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苏联-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如此,斯大林“嗜血、残暴”的性格并没有对他的统治地位和群众基础带来什么影响,在大清洗之后,斯大林的威望反而还有所提高,卫国战争的胜利,更将他捧到了“千古一书记”的地位上。

    直到他去世之后,才有人将他那些“黑历史”挖了出来,大肆批判一番,但他对苏联,对苏联16个加盟国,乃至对世界人民所做出的贡献,至今依然在影响着我们,甚至会继续影响我们的下一代。

    “曼图洛夫同志,”斯大林将目光投向了刚被任命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的曼图洛夫,问道:“你把涉事政工人员的名单带来了吗?”

    “带来了,”曼图洛夫随即从他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文件,递给了斯大林。这份文件上面列出了各个涉事人员的名单,并已经事先按照其责任的轻重程度分好了三类,责任比较严重的,还在“备注”那一栏里写上了这人被列入“黑名单”的原因。

    “很好,”斯大林对曼图洛夫的资料整理能力和工作效率感到颇为满意,毕竟他前一天才叫曼图洛夫回去搞这个文件,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在短短一天的时间里,就将数百名涉事人员的名字都列了出来,按照责任轻重分类,按照职位大小排序,还加上了其职衔和“犯罪原因”。

    这样的工作效率,在没有电脑,要靠人手整理,人手翻档案的时代里,算是比较快的了。毕竟在没有excel的时代里,要将这几百个人按照职位高低排个顺序,也是一件比较费时的工序。

    “同志们,你们觉得南方面军政治部主任马蒙诺夫和政治部副主任勃列日涅夫应该怎样处理?应该下放到哪里任职?”斯大林直接无视了那些低层人员的资料,直接拿南方面军政治部主任马蒙诺夫和副主任勃列日涅夫出来讨论。

    按照曼图洛夫的列表,勃列日涅夫和马蒙诺夫都被列入了第二类,也就是要被贬到基层党组织的哪一类。

    勃列日涅夫不是曼图洛夫重点清洗的对象吗?为什么只贬到基层?而不是借机弄死他?

    没错,勃列日涅夫的确是这次清洗的主要目标,但整人也要按照基本法的啊!人家勃列日涅夫又没有直接去**妇女,又没有直接为那些犯罪的苏军开脱罪名,虽说也有责任,但也没至于要送去古拉格,甚至是枪毙的地步。

    在曼图洛夫看来,借这个机会将勃列日涅夫贬到基层,基本上就已经达到了阻止他当上苏联最高领导人的目的。毕竟勃列日涅夫被贬到基层之后,有这么一段不光辉的历史,几乎没可能爬到苏共最高领导人的位置上。

    “我认为应该……”

257 石油战() 
轴心国失去罗马尼亚已经成为了定局,苏联红军在罗马尼亚战场上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取得了罗马尼亚普洛耶什蒂油田的控制权。

    尽管如此,苏联红军在这次战役中却付出了超过十万人的伤亡,苏联红军各种问题,包括后勤、军纪还有指挥上的问题都暴露无遗。

    就算这样,也没能阻挡苏军胜利的步伐,到了1941年年底,苏联红军就已经连同罗马尼亚军队,赶跑了罗马尼亚境内的德国人,还将曼施坦因指挥的第11集团军歼灭。

    自此,德国又失去了一整个集团军的兵力,还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盟友(罗马尼亚好歹也是拿得出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大军的国家)。

    更重要的是,他们失去了罗马尼亚的石油供应,导致他们难以维持60多万辆卡车,还有数千辆坦克、数千架飞机,甚至是相关工业体系的运作。

    这对于德国,乃至于整个轴心国阵营来说,都是一个颇为巨大的损失。

    如果要维持轴心国这个战争机器的运作,他们就必须要想办法获得足够的石油供应。要获得足够的石油供应,他们就必须要取得更多的油田,或者建造更多的煤制油设施。

    在目前看来,要取得更多的油田,轴心国就必须要以武力的方式,取得更多拥有石油资源的土地。

    但现在他们有能力夺取的大油田并不多,离他们最近的,除了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以外,就剩下高加索油田,还有中东油田了。

    然而,普洛耶什蒂油田已经被苏联红军夺取,高加索油田牢牢掌握在苏联手上,中东的石油资源大部分都没被发现,唯一大规模生产石油的中东国家——伊朗又被苏联红军和英军占领,而且通往伊朗的苏伊士运河又被英国人牢牢控制。

    如果德国要取得伊朗油田的话,他们的非洲军团就必须要拿下埃及,取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然后往伊朗挺近。

    但这样做的话,恐怕德国需要有更多的兵力来开拓一个新的战场,然而他们的海军并没有地中海的制海权,支援非洲军团后勤的船队时不时遭到英国海军的侵扰,导致非洲军团难以获得足够的后勤供给,难以支撑一场新的攻势。

    再加上现在东线战场胶着,苏军的兵力越来越多,德军不得不把越来越多兵力部署在东线,以防苏军趁势反攻。如果德军开辟一个新的战场,投入大量的兵力,就算德国人口能支撑得住,恐怕他们的后勤补给,还有工业生产体系都要跪了。

    希特勒并没有预料到罗马尼亚会被苏联人占领,更没有料到罗马尼亚国王和他们的军队会在这么关键的时刻站到了苏联红军的一边。

    如果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说不定德军还可以达成他们原本的计划。

    按照原本的计划,德军原本打算先消灭苏联,占领高加索地区,夺取巴库油田,然后从高加索南下,与非洲军团在中东会师。

    不过,这个时候,德军即使出动了数以百万计的兵力,付出了大量的伤亡,却依然没能在苏联战场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反而还失去了他们最为重要的石油供应地——罗马尼亚。

    这样一来,如果德国要取得更多石油资源,以支撑未来的战争的话,他们除了集中兵力,向罗马尼亚发起反击,夺回普洛耶什蒂油田以外,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当然,开发德国国内的油田其实也不是不行,实际上,德国在1941年的石油产量就达到了570万吨。

    在历史上,德国二战期间的石油产量其实是一直都在提升的,到了1943年更提升到760万吨的水平。

    只不过,这区区几百万吨的石油产量并不能支撑起德意志第三帝国这台庞大战争机器的运作,所以他们也通过煤制油的方式,获得额外的燃油和润滑油。

    所谓煤制油,其实就是将煤炭转换为石油的方法。这项技术由德国科学家弗里德里希·贝吉乌斯在1913年发明,为缺乏石油资源的德国提供了令一个获取燃油和润滑油的途径。

    他凭着这项发明,在1931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也正是这项发明,为德国提供了大量的燃油、润滑油供应,撑起了德意志第三帝国这台战争机器的运作。

    仅仅在1941年,德国的煤制油产量就达到了390万吨,到了我们历史上的1943年,其产量更提升至553万吨。

    如果把石油产量和煤制油产量加在一起的话,德国仅仅在1941年就生产了960万吨的石油,到了1942年更达到了1120万吨。

    这接近千万吨的石油产量对于一个普通的欧洲国家来说,已经是很多了,但对于德意志第三帝国这个工业大国来说,依然有点吃紧。

    而且,德国现在还处于战争状态,他们的军队又偏偏地,选择了大规模装甲化、机械化这种耗油的路线,这对于燃油缺乏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如果不尽快解决石油供应的问题,这台战争机器将会陷入停顿,甚至会陷入任人宰割的地步。

    “嗨!我的元首!”一名身穿德意志国防军大将军服的人走进了希特勒的办公室,他站得笔直,抬头挺胸,一看就知道是一名优秀的德意志军人。

    “现在准备得怎么样?进攻罗马尼亚的计划草拟好了吗?”希特勒并没有向那名军人打招呼,他有点憔悴地,坐在了自己的办公桌上,他的左手正在托着他那充满皱纹的额头。

    “报告元首,这是进攻罗马尼亚的作战草案。”那名军官,也就是德军总参谋长弗兰茨·哈尔德毕恭毕敬地将手中的作战文件双手奉上。

    希特勒的精神并不好,从他那憔悴的表情,还有那无力的坐姿就能看得出这一点。即便如此,他依然鼓起精神,认认真真地,打开了这份文件,逐字不漏地把整份计划看完。

    过了半个小时,希特勒终于看完了这份文件,这半个小时里,哈尔德一直像个卫兵那样站得笔直,真不失为一个优秀的德意志军人。

    “很好!”希特勒拿起钢笔,在作战草案上签下了他的名字,“你马上回去下达命令,通知所有参与作战计划的部队往指定的方向集结。”

258 总结经验() 
“同志们,根据最新的情报,德军已经开始向罗马尼亚和西乌克兰一带集结大量兵力。按照目前的情报估计,至少有50个师的兵力正在向罗马尼亚一带靠拢,估计他们将会发起一场大规模的攻势,试图夺回普洛耶什蒂油田的控制权。”

    希特勒批准进攻罗马尼亚的计划之后,随即对东线的兵力进行了大规模的调动。

    他把全国最精锐的部队往南调遣,抽调战绩最好,经验最为丰富的指挥官往南方集团军群指挥,还把最新最好的飞机、坦克、火炮都配给了南方集团军群,意图让南方集团军群取得装备和兵员素质上的优势。

    当然,仅仅有点装备和兵员素质上的优势是不足够的,还要有足够的兵力才行。为此,希特勒从中央集团军群抽调了十多个师的兵力南下,还从匈牙利、斯洛伐克等仆从国里征调了数以十万计的兵力。

    但是,如此一来,中央集团军群的兵力就少了十几个师,而对面的苏联西方面军兵力却达到了上百个师,使得中央集团军群处于兵力占劣势的局面。

    希特勒早也想到了这一点,于是从后方征调了数以十万计的人前来东线参战,还从西线调动了几个师过来,弥补这次调动所造成的兵力损失。

    但即便如此,总兵力达到一千万人(根据维基百科俄语版的数据,苏联红军在1941年7月的兵力就爆到了一千万,只是经历多次惨败之后又少了几百万)的苏联红军依然在各大战区占了兵力上的优势。

    仅仅在西线,苏联红军就部署了六百多万人的兵力,而德军部署在东线的兵力也就只有四百多万(已经比历史上多了)。

    尽管如此,希特勒依然甘愿冒着全线崩溃的危险,往罗马尼亚一带调集大量兵力,就是为了能够尽快获得普洛耶什蒂油田的控制权。

    “我们在罗马尼亚有多少兵力?”斯大林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忽然皱起了眉头。他早就预料到德国人会对罗马尼亚发起一场大攻势,但并没有料到这场行动会来得这么快,也没有料到德国人会不惜一切代价地,从其他战线调集这么多的兵力参与行动。

    “现在,罗马尼亚共有60个师的红军,加上罗马尼亚军队的话,共有140万人的兵力,还有三千辆坦克、三千五百架飞机。”朱可夫如实地,向包括斯大林在内的各位最高统帅部成员汇报了罗马尼亚那边的兵力情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