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十章:着火()
太叔公把林清唤回来,笑着道:“等会你自个过来,别让我再去叫人啊,顺便把你家那个小孙子带过来,给清丫头做个伴,孩子多吃饭才香,这几天天气热的很,这丫头天天不好好吃饭,家里都拿她没办法。”
老村长理解:“孩子苦夏很正常,我家那小孙子也是,这几天挑食的厉害,煮了绿豆汤喂他才好了点。”
太叔公点点头,绿豆是个好东西,特别是夏天的时候,回头让老太太每天煮点,再放点白糖,丫头肯定爱喝。
又陪着太叔公说了会话,老村长才背手离去,临走时林清还提醒着别忘了带小四(老村长家的小孙子,排行第四)过来,老村长乐呵呵的点头应了。
太叔公牵着林清的手回了院里,老太太在厨房做饭,肖朗帮忙烧火,听到爷俩的脚步声赶忙出了厨房,“人没来?那边还没安置好?”
“人等会来,那边估摸差不多了,等会村里再分点粮食给他们,让他们自个开火,要是勤快点,到山里挖点野菜啥的掺和在一起,绝对饿不了肚子。”太叔公想的很好,如今家家都是这样,城里来的又能咋样,就现在分的粮食也是借给他们的,日后要还的。
老太太却看不好他们:“让他们自个开火?看着吧,那帮都是没成算的,给再多的口粮都不一定够。”
林清觉得老太太说的挺对,而且大伙都没有想到的一点是,不是所有的女人都会做饭,这个道理适合二十一世纪的人,也适合这个年代的人,尤其城里下来的女知青,不咋地会做饭的有不老少,加上听说可以和别家搭伙吃饭,她们就更不愿意自个动手了,反倒是男知青,会做饭的基本上都自个开火了。
天色黑下来时,老村长带着小孙子小四过来了。小家伙也不怕人挨个叫了人便跟在了林清后面逗初一十五,眼馋的很,他家的小猫仔前两天已经蹬腿死了,小家伙伤心了好几天。
小四和林清是同年人,不过月份比林清小了俩月,算起来该叫她一声姐姐的,于是拿了块空间里的奶糖在小家伙眼前晃了晃,“叫姐!”
“姐!”小家伙眼珠子跟着林清手里的糖块动来动去,却不动手抢,乖乖的站在林清跟前虎头虎脑的样子很可爱。
林清也不再逗他,剥掉糖纸,雪白的糖块塞到了小家伙的嘴里,“甜不甜?”
小家伙连连点头,嘴里鼓着说不出话来,双眼亮晶晶的,林清笑笑,又在他兜里放了几块,“留着慢慢吃。”
晚饭老太太做的很丰盛,青菜鸡蛋一样不少,分量十足,桌子中间还放了一盆的鸡块炖土豆,两个鸡大腿是整个的,老太太没剁成块,让林清和小四一人一只的拿着啃。
林清吃了两口就不想吃了,小四却啃的津津有味香的很,老太太在一旁虎视眈眈的看着她,林清发誓,自个要是偷偷的把鸡腿喂初一十五了,老太太明儿个就能把这两只扔出去。
有了老太太的无言警告,林清自是不敢轻举妄动,拿了个小碗,把鸡大腿上的肉一条一条的拆下来,偶尔塞嘴里一两条,一边玩一边吃着,老太太也没说啥,好歹是吃了点。
林清有这么老实吗?不可能!
趁着老太太和老村长太叔公说话的时间,她把碗里拆下来的肉都偷偷的塞到了肖朗的嘴里。
肖朗连决绝的机会都没有,林清威胁他吃下去,一口接一口,直到一个大鸡腿只剩下一小半,林清才放手,剩下的她几口啃光了事。
太叔公和老村长喝酒的气氛正好,外面院门忽然被人敲响,敲门声连成一片很是急切,老太太放下筷子赶忙去开门。
来人是村里孙阿爷家的阿木,一见到老太太就问:“二爷在不?”
“在屋里呢,这是咋滴啦?”老太太让人先进屋。
一进屋看到老村长,阿木就气急败坏的道:“二爷,那四个知青真是笨到姥姥家去了!刚给他们送完粮食让他们自个开火,结果没一个会做饭的,不会做也不说,自个硬着头皮做糟蹋了粮食不说还把房子给烧着了!”
老村长心里一个咯噔:“人没事吧?!”
“人没事,那四个人跑的比兔子还快!厨房先着起来的,要不是大伙看见帮忙灭了火,剩下两间房子指定也是保不住!四个人笨的连个灭火都不会!”阿木一想到当时的情景就气的心肝肺疼!
老村长一阵气结,喝了酒盅里的酒起身要过去看看,老太太不放心,嘱咐肖朗在家看着林清吃饭,她自个也跟着过去看看。
房子着火这可是大事,尤其是麦收的时候,天气本就干燥的很,一个不注意就能连成片的烧,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
到了地方,村里人大半都围在那里,老村长挤进去一看,只见外面搭的厨房已经烧黑塌了半边,旁边两间房子屋顶上的茅草火燎了一小片,看到这,老村长一阵庆幸,这要是再晚一点这两间房子还真是保不住!
转眼看到四个知青呆呆站在院子里,老村长气不打一处来,语气分外严厉:“再不会做饭也不能把房子烧起来!到底咋回事?!”
十八岁的李兵在家从未被人这么严厉的对待,因而老村长一吼,他心里慌的眼睛都红了,不由得指着钱淑芬和毛云说道:“是她们俩”
老村长额头上的青筋直跳,“咋又是你俩!”
钱淑芬和毛云想为自己辩解,那边李兵却一股脑的说出了事情起因。
原来,老村长让人给他们四个送粮食时还带了句话,让他们自个开火,想着两个小姑娘应该会做饭。
这本来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钱淑芬和毛云却觉得村里对她们不好、看不起她们,不然咋让她们自个做饭?
心里又气又傲的俩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说了起来,想找回面子,便故意说不放心乡下人做饭,谁知道干不干净,她们本来就打算自个开火的,听的前来送粮食的几人脸黑的难看,不过还是给她们示范了一遍土灶的用法,走时还帮她们点着了灶。
推荐好友新书末日公寓末世文,喜欢的可以去看看。
第七十一章:麦收()
人前说的很好,可人后钱淑芬和毛云俩人都推脱了起来,你推给她她推给你,谁都不愿意动手做饭,最后俩人出去找宋文杰和李兵。
四个人在屋里争执着,谁都没去注意厨房里的情况,或者说几人都忘记了厨房里还烧着火。
等厨房烧起来冒出浓烟时,四人才反应过来的知道出事了!
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喊人灭火,而是自个拿起院子里的干柴扑打,这完全是下意识的反应,压根就没有思考干柴只会引火烧着,灭火那是不可能的。
大伙很快就吞噬了厨房,这时候四人才白着脸的跑出去喊人来帮忙,因为这座院子在村尾,附近没几户人家,等村里人赶过来时,厨房已经烧塌了,大伙赶忙动手灭火,铲土倒水各种办法齐上,总算是扑灭了大伙。
老村长听完气的脑门子疼,真想对着他们破口大骂,但一想到四人年纪都不大又是背井离乡的,城里人没受过罪,太过责怪了也不好,只好严厉的说了他们一顿,让他们以后和人搭伙吃饭,直到会做饭为止。
离知青住的地方最近的是孙家一门的孙阿爷儿子家,老村长带着几人过去说了一声,以后让他们四人在这搭伙几天,等他们学会了做饭,再回去自个做。
孙阿爷的儿子孙大力自是没二话,反正就这几天,又不是白吃白喝,就是多做几个人的饭,也累不了人。
事情安排好了,大伙也都各自散的差不多了,这个点估摸八点多了,老太太一直在一旁看着,见没出啥大事心里也松了口气,便招呼着老村长进家去,酒不能喝了一半就算了,她再去炒两个热菜,咋地也得酒足饭饱。
回到家,林清缠着老太太问起失火的原因,老太太给她说了一遍,林清嘴角直抽抽,她算是服了。
接下来,几位知青很是老实了一段时间,加上老村长又没有安排什么重活给他们,几人每天饭有人做,除了要自个动手洗衣裳外,日子过的还不算赖。
转眼到了六月底,村里开始了麦收,大人们一人一把镰刀,齐刷刷的并排弯腰割麦前进,十二三岁的孩子们就在后面把割好的麦子扎成一捆,随后有人拉走放到村头整理好的麦场中。
村里有一只骡子两只馿,老村长让它们全都出动,轮流拉着石磨碾压小麦,好脱壳归仓。
天气炎热的厉害,大伙早上起的很早,趁着那一丝微微的凉意在地里干活也舒坦点。老太太和肖朗也不例外,跟着大伙一起起早贪黑的,一声苦都不说,唯有太叔公年纪太大,留在家里看着林清。
林清在家待不住,每到太阳高升后,她就挎着她的小竹筒、拎着她的小竹框,还戴着一顶小草帽,去地里给老太太和肖朗送喝的、吃的,去了几次老太太就不让她来了,大热的天太遭罪,在家待着多好。
林清不管不顾,照样天天过去,太叔公也不拦她,每天就当溜孩子似的戴着草帽跟在她后面,慢悠悠的到地里晃一圈,然后祖孙俩再一起回来。
几天下来,林清还是白嫩嫩的没啥变化,老太太心里的担忧还没放下来,林清又开始跟着村里的孩子们在割完麦子的地里捡掉落的麦穗和麦粒,这些是不需要上交的,谁家捡的就归谁家,大人们没空,于是割完麦子的地里都是孩子们的天下,成群结队的一起出动,那场面很是壮观。
林清当然不可能独自去,小竹子姐妹仨陪着她一起,还有赵一海也照顾她,哦,还有初一十五两只,初一长大了许多,不过还是胖乎乎的,乡下的狸花猫长大后性子很凶、很野,除了常常喂它吃食的林清以外,家里的太叔公和肖朗它都不带搭理的,当然,老太太除外。
至于十五,那更是蹭蹭蹭的往上长,四个多月的狼狗比一般的狼狗大了许多,渐渐有了成年狼狗的气势,浑身黝黑发亮,一根杂毛都没有,强壮威武的身姿很俊,可见林清好东西没少喂。
一猫一狗很喜欢粘着林清,走哪都跟着,有着两只跟着,老太太也放心她出去玩,短短几天,两只就俘获了孩子们的心。
孩子们闹腾的欢快,大人们这边也是说说笑笑的割着麦子,顺便看几个知青闹出的笑话。
第一天割麦子时四人就迟到了半天,来了几天还是习惯不了起的太早,这还不算,起初大伙不让他们割麦子,这完全是出于好意,镰刀可是很锋利的,一不小心就会伤了手,常年干活的村里人偶尔也会受个伤,何况是新来的城里人。
老村长让他们和半大的孩子们一起捆扎麦子,捆了一天总算是捆出个样子来,但也就看着好看,一拉起来直接散了。这还算正常,不会就慢慢学,笨点也没啥,只要勤快就行,村里也不是真指望他们帮忙。
可这干个一会就跑走,不是去喝水就是去茅厕,在不就来个头晕中暑使不上力,总之借口是花样百出,一天下来,干的活没个孩子多,还叫嚷着脸晒伤了火辣辣的疼,把老村长气的不再搭理他们,眼不见未净!
麦子割的快,但拉麦子的架子车只有一辆,来回的拉麦子也拉不了多少,割好的麦子又不能长时间放在地里,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