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凡面露惭愧,低头回到:“是的,半点痕迹也寻不着。”
赵忘川将手上的柿子一颗颗打向木桩,喃喃道:“这就怪了。据我所知,祁宋能做到如此干净利落的人,都出自于那里。难不成,这里已经被那人注意到啦?”
赵凡恭立在侧,没有回话。因他知道,这是赵忘川的秘密。主子不说,身为忠实的下属,自然不会多嘴去问。
赵忘川抬头望着高大的柿子树良久,直至天色乌黑,才对赵凡说:“师父可有回信说什么时候到?”
赵凡答:“老人家说遇到点麻烦,有人正在纠缠他。他说还要再过两天才到。”
闻言,赵忘川蹙眉,问到:“可有提到是什么人纠缠师父?”
赵凡回:“是皇家的人。”
赵忘川这才转身往院外走去,回了一声:“知道了。”
卫府,卫昱正黑沉着脸坐在书房的书案后面,看着手上的信件。他习惯性的伸出手指敲击桌面,眼里的深沉让人看不明。
小斯接过春玲端来的晚膳,敲门进去。将晚膳摆在书房外间的桌子上,小斯上前提醒到:“公子,晚膳摆好了。”
被小斯叫回神,卫昱将手上的信件压到镇纸下,从容的走了出来。小斯站在盆架前,替卫昱挽袖洗手。手洗好,卫昱便坐到桌前慢理斯条的享用晚餐。
晚膳过后,卫昱漱了口,便又坐回书案后。小斯顺手将门拉上,示意等在门外的春玲跟他一起走。两人一走,卫昱的院子就变得无比的空寂。
清火从凤凰树上轻灵跃下,悄无声息的闪进了书房。卫昱似有所觉,微微抬头看向阴影处,问到:“事情办得怎么样?”
清火现身,恭敬答道:“那老道确实带着人出海回来了。只是走时带了十三人,如今只回来了七人。那些家属,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并没有闹事。就是那老道不愿随属下回来,说什么也不愿透露航海信息。”
卫昱点头,神色莫名的看向右手边的拓图。那是黎小暖交图的时候,他让人拓印下来的副本。如今,有了成功出海归来的人。他必须得确定,这些图跟实际的航海有没有出入,有多大出入。
“先不管那老道,你去问问那几个活着回来的人,总能得到些有用的信息。”
清火抱拳应下,他有些不确定的说到:“据说还有一人跟着他们一起出海,不过那人是有人有船陪护着的。那人回来之后,就销声匿迹了。”
卫昱敲着手指,沉吟片刻道:“先不管那个人,你们只管收集可用信息。至于那老道,只要派人跟着,不让他失去踪影就行。”
清火如来时一般,又隐匿在暗影之中,瞬间没了踪迹。卫昱翻看那些图纸,心里莫名的烦躁。一时间,连已经站到他面前的清苑他都没能及时发现。
卫昱看了看清苑的脸色,知道这一次又没查到有用的线索。于是,他也不问了,直接说:“辛苦了,你下去休息吧。”
清苑抱拳,想了想还是问出来:“公子,你说那人会不会就是跟老道出海的人呀。不然,咱们找了那么久,不可能一丝痕迹也找不着呀?”
卫昱被这么一提醒,突然觉得找到了突破口。他叫住要退出去的清苑交代到:“你们先休息两天,后天赶紧去查那个带人带船出海的人。”
清苑一走,卫昱的院子复又陷入空寂。小斯尽职的站在院外,看着那个袅袅婷婷走来的窈窕身影,哭丧着脸哀怨到:“姑奶奶,求您在这节骨眼上,千万别来找我们公子啊。”
越是怕什么,越是给你来什么。上天似乎没听到小斯的乞求,桑琪琪最终还是停在了卫昱的院门口。见小斯正百无聊赖的在院外踱步,就上前问到:“小斯,你怎么在院外守着啊,你家公子在见客?”
女声柔美甜腻,婉转动人。小斯从晃神中清醒过来,麻溜回道:“我家公子今晚儿心情不好,把我们大家都赶了出来。桑姑娘,您找我家公子有什么事吗?”
桑琪琪听闻卫昱又闹公子脾气,失笑到:“你家公子还真是一点也没变啊。我没事,就是见今晚夜色尚佳,出来溜溜弯而已。既然你家公子心情不好,我也就不打搅了,先回去了。”
小斯一叠声应到:“嗳嗳,等明儿我家公子心情大好,我一准儿告诉他姑娘来过。”
桑琪琪依旧淡雅的笑着,慢声细语道:“不必跟他说。我先走了。这月色,若不仔细赏赏,还真是可惜了。”
看着依然信步慢行的倩影,小斯疑惑的望天,自语到:“今夜的月色真的好吗?”
黎小暖站在院中,看着天上即将圆满的月亮,被月晕晕得有些飘渺。她感叹道:“真是良辰美景,正适合那些悲春伤秋之人望景吟诗唱词。”
夏夜的凉风拂过,正好吹来一阵稻香。黎小暖沉醉其中,一时忘了屋中燃得正旺的家斗之火。
第九十章 原因()
黎小阳就这么站在门口,看着院中黎小暖寂寥坚挺的身影。他突然升起一种念头,觉得黎小暖随时会隐入夜色之中,再也不会回来。
姐弟俩就这么安静的站着,各怀心思。陈氏在门内见小阳望着外面不动弹,好奇的走出去看了看。这一看,她不禁惊叹到:“哎哟,这月色衬得咱小暖跟仙女似的,我看着都快要飞走了呢。”
身后老太太不满的声音传来:“还赶紧叫了小暖进来,你们都瞎墨迹什么?”
黎小暖在陈氏出声的时候,就已经回神。待听到老太太的话后,她就知道大人们已经商量出了结果。黎小暖复又望了望天,喃喃道:“看样子,这雨下半夜就能下下来了。”
堂屋里,原本一起跪着的四叔夫妇俩,如今只剩下李氏一人悲怆的跪着。黎小暖看着透出苍凉的李氏,心说这又是何必呢。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话真没说错。
黎小暖坐好,问到:“奶奶。叫我来有什么事?”
老太太看了黎小暖一眼,用眼神示意苏氏跟黎爹传话。黎爹看向黎小暖,启口:“小暖啊,当初你四婶是一念之差,才会犯下这样的错来。如今叫你来,是想问你,你可愿意原谅她?”
黎小暖看向老太太左后方,良久深吸一口气,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缓缓道:“既然大家都想我原谅四婶,那么我能不能问几个问题?”
老太太审视了黎小暖良久,才张口:“你想问什么?”
黎小暖巡视众人,再望向老太太左后方,才问:“我们原本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子,为何现在会处得跟仇人似的?我一直不明白,你们为何要这么仇视我们一家?”
本来就一直阴沉着脸站在一边的四叔闻言,先是怒瞪了黎爹一眼,之后冷哼一声别过头。五叔也看向黎爹,虽然面上也非常不满,却没有四叔身上所透出来的怨戾之气。
见此情景,黎小暖扬声道:“你们怎么不回答?难道真的是我爹不顾情面,将你们兄弟赶出家门吗?还是我爹抢了你们的地,夺了你们的房啦?”
被黎小暖这么一质问,老太太的眼神就变了。当年的事,谁都没有刻意隐瞒,但却真的成了全家的禁忌。也因此,小辈们对此间恩怨完全不知情。
四叔紧握双拳,梗着脖子没有看过来,五叔低头,不知道在想什么。倒是二婶唐氏跟苏氏,相互拥抱低泣。黎爹呆呆的坐着,看向黎小暖的眼神颇为复杂。
见大家都没有出声,黎小暖又道:“既然你们都不愿意说,那我来猜猜。我们一家之所以会变成这样,应该是因为爷爷的死引起的吧?”
“我再猜猜,你们之所以那么恨我爹,是因为爷爷出事当天,我爹没在他身边,你们便觉得是他间接害死爷爷的是不是?”
“同样的,不在爷爷身边的二叔,也被你们恨上了。但二叔是次子,你们觉得该负最大责任的,应该是我爹。所以,你们将所有的矛头都对准我爹,然后忽视二叔一家。我猜的可对?”
“小暖,你别说了,都是爹的错。”随着黎小暖话落,黎爹颤着声斥道。
“爹,为什么不让姐说,姐有说错话吗?”小阳顾着双颊反驳。
老太太却无力的出声了:“老大,让小暖说下去。这么些年了,有些事也该到头了。”
黎小暖看向瞬间苍老了好几岁的老太太,见她的背脊不复之前的直挺。黎小暖突然感悟到,老太太之前所有的冷情与刻薄,不过都是强装出来的。因为只有那样,她才能坚强的活着。
但事到如今,已容不得黎小暖后退。她想要一个和谐美满的家族,她渴望亲戚之间的守望相助。她害怕随时会在身后放冷箭的亲人。因为她即将要面对的世界,远比这个家庭小纠纷复杂得多,也险峻得多。
调整了一下心态,黎小暖继续分析:“据我所知,爷爷当年之所以只身回山里参加丧礼,是因为四叔跟五叔不愿意陪同。因为那山路实在难走,山里的条件也不行,对吧?”
“三叔当年还在前线打仗,你们没办法怪到他头上。因为你们几兄弟都欠他的,包括我爹。当年的征兵名册,要求多子嗣的家庭,每家出一个兵丁。那时候,四叔五叔都没有成亲,所以不能去。我爹跟二叔都成亲有子,也不能去。所以,你们让才成亲一年,还没有子嗣的三叔去了战场。”
这话,让一直默默的站在一边的三婶毛氏哭泣出声。当年她有多悲伤绝望;坚守在家的几年间,她有多担忧害怕,这些都没有人懂。
如今黎小暖一句“你们都欠他的”,就让毛氏心中久积的怨念喷薄而出。若不是后来黎大建能全须全尾的回来,她说不定真会吊死在黎家的门口。
见唐氏跟苏氏安抚了毛氏激动的情绪,黎小暖继续分析:“当年爷爷收到山里老亲的丧情,本是想让你们几兄弟其中一个人回去参加丧礼的。可是四叔跟五叔借口手上的活计走不开,都躲到城里去了。”
“二叔当时正跟村里的猎户在山上,为了逮住那条白蛇,已经蹲守了快十天了。而我爹,刚巧当天就在家。但是他也没答应回山里去。所以我爷爷无奈的自己回去了。”
“两天后,山里来人说我爷爷出事。那时,你们就开始将所有的错怪在了我爹身上。我猜得可对?可是因为这样,你们就毫不留情的怨怪我爹?”
说到这,四叔终于再也忍不下去,回神对着黎小暖怒吼到:“既然你都知道,还问什么?你爹难道不该怪?身为长子,又在家里没事干,他为什么不能回山里去一趟。不管你说什么,那都是你爹的错。”
黎小暖看向无声抹泪的老太太,又看向双目赤红的瞪着黎爹的五叔,幽幽的叹了口气。原来,这么些年来的误会,真是为了这件事。可是,那些人怎么就不能问问黎爹当时的情况呢?(。)
第九十一章 你们知道吗()
黎爹深埋着头,双肩不自然的抖动。从他以往的语气跟态度,不难看出他心中深深的自责。黎小暖替这个重情的汉子感到心疼,决定今天一定要将这个结打开。
见大家的情绪都稍有缓和,黎小暖又接着说:“你们都只看到我爹那天呆在家里,有没有问问我爹为什么不去做事。要知道当时可是农忙,哪有能闲下来的壮丁啊?”
“我来告诉你们,因为小刚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