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将领命退出营帐后,只剩得多齐和姚封二人在帐内,多齐颇觉歉意的说道:“姚叔叔,之前将皇兄宾天之事,瞒着你实属无奈,还望见谅!”
姚封哈哈一笑,道:“齐儿,你也太小觑我了,既是先皇之令,你自然不能违抗。”接着听他又说道:”齐儿,你可听明白了鳌拜之言?”
多齐微微一怔,思索了片刻,回道:“其中玄机还未能明白,请姚叔叔指点!”
姚封往旁边椅子一坐,说道:“鳌大人年轻有为,实是我旗之福,大清栋梁,此人前程必定无可限量。”
多齐听他如此盛赞鳌拜,更是好奇,坐到旁边,道:“何出此言?”
姚封正色说道:“你先猜猜,鼎足之势形成之后,局势将有何变化。”
“好,我先想想。”多齐默默想了半盏茶功夫,回道:“十四王兄虽难抵大位诱惑,却还是深明大义之人,若无**成把握,不会兵变。而豪格自知难敌十四王兄自也不会乱来,相持之势恐怕会得拖延好几日,若是如此,谁能率先说服大贝勒和皇后,谁就会有机会登基大位。”
姚封点了点头,说道:“你不在朝中,未理过事,能如此想已是了不起!”
多齐以为一下就说到了点上,心中颇为高兴,岂料接着只听,姚封说道:“但事实,恐怕未能如你所愿!”
多齐一怔,好奇道:“那将会如何?”
姚封哈哈一笑,道:“论行军打仗,肃清王或许可与和硕睿亲王一比,但论深谋远虑恐怕远远不及,自皇上仙逝,纵观大清上下,也未有一人能与之相比。他又怎会让肃清王抢占先机?”
多齐一惊,道:“如此说来,登基大位者,非十四王兄不可?”
姚封道:“不然,时间不允!”
多齐被他掉着胃口,很是着急,道:“姚叔叔,你一并对我说了吧。”
姚封仍是不急不缓的说道:“其实鳌大人已经说了,你难道听不出他话语原本之意是说‘恐怕能登基大位者另有他人’吗?”
多齐忽的想起,恍然大悟,说道:“果真是如此,只是未知是何人?”
第一百九十五章 计定行事()
姚封回道:“大数未定,一切皆有可能,期间很多人都忽略了宫中还有一位女诸葛,双王之争,七八日之内僵局难化,她足可把握时机。”
多齐更是惊奇,道:“是庄妃?”
姚封道:“不错,不过这些切不能与第四人说起,否则局势难收。”
多齐一边应诺,一边暗暗心想:“庄妃固然聪明,可手无军队,又能怎样?”
姚封敲出多齐心思,哈哈一笑,道:“其中原委若是想知,可差人命鳌拜回营便知。”
刚刚才差遣诸将回去,这时姚封话意有召回鳌拜之心,必有深意,自是许多话语,之前不便当众言论,这时需要私下探讨,于是起身到帐外,呼来一位小将,命他立即去追回鳌拜。
两人在帐内又聊了会儿,约一刻的功夫,鳌拜即折回,入帐再次拜见多齐和姚封。多齐扶起,请他坐下,自己将椅子搬来,三人靠拢而坐,鳌拜没想到这位小王爷如此随和,倒还吃了一惊,微有紧张,不过也是一瞬即逝。
多齐行事向来不喜欢拐弯抹角,于是开门见山说道:“鳌大人,先前你说的先机此时可与小王说了吗?”
鳌拜回道:“自然可以,只不过末将阅历不足,远不及姚大人思虑周到,还是姚大人说罢。”
姚封摆手,说道:“鳌大人,既然是王爷吩咐,你且说就是,在下若有异议稍后提出再商议。”
鳌拜也是性情爽朗之人,既然两位上峰如此随和,自也不再做作,说道:“依末将推测,双王之争,只要两黄旗誓死奉立皇子,虑及伤亡,睿亲王英雄肚肠,不会舍公为私发动兵事,但宝座面前又自是舍不得,故而僵局必成。”
这些话姚封之前有说过,这时鳌拜重言,多齐自不再觉惊奇,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接着只听鳌拜接着说道:“僵局七八日之内实在难破,但以肃清王脾气,到第九日已是难以忍耐,这点末将既能看到,睿亲王自是早已想到,又怎能让他得逞,所以变数将在八日之后。”
多齐听到这里,越觉鳌拜说的有理,不自禁问道:“莫非第八日之后,十四王兄会暗杀豪格不成?”
鳌拜道:“绝对不会!我族崇尚英雄,两位王爷都不会去做如此卑鄙损人不利己之事,就怕僵持之时,另有他人行此歹毒之计。”
多齐“嗯”了一声,心想确实如此,此时双方无论谁受人所害,全族将士都将视活着的那人为卑鄙小人,又怎会支持他登基皇位。
接着鳌拜又说道:“依睿亲王才智胸襟,皇位得之固然是好,可公私双并,能圆满人生,但以他立旷世功德、留名千古的志向,怎可为私舍公看着战事生起,自会在战事生起前,以退为进,掌控主动权。”
“如何以退为进?”多齐好奇的问道。
鳌拜这时顿了会儿,说道:“这就得看庄妃如何行事了!”
“庄妃!”多齐心中暗暗一惊,心想:“终于和姚叔叔说的一样了,难道庄妃手无兵马,仅凭聪明才智能左右局势不成?”
“不错!关键还得看庄妃!”姚封应和道。紧接又说道:“鳌大人继续!”
鳌拜点头更是兴奋的说道:“庄妃聪颖加上与其子福临年幼,可谓占据绝对优势!朝政之事又岂是行军作战那般简单!肃清王阵败只是迟早之事!不过即使那时睿亲王得势,皇位却非九阿哥福临不可!”
多齐开始不懂庄妃聪颖与福临年幼怎会成为绝对优势,直待鳌拜说完,方才明白,原来所谓的以退为进就是扶持福临继位,而以庄妃聪明才智自会了解多尔衮说一不二,顾全大局的性格,也知他志向是重在立旷世功德,留名千古,期间不会犯傻与他相撞,而至于福临年幼则利于他巩固朝政,立旷世功德。
本一直很佩服多尔衮,视他与皇太极一直是大英雄,这时从鳌拜口中对他了解越深,越是佩服,但同时也是同情,不禁暗有想助其登基大位之意,刚有此念便即打住,不过仍是心想:“难怪皇兄,口谕之中似有想传位多尔衮之意。”
这时姚封抚掌赞道:“正是如此!鳌大人真是年轻有为,实乃我旗之福!”
鳌拜听得姚封赞许,难忍欢喜,急忙说道:“还得靠王爷和姚大人栽培!”
多齐点了点头,对他也极是赞许,这时姚封哈哈一笑,道:“既然如此,鳌大人速速回去命人将我旗‘奉立皇子’的口号,传将出去,传的越广越好!亥时再悄悄来此等候。”
鳌拜知晓多齐少来军中,目前军中大事仍多由姚封做主,既然有吩咐,便即领命,告辞二人便又回去。
多齐不知姚封为何要鳌拜亥时来此,于是相问,姚封回道:“因为我们今夜要夜行睿亲王府,刺探他们讯息。当下我们立即进宫向皇上跪安,便即返回,其余事什么也别做,若是遇到他人问起立场,只道‘誓立皇子’。”
多齐“嗯”的应了,当下两人又顾不得歇息,立即点了三十名好手火速奔往盛京进宫叩拜。
诸人到得城外时,便已瞧得城内守卫甚是严谨,城墙上将士见有小队人马疾至,立即掩上城门相问,知道是正黄旗多齐和姚封之后,方才放行,料来是纳兰德早已知会城中将士。
多齐和姚封进城后,不回王府,直奔皇宫,宫门外纳兰德亲自轮班,等候多时,见着多齐和姚封,立即领着二人入宫,而其余三十名将士则只得留在宫外。
第一百九十六章 情深难择()
多齐与姚封随纳兰德入皇宫之后,一路行来,均是十步一卫,百步之隔即有巡逻小队,禁军布防之严,如星罗棋布。
此时皇太极遗体还未下葬,纳兰德领着多齐与姚封直往庙堂跪礼。皇帝宾天,百官皆披麻戴孝,跪孝于庙堂,有漠然者、暗哀者、轻泣者、嚎啕者,然这些人忽然听得急促脚步声起,不少人抬头相望皆是愕然又是激动。
原来为争夺皇位,虽双王之争最为激烈,但其实如代善等人也是风云暗涌,只是实力不及多尔衮与豪格,未敢显像出来。总而言之,当下为了皇位,其余七旗皆已参与,唯独正黄旗还未表态,无论任何一方只要拉拢到正黄旗,局势必将大变,故而百官见着纳兰德领着多齐和姚封疾来,自然是无不心境受动。
纳兰德领着多齐前来,有内侍瞧到,早已跑入庙堂内禀告,多齐还未踏上石阶,堂内就有一人疾步走了出来,行礼道:“王叔你来了!”此人身材高大魁梧,而立出头,正是肃清王豪格。
第一百九十六章()
多齐与姚封随纳兰德入皇宫之后,一路行来,均是十步一卫,百步之隔即有巡逻小队,禁军布防之严,如星罗棋布。
此时皇太极遗体还未下葬,纳兰德领着多齐与姚封直往庙堂跪礼。皇帝宾天,百官皆披麻戴孝,跪孝于庙堂,有漠然者、暗哀者、轻泣者、嚎啕者,然这些人忽然听得急促脚步声起,不少人抬头相望皆是愕然又是激动。
原来为争夺皇位,虽双王之争最为激烈,但其实如代善等人也是风云暗涌,只是实力不及多尔衮与豪格,未敢显像出来。总而言之,当下为了皇位,其余七旗皆已参与,唯独正黄旗还未表态,无论任何一方只要拉拢到正黄旗,局势必将大变,故而百官见着纳兰德领着多齐和姚封疾来,自然是无不心境受动。
纳兰德领着多齐前来,有内侍瞧到,早已跑入庙堂内禀告,多齐还未踏上石阶,堂内就有一人疾步走了出来,行礼道:“王叔你来了!”此人身材高大魁梧,而立出头,正是肃清王豪格。
多齐虽然比他年少,但辈分确实比他长了一辈,素知这位侄儿性格豪爽,无甚城府,心底一直喜欢,这时再见,想起他刚丧父,诸位叔父都不能助他,甚至还要与他作对,念及此处,心如刀绞,甚是伤痛。
暗地里已做好打算,为大清社稷,虽不会助他,却也决不会让他吃亏,于是执其手入宗庙。
豪格瞧多齐对自己如此亲密,只道是表态全力支持自己,哀伤紧张中顿时生出七分欢悦与激动。
多齐步入宗庙,只瞧众人都是望着自己,渐觉不好意思,不得不缓缓松开执着豪格的手掌。
堂内一位瘦容青年瞧了一眼多齐便即回过头,继续凝视着皇太极灵柩,而其余人皆是瞧着多齐身至灵柩前
多齐识得此人正是睿亲王多尔衮,皇太极灵柩正中而放,多齐上前叩拜三首,瞻仰了会儿皇太极遗容,瞧他神色宽和,临终应并无甚忧事,方才心缓。
接而多齐分别拜见了皇后、代善、庄妃等人,拜见庄妃时忍不住多看一眼,但见貌如天仙,双目圆实,美貌中带十分沉稳,果真非常人。
第一百九十六章 庙堂祭拜()
多齐与姚封随纳兰德入皇宫之后,一路行来,均是十步一卫,百步之隔即有巡逻小队,禁军布防之严,如星罗棋布。
此时皇太极遗体还未下葬,纳兰德领着多齐与姚封直往庙堂跪礼。皇帝宾天,百官皆披麻戴孝,跪孝于庙堂,有漠然者、暗哀者、轻泣者、嚎啕者,然这些人忽然听得急促脚步声起,不少人抬头相望皆是愕然又是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