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志新连连点头,说道:“确实老吃,汤也好喝。不过……”说到这里,他犹豫了一下,对孟文天说道,“不过,她外婆家不同,鱼都是从自家鱼塘里捞上来现捞现做的,在城里……”
孟文天心目中想的是蜀都火锅,不过他们自己想出一个水煮鱼,他也觉得不错,他脑海里的记忆也记得水煮鱼似乎在上辈子那个共和国的南方也火红过一段日子,另外还有剁辣椒鱼头、酱辣椒鱼头什么的也火红过。
他说道:“水煮鱼可以试一试。餐馆周围后者后面有空的地方没有?”
孟志新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问,但依然回答道:“后面有一小块地方,在围墙和房子之间,不过里面不是杂草就是烂七八糟的东西,地方太小了,没有用……”
孟文天说道:“把杂七杂八的东西清走以后建一个水池可以吧?如果可以,我们就从外地进活鱼,然后养在水池里,顾客愿意点哪一条就吃哪一条,又新鲜还能让顾客保持一丝兴奋感。”
孙小凤连忙问道:“让顾客自己点?自己抓?……,对啊,这个方法好,我觉得可以试。”
孟文天心道:地球上就是用这个办法来吸引顾客的。肯定可以时髦一段时间。
三个人越聊越兴奋,特别是孟志新、孙小凤越来信心越足。
从餐馆的风格装修聊到菜式花样,从菜式花样聊到人员招聘,从人员招聘聊到服务招待,从服务招待聊得内部管理……
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吃晚饭的时候,而堂伯堂婶两口子已经做了一大桌子丰盛的菜。
而且在家孟文天的母亲也被堂婶喊了过来。
母亲已经听堂婶说过他在这里,所以看见他,也没有说什么,只是眼里有着一丝狐疑和责备,认为儿子不在学校好好读书却跑回家来。
孟文天知道母亲心里想什么,但他没有说破,反而将自己准备帮孟志新他们小两口开饭店的事情说了,母亲自然也没有意见。这次丈夫孟青山治病,她感受到了太多的亲情,知道只要是亲戚就应该相互帮忙。
母亲的不反对让堂伯、堂婶、孟志新、孙小凤等人更加打消了怀疑和顾虑,再也不怀疑孟文天是不是真的有钱了。
吃饭的时候,孟文天跟孟志新、孙小凤又谈了一下经营和装修的事情。吃完饭,他跟他们两人签了一份借款合同,再带着孟志新下楼,在附近一家银行用自动柜员机转了五万元的前期运作资金给到孟志新的卡上。
虽然孟志新没有看到孟文天银行卡上有多少钱,但看他轻描淡写就转出五万元的样子,孟志新不但相信了自己这个堂弟真的发财了,有钱了,他也对自己的创业更加有了信心:信文天的,肯定没错!
转账回来之后,孟文天还是将自己需要人去省城帮忙监督装修、看管材料的事情说了。
不想堂伯、堂婶、孟志新甚至孙小凤都说让堂伯去,说他们饭店的事有孟志新小两口就行,实在忙不过来还可以让孙小凤的父亲来。
孟文天见他们都同意,也就没有再拒绝,就说好了每个月给堂伯一千五百元工资,请他常住在那里,只到装修完成之后,母亲再去代替他。
堂伯没想到孟文天还给他工资,连忙说不要,说自家人帮一点小忙怎么可能要工钱呢。就是堂婶也反对,说就算给工资也不能给这么多,最多给五百元就行了。
虽然孟文天坚决,但最后还是盛情难却,在母亲的劝说下,定下每个月一千元的工资。
解决了这些事情,孟文天跟母亲一起回自己家里坐了一会,聊了十几分钟然后告别她乘车回到了租住的对方。当然,跟母亲说的很模糊,只说回学校。他不是故意骗她,实在是怕她担心自己住外面没有人照顾。
“你是谁?”孟文天掏出钥匙打开门进去的时候,里面有人看着他,警惕的问道。
孟文天笑着说道:“你是高三9班的马连道吧?我是孟文天,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同居室友了。”
马连道还是思考“孟文天”这个名字好熟悉,似乎在哪里见过,另一个年轻人从里面睡房里跑出来,说道:“你就是孟文天?我从房东那里听说了。……,对了,你就是学校嘉奖通报里的孟文天吧?哇!哥们,你真牛!”
马连道也恍然大悟地说道:“对!对!学校奖了你两千元,对不对?哇——草!你太厉害了。……,对了,你怎么知道我的?”
高三年纪有十二个班有七百多人,相互之间见过面的肯定很多,但相互认识的却不到一半,加上孟文天之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自然有不少的人认不出他来。
孟文天说道:“你不是打篮球不错吗?去年高二篮球赛的时候,你和我对撞,你丫的把我的鼻子都撞破了,忘记了?”
马连道稍微回忆了一下,立马说道:“对!就是你这丫的,把我的门牙都撞飞了两颗,嗨!我……你就是烧成灰我都认识你!”
“还烧成灰呢,你想老子死啊。”孟文天乐了,问道,“呵呵,怎么不镶两颗金牙?”
马连道则询问孟文天学校里流传他没有选择实验班而是真的去高三12班是不是真的。
因为有了这层关系,孟文天与原来的两个住户关系一下变得熟络起来,聊天时他们两个人也说起了他们住这里的原因:
他们其实不是郊区的人,而是离县城很远的地方的人,因为所住家庭不是属于南岭一中的招生范围,是交了钱才到这里就读的,其他待遇跟这里的学生差不多,但因为学校宿舍紧张就在外面租房住。
……
马连道、何佳军两人没有呆多久就急匆匆地回学校上晚自习去了,房间里一下只剩下孟文天一人。
孟文天就把书籍什么的拿到客厅里,坐下来安安静静地阅读着。
他现在要看的书实在太多。
首先是高中教科书,这不但是他答应了班主任马清泉的,保证考试成绩只能升不能降,而且他自己也希望考一个好的大学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完成父母的心愿。这个世界跟地球上一样,父母对孩子的最大期望不是希望孩子从小就能赚大钱,而是只要孩子身体健康,成绩好,能考一个好大学。
孩子就是赚再多的钱,也没有在别人面前说自己的孩子考上了全国最好的大学。
除了认真看高中教科书之后,他还得看和做新下发的模拟试卷,还得看高中参考资料。虽然他知道自己的记忆力好,思维能力强,但要想在短短几个月把成绩提上来超过班上那些学霸,接着超过实验班的那些学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要知道即使是实验室的学霸,每年的考试也不一定能考上全国一流大学,像南岭一中这种学校一年能有一个两个幸运儿能考入华苑大学、燕京大学有就算不错了。
孟文天不敢奢望考入这两所超一流大学,但他还是希望自己能考入冰城工业大学、沪海交大、江汉理工大学等全国有名的重点大学,因为他知道自己有一颗被“优化”了的大脑。
他准备在余下的这段时间里,把所有课本知识都背下来,都理解透,同时做大量的习题。俗话说熟能生巧,也就是说他必须多练习多做题,只要滚瓜烂熟了才能真正提高考试成绩。要知道参加高考的考生没有几个不熟悉书本知识的,也没有几个真不会做考卷上的题,因为这些考题所覆盖的范围他们都已经学过,至少都似曾相视过。
学生们的最后考试成绩之所以千差万别,说白了只与学生们熟悉不熟悉题目有关,与学生们考试时的心态是否紧张和放松有关,与学生们当时动笔做题时的不同思路有关……
第291章 双女对轰()
你知道怎么做这道题并不意味着你能拿这道题的满分,还需要你在规定的时间做出来,还需要做的时候认定方法,别做着做着转到了错误的方向……
孟文天现在认真看书,就是为了让自己在考试的时候能够一看题就知道如何下笔就知道怎么快速地写下去、算下去。
其次,他要看的就是郭秋兰为他收集的那些专业书籍,这些书籍都是大学本科的教科书,专业是机械制造,而且都是她通过严威正等在大学教书的朋友用各种办法弄来的,基本都是名牌大学的在用教科书,每一本书都是大部头,里面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公式和定理。
这些书籍阅读的速度肯定快不起来,主要是很多内容自己要去理解,决不是能够背下整本书来就说明自己把书本里的知识掌握了。曾经自学过的人都知道自学有多难,有老师讲课帮助自己理解可比自己关在房间里学要轻松无数倍
即使只背,这么一本大部头全部背下来,凭借他现在记忆力超强的脑袋,也需要他八到十天的时间,更何况郭秋兰给他准备了一袋子的书。
另外,孟文天还要花时间看的就是王茹雪交给他的那些论文。她规定他每天都至少要看一篇。
这玩意可比背书难多了,里面很多知识他不知道啊,还要从网上找资料,先把与论文有关的基础知识理解了,他才能争取去理解论文的内容。幸亏王茹雪要求不高,没有让他一定要把论文理解透彻,只需要他有一个大致印象,让他写一个大致的读后感啥的,这让孟文天多少可以喘口气。
突然,一阵手机铃声响起。正在做模拟试卷的孟文天将手机从裤袋里掏出来看了一下来电,说道:“你好。”
王茹雪在里面问道:“你在干嘛?”
孟文天随意说道:“在做模拟试卷。”说着,他还用手里的钢笔敲了敲桌子。
王茹雪恨铁不成钢地说道:“你是真傻还是假傻?你还用得着做这些作业浪费时间吗?你还真以为凭你的努力用真实的高考成绩考上国内超一流大学还是咋的?”
孟文天郁闷地说道:“哪有你这样当老师的,怎么能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
王茹雪针锋相对地说道:“你没有看见过我这样的老师,那我也没看见你这样的学生啊。我到现在好不容易才找到你这种聪明的学生,怎么可能让你淹没在无聊的题海中?说真的,我还真不希望你注重你的高考成绩,你想想,你就是是天才,仅仅几个月时间,你能提高多少成绩?好,就算你的成绩提高到了实验班学霸的水平,那也不一定能考上国内超一流的大学吧?而我却可以安排你去这些学校读书,只要你按照我的办法来。”
孟文天说道:“我没有说不按你的办法来啊,我做习题什么的也不是花全部精力。再说,我去超一流大学读书,还需要你努力地运作,万一运作不成呢?如果我有很好的高考成绩,不就可以帮助你在运作的时候减少很多麻烦吗?”
王茹雪愣了一下,说道:“你呆在教室里能弄什么名堂?连计算机都不能使用?行吧,我现在确实也不能给你打包票,最多能给你保证无论你高考成绩如何,你都能读国内一流大学。超一流的那两所,我会去努力的。……,不跟你瞎聊,我现在给你的邮箱发了两篇论文,你抽时间好好看看,明天你得给我好好谈谈你的感受。……,对了,你可别忘了你答应我的另外一件事。”
孟文天不解地问道:“还有什么事是我答应你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