为陆氏主持正义。”

陆瑾努力维持着镇定之色,故作淡然地言道:“只要你们确实有冤情,本官一定不会坐视不管,对了,不知道陆太公现在怎么样了?”

听闻这位陆御史不关心案情,反而问及自己的祖父,陆长青多少有点意外,哽咽言道:“祖父年事已高,这次面对恶官欺凌,气急攻心之下病倒在塌,我前来长安的时候祖父尚在昏迷,也不知现在情况如何?”

听到陆家人并没有出现伤亡,陆瑾心头大石这才落在了地上,不解问道:“请恕本官冒昧直言,吴郡陆氏可谓江东数一数二的名门,更有不少陆氏子弟在朝中为官,这次却受制一个小小的县令,实在令本官匪夷所思。”

陆长青喉结上下动了动,似乎有些难以启齿,半响之后方才轻叹言道:“此话固然不错,然那谢太辰却不是一般的县令,陆氏自然无能为力。”

陆瑾不屑笑道:“据本官所知,吴县县令不过乃正七品上的官身,有何不一般之处?”

“陆御史有所不知,吴县县令谢太辰的势力,实在是超乎了我们的想像!”陆长青苦笑一叹,手肘支撑着身子喘息言道,“其实在下来到长安,起初并非是为了擂响闻登鼓告御状,而是来找出身于我陆氏的鸿胪寺少卿陆元升相助,谁料陆元升一听此事,当即就表示他爱莫能助,冷冷地将我们赶出了府门,我气不过之下左思右想,今日才莽撞地击鼓鸣冤。”

陆瑾越听越觉得奇怪,按道理旁支族人不可能对本宗危难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看来谢太辰的背后一定是有着一定支撑,方能让陆元升这样见死不救。

心念到此,陆瑾神色不禁有些凝重,问道:“那不知陆郎君告发县令谢太辰,可有掌握什么证据?”

陆长青无奈地摇头道:“我们什么证据都没有,不过我可以用自己的性命担保,一切所言非虚。”

陆瑾一听,暗觉棘手。这段时间他办案多矣,对于唐律也算精熟,一般民告官的案件皆是非常不好处理,除非有着充足的证据,否者极难扳倒地方父母官。

而且监察御史受理这种案件,也需要告状者提供一定证据,方能展开调查,如今光凭陆长青的一面之词,何能证明谢太辰有罪?

若是平常御史面对这样的难题,说不定就直接选择不理不睬将之放弃,毕竟御史们事务繁忙,何有闲工夫去调查一件说不定根本不存在的事情,这不是吃饱了没事干么?

然而,陆瑾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即便陆长青没有证据,他也一定要想办法寻找证据帮助陆氏,当务之急,便是要让圣人相信此案有值得调查之处,从而命令他彻查此案。

想到这里,陆瑾沉声言道:“本官已经延请郎中前来为陆郎君你诊治伤势,你们安心在这里修养,本官自会处理此事。”

陆长青感激零涕地言道:“多谢陆御史相助,我吴郡陆氏必定不会忘记陆御史的恩情。”

陆瑾微微颔首,也不在此久留,起身离开前往内廷面见高宗李治。

这段时间,高宗龙体渐渐康健,原本因前任太子李贤谋反而低落的心绪也好转了不少,陆瑾前去的时候,高宗正在与棋待诏吴成天对弈,一见陆瑾前来,立即一脸微笑地让他入座观棋。

高宗对于棋道也算擅长,在吴成天刻意想让下,黑白棋子杀得难解难分,好不容易取得了胜利,高宗却依旧有些意犹未尽。

不过他明白陆瑾到来必定是禀告今日案情,挥手让吴成天退下之后,这才捋须笑问道:“怎么,陆御史这么快就问明白了案情经过?”

陆瑾点点头,正色言道:“圣人,微臣觉得此案并不简单,盖因鸣响闻登鼓之人乃是吴郡陆氏嫡长孙陆长青。”

“哦?鸣冤之人竟是出自吴郡陆氏?”高宗皇帝白眉一挑,显然很是惊讶。

陆瑾镇重其事地点了点头,言道:“陆长青声言吴县县令谢太辰冤枉陆氏勾结海寇,从而将陆氏治罪,陆氏走投无路之下,陆长青才鸣鼓申冤,请朝廷主持公道。”

高宗想了想,啼笑皆非地言道:“堂堂名门世家居然受制一个小小的县令,天底下竟有这样的趣闻?真是令朕大开眼界。”说完之后,脸上嘲笑之意甚为浓厚。

陆瑾言道:“圣人,据微臣所知,吴郡陆氏在江东莫大的影响力,为官的族人更是多不胜数,对付一个县令自然不是什么难事,然而奇怪就奇怪在陆氏居然任由吴县县令欺凌,最后走投无路寻求朝廷帮助,正因为如此,微臣才觉得此事太过蹊跷,觉得有必要彻查此案。”

高宗轻轻颔首,露出了深思之色,半响方才言道:“照陆御史这么说,的确也有些奇怪,不知那陆长青可有掌握吴县县令不法之罪证?”

陆瑾摇头道:“微臣问过他,他没有丝毫的证据,但是微臣也相信此事不会是空穴来风,很有调查的必要。微臣想请圣人恩准,让微臣前去苏州一趟,了解案情经过。”

高宗思忖了半响,方才点头道:“好吧,朕就恩准陆卿之请,你前去江南道巡视,彻查此案经过。”

陆瑾拱手应命,言道:“启禀圣人,微臣另外还有一请。”

高宗抬手言道:“陆卿但说无妨。”

陆瑾正容禀告道:“历来监察御史前去地方巡视,均是车驾随从大张旗鼓,这次微臣却想独自前往,不带随从不住驿站,免得走漏风声,还请圣人恩准。”

高宗一双眉头深深地皱了起来,言道:“爱卿此举,似乎于礼不合吧,监察御史出京均是代天子巡察四方,何能这样悄声无息轻车简从?”

陆瑾言道:“圣人,若是平日自当如此,然而微臣却觉得此案似乎并不简单,有必有隐瞒地方暗中展开调查,免得走漏风声打草惊蛇。”

高宗点头道:“那好吧,就依照爱卿之意,此去苏州千里昭昭,爱卿独自一人当小心为上。”

陆瑾点头应命,告辞而去。



第四四六章 前去辞行

前往察院向宗秦客简单汇报之后,陆瑾又返回台狱面见陆长青主仆。

当得知圣人同意派遣这位陆御史前去苏州调查案件之后,陆长青露出了感激不已的神色,不顾伤势在陆三的搀扶下翻身下榻,对着陆瑾深深一个大拜,言道:“多谢陆御史仗义相助,整个吴郡陆氏都将铭感你的大恩。”

陆瑾急忙上前一步,将陆长青扶了起来,托着他沉沉的手臂,镇重言道:“纠正冤案本是监察御史份内之职,陆郎君不必这么客气,倘若当真查明陆家是被那谢太辰冤枉,本官一定会还你们一个清白。”

陆长青虎目泛泪,抿紧嘴唇连连颔首,他望着陆瑾含笑的脸庞,心头涌出了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感概言道:“陆御史,其实今日在下看到你的第一眼,便感觉到你很是熟悉,加之你也姓陆,不是你是否为我们吴郡陆氏旁族?”

陆瑾暗自一笑,言道:“在下虽则姓陆,却并非出至吴郡陆氏,然天下陆姓本为一家,有所亲近也算常理。”

陆长青释然一笑,言道:“在下身上有伤,只怕须得疗养月余方能动身,就不能与陆御史同去苏州,你到了苏州之后,尽可前去找我阿爷陆元礼,我也修书一封,向阿爷禀告闻登鼓之事。”

陆瑾点头言道:“本官前去苏州,也希望能够得到陆氏的配合,郎君此意甚好。”

陆长青点点头,急忙吩咐陆三磨墨铺纸,强忍伤痛俯身长案挥毫不止,片刻之后家书写完,烤干墨迹之后交给了陆瑾。

陆瑾接过家书小心翼翼地放入怀中,深深地看了陆长青一眼,却不敢露出过于关心之情,沉声道:“本官明日就出发前往苏州,陆郎君你擅自珍重了,咱们苏州再见。”

陆长青连连点头,及至陆瑾转身离去之后,这才感概叹息道:“这位陆御史正是一个好官啊,只听了我的一面之词就愿意前去苏州查案,实在难得。”

陆三同感点头道:“大郎说得不错,时才小的出去之时曾听到台狱狱卒们议论,陆御史原来就是查出李贤谋反之人,而且他为人刚正不阿,乃是非常难得的好官,深得天皇天后的信任。”

陆长青欣慰叹息道:“如此说来,陆氏这次有救了,也不枉费我承受鸣响闻登鼓的杖行。”

※※※

离开台狱,陆瑾并没有着急离开皇城,而是前去延英殿向天后禀告他将要离开长安,远赴苏州查案之事。

就实而论,此案乃是圣人直接交办他受理,因而陆瑾根本没有必要去向天后禀告。

他这样做的目的,面见天后是假,向上官婉儿告别才是真的,毕竟上官婉儿现在身在内宫不方便相见,也只有用这个方法,才能见到伊人芳容。

陆瑾知道通常这个时候,上官婉儿都会在延英殿内处理政务,如今天后再次执掌朝政,举国大事均需要上官婉儿过目,她自然是非常的忙碌,再也不能如往昔那般常常前去翰林院,因而两人见面的时间少之又少,不能不说诚为憾事。

快步行至延英门外,陆瑾向把守宫门的卫士说明来意,宫门卫士让他暂且等候,立即进去禀告。

延英殿内,武后正坐在长案后翻看着今日的奏章,上官婉儿则将武后审批之后的奏折分门别类,归置整理,两人没有说话,忙碌而又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