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校不是很有心情看这种宫斗剧的现实版,作为一个男子,他更感兴趣的是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对于这种女人间的戏,却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既然海兰珠如今来了,自己自然也没有必要去做道德圣人,但也不会真的就只一见女子就想起色。

    于是,朱由校略微起身向前倾了一下,翘起了二郎腿,便问道:“会跳舞吗?”

    海兰珠没敢抬头,但还是点了点头:“会!”同时,心里暗自惊讶于这个大明皇帝陛下没有立即下达处死自己的命令,而刚才皇后的一番话似乎也说明没有要自己性命的意思,如今看来,似乎自己真的要成为这个人的女人。

    海兰珠开始舒展其僵硬的身体,腾挪转移间将一丝丝体香散发出来,清脆的铃铛声更是平添几分活泼。

    朱由校不得不承认自己有些意动,他没有欣赏完海兰珠的舞蹈就直接离开了这里,王承恩追了过来:“陛下!”

    “今晚就让她来服侍吧”,朱由校说了一句就直接去了乾清宫方向,再过一个时辰后才是他来乾清宫加晚班的时刻,但现在他不得不提前走,要不然他会因为海兰珠的舞蹈失去理智,急切的要沉浸于欢乐窝中去。

第三百三十九章 无心处理政务的朱由校() 
微风拂过,乾清宫外的宫灯不禁晃了几下,柔弱的烛灯更是要熄灭了一般,远处的打更声渐行渐远。

    朱由校不由得打了个喷嚏,在白天,自打见了海兰珠一眼,这人的容颜就像是刻在了他脑海中一般,脑海中萦绕的也一直是那曼妙的身姿。

    弄得一向注意力比较能集中的朱由校是没办法处理积压的各种政务,甚至有一种莫名的烦躁,做帝王久后的一种懈怠感也是越发的强烈。

    值守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刘若愚走了进来,见朱由校百无聊赖的将同一份奏疏翻来翻去,也看出来陛下似乎心情不佳,便不由得小心翼翼地道:

    “陛下,李阁老求见。”

    “李明睿?这么晚,他来干什么”,朱由校说着就不由得抬头看了一眼皇家工业公司联合几个传教士最新研制的大座钟,却不过是戌时初,搁在后世也就七点多点的样子,但自己怎么就觉得过了很久一般。

    既然是内阁大学士求见,想必也不是什么小事。

    朱由校觉得自己再怎么急着一尝美人滋味,也得做好一个帝国执掌者的本分,便道:“让他进来吧,去给朕谈一首清心咒。”

    刘若愚应了一声,他虽是阉宦,但也是内书堂出身的高级知识分子,才学不亚于外廷的进士们,因而一首清心咒倒也弹得极好,不知不觉间,朱由校内心里的火也压制了不少。

    “见过陛下”,李明睿现在也蓄起了胡须,云纹边的乌纱帽沿下还略有了几丝白霜,倒也比昔日更显得稳重。

    朱由校打了个哈欠,仰面躺在宝座上,指着一个垫子道:“坐吧,不必拘束,今天是你值守西暖阁?”

    “谢陛下赐座”,但不知怎么回事,李明睿今晚却显得很客气知礼,不像往日一般在朱由校这个君王面前有些随便,待坐定后更是恭恭敬敬地回道:“回禀陛下,今日的确是微臣值守,见陛下您这里的灯还亮着,便过来求见陛下了。”

    “嗯”,朱由校淡淡应了一声,他做了这么久的皇帝,也算是摸准了这些臣僚的心思,特别是这些大红大紫的天子近臣,一旦有什么不好的事要说时,总是会刻意先把态度摆得极为端正,所以见李明睿这样,他便不由得冷下了脸:“说吧,什么事。”

    李明睿微微欠了欠身:“如今禁卫军旗开得胜,横扫科尔沁部和喀尔喀部,卢阁老更是功不可没,还有那一群皇家军事学堂的学员们却都是取得了让人想不到的战绩,当真是可喜可贺,甚至微臣听说他们还将一个叫海兰珠俘虏进京城,还献给了陛下?”

    朱由校点了点头,也没说什么,他倒想看看这李明睿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陛下,微臣有个不情之请”,李明睿见朱由校应了,心里也松了一口气,他本来还怕朱由校死不承认,但现在看倒也省了许多口舌,便直接跪了下来。

    “起来吧,有话明说,不必如此”,朱由校回道。

    李明睿则是故作紧张的揩拭了一下额头:“微臣请陛下立斩海兰珠!”

    朱由校不由得怔住了,因为李明睿这句话说得很大声,也很有力度,也很出乎他的意料,一向跟钱谦益一样老奸巨猾(虽然李明睿还算不上老)的李明睿居然会突然让自己斩了海兰珠!

    “为何?”朱由校是咬着牙问的,他大概也猜到了一些理由,但还是不由得问了李明睿一句。

    “理由有三,一是海兰珠乃蒙古之女,陛下纳之不妥;二是红颜多是祸水,陛下会因此沉沦美色;三是将士们献美人的先河不可开”,李明睿毫不犹豫地说道。

    朱由校不由得凑近了李明睿,见他额间已经见汗,便知道他这也是冒着胆子来的,也就不由得转怒为笑,拿着奏疏拍了拍李明睿脑袋:“是不是嫌自己活太久了。”

    “陛下!你欲做千古一帝,当应如此啊,自古明君皆是这样做的”,李明睿这句话让朱由校是又气又怒,他真想把李明睿一脚踹开,因为他没想到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人居然也学会给自己道德绑架了,甚至不由得暗骂,自己何时说过要做千古一帝,要做明君了!

    “不可!”

    朱由校只回了这两个字,如果李明睿识趣应该会知难而退,如果不识趣,也就怪不得自己要狠一次了。

    而李明睿倒也是聪明,忙道:“陛下若不舍,微臣斗胆请陛下今晚一亲芳泽后就立即赐死海兰珠!”

    朱由校定住了,他这才意识到李明睿或许从一开始就是在跟自己玩心理战术,到此刻才将最真实的建议提了出来。

    为了给天下士民一个自己是千古明君的表现,就不得不杀掉海兰珠以证明自己不贪恋美色,但自己作为一个男子,两性生命体的雄性动物,没办法摆脱这美人的诱0惑,特别是这种唾手可得的诱0惑,而这李明睿却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李明睿啊李明睿,好你个李明睿!”

    朱由校不由得苦笑起来,他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李明睿,但不得不承认,自己没有白让他进入内阁,成为自己最贴心的大臣。

    “朕可以考虑你的谏言,你下去吧”,朱由校没有给李明睿明确的回答,尽管他知道这样或许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他还不想把自己变得这么虚伪残忍,甚至也有些抵触去这样做。

    海兰珠再怎么说也是一个人,她也有活着的权力,哪怕她不漂亮,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俘虏,自己夺走其生命已经算是过分,如今还要先占有其身体再夺走其生命,自己若是这样做只怕日后连自己也认不清自己了。

    李明睿也明白朱由校内心的纠结,他也不敢苦苦相逼,他作为一个儒臣是有必要劝谏自己的陛下不可因美色而废中兴大业,也不愿意出现物极必反搭上自己的政治前程。

    朱由校不知道自己在乾清宫来发呆了多久,直到王承恩代替刘若愚出现在他面前回禀说一切准备妥当时,他才回过神来。

    最终,朱由校还是选择去了海兰珠这里,他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去面对,但他现在只想做一个荒荒唐唐的帝王,这或许本就算不上什么要紧的大事。

第三百四十一章 看似平静的天启九年() 
接下来的日子里,大明似乎显得很平静。

    关外的漠南与辽东依旧在进行着土地与牧场的划分,衙门和驰道的建设,要想完全建立统治体系,且开始征收畜牧税,至少也得等到天启十年以后。

    由于小冰河气候的影响,而使得东北亚更加的寒冷,据锦衣卫来报,进军东北亚的禁卫军某旅与毛文龙的东江兵并不是很顺利,但好在都是自然环境的考验,也只能靠他们自己克服,朝廷也帮不到他们什么。

    察哈尔部的林丹汗在被朱由校耍了一次后,也有些怨愤大明,开始与辽东的建奴眉来眼去,但他派往建奴的使者被辽东的锦衣卫成功截获。

    朱由校便干脆趁此将这使者所带的信件刊载于大明日报上,使其广发天下,并同时命令山0西巡按御史欧阳徵前去察哈尔部诘问林丹汗。

    察哈尔部的林丹汗正因大明皇帝朱由校的失信而郁闷,也没心情见一个区区巡按御史欧阳徵。

    但让林丹汗没想到的是,在他知道一个大明的巡按御史欧阳徵要来自己察哈尔部的同时,禁卫军第三军却突然来到和林,大有进军察哈尔部之势。

    而与此同时,曹文诏、孙传庭以及周遇吉等也陈兵大同至宣化一带,似乎也有要作战的意味。

    每日间都能听见游骑回报这些明军在与察哈尔部边界附近杀声震天,似乎要大举进攻的消息,林丹汗倒也是被吓得不行,他自然不知道这个搁在现代叫军事演练,而目的就是军事威胁。

    但他的确是被威胁到了,他林丹汗虽有统一蒙古之志,但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也不敢现在去挫士气正盛的大明军队的兵锋。

    林丹汗不得不接见巡按御史欧阳徵,迫切地想要问问这大明的朱由校到底想干什么。

    但林丹汗没想到的是,当他见到欧阳徵的时候,就见识到了什么上国威严,也体会到了皇太极见刘宗周和史可法的苦楚。

    欧阳徵身材矮小,满脸痘印,但却是趾高气扬的站在林丹汗面前,指着林丹汗喝叱道:“奉陛下旨意,诘问顺平王:好你个林丹汗,朕封你为顺平王,就是念在你还算跟朕一条心,如今你屁股却做到了建奴那边,你想干什么!你派去建奴的使者已经被朕正法,此事就当从未发生,日后再敢有冒然之举,休怪朕不客气!”

    欧阳徵骂完就转身而走。

    林丹汗愣了半天,半天才回过神来,但这时候欧阳徵已经走远了,他恨不得将其追回来千刀万剐,但却又不敢,一想到大明现在陈兵在边界线上,他也只能忍下被一个大明小小御史责骂的侮辱。

    察哈尔部的林丹汗不得不老实,而建奴的皇太极也暂且蛰伏着。

    河套一带的蒙古诸部却因林丹汗步步蚕食而来不及去大明打秋风,甚至为了阻止林丹汗统一蒙古,朱由校还暗地里命令三边总制孙承宗低价出售一些武器粮食和茶叶盐巴铁矿等物资给这些部落。

    而对于关内,陕西仍旧没有李自成的消息,张献忠也没有人影,暴动倒是发生了一次,但却变成了一些顽固乡绅发动的暴动,贫民们一部分进了京城谋生,一部分则忙着种皇庄的地,还有一部分则跟着霍维华的工部工程队全国各处的跑。

    山西的晋商没有因为八大晋商而没落,相反无数新的晋商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但都是朱由校暗中指派的人,即便不是,也是在户部做了注册的,而且要想做关外的生意还必须交出关费(变相的关税),甚至盐铁等还要专收,所以朝廷倒也不用担心这些晋商会再次成为关外势力的运输者。

    更何况,朱由校还专门在九边边镇成立了巡关司,指派一名巡关御史负责,专门征收出关费和各类敏感商品(盐铁等)的额外税收,同时也替朝廷监管和打击走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