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红楼去写文-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他不袭爵,名声也好不到哪儿。

    下一句就该是还不离了我这里了,贾琮耸了耸肩,吐槽了一句,默默等着贾赦接下来的释放通知。

    然而等来的却是外头小厮的传话:“赵国基可了不得了,如今竟做了官了,穿了衣裳,正来瞧赵姨娘和环哥儿呢。”

    贾赦心口一塞,顿时堵上了一块大石头,好处怎么都叫二房得了。

    贾琮却是长出一口气,他的秘方总算没白给出去,章公公办事如此痛快,果然是信人,便宜赵国基了。

    过了好一阵儿,赵国基来给贾赦磕头,贾赦果见他穿着武官的服色,头戴着官帽,腰间缠着官带,毫无往日低三下四的奴仆气,倒有几分精明果决之色。

    贾赦道了几句闲话,说了些精忠报国的老套场面话,又问赵国基怎么就得了官做。

    赵国基却朝着贾琮满脸堆笑道:“我有今日,还多亏了琮哥儿呢。那日琮哥儿说,环哥儿日后出息了,叫人说起来,奴才秧子四个字总不太好听,让我多在外头结识几个人,说不得就有造化呢。也就那么巧,章大爷回京来找我,我帮了章大爷几个小忙,章大爷在章公公跟前替我美言了几句,稀里糊涂的我就得了这身衣裳。”

    贾琮顶着贾赦的目光,腼腆一笑,小声道:“我不过是想和环哥儿多出去转转。”

    贾珍能替贾蓉捐官,他如何不能替赵国基捐,赵国基替他办了这么多差事,也值得一个官儿做。

    穿越者嘛,要论真本事,或许不怎么样,但要说钻空子的能力,却是一等一的。

    赵国基这官衣裳一穿,在荣国府里走了那么一趟,府里的视线焦点立马转移了。

    也没人说什么赵国基吃里爬外,祸害荣国府的话,现在传的是赵国基运气好,居然抱上章公公的粗腿,那可是实权的大太监呢。

    不过,随之而来的还有,章公公和薛家不可不说的故事。

    面对着连累荣国府受尽惊吓屈辱的薛家,府里主子虽然面上如故,但下人却没这般涵养,难免流传了一些不甚好听的言论。

    幸而这些言论,才刚刚流传开来,薛宝钗的那种病根又翻了,薛家上下忙着照顾薛宝钗,也就不怎么过来走动,这些言论,自然是听不见的。

    而赵姨娘见着自己兄弟得了官,那个兴高采烈,欣喜若狂,偏又没个人可诉,只得去找探春。把你舅舅当了官儿了这句话,在探春跟前念了几十遍。

    探春本来呢,也有些儿高兴,毕竟亲生舅舅做了官儿,到底是喜事。

    可赵姨娘在跟前一念,探春不免想到了王夫人,接着又想到了王子腾,心下一衡量,给赵姨娘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是我哪门子舅舅?我舅舅才升了九省统制,出京上任去了。一个攀附阉人的奴才,别说只是捐官,就是真考上做了官,也是奴才!”

    赵姨娘气得青筋直跳,不免又同探春闹了一遭儿,平白添了一肚子气。

    此时贾琮房里,寂寂无声,只得一地寒风,半窗冬日。

    贾琮坐在桌案前,拿着本四书,对着摊开的白纸,冥思苦想,章公公那句话是什么来着?

    太上皇颇信道教。

    有了,啪嗒一声,贾琮合上四书,提起笔来,在纸上写下一首词来:

    【我本大罗仙旧侣。籍列蓬壶,犹记钓鳌去。曾入广寒攀桂府,几番窃听霓裳谱。

    今日行经灵诰处。蕊榜高悬,姓字犹留否。回首高寒怜玉宇,翠微小立浑无语。】

第33章 桃花梨花() 
等等,这首词的作者好像是女性啊。

    ‘诗为心声……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贾琮突然想起清朝横山先生评论诗词的一句话来。

    要知道,写诗作词么,都是有阅历限制的,虽然世上不乏有天才有奇遇,但是太出格,总是容易引发质疑的。

    比如一代文宗欧阳修,文章千古,诗词冠绝一时。

    然则就是词写得太好了,‘江南柳,叶小未成荫……十四五,闲抱琵琶寻……’

    描写少女稚嫩年华,天真烂漫,惟妙惟肖,令人身临其境。

    于是,被人以诗词指证他私通侄媳儿媳,以至于千百年后,还有人为他到底私通没私通打笔墨官司。

    不过,欧阳文豪被指责私通侄媳,除文章外,倒还可能有党争的关系,因为他之后的王安石,朱熹等人都享受了这一待遇。

    可如果真是党争,那么贾琮只能对这些人政敌的下限和想象力致以问候,为什么总跟人侄子媳妇过不去!摔!

    不能东渡去扶桑找点经验么。

    话又说回来,欧阳修这样的文宗都因为诗词被人质疑过,贾琮这样寂寂无名的穷写手,虽不用担心被别人质疑,可也要讲究些文理,好歹要对得起稿费啊。

    写本书,主角男,开篇却又用女人诗,这就好比写三国开篇不用杨才子的滚滚长江东逝水,也不用苏学士的大江东去,而用曹大大的无材可去补苍天,不是过度创新,就是跑错片场了。

    不用这首,还能用哪首?

    贾琮迟疑了一阵,手指在案上轻敲一下,脑海里又蹦出一首诗来:

    【我本前身鹤上仙,人间罚住一千年。玉笙尘梦头如雪,待得醒来海变田。】

    用白石翁沈周的这首诗?

    但是,白石翁貌似和唐寅并称吴门四大家。

    而唐寅么,薛蟠有云,庚黄是也。

    唐寅的春宫都有了,白石翁的诗词还能少么?

    用这首诗,倒不如直接用唐诗宋词。

    贾琮搜肠刮肚的想着,他如今才知道,什么叫书到用时方恨少。

    真羡慕那些带着系统和过目不忘能力穿的穿越者,人家穿平行位面抄名著不说,还能挑选着只抄女作者作品,美其名曰,主角的心灵,比当时的女性作家更细腻……

    对了,女作家,女,主角也可以是女的嘛,他真是昏了头了,又不是没写过女主角的书。

    但是,贾琮小脑袋一垂,这本书可不是《青娘传》那种女性受众的小说啊。

    他这次打算写得是修道文啊,用女主,是不是有点儿不合适?

    贾琮忽又想到,蜀山剑侠传,不就是以李英琼为主线,三英二云里,李英琼的篇幅最多。

    虽说蜀山也是本太监文,但是其影响之深远,当得是仙侠类的开山始祖。

    日更万字的外星人卫斯理,甚至称蜀山剑侠传为天下第一奇书。

    当然,贾琮写的不是仙侠小说,不过修道文嘛,多少和仙字沾点边。

    他既不打算写凡人流,也不打算写实修流,更不打算写洪荒流和仙葫流,主角性别反而没那么重要。

    凡人流,打打杀杀,动不动就鼎炉来鼎炉去,充满了对女修士的恶意。

    实修流呢,上来就要斩赤龙,要不龙女转世,西王母九天玄女难道不是女的?

    而仙葫流和洪荒流呢,动辄心性,但却要争一线天机合道机会,这是在隐射皇子争位还是在隐射别的。

    贾琮表示,《太上京》这场风波之后,他需要时间来静静,什么隐射不隐射,他半个字都不想沾……

    所以,贾琮打算写的是飘渺流加dnd封神流的综合体。

    【……夫破白云,攀仓藤,跻翠阜,登层峦,涉万仞之险,升泰岳之巅,下视寰块,自以为高也,孰不知披天风蹑鸿毛,履长虹跨苍虬,遨游乎太虚之表,扪日月,握星斗,舐青冥,俯视尘壤……】

    写完这段话,贾琮握了握拳,偏头一笑,笑容充满了对这个位面的恶意,飘渺流加封神流,对于这个有仙有鬼的世界……

    想想太虚幻境的警幻仙子,想想阴界官吏,再一想,那一僧一道的人贩子,贾琮冷笑两声。

    反正天塌不了,至于后果,谁管呢。

    贾琮正浮想联翩,忽而听得一阵细微的响声,他抬眼一看,却是贾环偷偷摸摸地蹭进来了。

    将笔放在笔架上,贾琮摇头笑了笑,拿过四书随手翻开,说道:“何必这么偷偷摸摸的?”

    贾环小心地走到贾琮跟前,定定地看了贾琮一会儿,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琮哥儿,谢谢你。”

    贾琮知道贾环说的谢谢是指赵国基捐官一事,不由得伸手拍了拍贾环的肩膀,笑了起来:“咱们是兄弟,什么谢不谢的。”

    不过话才落下,就见着李奶娘同翠云两个人说说笑笑的走进来,见着贾琮同贾环两个人都在屋里。

    李奶娘嘴边强行扯出一抹笑来,说道:“环哥儿怎么在这儿?赵姨奶奶到处找你呢。二老爷从衙门里回来了,听说环哥儿今儿没去学里,很不高兴呢。”

    赵国基捐了官,贾政这心里难免不痛快,他那官职的含金量比捐官好不了多少。

    说白了,恩荫和捐官,一个靠祖辈一个靠银子,都不是真本事,在科举出身的官儿,都只有被鄙视的份。

    然而恩荫的官,还瞧不起捐官的,嫌其铜臭,荒唐而可笑。

    贾琮侧头一笑,说道:“瑞大爷病了,学里老太爷忙着到处请医问药,学里早放了假了,怎么二老爷竟不知道?”

    李奶娘一想果是如此,又知贾政是个不管事的,便笑说道:“二老爷衙门里事务忙,恐是没人告诉,不知道罢。不过赵姨奶奶找的急,许是还有事儿要找环哥儿呢。”

    听如此说,贾琮又见外头天色阴沉的厉害,怕是要下雪了,雪天路滑,便让李奶娘送贾环回去。

    时光冉冉,已然是三月春至,蜀地一处小山丘上,桃花如霞,梨花似雪,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而离桃林梨树不远,溪水蜿蜒而下,落花流水,点染青苔。寻溪而上,源头处有一小小庙宇,几间禅房,一棵半枯半荣的黄桷老树。

    三四人合抱不拢的老树下,一个青衣书生正拿着卷佛经,靠在树身上合目休息。

    “公子,公子——”十岁出头的书童蹦蹦跳跳着越过门槛,背上的包袱甩啊甩。

    书生懒洋洋地睁开眼,伸了个懒腰,打着哈欠道:“聒噪。”

    书童几下跳到书生身边,歪了歪头,小声邀功道:“公子,我去买笔墨,看见了一个新出的话本,本子仿佛写的是和尚,就替你买来了。”

    书生眼睛瞬间一亮,朝着禅房里看了一眼,哼哼冷笑了两声,同和尚有关的话本,无非是酒色财气,老和尚敲鼓这种讽刺故事。

    几个讨厌的臭和尚,天天阿弥陀佛来阿弥陀佛去,比大德高僧还大德高僧,动辄念得他心火三丈。

    他敢怒不敢言,难道还不能看看话本出出恶气。

    不过,书生接过话本一看,顿时傻了眼,他轻声念出话本的名字:“《大罗天》。”

    书生苦笑不得,随手将话本卷成一筒,敲在书童头上:“这是写道教的本子,让几个和尚瞧见,又要念上几天几夜了,我比弼马温还倒霉。”

    “大罗,不是大罗汉么?”书童嘟着嘴,揉了揉头顶。

    “除非写书的和你一样不学无术。”

    书生虽如此说着,却忍不住将话本藏在佛经里,小心地翻开,读了开篇小词,书生评价道:“想象奇幻,颇为别致。”

    读了小词,书生乘兴看了下去,但才看了几千字,脸上就写满了不可思议,结结巴巴道:“这书,这书……”

    “这书怎么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