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铸梦-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厂虽然不交税,好歹还能解决下岗工人安置问题,残疾人福利问题,对于精神文明建设还算是一杆旗帜吧?您真的要把这杆旗帜,送到其他区县?”

    “说来说去,还是我给你找地。”张大春微微皱眉,区里不是真没有工业用地了,相反,区里有一大片工业园区,里面全是招商引资来的工厂企业,还空着不少工业用地,划拨或者出售给赵泽君百来亩绰绰有余。

    但是,工业园区的用地划拨,是有条件的,占地企业,每年每亩地,必须均摊一定数额的赋税,连续两年达不到这个标准,这块地就要收回。星星厂根本不交税,跟他在工业园区划一块地,别的工厂还不闹翻了?

    而且为了吸引企业入驻,工业园区的基建非常完善,区里和实力下了大本钱,交给几乎不纳税的星星厂,这笔投资无异于打了水漂,不要说他不同意,市里也不可能点头。

    赵泽君笑了,摇头说:“书记,我也没想着在工业园区占便宜。”

    “那区里真没地了。”张大春说。

    赵泽君站起来,在办公室挂着的区地图边缘,画了一个小圈,说:“这里不就是地嘛。”

    张大春起身走过来,仔细看了看赵泽君点的位置。

    在建武市郊区,是一块荒地。

    张大春眉头微微皱了起来,自言自语一般说:“这块地完全没有任何基础建设,周边交通条件很差便利,还没什么人烟,还靠着山,你在这里建厂……”

    “我认为位置正好,星星厂的员工大多都是住在厂里宿舍,有些下岗工人是本地的,我也可以在厂里盖宿舍,以后都住在厂子里,所以不存在上下班交通问题。远离城市,也就避免了污染,出货进货,这简单,我花钱修一条能走车的小路就行。至于基建嘛,我出钱来做,给区里省了。”赵泽君说。

    这块地方,赵泽君也是找了挺久了,位置太偏,建厂不方便,关键是正如张大春所言,没有基础建设,纯粹的荒地。

    但是一年多之后,会有一条省道从门口路过。到时候,自己只要修一条白来米的小路通向省道,这片地又是一块四通八达,交通便利的好地,至少能成为一块合格的工业用地。

    “你愿意要的话,这倒是可以考虑。”张大春笑了。

    “张书记,即然要,那就多征点。”赵泽君暗想这年头农业用地改成工业用地果然比后世要简单的多,乘着机会,狮子大开口说:“来个四百亩吧。”

    “四百亩?!”张大春吃了一惊:“你要这么大地方干吗?星星厂目前百来亩不就够用了嘛?”

    “星星厂的业务量越来越大,厂房仓库都要扩建,同时我想修建一个功能比较完善的生活区域,再多出来的,就当投资呗。”赵泽君笑道:“还是那句话,我相信咱们区的发展前景。”

    张大春背着手在办公室里来回走了两圈,长长嘘了一口气,说:“地我可以批给你,但是我必须提醒你啊。四百亩,就算荒地,但毕竟划归工业用地,光是地皮就要小一千万,另外你还要投资基建,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另外,那块商业用地项目才是真正投资的大头……这么多地方同时花钱,摊子铺这么大,你手头有足够的钱吗?千万别搞出来一对烂摊子!”

    “是啊,钱是很紧张。从一开始我就没跟您开玩笑,用地性质忽然一改,我根本来不及高兴,立刻就得卖血筹钱。”赵泽君故意苦笑了一下,“好在我的血还值点钱。”

第一百三十章 城市综合体() 
张大春留心提防着,还是被老赵要走了两个隐形政策。

    一个是区里全力配合他接下来的商业项目开发,张大春甚至放出了‘谁敢捣乱撤谁的职’的狠话,为赵泽君扫清了道路;

    第二个就是实打实的四百亩地。

    不过赵泽君能拿下政策,不纯粹是靠忽悠,除了和张大春达成的所谓‘协定’之外,他真得卖血,而且这次‘卖血’卖得有点狠。

    四百亩地,基建设施,星星厂拆迁重建,这一块还好,林林总总的两千万出头肯定搞定,光是泽阅和博客中国账上的钱就能应付;

    真正的大头,是这块商业用地的投资,网络和博客盈利多余的钱,加上开心农场这块的盈利,全部砸下去都未必够。

    几乎抽干了目前他体内血管的所有能流动的‘血液’。

    “你短缺多少?”老牛问。

    “现在具体预算还没出来。”赵泽君说:“不过我估计,总投资不会少于一个亿,可能还会更多。”

    “你开什么玩笑?”老牛被惊着了,不是因为一个亿的资金的本身,而是因为赵泽君准备把一个亿,砸在这块商业用地上。

    一般来说,地产项目的投入主要是建设和地皮两块,如果这块地是赵泽君按照市价买来的,一个亿总投入勉勉强强还能接受,可这块地他压根等于没花钱,怎么会需要这么大的投资?

    而且这是商业用地,不是住宅用地,住宅嘛,动不动就是十几层几十层的高楼,商业用地无论如何也不需要盖这么高,除非赵泽君准备盖写字楼,可是星星厂原址周边都是生活小区,在这里盖写字楼显然不合适。

    最佳选择是商场,根本不需要一个亿。听赵泽君话里的意思,一个亿好像还打不住。

    他这是准备用钢筋水泥盖房子,还是用钱来盖?

    当然,一个亿人民币本身,即便对于老牛而言,也并不是个可以轻松一笑而过的小数字。

    赵泽君倒不是来找老牛借钱的,不到危机关头,他不想找任何生意伙伴借钱。他找别人借钱,能借到,但是利息太高,找老牛借钱,可以不给利息,但那就变成了纯粹的帮忙,这种忙还是少麻烦人家的好。

    再者,钱借得少了,一两千万,于事无补,借多了,未来的商业项目里,就算老牛不提,自己要不要拿出股份来酬谢?

    几个公司和项目都在持续盈利,但是即便算上未来几个月的各种盈利,自己的资金缺口,至少还有五千万。

    泽建目前除了宜江市的少量项目,还已经承担了星星厂的拆迁、四百亩地的基础建设和新工厂建设,但它毕竟只是建筑公司,是赵泽君整个房地产事业规划的一个下游产业而已,给老牛或者说给牛胜利20%股份没问题。

    但接下来的商业项目,是他地产布局的核心部分,正常情况下,不可能给任何人占股。

    赵泽君说:“我想找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的确比较划算,半年期,三年期的,都不超过百分之五的利息。”老牛说着,却是摇摇头,道;“但是你以为民营企业贷款那么简单的?这种利率看起来很诱人,可那都是为国企准备的,不要说你,就是德源集团、华阳集团去贷款,也是难度重重,最后即便是难道贷款,也不止这个利息。”

    赵泽君当然清楚这点,否则国内的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型民营企业,怎么会纷纷使用利息高昂的民间借贷?即便不是高利贷,年率超过20个点的比比皆是。

    “我准备用地皮抵押,那块商业用地,怎么说也能贷到6千万吧。”赵泽君说。

    老牛倒吸了一口凉气,说:“你这是投入了全部身价,准备玩一把大的啊。万一投资失败,地皮没了,你这一两年赚得全得赔进去。你到底准备做什么项目?”

    赵泽君的确想玩一把大的,但是老牛这话说得不完全对,如果失败了,自己会赔光所有的资金和这块地皮,说不定还得欠债。但至少自己还拥有博客中国和泽阅、泽建公司,尤其是博客中国,只要这个产业在,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看似有些冒险,但赵泽君必须冒这个险。

    因为来自北方的万达集团,已经把触手伸到了临近的浙省,准备展开南方布局,开始着手完善“城市综合体”的概念。

    一旦万达集团城市综合体概念成熟,南方各省将会在几年之内出现一批万达广场,等到对方把触手深入苏南省,自己将没有任何机会翻盘。

    不错,星星厂的这块地皮,赵泽君从最初直到今天,乃至未来的规划都从来没有改变过。

    采用上辈子万达模式:城市综合体,建立建武市第一个万达广场。

    当然,名字不能叫万达广场。

    “星星厂的旧址上,周边的居民区众多,并且年轻人的比例很大,一部分是来建武市的公司员工,一部分是老建武市人。利用这种优势,我准备建立一个‘一站式’的商业中心,满足顾客吃喝玩乐、商务休闲等一条龙的,改变传统零散经营的商业模式,进行整合,统一经营,统一管理。”

    赵泽君把茶杯放在面前的桌上,顺着周围画了个圈,说:“简而言之,建立一个城市商业中心,打造一个商业地产的品牌。”

    老牛不做房地产,但眼界却是足够的,商业上很多项目也有共通之处,赵泽君一番简单的描述,老牛就大致明白了他的意图。

    “你这个想法……”牛胜利顿了顿,沉声说:“太庞大了,吃喝玩乐,衣食住行,一个亿肯定不够。你是不是还准备加入电影院,甚至酒店?”

    赵泽君有些意外的看了老牛一眼,老牛的眼光的确很准。

    “对,当然了,酒店也是配套设施,但这是二期乃至三期项目,而且我不准备自己建设酒店,等一期项目起来之后,和知名酒店品牌合作。”赵泽君说。

    “你要打造城市中心,这个概念其实是领先目前各种卖场、商场一步的,这当然很好,但是需要庞大的资金才能支撑起你的想法。不说别的,城市中心,最起码要上档次吧?同样的面积,仅仅是设计、建筑原材料、施工这一块,就要比其他商场贵得多!”

    老牛摇摇头,说:“你一个亿的资金预算,恐怕还是不够。”

    老牛说的没错。

    2010年之后万达广场的投资受到疯涨的房地产、物价还有宣传等等因素影响,新建一个往往需要十几个亿,这个可以不去说它,和当前没有太大可比性。

    但就拿2008年左右,万达集团上升期最快的那段时间来比较,当时一个省会城市的万达广场,投资一般都在五个亿以上。

    万达的成功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也是它的基石,就是政府关系。万达起步阶段直到最强盛的时期,始终能用低价从政府手里拿到黄金地段,具有强大的先天优势。

    这一步,赵泽君的优势其实更大,星星厂的这块地基本就是免费的。

    去掉地价,再算上当前的物价、货币价值,和几年后相比折算下来,赵泽君想要完全铺开这个‘城市中心’,一个亿的资金的确捉襟见肘。

    “一个亿是一期预算,只要能把一期盘活了,后期我有办法,全盘皆活。”赵泽君说。

    老牛盯着赵泽君看了半天,忽然笑了起来,说:“我有个事一直想不太明白。”

    “啊?什么?”赵泽君一愣。

    “你说你吧,出道才多久,满打满算也就两年出头吧,就已经有今天这个成就了,在全省的圈子里都是一号人物。”老牛饶有兴趣的打量着赵泽君,说:“换一个人,这时候不说急于享受,至少也是稳扎稳打,完全没必要去冒险,但是从我认识你到现在,你好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