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不知道这句话的,甚至发展成了一种网络文化。
有个研究社会学的大V分析,这和‘寂寞、孤独’有关。
最初,这句话只是个游戏,是网友们躲避寂寞的集体游戏。
互联网虽然将人之间通过网络链接了起来,但只是信息的联系,而非情感的链接。
在电脑那头,看似在网上到处都是朋友的单个网友,在内心,在现实中,依旧是寂寞的,他们更加渴求,互联网上有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东西,让所有人都能参与进来,减轻这份孤独感。
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这句话是儿时街边玩耍时才会听到的话,没有任何的攻击性,适用于每一个人,还让大家不自然的会想到自己童年时候的美好回忆。
想到了家,想到了妈妈,想到了童年路边的小摊贩,手中的竹蜻蜓,扎着马尾的姑娘,打着篮球的少年。
越成长,越孤单;越沟通,越寂寞。
这就是一种新的互联网生态,也是随着互联网长大的新一代的心理现状。
这句话能火,是互联网这一代心理现状的折射。
还有一个自己也玩魔兽世界的大V,从游戏角度本身提出了看法。
中国大陆的魔兽世界版本更新速度太慢了,当前这个版本,已经用了好几年,外国连新版本都出来了,中国区还是这个版本,一点儿变化的迹象都没有,所有魔兽世界的玩家普遍感到了疲倦,希望尽快有新的版本出现。
‘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听起来有那么点意思:都玩了那么久了,玩腻了,没啥好玩了,做点别的事去吧,回家吃饭去吧。
另外,一些研究互联网经济学的大v,从经济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部分人认为,贾君鹏事件,反应了互联网的商机所在。
既然网友需要沟通、联系,排解寂寞,那么谁能用最简单、最便捷、门槛最低的方式,将最广大的网友联系起来,让最多的人参与进来,谁就能取得互联网最大的商机。
还有一些人认为,这次贾君鹏事件,很可能是一次互联网营销事件,即便不是有意营销,而是误打误撞形成的,那也是神来之笔般惊艳。
网络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人们的媒介接触习惯,使整个社会信息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制造者,能够激发受众心理共鸣的事件,必然会以野火燎原之势的速度在网络蔓延。
博客上的大讨论,涌现出了上千篇长文,上千万点击,成千上万的留言,热闹非凡。其中不乏很多观点犀利,见解深入的文章。
因为贾君鹏事件,博客展开这项活动后,各项数据,都出现了明显的提升。
为了鼓励博客上进行讨论,博客中国特意为活动准备了奖项:最热门的前一百篇博文,评出一二三等奖,博主将获得不等的奖金。
相对之下,微博开展的活动就简单得多。
根本没有什么‘讨论’、‘研究’,而就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接龙。
活动名称,叫做‘呼喊一个你关心的人’,以‘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为蓝本,进行@传递接龙,呼唤自己关心的人。
同样的,也提供了奖励。
但是不是金钱性质的。
在个人中心中,提供‘奖章’。
只要参加这次活动的人,@三个人,就能获得一枚微博奖章,‘回家吃饭’;如果由这个人开始的@,传递超过一个人,就能获得一枚勋章‘有人在乎我’,传递超过20个人,100个人,1000,都有‘有人在乎我’奖章,颜色不同,从青铜,到黄金级别。
如果能传递超过一万人,则会获得‘万众瞩目’终极八心八钻大奖章!
大奖章将耀眼的展示在个人名称后面,微博个人主页最上方,每个来访的人都能看见。
简直刺瞎氪金狗眼!
于是乎,一场浩浩荡荡,轰轰烈烈的大传递开始了!
@飞鱼,你大学同学喊你赶紧还大二借的28块钱……@王小三,你妈妈喊你吃饭……@沈小白,你爸爸喊你回家相亲……@周大户,你老板喊你回公司上班……@劈腿男,你老婆喊你回家离婚……
@周星星,你影迷喊你回家拍电影……@大师兄,师父喊你来踢球……@杨过,尹志平喊你赶紧来捡绿帽……@非诚勿扰八号女嘉宾,观众喊你赶紧滚蛋……
@宜江市工商局,二马路八号喊你来收税……@浙省城管局,社区喊你赶紧派人来维修水管,挖路挖爆啦!
@皖A99A09车主,建武市交警队喊你来投案自首,撞人逃逸视频已经被录下来啦!……
……
一时之间,整个微博用户,从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这句话开始,充分的发挥了想象力,以个人的经历、所见所闻为基础,将‘回家吃饭的狂欢’,拉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场狂欢持续的时间并不算太长,短短一个多月而已。之后虽然依旧在继续,但热度会很快降低,被新的事件所取代。
但是在这一个多月里,全国的超过3。5亿的网民,几乎人人都知道了微博的‘呼喊活动’,一共有超过一亿的网友,直接或者间接参与了这场活动,其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用户,得到了勋章。
微博的注册数量在这一个月内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陆续突破一个亿、一亿五千万的大关,日活跃用户,达到了两千万。
这个数据放在几年后移动互联普及的时代,并不惊人。
但在当前,除了腾讯QQ之外和百度搜索之外,没有任何一家网络公司可以与之媲美。
包括博客在内。
刚成立半年的微博,第一次全面赶超了成立多年博客中国,正式成为国内第一大互联网社交讨论社区。
业内哗然!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三才齐备势不可挡()
微博成立半年多以来,和博客中国之间开展了一系列正面碰撞。一方是早就在互联网那个确立了自己霸主地位的三大门户网站之一的新浪,一方是在互联网飞快崛起,锋锐无比的泽联科,双方计谋百出,各显神通,数以亿计的资金砸下去,火拼早就进入白热化。
整个互联网都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称为‘双博之战’。
在贾君鹏事件之后,双博之战,终于暂时有了结果。
新成立的微博,无论在注册人数,日均发帖数量,还是在日活跃人数等主要数据上,都全面反超了博客。
反超的并不算太多,看起来,双方和以前一样,还在一个档次上。
只不过,以前落后的是微博,现在落后的是博客。
按照常理,既然微博能有机会反超,未来博客中国,似乎同样也有机会反超。
但事实情况,绝非如此!
从目前双方的数据增长势头来看,微博对于博客的压制,并不是短时期偶然现象,更不是贾君鹏事件之中的偶尔的‘灵光乍现’。
在各项基础数据上,微博虽然领先有限,可是在增长率和增长速度这两个代表未来趋势的数据上,微博的领先程度很大,超过了博客整整一个数量级!
换而言之,如果没有重大意外情况,双方的差距,随着时间推移,会越来越大!
在微博和博客竞争之前、之中,各路专家、媒体都纷纷进行了分析预测,但除了极少数顶博客或者微博的少数派,绝大多数专家评论,都保持着中立的态度;
在结果出来之后,舆论随之出现了一边倒。
微博和博客的这场堂堂正正的竞争,是可以写进互联网发展史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电脑报再一次发文。
“严格说起来,这次博客中国的失败,实在有些无奈和憋屈。
从战略层面看,博客中国并入新浪之后,并没有出现任何重大偏差,相反,有了新浪雄厚财力的支持,博客中国的底气更足。谁都知道,赵泽君这个人心大手也大,在他手里,博客中国充其量只能算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得到的支持,反而没有后期多……
而从技术层面细节分析,新浪夺权、人事、搬迁、宣传,一套组合拳,打得无懈可击,堪称教科书一般经典……
反过来看赵泽君率领的微博,虽然同样出色,但平心而论,从主观上来说,并没有就一定比新浪做得更好……”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微博取胜,并且是压倒性的取胜了?
其实这个问题,在之前关于贾君鹏为什么会火得博客讨论之中,就已经有了答案。
互联网最需要的是什么?
共鸣、沟通、排解寂寞、人人参与。
当然,还有服务和工具性,比如百度,就是纯粹提供优质信息服务的公司。
但博客和微博显然是另外一回事,谁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更多的网民在互联网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谁就能成功,就能制霸。
博客的模式,是以比较专业的‘博主’为中心,一群关注者,围绕着博文来发表评论,凸显出的是少数精英。
而在微博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中心点,和其他人联系起来,为所有的互联网用户找到存在感。
学生、工人、办公室白领、政府单位、行业精英、明星,无论男女老幼、各行各业的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发起@和传承@的主体。
一个是为所谓的精英为服务,一个是为所有人共同服务。
在当前的互联网中,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微博的成功,不是因为赵泽君的运营能力更强,不是因为微博的投入更大,更不是因为什么运气之类的不可言说的原因。
而是微博,更准确的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从维度上领先了博客,对其进行降维打击!
一个班手持半自动步枪的20世纪现代化士兵,对上一个排还在使用火绳枪、马刀的19世纪士兵,谁输谁赢?!
当年,博客站在了时代的风口上,顺时而动,因此事半功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风水轮流转,如今顺势而为的是微博,因此,在双方看似势均力敌的局面下,微博却能如有神助,顺风顺水的压制住博客。
这就是大势的力量。
文章的最后一段,再一次提到了赵泽君。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纵观泽字系这位年轻的掌门人赵泽君,从他出道以来,一路无往而不利,每一次出手都能取得惊人的成就。如果仔细去研究他的成长之路,会发现,他的商业头脑和手段,虽然高超,并不完全是无懈可击,有时候甚至还会有些和他年龄相符的不成熟之处。但是……
但是,他却有着惊人的天赋,嗅觉灵敏惊人,每一次,都能够精准的把握住未来的潮流趋势!
拥有这种天赋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世界顶级的人物,但任何世界顶级的企业家、政治家,一定都或多或少拥有这种天赋。
苏南省,是赵泽君的地利;不断成熟的商业手段,是他的人和;而这种对于未来趋势的把握,为他带来了天时。
微博的成功,泽字系的成功,赵泽君本人的成功,绝不是偶尔,而且也不会到此而至!
天时地利人和,三才齐备,试问,有谁可挡?”
历史是成功者书写的,而历史,也愿意为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