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元也是心下一沉,其父死于徭役,见母亲伤心,刘元安慰道:“娘,吃饭吧,爹若有知也会欣慰的。”
“来吃菜。”刘母擦了擦泪水,又给刘元夹了几块肉片,关心的说着。
刘元同样给刘母夹了菜,经过这段时间肉食的滋补,刘母的身子已经好了许多,脸上也有了气色,这倒让刘元安心了,他最怕的便是刘母累垮了身体。吃过晚饭,刘元出了家门,第一天上任,他还需去亭内巡查一番。行走在路上,百姓多是向他行礼,当然也有躲避之人,这些躲避之人多是受到刘季欺压,心中已对亭长畏惧。刘元见此,也是唉声叹气了一下,这刘季果然是个恶混。
到了亭部,刘方已经返回,看他风尘仆仆的样子,便知还未吃过晚饭,刘元拍了拍他的肩膀,沉声道:“今日劳累了,巡查的如何?”
“我到各里查看了一番,并未发现火灾的隐患。”刘方喝了一口水,擦着额上的汗珠,回答道。
“不错,不过平日里还需多做巡视,切不可小觑了火灾。”刘元点了点头,“来,坐下说。”他又让刘方落座,随即再道:“这春种已过了多日,我欲趁现在水源不紧张,在各里修建蓄水池,这事你怎么看?”
刘方闻言,也是沉思了片刻,他才开口赞同道:“如今各里壮丁闲置,倒是可以用来修建蓄水池。”
“既如此,此事便交于你去做。各里情况不一,修建时选地、大小都要适当,切不可侵占良田修建。”刘元吩咐道,而后又将一些注意细节叮嘱,现在他最缺的便是民心了,无论是今时还是日后动荡,只有积累了民心他才有资格去和历史上的名主们争夺一二。
“元哥放心,我办事你又不是不知道。”刘方沉声回答道。
刘元点着头,刘方的稳重他是知道的,不然也不会将蓄水池一事交于他去做,“时间不早了,你先回去吧。”
闻言,刘方便请辞离去了。而后刘元也出了亭部,刘季留下的守备们他已让大牛解散,这些守备均是刘季的手下小弟,他可不放心使用。而且平日里欺压百姓之行为也是他们所做,刘元既然有心收拢民心,自然需要以德服人,泾阳里的憨厚小伙子们正是不二的人选。
大牛此时也没有闲着,别看他性格粗犷、大大咧咧,可刘元交代的事情,他均会悉心去做。泾阳里的壮丁被他分为了两队,一队五人,他亲自负责一队,另一队则由二狗负责。
两队守备昼夜交替巡查,这样可以保证泗水亭日夜安稳,夜间巡查疲乏辛劳,这个壮实的大汉亲力亲为,此刻正带人巡视。见到刘元,大牛迎了过去,他粗犷的声音高声喊道:“元哥,你怎么来了。”
“今日第一天上任,我心中难安,遂来巡查一番。”刘元说的是实话,这个时候他在泗水亭的根基薄弱,他也担心刘季趁机搅乱,令他在三老面前难堪。
“俺刚去过中阳里,刘季那厮还未返家。”大牛也是表情凝重的说道。
“这几****便辛苦一番,莫要给那刘季可趁之机。”刘元再次凝声吩咐,也不怪他小心谨慎,刘季就像一条毒蛇,谁也不知何时会出来咬人一口。而且刘元也相信,他虽然改变了刘季的命运,但这位前世的大汉皇帝也不是一个庸人,或许他还会有其他的机遇。
刘大牛神情一禀,再道:“能替元哥分忧,俺才不辛苦呢。”
又和大牛闲谈了几句,刘元便离去了。幸有大牛和刘方二人辅助,倒是令他颇为省心。一夜很平静,泗水亭并未出现纰漏,刘元吃过了早饭,到了亭部的时候,大牛二人也在等候了。听过大牛昨夜巡查的汇报,见这个壮汉也满面憔悴,刘元心下痛惜,他沉声道:“大牛,你先回去休息吧,白天的治安便交于二狗好了。”
“是啊大牛,我和元哥都在,你就不用担心了。”见大牛有拒绝之意,刘方急忙附和道。
听到此言,大牛才点了点头,“行,俺先回去了,有啥事元哥让人通知俺。”
大牛离去后,刘元让人请来了各里的里长,随后将建造蓄水池一事通传下去,各里长自然欣喜应下。蓄水池如今传遍了沛县,他们也是羡慕不已,若是有了此法,各里也不会为了争抢水源而斗的头破血流了。“我等必全力听从亭长的安排。”
“这事已交于了亭父刘方,如何建造,你等可与刘亭父商讨。”刘元呵呵一笑,将刘方推到了众人面前。
“刘亭父啊,我山西杨每年都是灌溉不足,这蓄水池可要优先修建在我们那里。”
“我上马里也是啊。”
看着众里长争吵不休,刘方挥了挥手,众人安静后,他才说道:“大家不用争抢,如今农闲,又非急于用水,这蓄水池啊不急于这一两日。”顿了顿,见众里长安稳下来,他又道:“这样,便按照水流,从上游开始依次修建,如何?”
这些里长自然无异,刘方说的很明确,春种已过,争抢也毫无意义了,“便依刘亭父所言。”
当即,刘方便去了陈家里,陈家里位于溪水的最上游,他需要亲自选址。到了陈家里,陈里长已经带了二十多壮丁等候多时,刘方直接去了农田,他按照陈家里的农田和沟渠的分布,又和陈里长商议了一番,终于选择了三处空地。然后他依照建造之法,指导众人修建蓄水池。
陈家里的壮丁们也是十分配合,毕竟这蓄水池最后得利的还是他们,石灰、干草、碎石,一样样都在进行着。
大家踊跃评论啊,本周加精还剩许多!!!再求收藏和推荐票啊!!!!
第十六章 聚拢民心()
泗水亭的建设步上了正轨,各里的蓄水池都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刘元的此举立刻在泗水亭百姓中引起轩然大波。百姓们最关心的是什么,自然是自家的农田能否有个好收成,水利灌溉自古就是民生之重。
不同于刘季的高压,刘元管理泗水亭以仁为先,人们发现泗水亭在改变着,往日的恶霸不见了,多了一队憨厚的小伙子。刘元也是平易近人,常在乡间与百姓们交谈甚欢。泗水亭的百姓已经开始接纳这位新上任的亭长,私下间也都夸赞之。
这一日,刘元正在王老家中,王老年岁已高,本有良田数亩,却被刘季侵占,这些年来刘季常威逼胁迫,王老也是有苦不敢说。
刘元的到来,王老也是战战兢兢,虽然他也听闻这位新上任的亭长待民仁厚,可心中还是有些疑虑。王老是个老实人,一辈子只知道种田,两个儿子自从服了徭役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家中独留下一个幼子。
“刘亭长,不知您来有何事?”王老将幼子护在身后,小心翼翼察言观色的询问道。
刘元知王老心中的担忧,他叹了一口气,然后用尽量缓和平稳的语气说道:“王老莫担心,元来此并无恶意。”见王老仍旧警惕的看着自己,刘元再道:“听闻刘季侵占了王老的田产,元特意前来归还。”
“归还?”王老神情一滞,他不明白刘元的意思,依然那般小心的询问道:“刘亭长这是何意啊,小老儿一个粗人,您就直言吧。”他以为刘元在愚弄他。
“六叔放心,咱们刘亭长可不是刘季那厮。”跟随刘元一同前来的王里长适时的开口解释道:“六叔的田产刘亭长已经帮您讨要回来,并且还叮嘱我要帮六叔照看着点。”
“当真?不是糊弄俺?”王老的面色终于有了变化,他神情激动的追问着。
刘元颔首笑道:“您呀就安心种地,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王老老泪纵横,他抹了一把泪水,喜极而道:“刘亭长,小老儿”他有些哽咽,“小老儿感谢刘亭长为俺讨回田产,快,三娃,快谢过咱们老王家的恩人。”
三娃只有十一二岁,他也学着自己父亲的模样,躬身行礼向刘元拜谢。刘元见三娃身材瘦弱,面色闷黄,显然是饥饿所致。他心见可怜,也痛惜不已,遂对身旁的二狗吩咐道:“速去泾阳里取些肉食过来。”紧接着他又对王老说道:“王老,我让二狗送些肉食,三娃啊要好好补一补身体。”
“这如何使得?刘亭长帮俺讨回田产已是大恩,这肉食万万使不得。”王老也知肉食的珍贵,他急忙摇手拒绝。
二狗嘿嘿一笑,他有些自豪的说道:“您就放心收下吧,俺们泾阳里可不缺少肉食。”说完,他就匆匆离开了。
刘元又和王老寒暄了几句,也是离去了,王老看着刘元的背影,他深沉的对着自己的幼子叮嘱道:“娃呀,这刘亭长是个好人,你长大可要报答这大恩。”
离开王老家,刘元又去了几户人家,这些农户都曾被刘季欺压,刘元正是在为他们讨回公道。得知刘元的来意,他们均是感慨涕零。这一日,刘元的举动在泗水亭内被百姓宣扬,与刘季相比,他的所作所为立竿见影,名声威望也再一次提升。泗水亭的百姓也同样欣慰,因为他们有着一位仁德的亭长。
拜访完农家,刘元又去了山西杨,此刻刘方正带人修建蓄水池。山西杨在溪水的最下游,往年灌溉总是不足,因此,山西杨的农户比其余各里更加注重蓄水池,可以说他们是全民参与到修建中。村中男子,凡是还能扛得动锸的都在忙碌挖坑,农妇们则在捡拾碎石,就连懂事的孩童也没有闲着,他们这些小娃娃在家烧水、送水,为村民们解渴。
同样的,山西杨的百姓也最拥戴刘元,没有他,就没有蓄水池。所以,当刘元到来的时候,百姓们都停下了手中的忙碌,围了过来,他们很激动。
“刘亭长您来了,渴了吗?快让人送水过来。”
“刘亭长啊,晌午可要去俺家,俺让老婆子把下蛋的鸡杀了,再整点米酒,咱们好好喝上一顿。”
“刘亭长可有婚配,俺家姑娘长得水灵”也有人趁机说媒。
刘元颔首以笑,他知道这些淳朴的农民只是想表达感谢之情。同时刘元也欣慰,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他终于在泗水亭站稳了脚跟,整个泗水亭也在欣欣向荣的发展。
“好了,好了,大家都去忙吧。刘亭长难得来一次,咱们这样围着别人还以为是在闹事呢。这传出去,咱们山西杨可丢不起这脸。”这时,山西杨的杨里长开口劝说道。
闻言,农户们也都哈哈一笑,又各自忙碌了起来。杨里长对刘元十分的恭敬,他拱手行礼,笑道:“刘亭长莫要见怪,您呀现在德高望重、宽厚待民,他们也是盛情。”
“杨里长说笑了,元也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刘元负手而立,淡淡一笑,随后又问道:“蓄水池修建的如何了?”
说道蓄水池,杨里长也是露出了喜色,他道:“昨日已经修建了一个,今日村民们迫不及待的试用了一番,果然可行。现在大家干劲十足,刘亭父又选取了三处空地,争取这几日全部修建完毕。”
“如此甚好。”刘元满意的点着头。随后他在杨里长的陪同下,巡查了一番各处的建设情况,见无纰漏,遂返回了亭部。
到了亭部已近午时,刘元吃了一些自带的干粮充饥,上午在各里间奔碌,的确有些疲惫,他便在屋舍内小憩了一会。下午的时候刘方赶了回来,他神色匆匆,刘元眉头微蹙,询问道:“怎么了?这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