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购,后来他觉得消耗越来越大,生怕货源不稳,就跟老太太说了如何孵小鸡,还来不及食盐,就被冯道推荐,去了洛阳。
叶氏将信将疑,她按照叶华的说法,用猪牛膀胱制成水袋,装上温水,然后把鸡蛋放上,就等着小鸡出世了。
叶氏的第一次试验失败了,不过老太太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在蛋黄的位置,真的出现了小鸡的雏形,小小的,只有指甲大。
打起精神,第二次试验,叶氏更加注意水温,每天倒出凉水,注入热水,保证温度,老太太做得认认真真,丝毫不马虎。
这一次她成功了,30枚鸡蛋,孵出了5只小鸡。
显然,并不划算,可叶氏眉开眼笑,欢喜得什么似的,孙儿教给她的办法是对的,等孙儿回来,要让他尝尝自己孵出的鸡!
叶氏不断实验,摸索出了规律,孵蛋的温度一定要平稳,不能大起大落,不然蛋里面的小鸡就会冻死,或者热死。
有些鸡蛋能孵出小鸡,可也有些天生就不能孵出小鸡。
借着蜡烛的光,在晚上的时候,能够看出小鸡是否在成长,确定蛋是死是活……
老太太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弄懂了孵小鸡的技术,她没有任何藏私,传授给了村子里的乡亲。
在老人的心里,有了本事,就要造福桑梓,远亲不如近邻,叶家落魄的时候,乡亲们没有瞧不起他们,现在叶家发达了,也不能不顾乡亲。
给他们钱不如给他们赚钱的方法,正好孙儿还开了店铺,也需要鸡肉供应,两全其美不是!
叶华都没有料到,奶奶这么有商业头脑,其实是他小觑了叶氏的本事,叶家几代清官,没什么积蓄,叶氏早年就精通刺绣女红,补贴家用,叶华他爹当年读书,笔墨纸砚都是老太太靠着针线挣出来的。
“怪不得你怎么会做生意呢,敢情是老夫人教的。”赵匡胤恍然大悟,“可,可孵小鸡和铺面有什么关系?你不会想所有铺面都卖黄焖鸡?那会赔死的!”
叶华哼了一声,“我才没有那么笨,我是告诉你们,用温水孵小鸡,可以一下子孵出成百上千只小鸡,比母鸡孵蛋效率高多了,成本也下来了,米饭的支出被鸡肉抵消了——这就是我的店没有倒的原因。原来没人想到开铺面,我们想到了,赚了钱,现在大家都想到了,我们就要想方设法,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吸引客户,懂了没?”
赵匡胤下意识挠头,“我还是不大懂,你干脆说,该怎么办比较省事!”
第106章 大唐的富强之道()
文官比武夫厉害的一点就是他们能说会道,千百年来,他们有一套能说服大多数人的理论,足以让帝王心悦诚服,按照文官的建议去推行政务。
目前郭威身边就聚集了这样一群文官,他们正在全力灌输,实现致君尧舜的伟大理想。
宰相李谷就认为,历代强盛莫过于大唐,陛下若要一统天下,就需要效仿大唐的经验,而在众多的经验当中,首推授田和府兵。
计户授田,分为永业田和口分田,永业田世代传承,而口分田在丁男身死之后,需要交还朝廷,以供重新分配。
百姓人人耕田,户户务农。
有恒产则有恒心,于农户当中,征召青壮为兵,战时戍边,太平时务农,自备口粮兵器,朝廷负担减轻,百姓免于饥寒。在授田之后,朝廷征收田赋,每丁2石,征收土产布匹丝麻等物,另外规定每丁每年服劳役20日,如果逾期未归,则减少田租作为补偿。
……
给予百姓土地,换取士兵,粮食,布匹和徭役,这是个很不错的生意,只要坚持一二十年,就能迎来一个盛世。
李谷信心十足,向郭威兜售自己的理念。
不只是郭威,就连柴荣都听得津津有味,均田,真是富国强兵的不二法门啊!
“父皇,儿臣以为应当按照李相公所言,继续扩大授田范围,假使中原都能完成授田,到了那时候,我大周就有百万军卒,何愁不能一统天下!”
郭威颔首,“此议的确是正办,李相公,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启奏陛下,要落实法令,首在取信于民,商君为了变法,在城门外立木为信,百姓心悦诚服,方能推行新法。老臣以为,我大周也该效法先贤!”
郭威不解道:“李相公,你要如何立威?”
“陛下,老臣以为,有一人所行所为,投机取巧,好逸恶劳,华而不实。偏偏此人名望极高,备受宠信,若是陛下能惩戒此人,定能以儆效尤,令万民悚然听令!”
说完,李谷深深一躬。
郭威又不是傻瓜,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这是要拿叶华开刀啊!
“李相公,你所言之人,莫非是冠军侯吗?”
“正是!”李谷正色道:“自从去岁开始,冠军侯在京城大兴商贾之事,聚敛财富无算,以至于人人效仿,争相取利。结果呢,却是地价崩坏,市面混乱,如此行径,老臣以为必须惩戒,不可姑息放纵!”
李谷将炮口对准了叶华,看似莽撞,却是深思熟虑过的。
政事堂要推行重农国策,理所当然,要抑制商贾,而目前京城最会做生意的就是叶华,不给这个风头正劲的小子一点教训,就没法推行法令了。
杀鸡骇猴,很不幸,叶华成了李相公眼里最好的那只鸡!
柴荣很赞同李谷的建议,却不愿处罚叶华。
要知道正是叶华的战功,才帮着他除掉了最大的绊脚石王峻,他可是欠着叶华的人情呢!
“李相公,冠军侯的作为,也是为了朝廷好,此番能铲除逆贼王峻,又立了功劳,我以为就不必惩罚了。”
“不然。”李谷还来了顽固劲儿,他正色道:“晋王殿下,功过不能混为一谈,王峻就是前车之鉴,他以家财投资房产,结果损失惨重,王峻逆贼,固然该死。可假如朝廷,还有其他臣子,都学着王峻做事,岂不是要误国误民吗?”
柴荣被问得语塞,李谷继续道:“老臣也并非要把冠军侯如何,只是恳请陛下降旨惩戒,以正人心,明正道,昭示陛下圣意,纵然会委屈一点冠军侯,老臣以为,他也会明白陛下苦心的。”
讨论国策,讨论来,讨论去,居然要拿叶华开刀了。
郭威很不高兴,可是又找不出驳斥的说辞。
难道真的要委屈委屈叶华?
貌似为了江山社稷,家国天下,也应该这么做……郭威迟疑了再三,并没有点头同意,他还是很重感情的。
从大殿出来,冯道突然紧走几步,追上了李谷。
“李相公,公报私仇,可不是君子所为!你有本事,只管冲着老夫来,何必拿我的弟子出气?”
“弟子?”李谷笑了,“太师,人家几时拜你当师父了,我怎么不知道?”
“哼,早晚的事情!”
李谷哈哈大笑,“老太师,冠军侯人才难得,我也是不想让他走邪路,你要是真把他当成弟子,就该让他承受一些风雨,不能一直护着,你说对不?”
说完,李谷也不管冯道,扬长而去。
老冯道气得变颜变色,外人都当叶华和他走得很近,可冯道自己清楚,那小子对他戒备深着呢!
要是因为他的牵连,被李谷等人盯上,没准叶华会把账算在冯道的头上,到时候这个徒弟可就彻底黄了……老冯道欲哭无泪,只能徒呼奈何。
在宫里住了半个月,郭幸哥很不习惯,经常半夜哭醒了,身边人也不知道怎么照顾这个小祖宗,没法子,只能继续送去叶家。
郭威想起李谷的建议,就决定亲自带着郭幸哥,去叶府看看,不管朝廷那边如何,私下里,两家就是打折骨头连着筋的亲戚。
郭老大抱着儿子,来到了叶府,见了叶氏老太太。
一问之下,叶华却是不在。
“还没出正月,怎么不多陪陪姨母?”郭威抱怨道。
老太太笑了,“圣人说的是,老身也想他在家里待着,可那孩子坐不住,他又跑去那条街了,跟赵将军,还有杨将军一起,说是要让街道起死回生,让生意重新兴旺起来,听说都打了赌了!”
郭威皱着眉头,“姨母,此事当真?”
“老身可不敢撒谎,他们都忙了十来天了,天天早出晚归,倒头就睡,瞧着比打仗还累哩!”
郭威来了兴趣,他上次责备过叶华,莫非这小子真想到了办法?
要是他有本事让铺面活起来,李相公的老脸可不知道放在哪里好了!
郭威也在犹豫,到底要不要按照李谷的建议,学习大唐的一套办法。他是真拿不定主意,不如就去看看,叶华那小子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郭威把儿子留在叶府,然后微服私访,带着几个护卫,走了不多时,就到了叶华建的那条商业街。
离着老远看去,只见人头攒动,似乎比别的地方热闹许多,不少上了年纪的都在翘首以盼。
很快,从街道的另一边来了几架马车,车上装的满满当当,一个高大的汉子跳下来,大声吆喝着,老百姓一涌齐上,争相抢购。
郭威点手让一个侍卫过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去了差不多一刻钟,侍卫气喘吁吁,手里捧着一颗大白菜,额头上都是汗,“圣人,百姓在抢菘菜呢!”
“抢?很便宜?”
“嗯,这么大一颗,只要个铜钱,别的地方至少5个铜钱呢!”
所谓菘菜,就是白菜,是北方冬天最重要的蔬菜之一,连宫里都离不开,而且郭威还知道,他吃的一颗菘菜,要100个铜钱!
差别还真是大啊!
“那个卖菜的是,是禁军的赵匡胤吧?”
“没错,就是赵将军,冠军侯也在,他帮着过秤呢!”
叶华也在?还跟着干活?
李谷可是说他华而不实,好逸恶劳啊……
第107章 李相公下乡()
郭威年近半百,经历过太多的风雨,好容易坐上了皇位,他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哪怕对方说的舌绽莲花,也不能轻信。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深思熟虑,仔细权衡,是很好的习惯。
他们的一道圣旨,往往会决定成千上万百姓的生死福祸,无数家庭会因为错误的决断,家破人亡,不能不小心谨慎。
郭威甚至没有惊动叶华,他完全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去看待叶华的努力。
商业街的点子是叶华弄出来的,别人只学了一点皮毛,如果能那么容易赚钱,还要脑子干什么。
自从打赌之后,叶华每天都非常忙碌,从周边的乡下,有粮食、蔬菜、肉食、野味、土布、皮草、药材等等货物,源源不断,输送到街区。
在每一家的店铺门口,都打出了平价出售,甚至打折促销的旗号。
这是个百废待兴的时候,老百姓兜里没几个钱,正因为如此,价钱才显得格外关键,哪怕只便宜一文钱,他们也愿意跑大半个城市,排队抢购。
个铜子的菘菜,10文钱一袋子萝卜,20文两只野兔……买到了便宜货的人们喜笑颜开,尤其是发现质量还不差的时候,他们就像是得了宝贝,那些妇人们尤其愿意向邻里炫耀,显示他们多么会过日子。
家里的男人也会露出赞许的笑容,女人们就像是得到了鼓励,呼朋引伴,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