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剩女田园风-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医馆的小学徒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了黎家。见此情景,才九岁的小学徒害怕了。但是为了完成任务,他还是壮着胆子上前叫道:

    “你们谁是小暖姐姐的家人呀,快到藏百草医馆去。小暖姐姐快不行了,你们去晚了可就见不到了。”

    稚嫩的声音一扬起,院内的人都自觉禁声。待听清小学徒说完之后,大家又都哄声说开了。鱼婆婆等人见势不妙,赶紧跑进屋跟黎家人说事去了。

    小学徒见人们又吵开了,便不安的站在原地,有点不知所措。有人上前跟他搭话,问黎小暖的事情。但小学徒谨记出门时戚大夫的交代,愣是紧闭双唇,半句话也不肯多说。

    “小暖娘,你们别吵了,快去医馆看看小暖吧。医馆来人说小暖快不行了,你们快去。”才一进门,性急的周婶子赶紧出声阻止苏氏跟黎爹的内战。

    周婶这一声喊,无异于晴天霹雳。苏氏呆呆看了周婶良久,才弱弱的问到:“菁菁娘,你是说笑的吧。我家小暖好着呢,连拐杖都不用拿了,怎么会不行呢。”

    黎小阳性子更急,早已经跑到外面找人问去了。黎爹也好似才回神,便颤着声问到:“她婶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我家小暖怎么啦?”

    鱼婆婆见状,赶紧让人扶住苏氏,沉声说到:“刚刚药馆的小童来,说是小暖快不行了,让你们赶紧过去呢。”

    怔愣着的苏氏突然爆出一声尖叫:“不会的,怎么可能。我的小暖啊,都是你们家人害的。”

    才叫完,苏氏便昏厥过去。所幸有周婶跟黄婶扶着,才没摔到地上。黎爹呆愣愣的看着苏氏,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好。

    小阳跑进来,急急叫道:“爹,娘,我们赶紧去城里,姐姐真的出事了。娘,娘你怎么啦。爹,你没事吧?”

    屋内又变得一团糟。院外,老妇一听说黎小暖快不行了,连声骂了好几句:“晦气,太晦气了。这都是什么人家呀。刘媒婆,你给说的这家人,怎么这么多事。现在人都要死了,还怎么成亲。你快跟我上拉仁村说清楚去。”

    说完,老妇扯着畏缩的汉子,叫上抬彩礼的队伍,直接上牛车走了。新周村的乡亲们,都聚在院中,打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片刻之后,黎小阳背上苏氏,跟在周婶子身后,匆匆跑出了院子。他们身后,黄婶子出门叫了自家男人,让他去借一辆马车来。

    屋内,鱼婆婆安抚黎爹:“大侄子,你千万别担心太过啊。你想想小暖为了你的身体,吃了那么多的苦。你要是现在倒下了,他们娘几个以后可怎么办咯。”

    黎爹坐在床边,紧握双拳,咬牙说到:“婶子,我会加倍小心的。好不容易病愈,我不会再让他们为我担心的。待会我们都不在,还麻烦您老人家帮着照看这个家。”

    鱼婆婆温声道:“瞧大侄子说的。若不是这些年有你们家帮衬着,我这把老骨头怕是都埋地下去咯。行了,你看着收拾一下,待会黄家的侄子赶了车来,你再跟他们上医馆去。小暖那丫头,我瞧着是个福厚的,肯定不会有事的。”

    赵府,赵良突然出现在赵忘川身前,面带急色禀报:“少爷,黎家姑娘今日在医馆内晕倒了,听说情况万分危急。还有,卫府后宅的大少奶奶正派人跟着黎家人,不知道会不会再次出手。”

第七十七章 当年() 
听了赵良的回报,赵忘川面色转阴。但他没有任何行动,只是吩咐赵良:“你回去继续盯着卫昱,别的事情先不管。”

    在房中转悠几圈,赵忘川烦躁的躺倒在窗下的榻上。此时太阳已落山,余晖映得天边一片火红。赵忘川提唇一笑,自语到:“师父说过,这样的天色,明日一定又是个大晴天。”

    想到师父,他便想起当年那些模糊的记忆。想起那场大火,想起母亲护着她爬出狗洞的狼狈,想起那人对着另一个女人温和如旭日般的笑脸。

    当时,他还对那个大他三个月的男孩说:“哥,你让父亲也去看看我母亲吧,我母亲病了。”

    那时,男孩说了什么来着?好像什么也没说,只是用力推了他一把,然后吧嗒吧嗒朝那相依偎的两人跑了过去。

    紧接着,当晚母亲的院子就走了水。那晚,自己坚决赖在母亲院内,让她哄自己睡。然后,他们就借着火势从狗洞爬出了那座宅子。

    犹记得,被母亲捂着嘴潜逃的自己,亲眼看见那些意图逃到院外的下人们,被从外面抛了进来。而且每一个被抛回来的人,都是血肉模糊,连叫声都没有的。

    那一次母亲伤得很重,幸亏遇到了师父。师父在帮他们母子另行安排了身份后,就消失不见了。直到,半年后闹灾荒,他才又出现在自己床边。

    想起往事,赵忘川眼前又出现了那个小女孩的身影。那个将自己父亲好不容易抢来的野果子,一股脑兜给师父的瘦弱的孩子。

    那时她的头发稀疏枯黄,看起来不过两岁半的样子,走路都蹒跚。直到他跟母亲落户新周村,成了他们一家的邻居的时候,他才知道那个孩子已经四岁了。

    只是那些年的自己,一直活在仇恨与怒火之中。有空就学习师父教给自己的一切,并未对跟在屁股后面的小女孩过多关注。当时虽觉得那孩子有些烦人,却没有将她撵走。

    现在想想,正是因为那孩子如此单纯的接近讨好自己,才让自己没有在仇恨中走火入魔吧。

    她叫哥哥时的纯粹与自然,将袋中野果分给自己的满足,看自己打拳时的崇拜,见自己念书识字时的向往等等。那些陪伴自己不幸童年的点点滴滴,都深深刻在了脑海里。

    在海上漂浮的时候,他曾无数次想到,等他回来时,那孩子一定已经成家了。当时,他还觉得心口闷来着,有点酸酸的。

    没想到回来后,发现她过得并不如意。甚至可以用悲惨至极来形容她这几年的日子。听说她还没有嫁人,当时心中是有喜悦的吧。所以才会上门去见她。

    不过,自己跟她是不可能的。不需要母亲说,他也知道。因为该死的身份,因为那所谓的门第。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那件事。

    既然如此,他便不能去招惹她。就算此刻,他急得只想跑到医馆,看看她的情况。但是他没有那么做,而是当作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安安静静的躺着看云彩。

    医馆里,黎小暖面色灰白的躺在床上。斐霏将最后一根银针拔出,擦了擦汗。她已经尽力了,能不能醒来,就要看黎小暖自己的意愿了。

    屋外,黎小刚兜着圈子焦急的等待着。一见斐霏掀帘子出来,就迎上去问到:“师叔,我姐姐怎么样了?”

    斐霏叹了一口气,说到:“情况不好。虽说风邪控制住了,但是你姐姐心绪混乱,只怕一时难以醒来。你不如进去多叫叫她,跟她说说话。说不定她听见了叫唤,会醒来也说不定。”

    听了斐霏的话,黎小刚便急切的说了声“谢谢”后,直奔内屋而去。斐霏无奈摇头,提着药箱往外走。院外,戚霁派来打听情况的丫鬟正翘首以盼。

    斐霏先是回了自己的房中,将药方写好,才叫了随侍丫鬟秉儿进来。让秉儿按方将药抓来,她待会儿亲自煎。见秉儿出了院子,戚霁派来的丫鬟才进了院子。

    因为这是内院,是斐霏的院子,任何外男都不能进来。因此,戚霁才会派丫鬟来打听消息。一刻钟后,那丫鬟便步履匆匆的离开了斐霏的院子,径直往外院的芙薇院而去。

    不多时,去抓药的秉儿又急急的回来了。没等斐霏问发生了什么事,秉儿就气喘吁吁的说到:“夫人,快到前堂去看看,听说黎姑娘的娘亲好像出事了,被送到咱这里来了。”

    斐霏蹙眉,深觉无力。这家人怎么就没个消停的时候啊。屋里正躺着一个,现在又送来一个。外面的手术院里,还有一个刚刚醒来不久的。

    “你先去把药煎上,我出去看看。记住,八碗水,大火烧开,转中火熬到三碗水的时候,就是熬好了。”斐霏交代到。

    “嗳,奴婢记住了,这就去煎药。”秉儿郑重的答到。

    等斐霏去到前堂的时候,苏氏已经转醒,正拉着刘大夫问黎小暖的情况。斐霏上前询问苏氏的情况,刘大夫说:“她没什么大碍。不过是急怒攻心,又受了点惊吓,养养就好了。”

    斐霏照例上前望闻问切一番,确认真如刘大夫所说,才开口跟苏氏说到:“黎姑娘情况有点不妙,婶子进去陪陪她吧。小刚在那呢。待会我安排个房间给你们,到时候再让黎叔跟小阳兄弟进去。”

    闻言,苏氏连声谢道:“嗳,真是谢谢斐大夫了。又给你们添麻烦了。实在是,太感谢了。”

    由小丫鬟跟周婶扶着,苏氏到外面跟小阳交代了些事,便去了黎小暖那。知道苏氏没事,黎小暖情况暂时稳定,小阳这才松了口气。

    一路将苏氏背来,小阳直到现在都没敢去坐着休息,深怕苏氏出点什么事。确定苏氏跟黎小暖都还安好后,他才发觉自己两股战战,头晕眼花耳鸣。

    扶着一边的柱子坐到地上约莫两刻钟,他才感觉好些。只是两耳还是突突的生疼,感觉气一直往那冒。大口吸气的时候,喉咙深处跟胸腔一阵阵的发疼。小阳知道他这是累狠了,休息一下就好。

第七十八章 召唤() 
黎爹他们赶到医馆的时候,黎小阳才从地上站起来。虽说四肢仍虚软无力,但勉强能走路了。周婶子恰好就在那时候出来,赶紧把黎爹他们带到了黎小暖暂住的院子里。

    黎小暖那院子,就在芙薇院旁边。隔了一个小花园跟两面围墙,但一个属外院,一个是内院。这是靖王要求的,他觉得有必要保证黎小暖的安危。因他手下回报,有人正在外面盯着黎家的人呢。

    虽说来人是卫府的,但靖王还是不敢放松警惕。毕竟那航海图的事情,很有可能已遭到泄漏。到时,黎家的人都将陷入危险之中。

    所以,在他将事情查明之前,就只能派人将黎家的人保护起来了。再者,黎小暖之所以会那样,其实跟他脱不了关系。

    因听说卫府有人出来作怪,卫昱就回去了。戚霁刚从斐霏那将情况了解清楚,此刻正在跟靖王回报。

    “听说是家里人将庚帖偷了,然后随便给她定了人家。不过,我相信她醒来后,自有对付那家人的方法。”

    靖王却不同意戚霁的说法:“按我说,那丫头醒来八成直接闹到偷庚帖的人那里,勒令他们去退亲。若是不按她说的办,那丫头肯定会闹到公堂上。”

    戚霁一想,黎小暖还真能干出这事来:“她为何这么相信衙门?她怎么就不跟别的人一样,害怕衙门呢?”

    靖王也百思不得其解。但太祖皇帝的宗训上有录:国既有法可依,那民众便能信法,依法,护法。等那天,民众不再害怕执法衙门,那么律法便成了民众的倚仗。也只有到那时,法制社会才能真正形成。

    那是太祖皇帝建国时的理想,也是留给后世子孙的课业。黎小暖的所作所为,不正与太祖皇帝所说的相谋合。那是个受法律制约的自由平等的法治社会。

    “你别忘了,她曾与太祖皇帝去过同一个地方。而太祖皇帝留下的手札中,也详细描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