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从贞观开始-第4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且员鸬纳矸萑ィ俊

    虽然孔颖达已经离开人世,但是他的长子继承了他的爵位。

    当然,这个时候的孔家的家主还不叫衍圣公,而是叫褒圣侯。

    历史上,唐朝时期,孔家的家主最高的封号,也就是文宣公,到了宋朝时期才开始出现了衍圣公。

    衍圣公这个爵位,到了民国时期才消失。

第905章 文武庙() 
“爹,你要决定去参加孔圣人的诞辰了?”李曌一脸的疑惑,说道:“真的去?”

    每年这事情都是程然代表去的啊。

    今年自己的老爹要亲自去了?

    程然,程处弼和孔尚香的儿子,大唐的卫王。

    “去个屁。”程处弼翻了翻白眼,说道:“我说的这个文庙不是孔家的文庙!”

    “这世间还有另外的文庙不成?我为何没有听说过啊?”李曌一脸的疑惑。难道说还有别的人在供奉孔夫子?

    在后世,很多地方都有夫子庙,那是因为后世某些朝代需要孔夫子的学说来控制老百姓,但是大唐,这是一个披着儒家学说行着法家之事的时代。

    孔夫子也只有孔家的人再祭祀。

    宋了以后,才开始大规模的祭祀孔圣人。

    程处弼翻了翻白眼,特么的,这是我想出来的,都还没有施行呢,你知道才怪了呢!

    “我说的这文庙,乃是文人之庙,真正的文庙!”程处弼微微一笑,说道:“我大唐成立至今,无数的文人士子为了大唐出生入死的,这些人虽然离开了大唐,但是他们对大唐,对整个华夏都是功勋,不会随着他们的消失而泯灭的。”程处弼高声,说道:“大唐应该建立这样一个庙宇,供奉历代对大唐有贡献的文人。”

    “比如房玄龄、杜如梅、魏征,他们就对大唐的贡献很大嘛,比如李斯、韩非子、鬼谷子,他们虽然没有孔圣人一般的名气大,但是他们也是历代的先贤。”

    程处弼微微一笑,说道:“所以,他们也应该得到我大唐的祭祀,享受万家香火。”

    “这韩非子还行,李斯就算了吧?”李曌说道:“毕竟这李斯虽然富有才华,前期确实不错,但是后来可是却害死了公子扶苏。”

    “也是,那就除了他吧。”程处弼想了想,说道:“你明日跟朝臣一起商议商议,把这文庙立起来。”

    “可是,这样是不是会让文人太过于得意?若是文官太过于高傲了,很容易看不起武将,长此以往,会造成中文轻武的局面的。”李曌有些担心的说道。

    大唐开疆扩土,需要的就是这些武将士兵啊!

    若是没有了武将,没有了士兵,文人能够守得住江山?

    确实,文人治理江山是一大本事,但是这守住江山,那可真的是得靠着武将和士兵。

    “这你可放心,这文庙有了,武庙自然也不能够少了。”程处弼微微一笑,说道:“这大唐的建立之中,就有无数的人为了大唐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的,比如秦叔宝啊、比如李道宗啊,比如李元霸啊。”

    “还有许许多多的普通士兵,也死在了战场上了,这些人守护了大唐,守护了百姓,应该得到万家香火的供奉”程处弼滔滔不绝的说道。

    大唐不但要有文庙,更要有武庙。

    文武都很重要。

    一个国家的文化昌盛是好事,但是武事不昌盛,很容易被人给灭了。

    历史上蛮族灭了文明之事,时有发生。

第906章 朝议() 
次日。

    早朝。

    群臣至。

    李曌看向下方的群臣,嘴角露出淡淡的微笑。

    “诸位卿家,昨日秦老王爷同我交谈了,我倍感到先辈们的立业不易,更是感到先辈们打下偌大的江山,很是不容易啊。”李曌叹了一声。

    然后说道:“我们身为后来人,继承了祖先的国度。不能够忘记先辈们的所做出来的贡献,不能够忘记为了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们。”

    虽然这件事程处弼已经和李曌商议过了,但是这毕竟是国家大事。

    既然是国家大事,自然得拿到朝堂上来议论,然后诸议会在议论,才能够得到最终的结果。

    不过,既然皇帝都提出来了,这件事也就十有8九的没有错的了。

    绝对是要成立的,但是这过程嘛,还得形式形式一下的。

    “不知道陛下所言何事?”钟馗站了出来,问道:“陛下所言,吾等理应当支持,但是必须,你所言何事?”

    “是啊陛下,不知道陛下可有何主意?”狄仁杰微微一笑,说道:“我大唐成立至今,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我大唐的安定,为我大唐的繁荣出谋划策,流血牺牲,吾等确实是不能够忘记他们。”

    “正是,若是将他们忘记了,以后还有谁为我大唐流血牺牲?英雄就应该有英雄的摸样!”房明珠说道。

    “然也,然也,我大唐百姓应当牢记祖辈的荣耀。”

    “应当记得。”

    “”

    众臣纷纷说道,他们这也是有些私心的。

    若是先辈能够名流千古,那自己也是不是可以名流千古呢?

    人活一生,不过是为了功名利禄罢了。

    “所以,我决定,在长安城修建文庙和武庙。”李曌微微一笑,说道:“这文庙,乃是供奉大唐历代先贤的地方,竖立牌位,让所有为了大唐,为了华夏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文人士子得到应该有的待遇,享受万家灯火!”

    “而武庙,则是供奉武将的地方,古往今来,凡是为我大唐,为华夏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武将,都应该享受万家灯火的供奉。”

    “一文一武,助我大唐国运!”李曌高声说道。

    站起来,看向天空。

    似乎也想征服星辰大海。

    “而在各地,那些为了大唐流血牺牲之人,称之为烈士,不管男女老幼,文武或者百姓,凡是是为了我大唐流血牺牲者,当地应该收敛其骨骸,修建烈士陵墓,让逝者安息。”李曌说道。

    “每年清明节,鼓励百姓去给烈士上香,缅怀烈士,铭记历史,告诉大唐告诉百姓,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李曌说道。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

    众人高呼。

    能够进入朝堂的,基本上家里面或者族中都有人死在了大唐建立的时候,特别是那些小世家,基本上都有人在或者尊敬在军中。

    要么是父辈的人,要么是父辈的手下。

    所以,李曌的这个提议,基本上没有人站出来反对,也不敢反对。

    利国利民之事,谁敢反对?

第907章 文() 
“诸位,既然已经定下了,那么诸位就先议论议论,有那些先人可入选着大唐文庙啊。”李曌微微一笑。

    说道:“此事,还需要诸位的集思广益,需要诸位举荐出有得之士。”

    “陛下,臣以为,这天下之臣,我大唐的杜如梅宰相可入庙。”一道身影站了出来,正是上官仪。

    如今,上官仪也是大唐朝堂上的有名重要大员了。

    历史上,他就相当的有名气有才气,在这个时代更是更早的认识了程处弼,更早的走上的仕途之路。

    早年间更是坐镇朝省,如今三韩市的有些人还自称是上官仪留在三韩的子孙呢。

    所以他命运,也没有历史上那么悲剧。

    如今已经是出相入将的人物了。

    这个家伙在历史上可是被武则天咔嚓了的,不过好在现在的武则天远在北部玩雪球呢。

    “陛下,臣认为,魏征魏老先生可入庙。”狄仁杰站出来,说道:“魏老先生为一代名相,为大唐立下赫赫功勋,不可寒之。”

    “臣认为,房玄龄房相爷可入文庙。”房明珠站了出来说道。

    他老爹可是大唐名相,岂能不如相?正所谓举贤不避亲,身为房玄龄的女儿,房明珠自然要挺一挺自己的老爹了。

    “臣认为,孔颖达孔帝师可入庙。”

    “臣举荐李纲李太师。”

    “臣举荐颜之推颜先生。”

    “”

    群臣的热情,也都高涨起来了。当然,他们推举的人,都是已经死了的人。

    毕竟活着的人入了庙,什么都感觉有些不吉利。

    李曌也很是高兴,如今朝堂上的臣子有狄仁杰、娄师德、魏元忠、上官仪、李昭德、姚崇、宋璟、辛茂将、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戴至德、张文瓘

    名臣无数,让李曌顿时有种‘天下英雄,尽入吾瓮’的感觉,终于体验到了当年自己的外公那种霸气了。

    “除了我大唐的名臣,难道诸位就想不出了别的人了么?”李曌微微一笑,说道:“这华夏历史悠久,凡是对我大汉民族,对我华夏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先人,也是我们的祖先,也是我们要供奉的人啊。”

    “陛下,臣举荐屈原!”姚崇站出来,说道:“屈原,乃是天下第一忠臣,岂能不祭祀乎?”

    “比干也是忠臣,理应当祭祀。”宋璟站出来,高声说道:“还有鬼谷子,也应当祭祀之。”

    “这孟子应当祭祀。”

    “韩非子也应当祭祀。”

    “岂能少了墨子乎?”

    “司马迁应当可入文庙。”

    “这程婴岂能少了?”

    “还有这诸葛武侯,理应当入庙啊。”

    “还有这司马懿!”

    “”

    众人纷纷举荐。

    中华上下五千年,别的不多,文人名士多的数不胜数。

    可以说,华夏大地从古至今都没有少过人才,人才多如牛毛。

    可见,华夏人那可是真的相当的聪明的,后世的有些华夏人到了外国,摇身一变就变成了国王,变成了首相、总统之类的,更是数不胜数。

第908章 武() 
文臣那边兴高采烈,武将这边就显得有些着急了。

    那群文人都已经说出了好几百人了,武将这帮岂能落后?

    不行,我们也得讨论讨论!

    “启禀陛下,吾等武将觉得,我们这边的庙宇,应当供奉武悼天王冉闵!”一道身影站了出来,赫然是苏定方!

    “恩,他确实应该享受万家香火。”李曌点了点头说道。

    “陛下,蚩尤大帝,理应当得到供奉。”王方翼站了出来说道。

    “蚩尤乃兵主,理应当祭祀。”李曌点了点头,说道:“蚩尤、黄帝、炎帝乃是人祖三皇,理应当享受万家香火,理应当定位人类三祖。”

    “长安城内,另外设立庙宇,祭祀人祖三皇。”李曌说道。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

    群臣高呼。

    一个小插曲,然后继续讨论。

    “陛下,为臣者,应当忠义两全,臣以为这三国时期是关羽,乃是天下少有的名将,同时也是因为对君主忠心耿耿的将领,可入武庙。”黑齿常之站了出来说道。

    虽然他是高句丽人,但是如今的高句丽已经全都变成唐人了,所以他自然也以唐人自居了。

    不但他,朝中不少的胡人将领,也都以唐人自居,也以成为唐人而自豪。

    虽然历史上不少的胡人给大唐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是熟悉历史的程处弼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