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围港市之中,也在紧急展开着一场会议。
此刻成群的穿着统一军装的超凡者坐在君指山的地下基地内,听着一名情报分析人员正在讲述这一次的任务背景还有注意事项。
“白帝池,位于东海之外的一座神秘岛屿之上,靠近东洲,终年隐藏在特殊的大阵之中,唯有持有所谓的‘钥匙’才能够进入,发现于山海界六十三年,也就是根据我们记载,第一次进入山海界的时间算起。”
“白帝池的名字起源于一座坍塌的宫殿上的一副壁画,有着白帝二字,而我们至今还未能弄清楚,这位白帝到底是谁?具体身份到底是什么。”
“白帝池则是岛屿内一处被封印在地底深处的地下湖泊,想要进入则需要通过一片长达十公里的通道,日夜有着罡风从地底吹出,哪怕是二阶的超凡者也不能够深入,唯有一次隐约看见里面有着一座天池,其上更建立着仙宫楼宇,就将这里明明为白帝池。”
“这里是我们目前已知的,最有可能和昔日天庭,也就是所谓的天神可能存在联系的地方了。”
“我们这一次的目的,就是彻底的将这一处遗迹探索完毕,然后从其中找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而在世界各地,同时大量的超凡者出发,有的人是为了寻找香火神器,有的人则是为了突破四阶的机缘,有人则是想进入东洲,乘着混战的局面崛起,有人想要进入南洲,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度,更有人想要寻找那苍茫的北洲,锤炼自己的妖魔之躯。
一群群的超凡者,造成了白港市之内热闹沸腾得难以想象的局面,而随着神魔之门一开,更是可以看到数百上千的超凡者,如同下饺子一般的朝着山海界涌去。
——————————————————
大桓灭亡了已经七十年了,就连最后的三位桓王,也在混战之中,相继落幕,其中高国的那一位在位时候就不知所踪,有人传言是被高国国主一杯毒酒毒杀,更有人说在夜里被乱箭射死,民间的诡异传闻中,更有人说高王将桓王制成了龙尸,夺取了大桓最后的一丝气数。
磐国扶立的桓王籍则是在逝世之后没有留下子嗣,磐国公接过了桓王的王位,自立为王。
只剩下了绍国仍旧留下桓王和绍国公室留下的子嗣,不过已经不再是桓王了,而是桓国公,守着一片小小不足百里的封地,再也不是当年那人族共主的地位。
人们早已不载记得所谓的大桓王朝,也不再记得那个披荆斩棘,在蛮荒之中带领着人族部落建立起了大桓的华。
甚至连巫祭,都开始逐渐的退出了历史了舞台,各国开始重用武道修士,经过巫祭之祸之后,这些权柄极重,掌握了神道、修行力量和一切的巫祭,开始遭受了各国的排挤打压。
就连大批巫士家族也修改了习俗,开始休修行所谓的武道神通。
同时,一个个仙道门派隐匿在幕后,开始接收这些巫祭的力量,插手人道王朝,仙道门派之人开始代替这些巫祭,梳理山河大川,还有神道的力量。
一个个所谓的方士、仙人、真人开始穿梭于街头小巷,留下了种种传说,人们皆仰慕着这些山外之人,逍遥神仙。
亦或者是想要寻求武道,修得那能够只手遮天,投足断河的大神通,成为那征战沙场,扬名天下的武者。
在这连连征战的战乱年代,能够征战天下的武者,还有庇护一方的修士,成为了时代的主角,每一个强大的修士和武者,都成为了各国的镇国柱石。
人们可以听到远方战场之上那一位武者大将又夺取了几座城池,斩杀了地方多少人,由武者组成的强军灭了那个小国,将那个国家的诸侯方伯带回了国国都,献给了王。
亦或者听闻某个真人使用玄妙的法术,什么千里之外斩人首级,取人性命,亦或者斩杀了祸乱一方的妖孽精怪,某某个人被仙人看中,带上山去修行,亦或者是某处大山坍塌,某人捡得功法秘籍,吞服丹药飞升成仙。
仙道和武者的时代到来了,成为了时代的主角。
就连昔日盛极一时的学宫,也开始走向了没落,随着埙都学宫落幕,昔日从学宫之中走出的诸子圣贤皆数死去,再也没有了曾经的辉煌。
只剩小部分人,还记得曾经圣人在那大河之畔留下的那一句话。
“百年后,当有圣人持传道玉简出。”
一座座学宫、书院,以及带着成群徒弟游历各国,求学为官的学宫学子,都在紧紧的等待着这百年之期,还有那圣人,和传说之中的传道玉简。
而距离百年之期将近,昔日留下这句话的圣人,也再次进入了山海界。
第两百六十八章:龙气()
东洲埗地,昔日人声鼎沸,阡陌纵横的繁华大城,此刻只剩下了杂草丛生,藤蔓连野。
连连征战,当初的大桓王畿之地,早已成为了磐国和绍国的边境,期间两国重镇大军犬牙交错,加上十几年前大河再次决堤,洪水淹没十几城。
埗地数百年繁华在这一场场战争和天灾人祸之中化为乌有,荒草藤蔓之间,一个个矮小的坟丘若影若现,连埗城也只剩下了一片断壁残垣,一眼望去,百里不见人烟。
“这草倒是长得好生旺盛!”
青年道人趟过这没过了腰身的杂草,远远望去,目光穿过苍茫大地。
只见这杂草一直生长到天际,在午后的阳光下反射出金色的光芒,但是却没有给人带来丰收的喜悦,而充满了荒凉孤寂的味道。
方修行走之间,只看见脚下踩过一个没有没有墓碑的坟丘,一个看上去明显只是孩子的尸骨被野狗豺狼拖了出来,白森森的小小颅骨空洞的对着方修,仿佛是在控诉哀求着什么。
方修将这颅骨捡了起来,捧在手心一点点擦拭干净,然后在手中化为晶莹的粉尘散去,随后轻声说道:“这乱世,也该终结了!”
“就是不知道到,这乱世终结,又得死多少人?”
方修步履不停,一路穿过断壁残垣,垮塌的泥墙,最后在一片藤蔓之中,找到了一处断裂成数块的石碑,还有一口井。
他随手拨开了藤蔓,就见到了昔日的锁龙井,还有那锈迹斑斑的锁链。
“呼呜呜……”
远处骤然间传来了绵长悠扬的声音,方修抬起头,就看到了大风骤起,吹动漫天层云。
一阵风从天际出来,云舒云卷,哗啦啦压过了连野荒草,扬起方修的长发,朝着身后铺盖而去。
锁龙井内都开始剧烈的翻腾,井水稀里哗啦的往上涌起,厚重的锁链互相碰撞发出津贴交错的声音,上面的锈迹仿佛只是流于表面,瞬间碎裂开来。
锁链之上绽放出层层金光,神秘的符箓一个个显露了出来,冲天龙气呼啸而起,震彻四方,依稀能够听到龙的吼叫声掺杂其中。
方修回过头,就看见了三个地祗之神站在了自己身后,同时拱手,向自己行起了弟子礼。
“阳佘土地黑谷、黎乡土地廪、象山山神葳丛见过丰圣。”
只见三人身上愿力稀薄,香火金身犹如风中残烛,随时都即将灭去。
“埗城城隍呢?”方修目光一扫,当初守护锁龙井的五位地神如今只剩下了三位,其中最重要的埗城城隍也不见了踪影。
阳佘土地黑谷上前,因为香火断绝身形也显得衰老破败了起来,佝偻着腰身化为了一个白发老者,若不是从地府埙都学宫流落出来的一丝香火,恐怕这三人早就陨落。
但是学宫衰落,阴世的埙都学宫本就需要阳世来补给,更没有多少力量来反馈阳世。
“埗城在十几年前化为乌有,埗城城隍也应劫而陨!”
方修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百年苦苦守候,也是不易!”
三人却同时跪俯在地:“吾三人本是学宫弟子,莫说百年,就是千年万年,也不敢负圣人所托。”
锁龙井的呼啸声变得更大了,方修看着三人,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大风扬起方修的道袍,方修转过身,长袖拂过井口,所有锁链同时嗡鸣而响,哗啦啦的声音沿着大地呼啸,跟随着那大风同起,扩散向远方。
“吼!”
“吼……”
大地之下可以听到龙吼声响起,朝着这里汇聚而来,四面八方到处都是。
在三位地神震撼的目光下,就看见一道金色的河流从锁龙井之中涌出,倒灌向天际,涌上云层。
九条蛟龙冲天而起,互相纠缠浮上了云端,只见那九条金色的蛟龙在天空之中穿梭,于云海之中纵横,让人明白何为神龙见首不见尾。
“蛟龙出世,东洲龙气汇聚于身!”
“还不快快离去,择主而栖!”
方修仰望着天空之中那九条金色蛟龙,发出了开怀的大笑,弹指击碎了天空之中的层云。
那九条蛟龙瞬间发出了一声咆哮,随后远去,投向了天下各方,择主而去。
身后的三位地神目送着那蛟龙远去,怅然若失,只知道这和整个埙都学宫的布局有关,却丝毫不知道这处锁龙井蕴含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对于埙都学宫又有多么重要。
当这九条蛟龙互相吞噬,最后归于一的时候,就是天下再次一统的时候。
整个东洲龙气将聚集于此人身上,成为天下共主。
方修看着大风停,风云歇,连龙影也都消失不见之后,重新封住了锁龙井。
重重天地异相瞬间消散,再也察觉不到任何踪迹。
但是方修看向锁龙井之底,目光穿过了井底地眼,看到了一处特殊的泉眼之中,一枚神异的印玺起起浮浮。
方修弹指三道金色的香火之力,打入了这三位地神的体内,瞬间就看见这几位地神一下子恢复到了全盛的状态。
方修嘱咐道:“日后自有真龙自此地取出帝玺,到时自有功德降世,到时允你三人入地府埙都学宫,自有你三人一个位置,尔等好生守候,莫要误了这一场天大的机缘。”
三位神祗再次拱手行礼,再抬起头的时候,却不见了圣人的踪影。
——————————————…
九条金色的蛟龙分散天下,这些金蛟并非寻常蛟龙,也非寻常法器道力所凝聚,是由无形无相的龙气气运所聚,就如同香火愿力一般,但是却更加隐蔽,只有一些强大神祗,亦或者精通数术推演的大能,才能够略微感应得到。
而此刻,那九条金色蛟龙瞬间投入了各地,有的投入了一国之主的体内,有的则投入了公室王孙身中,还有那隐没进那一国大将,或者封疆戍官之中,也有不少直接投入了腹胎之中,等待降世。
这动静虽然隐蔽,但是还是惊动了不少人,一些门派的大能纷纷出世,探察四方,想要寻找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而各国的山川大神,也仿佛发现了什么,想要寻找这些被龙气所选中的人。
第两百六十九章:夜梦()
乙末年七月,绍国和高国再次爆发大战,高国被打的节节溃败,使用几个南迁被收服的蛮人部落,组成大军调往边境对抗绍军,这些蛮族士卒桀骜难驯,一路烧杀抢掠难以压制,蛮族过境和不断发生的大战,边境大量难民开始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