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璟瑜-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是天气太冷的关系,此时的凌水镇完全看到不这琅州重镇传说中的热闹场面。干净微湿的青石路上只偶尔的有人走过,这些行人穿着无论好坏全都将自己包裹得厚厚的,佝偻的缩着身子来去匆匆。对璟瑜这一行大多穿着厚厚毛皮外衣的人也没什么异色,顶多只是多看上一两眼,就不再关注。

    对这凌水镇他们这一行人大多是听闻过其名,却没一人真正来过这里,对这里的路自然就不熟。他们在这镇子里转悠了好一会儿,都没有能够找到想要去的地方,直到王屹拦下一个路人问过路,他们才在一个较为偏僻的地方找到了一个叫水陆行号的车马行。

    一个二十来岁正在一个火盆前烤火的伙计模样的青年,在看到璟瑜一行人进来铺子之后,忙堆起笑脸着起身迎了过来,道:“诸位贵客可是想要雇车?”

    好奇的璟瑜看到祁梦哲向他身旁的吕中微微颔首示意了一下,就见到吕中从怀里摸出一块黑色方形木牌递到了这伙计跟前,对他道:“我们是北方来的,想要见你们掌柜的。”

    那年轻伙计看到吕中手里的木牌后脸上笑意立刻变得真切了几分,他一边将众人迎进里堂,一边道:“原来是尊客来了。外边冷,快请进去里屋。小的这就去叫掌柜的来。”

    璟瑜带着弄笛跟在祁梦哲身后,随着伙计的引领进到了一间布置得十分雅致的屋里。这屋里因为中间摆着一个正烧得火红的炭盆,到也比外边暖和不少。在弄笛将璟瑜身上的蓝狐大氅和自己的红狐大氅都解了下来,刚在一旁放好,就有一个五十多岁穿着一身厚厚蜀锦棉衣,跛着一只脚的男人从屋外匆匆的走了进来。

    这男人飞快的扫了一眼屋里的四个人,就报拳对像是为主的祁梦哲道:“小的王泗儿,这是车马行的掌柜,听说有尊客上门,不知是……”

    祁梦哲大马金刀的坐在堂上主位仿佛他才是这里的主人一般,对着这个王泗儿道:“我是你家大少爷的朋友,我姓祁。”

    “原来是祁公子,小的真是久闻大名了。”这王泗儿在得知祁梦哲身份后依旧不卑不亢的道:“不知祁公子此番前来可是有什么事要吩咐小的们去办的?”

    祁梦哲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向一旁的璟瑜招了招手。待璟瑜不明所以的走到他跟前后,他才转头对着王泗儿语气淡然的道:“这位就是你家大小姐。”

    祁梦哲这淡淡的一句话让屋里除了他和吕中之外的其他三人都愣住了。璟瑜只知道这车马行大概就是他们在这凌水镇落脚的一处据点,却不曾想到这处据点并非是祁梦哲的,而是她自己家的。

    而这位王掌柜就更意外了。他是知道这位祁公子的身份,以及他跟自家几位少爷的关系的,所以他听到祁梦哲介绍眼前这位半大的小姑娘是他家大小姐一事到并没有怀疑。他也算夏侯家的嫡系,自家大小姐名为养病,实为失踪一事他也是有所耳闻的。可现在那位失踪近两年的大小姐就这么出现在自己的眼前,着实让他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

    “你,不,您,您真是……真是……”王掌柜回过神后表情立刻变得十分激动,完全失去了之前的那副从容,连一句话都有些说完全整了。

    璟瑜此刻的心情也有些微微激动,她微笑的对着这位激动的老人道:“我姓夏,是鄂国公府唯一的大小姐。”

第一百五十二章 琅州() 
王掌柜在确定璟瑜正是自家久寻不获的大小姐后,激动得都有些语无伦次了。在得知璟瑜一行人正是打算南下去潼涧关与家人团聚,这次只是偶然路过这凌水镇。人才刚到,暂时没有落脚处之后,立刻让之前那个是他内侄儿的伙计去镇上最好的酒楼订了三桌席面送过来。

    至于璟瑜等人暂时的住处,王掌柜就一个正巧刚回来的另一个伙计去将车马行后面的一处院子好好收拾出来。对这样的安排王掌柜显然觉得对他家大小姐来说有些委屈,他一个劲儿的解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说着,他就将这凌水镇的情况给对这凌水镇近况颇为好奇的祁梦哲等人说了一下。

    说是先前近两年的大旱,让凌水镇外的淳河几乎断了流,这对靠着淳河渡以行商为主业的凌水镇的打击颇大。久旱无雨再加上粮食紧缺的原因,镇上不少坚持不住的商户都搬离了此地。虽然半年前旱情缓解,淳月复流之后又搬了不少回来,但这凌水镇依旧还是十户有五、户还是空的。

    前不久的这场铺天盖地的大雪让原本就因为之前近两年旱灾而萧条的凌水镇的情况更是雪上加霜。谁都怕这场大雪只是今冬寒灾的开始,为了节省本就有限的物资来应付接下来可能出现比往年更冷的寒冬,那些这镇上的商铺,包括客栈之类的全都关了门。现在整个凌水镇只剩下他们这间车马行、一间当铺还有一间酒楼在开门营业,没有开门客栈,就只能委屈他们一番了。

    虽然王掌柜没有明说为何这三间店铺还在营业,但祁梦哲等人都明白了另两间铺子应当与这间车马行一样,背后另有支持。

    对这样的安排璟瑜等人倒没说什么,这一路过来的几天里他们路上一直都在帐篷和一种名为睡袋的东西里安寝的,王掌柜这处院子再破旧。有墙有瓦的屋子总比那种特制的轻薄油毡帐篷强,自然也就没什么好挑剔的。

    等到弄笛和其他护卫们也帮着那伙计去收拾晚上要暂住的地方。在屋里只剩下王掌柜和祁梦哲、璟瑜三人后,这王掌柜这才给他们说起了他近来收集到的一些消息。

    首先说的是潼涧关与东南异族联盟正式签定了停战和约,东南异族联盟已经实质上解释了,各部族带夏侯家给予的补偿各自回去了自己的领地。在外部危急解除后,潼涧关又进行了一次内部的大清洗。先帝与及其他各方势力安插在潼涧关内的各方势力在此次的清洗之下,死的死降的降,全部都分崩离析消失殆尽。如今的潼涧关已经实质上完完全全的真正成为了夏侯家的地盘。

    如果说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意外的话,那就是璟瑜的父亲所纳的那位良妾不幸亡故了,但她却留下了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儿子。也就是说璟瑜如今多了一位庶弟。在璟瑜还来不及想自己对此是个什么感觉的时候,王掌柜又介绍起了北面的情况。

    三位皇子在各自支持势力的簇拥下各自自立为帝后,情形都不大妙。

    五皇子楚荆虽然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控制住了京畿大营剩下的一万大军。以及之前护送先帝从京城逃离的那些京城武勋人家为其所用,但因为大皇子、以及三皇子逃离后对其杀父拭君、逼死先皇后的指控,除了他所控制的这些人之外,天下其他的势力皆以此为借口暂不承认他继位的正统性与法理性,对其发布的讨伐“二张”光复京城的诏书既不奉调。也不奉诏。更甚者还借机要求他就大皇子与三皇子对他的指控做出反驳与回应。仅此一点,无论以后的结果如何,这位熹正帝已经威风扫地。

    逃到西疆在妻祖安东侯葛柳涵的扶持下自立为显治帝的前皇长子、燕亲王楚芨虽然以割地为条件与西凉那位征伐三载的君王达成了暂时的停战协议,但西疆除安东侯势力所在地之外其他地方的势力皆因此而不承认其帝位的正统性。包括剑谷关在内的的几方地方势力隐隐结成了西疆的另一股势力与之隐隐相牵制、相抗衡。令其麾下的势力无法从西疆脱身,反攻中原。

    听到这里,璟瑜不经意间看到了祁梦哲的嘴角露出了微微的笑意。便恍然大悟。猜想这西疆现在的大局之中或许就有长兄夏侯焰和眼前这人的一份功劳。

    说完西疆之后,就轮到了另一位自立为帝的皇子,前三皇子、魏郡王楚芎。这位皇子与夏侯家的关系颇为复杂。也是最不让人看好前途的一位。陈氏虽在东海经营百年实力强大,但一直苦于军中无人,手下无兵的困境。若不是近些年陈家极力收买了一些军中的小势力,以及他嫡出皇子的身份让曾经郊忠于先帝,好奉正统的一些臣子甘愿跟随。只怕还支不起东海这一摊。如今人人都在等看着这位先皇唯一嫡出的皇子能否得到陈家另一实力强大的姻亲夏侯氏的鼎力支持。这将决定着这位端庆帝能否最终正名。

    说到这里,王掌柜还特别提了一句。老公爷至今都没有对此做过任何明确的表态。而他们这些下面人对此的意见也不尽相同,既有觉得应该支持三皇子的,也有觉得无论是这位三皇子本人,还是他背后最大倚靠的陈家皆不是可成大事的可靠的对象。与其扶持这样的主儿,还不如另外选择一个能力足以成大事的合作人。

    璟瑜知道王掌柜这也是想让他们帮忙带个话儿回去。这到不是他们下边的这些人各自为政,而是上面不给个准确的信儿,他们下边的许多事都不太好展开进行。特别是如今这样的乱世,在他们这些人眼中正令他辈儿郎们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他们都在摩拳擦掌、热血沸腾的等待着一个参与其中的机会。

    对此,璟瑜也只是颇为腼腆的笑了笑,并未做任何的表示。不过王掌柜这也只是说说,在他看来璟瑜这位夏侯家的大小姐虽然身份贵重,但到底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对这些事多半不懂什么。他真正想要让带话的人还是祁梦哲,他知道这位祁少爷不止是自家大少爷的同盟挚友,他身后的忠靖侯祁家也是夏侯家真正的铁杆同盟。这位爱好行商祁少爷深得老国公的看重,是真正在夏侯家也能说得起话来的人。不然也不会将寻找小姐回家,这么重要事托负给他这样一个外个来办。

    祁梦哲也是精明圆滑的人,他也同样没做任何表态,而是对王掌柜问道:“对了,王掌柜你说了这么半天,怎么没提到安郡王六皇子?这琅州不是这位安郡王的封地,他的大本营吗?”

    王掌柜也并非要祁梦哲表什么态,他只是想让他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罢了。而此时他的目的也算是达成了,于是他从善如流的点头答道:“正是。小的接下来要说的就是位琅州现在的正主,安郡王楚芃了。其实就现在的情况看来,这位王爷远不是人们先前认为的那样淡泊名利。”

    “哦?这话怎么说?”祁梦哲颇为感兴趣的问道。

    “听说当初先帝打算封给这位郡王的封地并不是在这琅州,而是离京不远的豫州。可是却让他婉拒,提出换成了现在的琅州。先帝或许是因为以前的诸多原因,对他这个儿子感觉有所亏欠,也就同意了他的这个要求。

    琅州地处江南,在前次大旱之前一直都是大月王朝的粮仓,几大富庶州郡之一。所以州郡各地方势力错综复杂,盛产地方强豪。之前不少人都判断这位王爷之所以来这个方,只是为了这里丰厚的食邑而已。不想他去年到了这里之后,明面上虽是波澜不惊,但暗地里却是手段频频,不动声色之中便铲除、收编了不少地方的强豪势力。毫不夸张的说,如今这琅州差不多完全是他一人的天下了。

    想要做到这一点虽不算太难,但也绝不容易。特别还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得如此的干净利落,绝对是一朝一夕之功。肯定在此之前,为此作了不短时间的精心安排。也就是说,他早就有将整个琅州收入囊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