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媳妇穿成婆-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说也是那朵小花“运气”好,要不然经手人之一,那位知安会夏主任大半年后,也就是等赵清茹如愿地顺利考上燕京大学没多久就被抓后,这偷梁换柱的事儿就该曝光出来了。亏着赵母这边提前打了预防针,要不然还真玩不下去了。听说夏主任被审查,赵小花为此担心害怕了很长一段时间,这当然也是后话咯。

    赵母离开沈家洼村后没几天,赵清山被军校录取的通知书便送达到了沈家洼村。这次沈家洼村出了好几个大学生,除了县城跟乡镇理科双状元的杨劼外,钱东方跟另外两个关系还不错的知青也考上了。三桃的大哥徐大杨被省里的农大专科录取了,把桃叔桃婶给高兴坏了,非得好好感谢赵清茹不可,却被赵清茹给谢绝了。桃叔桃婶这才知道赵清茹这次考试考砸了。

    “那,那啥……清汝丫头,没,没啥的。大不了明年我们再考。”桃婶有些尴尬,磕磕绊绊地安慰道。

    “桃婶,我真的没事儿啊,而且我明年确实打算再考来着。”知道自己马上要离开的赵清茹一直在考虑现在家里那些家当如何处理。这会儿见到了桃婶,便想好怎么处理了。

    “桃婶,我正有事想跟你商量来着呢。”

    “啥事?清汝丫头,你若是用得上婶子,尽管开口便是了。我们家大杨,若不是清汝丫头你,哪能考得上农大啊。清汝丫头你的这份恩情,婶子永远记得。”

    赵清茹相信桃婶说这话是认真的。且不说现在七七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这大学生远比教育改革几十年后的大学生珍贵。这会儿考上大学,无异于跃上龙门。若是农村户口,可以直接转为城镇居民户口不说,上大学期间食宿学杂费全免费,每月还有补贴。最最关键的是这会儿大学生毕业后是包分配的。可以说,考上了大学等于后半辈子抱上了金饭碗。可不就是比几十年后一抓一大把,才毕业就失业的大学生金贵多了。

    “是这样的,桃婶。我哥打算月底就回老家,等过完了年直接从老家去燕京报到。”

    “啊,山子这么快就走啊。”听说赵清山考上大学的桃婶早意识到赵清山要离开沈家洼村了,虽然舍不得,还是挺为这个只比自家老大略小的憨厚小子高兴的。只不过,桃婶没想到赵清山竟然会那么早就离开,多少有点意外。当然,最让桃婶意外的是,据说没考上大学的赵清茹也准备离开沈家洼村。

    当娘亲的,对自家的娃那点子心思,不说百分百了解,最起码也掌握了六七分吧。其实乍一听到赵清茹这次没考上大学后,桃婶吃惊觉着意外的同时,心底暗暗的有一丝窃喜。自家老大大杨考上了,不就意味着俩人的差距稍稍缩短了一点儿咧。即便自家老大大杨只是考中了专科而已,可好歹也是货真价实的大学生了。

    “清汝丫头,你咋也这么早就回城了?”桃婶的脸稍稍有些阴沉,在心里默默地长叹了口气。对于赵清茹,桃婶并不觉着适合给自家老大大杨,可架不住儿子喜欢啊。现在看来,果然没戏。

    “是我姆妈的意思。姆妈不放心我一个女孩子在村里,让我回魔都外公外婆那儿,好好复习备考。”

    “那钱婶子……”桃婶抬头看了一眼正在一旁糊鞋底的钱奶奶,顺口问道。

    “老婆子沾光,这次也能去魔都长长见识。”钱奶奶笑呵呵地在一旁插嘴道。

    “那挺好的。”桃婶其实也隐隐猜到了钱奶奶估计会被赵清茹兄妹俩一道带走。毕竟,钱奶奶是赵清茹认下的干亲。过去这一年多,桃婶在一旁冷眼旁观着,发现赵清茹兄妹俩对钱奶奶很是孝顺,甚至比亲祖孙还有亲。这也是知道结亲应该“门当户对”的桃婶有点儿心动,想让赵清茹当自家大儿媳妇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桃婶,我们兄妹俩跟钱奶奶离开后,家里很多东西,怕是拿不走了。您若不嫌弃,就挑中意的拿去用吧。还有这院子……”

    “清汝丫头,这院子你打算怎么处理?!”那些个零零碎碎的家当,桃婶虽然也心动,可到底没有赵清茹兄妹俩现在居住的院子更吸引人。

    “桃婶,您也知道。这院子当时修时,虽说土坯什么的全靠村里帮着打的没花什么钱。可屋顶什么的还有地皮,还是花了点钱的。”

    “婶子明白的。就是不晓得清汝丫头你跟你哥打算卖多少钱?”桃婶从方凳上站起了身,环顾了一下屋子,越发觉着满意。

    赵清茹笑了笑,其实她挺想告诉桃婶,自己并不是很想卖掉这个院子。怎么说咧,沈家洼村虽说偏僻了一点,进出很不方便,但环境其实很不错,非常适合疗养度假。赵清茹兄妹俩现在居住的院子,前身是沈家洼村的家庙,所以格局前头是三间大殿,原本供着沈家老祖宗的塑像以及祖先牌位,中间是四合院,后面连着大院子,占地面积可不小。

    只不过去年在加盖屋子时,考虑到最多也就是住一年多,也就没多盖房间。

    赵清茹这几天陆陆续续地整理随行行李时,都在考虑是不是留下这院子,回头有机会了再回来重新修葺一番。最主要的,赵清茹发现前院大殿现在虽然有些破败,但瞧着那纹丝不动的横梁房檐,推测弄不好还是处古建筑。若是按照沈氏一族老祖宗推算,怎么也得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了。

    至于有没有研究价值,赵清茹不清楚,那些个相关的考古专家想来应该能瞧出点端倪来吧。

    或许,真的应该找个机会,请人来瞧瞧呢。

    赵清茹想到了之前在竹林那边的小屋发现的那个地下通道,暗暗盘算着。

    “清汝丫头,清汝丫头。”桃婶见赵清茹半天没反应,便多叫了一声,“这院子……”

    “桃婶,这院子怕没那么容易处理。”

    “怎么?有人家也看上了?”

    “那倒是没有。只不过桃婶子,你别忘了,这院子原本是沈家的家庙,前头不是还供奉着沈家老祖先跟先人的牌位嘛。当初我哥从村长沈老头那儿拿到宅基地时,也是写明了要维护前头的大殿的。”

    “啊,那清汝丫头你方才提这院子……”

    “可能得还给村里。不过这院子若没人住,一准损坏得快。所以我想着,与其被村里回收了去,随便找户人家住进来,不如事先找个知根知底的,帮着看护。”

    “这样啊。那行,回头我帮着清汝丫头你物色物色。”没能低价买下来,桃婶有点失望。但桃婶心里也明白,赵清茹兄妹俩现在居住的这院子,确实有点儿问题。怕是除了沈家洼村沈氏一族的后人,其他人都不容易拿下这院子。当初,赵清山也是凑巧,在晒谷场那边的知青点实在事儿闹得有点大,不得不搬出来住。

    “那麻烦桃婶了。”赵清茹将桃婶送出了门。

    在里屋收拾东西的赵清山见桃婶离开后,才从屋子里走了出来。

    “汝儿,你院子你改变主意,不打算处理掉了?”

    “哥,你说前头的大殿,会不会是古建筑?”

    “恩……也不是没这个可能。所以?”赵清山好歹在沈家洼村住了好几年,之前也曾听村里的老人提过自家老祖宗那些个丰功伟绩。若照这般粗算,确实也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了。谁知道咧,反正跟自家没啥关系。

    “这种古建筑,可是华夏五千年文明传承下来的瑰宝呢。”

    “……”对此,赵清山并不以为然。

    (未完待续。)

V040再遇到田学家() 
这些天,自从高考成绩出来,各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也陆陆续续送达到了诸位考生的手里,原本就鲜少出门的赵清茹更是有了宅家里的正当理由。没办法,谁让她悲催的落榜来着。饶是自认为够淡定的赵清茹,面对来自四面八方带着几分遗憾口吻的安慰,尤其这里头还有为数不少的那些个幸灾乐祸的酸话,这会儿也有点儿Hold不住。

    大学本就不好考,尤其恢复高考后头两年,也就是七七、七八这两届,两年报考人数破千万,可最终录取人数也就几十万而已。更何况像赵清茹这般,明明考上了,还被人暗箱操作给桃代李僵了。

    同村同名同姓,世上哪会有这么巧合的事儿。

    赵清茹不是没想过这会儿将事情揭露出来。可揭发了又如何。那朵小花到底还没回燕京去大学里报到的说。回头只要轻飘飘地来一句,负责送录取通知书的快递员同志送错了,估摸着就将大部分的责任都给推卸了。

    没办法,谁让这里头还牵扯到刚刚从疗养院搬回大院的赵家老爷子,也就是赵清茹兄妹俩那嫡亲爷爷。听赵母的意思,赵家老爷子到现在还在为当年赵氏全族被小鬼子还有伪军给一锅端这事耿耿于怀。正是因为这种放不下,这几十年来,赵家老爷子对自己这个唯一仅剩下的同族堂弟多番照顾,几乎有求必应。

    灭族这种事儿,在赵清茹看来,小鬼子当年在华夏大地上烧杀抢掠可谓无恶不作。所以即便没有自家老爷子参加革命打鬼子,惹来叛徒出卖全族人惨死这事儿,赵氏一族也未必能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全须全尾的都保全下来。当然这种话当着自家老爷子的面儿可不能如此直白的说出来。毕竟那也是跟她(自家婆婆)有那么点点血缘关系,沾亲带故的父老乡亲。

    要说赵家老爷子不内疚也内疚了几十年了。更何况在过去十年动荡里,因为没了赵家老爷子当靠山,那位三爷爷没了儿子跟儿媳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就只剩下那朵小花一根独苗也是事实。

    即便在赵清茹看来,三爷爷那个在梁溪市很是嚣张的儿子儿媳,会被人打死自身最起码也得负一大半的责。在这种枪口上,赵清茹觉着还是退一步的好。要不然这会儿就将事情给揭发了,弄不好被越发内疚的老爷子训斥不懂事不说,甚至还极有可能要求将错就错。

    若真是这样,岂不更郁闷?

    所以,理顺思路的赵清茹果断选择了过几年等那朵小花即将毕业时再收拾也不迟。当然,这会儿她也没闲着,暗搓搓地添了把火。既然考了满分的英语,不被燕京外语学校录取,岂不是太可惜了?

    不就是暗箱操作嘛,谁比谁笨啊。

    忙完了这事,又办理好了将户口迁出沈家洼村的必要手续后,赵清茹兄妹俩便打包好行李,将那些个用不到的家当半卖半送送给了兰婶子、三桃等几家关系好的人家。所住的院子最终转让给了沈利洋家。

    没能拿下赵清茹兄妹俩住的院子,桃婶不是一般的失望。可到底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谁让这里是沈家洼村,虽说前后分成了三个村子,可到底大多数人姓沈。而赵清茹兄妹俩现在住的院子,之前还是沈氏一族的家庙,还供奉着沈家老祖宗以及先人牌位咧。

    打算明天一大早就走的赵清茹专程给沈利洋家送自家院门钥匙,谁曾想在回家的路上,让田学家给读了个正着。

    “听说你们兄妹俩,明天就要走了?”自从今年过完年回沈家洼村,跟田学家撕破脸后,赵清茹也就是双抢那次在晒谷场接触了一下。平日里上工,最多也就是远远见过几面而已。这一年,田学家的变化很大。去年好不容易养出来的那点点肉没了,整个人的精气神也没了,一副憔悴邋遢颓废,萎靡不振的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