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切记,你们掌管的那四家店,是寡人精心打造的样品店,你们过去之后要好好经营,培养出更多能干的奴才,将来要替寡人管理更多的分店。”朱楧坐在正坐上,语重心长的教育道。所谓首战必胜,第一炮一定要打响,第一炮打响了,接下来的事情会越来越顺利,否则赚钱的计划很有可能刚刚露出端倪就泡汤了。
王上都如此说了,这四名太监自然是深感责任重大,齐齐跪在地上,叩头道:“奴婢一定不负王上所托,将王上交付的差事办好。”
朱楧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大厨有了,掌柜有了,店面选好了,接下来就是万事具备,只欠宣传了。
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烤鸭虽然质量很好,但毕竟在西北还没有知名度,如果只是按部就班的挂牌营业不去宣传的话,最一开始的生意可能不会太好,这是不符合朱楧的要求的,他要的是烤鸭店从一开始就引起轰动,并且知名度越来越高,迅速风靡全国。
宣传是要讲究方法的,朱楧已经想好了一整套宣传的策略,具体来说是——猜谜语。
用谜语作为载体,是朱楧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它是喜闻乐见,并且可以为大众所接受的方式,不管是男女老幼,不管你识不识字,都可以参加,不识字可以让被人读给你听。
这种方式在配合上巨额的奖励,十分容易引起轰动,说不定举办的那一天会造成万人空巷的现象,对烤鸭店的宣传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没过多久,肃国的临时都城敦煌就传出了这么一道消息:肃王殿下此次大胜回鹘,国民出了很大的力,为了感谢全国人民,特在城中四个地方举办猜谜大赛,胜出者,有巨额奖励,以示普天同庆。
那四个地方自然就是朱楧准备开设的四个烤鸭店的地址。这则消息不胫而走,古代的娱乐项目本来就少,没有电视、没有网络,平时能看长大戏已经算是很欢乐的活动了。而这种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其中,赢取巨额奖励的活动,那更是少之又少,一下子将敦煌城内所有居民的兴趣一下子调动了起来,人们茶前饭后都在谈论这件事,并且纷纷议论着肃王殿下会拿出什么样的巨额奖励来与民同乐。
朱楧在城内的耳目早就将城内居民的反应报告给了朱楧,对于居民能表现出如此的热度,朱楧很是高兴,当即下令:谜语大赛分为四个赛区,连续比赛三天,每一个赛区每一天产生一个冠军,第一天的冠军奖励是锦缎三匹,以后的奖励一天比一天贵重。大赛的时间定于八月十三、十四、十五三天,届时全民放假,普天同庆。
“你听说了没有?这次谜语大赛的冠军可是锦缎三匹啊,那可以值整整四十五两银子,可以买十五头耕牛啊。”明初的耕牛大概在三两银子一头,一匹锦缎在西北大概就值十五两银子,因此区区三匹锦缎对普通的百姓来说,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啊。
“谁说不是呢?王上真是慷慨啊,没有忘记咱们为打回鹘军出的力。”
“是啊,是啊。我家那娃子从小就聪明,这次我一定要参加,给我拿个冠军回来,从此就不用担心穷了。”
“听说第二天、第三天的奖励更加丰富,到底是什么?会不会奖励几百亩地啊?”
“瞧把你美得,就算是奖励几百亩地,你也得能赢回了再说,不多说了,我得回去和我家的那位老婆子练习猜谜语去了。”
敦煌的百姓议论纷纷,这几天都在谈论着谜语大赛的事情,甚至一些附近的郊县百姓都听说了,都在家里苦练猜谜技术,等着到时候能独占鳌头,赢取巨额奖励。
转眼间,就来到了八月十三日,这一天,四个烤鸭店门前都聚满了人,人声非常嘈杂,都在等着今天晚上的赛事。朱楧穿了便服,在侍卫的保护之下,坐在一家烤鸭店里的高级包厢里,注视着眼前的这一切,很是满意地边喝茶边微笑。
人群都在关注着比赛的事,再加上朱楧为了增加神秘感,将烤鸭店的招牌用红布包起来了,因此没有人知道这么大的一栋楼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
“当!”地一声金锣声传来,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比赛开始的信号。
果然,一位伙计模样的人扯着嗓子大喊道:“诸位乡邻,想必诸位已经听说了,我们的王上殿下为了答谢诸位对大战回鹘所出的力,特地举办此次活动,设置巨额奖励,普天同庆!”
“好!好!王上千岁!王上千岁!”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的高呼声,虽然赢得彩头的几率很小,但这件事重在一乐,人人都感觉自己的王上可谓是别出心裁,想出了这种方式来答谢民众。
朱楧看到这一幕,心头更是一乐,嘴角挂起了明显的笑容,宣传的作用真是不可忽视啊,一件好东西,被人黑多了,也会变成坏东西,一件不怎么样的东西,被人吹的多了,也会变成很好的东西。
这件事又给了他一个灵感,即将来一定要掌握住舆论,这可是把无形的刀啊,属于杀人不见血,做了婊子还能立牌坊的存在。明朝末年东林党人就是掌握了天下舆论,搞得皇帝十分被动,只要做的事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就会立即被打成反派,所以想收的税也收不上来。
东林党人能控制住天下的舆论并不奇怪,因为明朝识字的人不多,还不到人口的百分之五,那些读书识字有功名的人又以江南地区最多,所以这些人就和江南的大地主大资本家勾结起来,利用他们手里巨大的金钱资源,开办书院、诗社这类组织,奋力的挥动笔杆子,抹黑一切侵犯他们的利益的人。
后来这群人基本都投降了清朝,因为家里的钱太多了还没花完,舍不得死。成了修《明史》的主力,又掌握了打扮历史这个小姑娘的权力,于是他们高大伟岸的形象就被树立了起来。而打击过他们的天启和魏忠贤则是被黑的最惨的,一个成了最昏庸无能的木匠皇帝,一个成了史上第一权奸。
真是比婊子还要恶心的一群存在,还是崇祯说的好:人人可杀!
朱楧想要掌握住国家的舆论并不是什么难事,首先他的权力很大,目前以及可预见的将来没有人敢于挑战他的权威,更没有人敢于抹黑他。其次,他已经开始在全国普及义务教育,用不了几年,肃国的人都会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人人都可以读写自己的观点,不会在被少数的读书人掌控。
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再创立官方报纸,就可以将国王的意志传达给每一个肃国人民,而不会被中间的那群大臣们抹黑。这个官方报纸的控制权,必须时刻掌握在皇帝手中,决不能让大臣插手。
就在朱楧坐在包间里畅想未来的时候,底下的谜语大赛已经进行了一轮又一轮,比赛的规则很简单——淘汰制,答不上来的就淘汰,回答上来的就晋级,一直比赛到最后一轮。
“诸位乡邻,现在比赛就要进行最后一轮了。台上的选手就只剩下了他们二位,接下来的比赛规则是抢答制度,一共十一道题,谁能率先答对六道谁就是胜出者。”大嗓门的伙计扯着嗓子大叫道,他这个人很会调动现场的气氛,这么简单的几句话,一下子就将现场所有人的气氛都调动了起来。
现场的群众纷纷扯着嗓子大叫着,简直就是群情激奋,大喊道:“快开始啊,废什么话?”又是最终决赛、又是抢答,还有巨额奖励,气氛简直不要太紧张啊,台下的观众都已经急不可耐了,就算之前的失败者也纷纷叫嚷着开始比赛,好一睹高手过招的盛况,也算自己没有白来。
然后,熟悉综艺节目书友都可以猜的到,接下来就是广告时间。果然,那位大嗓门的伙计立即用手向下按了按,示意叫嚷的人群不要激动,然后再扯着嗓子大喊道:“诸位乡邻不要急,现在比赛进行了这么多轮,选手们也要休息一下。咱们先停赛一刻钟,大家也休息一下,如果有需要瓜子茶水的乡邻,就去跟堂下的店小二要。”
“什么玩意儿!”人群中传来了一阵叫骂声,虽然有少许的人离开,但大部分人还是留下来,反正这么长时间也待了,不差这最后一刻钟。
“二虎,咱们要不要走啊?”
“走什么走?一刻钟都等不了?着急回家入洞房啊?你看,刚才走的大牛不也回来了吗?再等一会儿。”
这一刻钟的时间,店小二忙的脚不旋踵,频频地端茶递水上瓜子,为本店赚了不少钱。
最后,经过一轮轮激烈的抢答,终于决出了此战的胜利者——东城区洪武大街的李平。众人都知道李平,是个卖烧饼的,刚来肃国没多久,肯定没有背景,由此可见,这场比赛是公平透明的。
李平在猜谜语中表现出来的机智也深深为众人折服,大家都对这个结果很服气。李平赢得了冠军,内心十分激动,这不仅肯定了他的智商,更让他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价值四十五两银子的锦缎,明朝初年,锦缎是可以当做货币来使用的,因此就相当于他赢得了丰厚的现金奖励,可以给老婆买一身新衣服,给孩子买很多好吃的了。
“诸位乡邻,李平已经领取了今日的奖励。由此可见,咱们的王上是说一不二,童叟无欺,我们在他老人家的治下生活,可谓是莫大的福分。”大嗓门的伙计又不失时机的宣传起王上的高尚品德来,因为他知道,王上就在这里,而自己说到底也是给王上打工的人,这个时候不抓紧机会,童叟无欺的拍马屁,那不是傻子吗?
“是啊,是啊。王上千岁,王上千岁。”人群中又爆发出一阵阵的呼喊声。
大嗓门的伙计又用双手向下按了按,示意人群安静,随后扯着嗓子大叫道:“今日的比赛就进行到这里,明天同一时间,我们还在此地一决雌雄。明日的大礼先公布一下,那就是三匹锦缎。”
“啥?这不是和今天一样吗?不是说一天比一天丰厚吗?”人群中又爆发出一阵阵的骚乱声,这和宣传的不一样啊,刚说了王上一言九鼎,你们怎么能这么干呢?这不是砸王上的招牌吗?
“哎,哎,哎。大家不要激动,我还没有说完。”大嗓门的伙计一副狂汗的表情,都怪自己平时爱卖关子惯了,今天不适时宜地犯了老毛病,白挨了一顿骂,连忙解释道:“除此之外,还有王上亲自书写的墨宝一副。”
“哇!是不是真的?你有没有骗我们?”人群顿时激动了起来,他们都知道肃王朱楧是个书法家,写了一笔好字,还经常得到皇帝陛下的夸奖。皇帝陛下曾经就赐给他不少字帖。
这不是关键,大明朝字写的好的有很多,但是王上的墨宝可就独一份,那可不是谁都能得到的,朝廷的大官也不是人人都有,偶尔有几个被赐了字,还得小心的装裱起来,放到大堂上拱着。
现在,王上用他的墨宝来当做奖励,如何让底下的群众不激动,谁要是得了这副墨宝,那可就是莫大的殊荣,足以作为传家宝来珍藏,千金不易。以后,当官的进了咱的家门,还得先冲着咱家墙上的那副字磕头,那是什么感觉?
“诸位乡邻说的什么话?这可是王上亲自吩咐的,在下有几个胆子敢假传王上的旨意。诸位乡邻回去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