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640-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说这些改革已经在朝着现代化的制度进行,如果一旦实行下去的话可以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大明,也就是在两广这个改革发展有基础的地方,要是放到其他地方想都别想。

    士绅集团以及旧官僚主义的阻拦都会是不小得障碍,所以想要在其他地方进行推行,就必须消灭当地的势力。

    当然消灭掉当地的势力这种事情其实很不讨好的事情,对老沈的名声非常不好。为了摆脱这种情况,老沈故让满清来帮助自己。

    只要他们消灭掉了那些人,自己在从满清手里接管过来就是完全不一样了。

    可以说老沈的这招属于借刀杀人,当然借刀杀人这种事情其他人也没少干。

    现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乱世,做好人可活不长,老沈必须让自己腹黑起来。

    他要扩张军队的消息一出来。最害怕的其实是唐王,郑家的十万私军虽然在人数上占据优势,但要是面对上老沈的新军可以说完全没有任何的优势存在。

    老沈的新军作战能力强悍,使用的都是澳洲最新武器,而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两广的新军得到了澳洲军真传。

    没有得到过澳洲军训练的郑家军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对手,在说人家可以以几千人抵抗住几十万进攻。成功拖延了七天这样的实力,可不是盖的,这个事情可是天下人皆知。

    所以郑芝龙和唐王感觉到了害怕,害怕的主要原因在于自己的实力不够强大,所用到的澳洲武器也没有人家的先进。

    当然对于这件事比较关注的还有豪格与多尔衮,在攻打南京之前,豪格是没有把两广新军放在眼里的,后来经过一番较量之后,才知道两广的新军战斗力一点也不属于八旗军。

    这样一支强悍战斗军队一旦人数过万是非常让人害怕的,而且还有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与两广新军交过手,知道面对这样的对手有多难。

    现在豪格才领会到多尔衮为什么不轻易南下,就是希望南方的残明势力自己消耗各自的实力,这样才能坐拥渔人之利,可是现在一切都晚了。

    不过明白过来的豪格并没有后悔,因为他不出战的话,到现在也不可能领兵,所以他对于这件事的看法还是乐观的。

    豪格并不认为自己完全不能战胜两广新军,但是自己可以在对方还没成军之前将他扼杀于摇篮之中。

    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相比于日后遇到这么一支,强大的部队要好的多,可以说两广新军已经让满清的士兵感觉到了害怕,简直就是噩梦般的存在。

    但对于统领这支部队的沈犹龙来说,两广新军就是他的一切,没有他们,自己的所有政策都实行不了,这就是实力所带来的话语权。(。)

    :

第544章 郑森的去处() 
两广新军扩建,人才的缺乏已经严重制约了发展,虽说新军的统兵将领在前两次的战斗中都有所好的表现,但对于一个需要扩建为一个师级规模的部队来说,原本的人才还是太少了尤其是能够统领全局的大才。

    前几次的作战计划基本上由澳洲军事代表制定,然后由他们在一旁负责监督等,现在看来如果缺少了澳洲军事代表,其实两广的的新军战斗也不过如此。

    扩建之后,两广新军已经不能新军的叫着了,必须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于是沈犹龙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武粤军这个词就出来了,武代表新军的不同之处,粤代表着两广的子弟。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代表着两广的意思,这么做一来是为了讨好两广的士绅和富商支持者,二来也是为了方便称呼。

    因为福建的郑芝龙也在训练新军,而满清也在搞新军改革,可见这新军用的频率之高,所以为了有分区别,老沈就起了这个名字。

    名字是有了,但能带兵打仗的可不多,尤其是打过打仗具有一定军事素养和训练的人才。

    正在老沈为此发愁的时候,澳洲军事代表向他推荐了郑森,郑芝龙的大公子,未来整个郑家的继承人,目前正在澳洲军校学习,如果他能来担任新军的教官和指导员,将会帮助两广新军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郑森至少在这一点上还有一定能力,一个接受了快两年军校学习的人才,不可能连训练一批新兵都做不到。

    他的到来就为了给所有人上一课如何进行系统作战,同时怎样单兵作战,可以说郑森是一个受过职业训练的军人。

    老沈对于郑森当然知道,这小子当年可是在自己的护卫队里跟着一起训练过的啊,而且他的身份特殊,能来两广,其父可是东海王。手里握着十万大军等着他回去统帅呢。

    而且郑芝龙也在搞新军,这也缺人才呢,能让自己的儿子来两广,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在帮助敌人啊。所以老沈对此有些不信。

    放着自己的父亲不帮助,来给自己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家伙训练新兵,自己到是敢用啊。可是他愿意来吗。

    澳洲代表说了,人家真的打算来。就怕您不收呢。

    这一听,老沈可傻眼了,他们父亲俩难道不和还是咋的,跑我这来不回去。

    澳洲代表呵呵一笑,解释道,人家那不是傻眼了,是看中了两广未来能收北境所以才来的。

    郑森按照正常的毕业流程来说呢,其实还有几个月要,但是两广扩军已经在进行。所以学校特意批准了他这次进行实习。

    当然去两广的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尤其是来自家里的反对声最大,你说去实习,去哪不好,非常要两广,那可是郑芝龙的对手啊。

    不管家里反对如何,但是郑森的决心已定。怎么可能会改变呢,所以他不管别人说什么他还是决定去广州。

    去两广是和赵世杰进行过深刻交谈的,因为对未来大明的局势进行过分析,有能力一统天下的必然是两广沈犹龙,为什么不是郑芝龙呢,老郑太讲究利益至上。更像是一个商人,一个商人是不可能很好管理国家的。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福建的改革进行不彻底,不像是两广已经有了基础,这里的土壤适合郑森,相比于回去可以说肯定是要好的多了。

    在加上有澳洲人举荐,去那里受到的待遇就不用说了,而且现在武粤军中的很多作战指挥人员都是当年的两广护卫队成员。可以说都是熟人。

    进入自己父亲的部队就不一样了,里面可是派系林立,想要管好他们根本没有那么容易。

    这是郑森经过深思熟虑过的,而且他也最为了解自己的父亲。

    陆军士官学校的校长办公室内,赵世杰与回国休假的何语坐在一起,看着走进来的郑森。

    “郑森啊,你的实习报告已经批准了,还有其他什么要求吗?”

    何语与郑森是老朋友,两个人可以说在香港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了,而且还是他举荐郑森来澳洲学习的,可以说有知遇之恩。

    这样的恩情自然是不能忘记的,所以郑森对于何语是非常尊敬的,每次见到他都会行礼。

    “何教官,我没有什么特殊的要去,只要快点让我去就行,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何语笑了笑,“这个肯定的,你会与我一起出发,这次去两广由我亲自护送你过去,我也要在那里待上半个月。”

    听到何语要去,郑森一兴奋,就忘了行。

    “真的吗?那可真的是太好了。”

    “当然是真的,这次何教官代表澳洲陆军去交流,帮助两广新军解决一些难题,所以待的时间有些长。”

    赵世杰在一旁替何语解释了起来。

    “原来是这样,那么何教官可要好好指导我。”郑森谦虚的说道。

    何语去两广的目的是帮助沈犹龙建立新军正规化体系,同时也是帮助他们如何正确的掌握新武器的使用。

    最新一批的武器弹药已经通过海军运送到了广州,同时军工厂还在日夜连轴转动。

    这次两广订单颇大,而且可以说历史上出口单向武器最多的一次,这是有史以来的一次。

    军方自然要派一位重量级的人物过去进行交流。

    何语可是打过的战数最多的一位,由他去交流一点问题都没有。

    只是沈犹龙对于这个交流看样子看的非常重视,已经通知了两广官员一定要做好接待工作的准备,何语这次去广州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将福王带到马六甲居住一段时间,然后在送往国内。

    要说护送福王这个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现在已经受到了消息,满清正在准备派人拉刺杀福王,造成南京朝廷的势力与桂王系自己之间的内斗,但是这个情报却是被冯自海截获了,所以澳洲知道这吃的计划行动。

    一切谈妥之后,何语与郑森三人办理好了手续,便一同离开了陆军士官学校,郑森也算是正式踏上历史的舞台。

    (。)

    :

第545章 去南越发展() 
老郑已经受到了远在澳洲国儿子寄回来的信件,儿子说了不回来了,要去两广担任新军教练,并且有可能的话还要留在那里,这让郑芝龙非常气愤,可以说这事吧让他很没有面子,自己的儿子跑到了对手的阵营里。

    原本还打算等着儿子回来训练新军,现在看来根本是不可能了,两广扩军的压力给他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怎么说呢,两广这个扩军已经不是简单的扩军,而是要像对外扩张。

    桂王与沈犹龙明显已经不在守着那一亩三分地了,看看他们接收了部分江西和湖南的地盘就知道,要不是军队人数不够,恐怕现在都已经扩张到了南京城周边。

    这个豪格也是有趣,打下了南京之后除了派兵追杀福王之后,就在也没有发兵攻打过哪里,反而对福建是特别上心,军队已经朝着这边开来。

    其实对于豪格来说一旦打下福建,浙江的鲁王就等于瓮中之鳖,根本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

    在这种情况下,郑芝龙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来自两面的压力已经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不过儿子在信中却是对他劝慰道,未来江南也只有一个皇上,唐王是不可能成为皇上的,即使有郑家扶持也没有用,两广的新军战斗力不是郑家军能比的。

    郑森让父亲早做打算,并且提到不如学那个郑彩也在南洋番邦之地打下一片江山来自己做国王,现在郑彩靠着澳洲人的支持已经南越打下了一片土地,并且从两广进行移民,俨然是要在海外立国的姿势。

    照这样发展下去,郑彩不出几年就可以追上郑家,甚至可以超过郑家,据说郑彩目前的部队人数已经扩张到了八千人,在南越攻城掠地十分强悍。

    这让郑芝龙有些担心,这个家伙会不会等到势力强大了回来。

    毕竟双方可以说是有仇的,老郑害怕也不没有道理的。

    郑彩靠着帮助澳洲人运输移民积累的钱财。迅速的武装起了一支战斗部队,可以说澳洲人给了他舞台让他展示了自己才华地方。

    还别说人家的确有大将之才,这一点是可以确认的,怎么说呢,他能够依靠三千人不到的兵力连续攻下数十坐城池已经是非常不易,而且他的军队完全参照澳洲建军制。

    可以说战斗力甚至要比两广新军还要强悍,他请的教官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