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北方大军的优势更加明显,荆州的水军愈战愈勇。
他们本来愈战愈挫,即便是十万水军,也被江东水师打的抬不起头来,已经有了败势,但陡然间杀伤力最为厉害的三位江东武将晕倒在地,他们的信心又回到了身上。
因为有信心,所以无惧。
几个呼吸的功夫,荆州军取得了优势,江东水军大败!
远处。
孙坚与孙策肃立在大船之上,面色越发的肃然。
待他们看到三员大将无法突破荆州水军的防线时,已经知道此战凶多吉少。
再到三员大将突然重伤晕倒时,他们的担忧到了最顶级。
“父亲!让火船出战吧!只要能与他们拼了,我们就算赢了!”
孙策紧握手中的利剑,突然出声,恨不得直接杀上前去。
“也罢……”
孙坚正要下令火攻,却陡然睁大了眼睛,露出一副不可置信的神情。
能让江东猛虎都觉得不可置信的事,必然是极不可思议的事。
而场中,的确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事。
有太平道人突然出手。
场中本来有风,风向往朝廷大军。
这也是孙坚敢火攻的原因所在。
他不需要借风,就可以使燃烧的大火往朝廷大军而去。
但当太平道人出手后,风向陡然变化,吹向江东水军。
若是孙坚敢放火,一把火烧不了朝廷大军,只会将江东水军烧个干净!
放火之策,已经失效!
如何不让孙坚骇然!
但这还不是最恐怖的事。
最为恐怖的,则是他们的头顶突然下起了雨。
滔天大雨,大雨倾盆。
哗啦啦而下。
雨水洒落到战船上,将引火之物浇了个透心湿。
雨水洒落到士卒的衣服里,伴随着呼呼吹来的大风,带走了他们的温度。
一瞬间,江东士卒的战力落了三成。
雨水洒落在孙坚的头上,让他的心沉到了最低谷。
而与之相反的是,北方大军的头顶上,依旧是一片晴天。
没有任何雨滴落下。
一边大雨一边晴!
即便是先前战意盎然的孙策,也陡然闭了嘴,露出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
他根本不明白场中发生了什么事。
他根本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他终究还是太年轻了,不曾经历过过往的黄巾大战。
他也不知道道家呼风唤雨的法术,在战场之上究竟是何等的恐怖!
因为不知道,所以震撼!
震撼的忘记了一切!
这还怎么打?
风往他们这边吹,雨往他们这边下!
火攻,火攻,还火攻个什么!
火都燃烧不起来!
便在此时,朝廷的连环战船像一座座巨山,驶了过来。
所过之处,一些江东战船直接被碾压!
孙坚的脸上,于是满是绝望。
风吹在他脸上,雨打在他脸上,让他的神情越发颓然。
“我们……投降吧!”
终于,孙坚说出了一句他自己都不相信的话。
一旁,孙策如遭雷击。
他的父亲,江东猛虎,居然要投降!
这简直难以想象!
“父亲!”孙策喃喃,似乎在自言自语,又似乎是在确认。
“投降吧!没希望了!”
孙坚摇了摇头,叹了叹气,颓废不已。
再打下去,他们只会全军覆没,而朝廷大军,不损失分毫!
他已经看清楚了,如今的朝廷大军里,包含着昔年的黄巾道人,他们的法术,在战船之上,江东完全不能抵挡。
因为,战船行驶太慢。
若是在陆地上,或许可以以骑兵对阵,斩杀黄巾道人。
但如今,已经没了可能。
不仅如此,只要黄巾道人停止下雨,将火符扔过来,他们就会被大火燃烧,随即全军覆没。
既然如此,那便投降了吧!
……
这一年,陆丞相挥师南下,先后收复徐州,荆州、江东等地。
徐州之战,陶谦请降。
荆州之战,刘表请降。
赤壁之战,孙坚请降。袁绍,袁术战死。
天下十分,陆云已得九分。
只有汉中,蜀地依旧不在掌握之中。
陆云想了想,一人往汉中而去。
他要见一见天师道主张鲁。
第一百六十七章 三国一统()
第一百六十七章三国一统
汉中之地。
两道人相对而坐。
一个是陆道人,朝廷的陆大丞相,大将军。
另一个是张道人,割据汉中之地的一方军阀。
陆云如今打量着张鲁,颇有感慨。
他曾经在大宋位面见过张天师,大宋位面的张天师乃是道家的不世奇才,一身修为已经足以破碎虚空。
他如今,在大汉位面又见到了张天师。
第三代张天师张鲁。
如果按着史实来说,大宋位面的张天师应该是现在张天师的许多世孙,因为天师道的天师只能由张家的嫡传来继承。
张天师的父亲是张天师,他的嫡传儿子也是张天师……
但大宋位面的张天师飞升了。
汉末年代的张天师依旧存在。
陆云见过了汉末的张天师,也见过了大宋位面的张天师,内心里便有一个疑问生出:
时间轴,究竟是如何存在的?这些世界,又是怎样存在的?莫非是传说中的平行世界,时间轴互不相交?
陆云想了想,不得其果,便不再多想。
因为有张鲁在一旁开口了。
张鲁衣袖飘飘,悠悠开口:“我道家一脉,自大贤良师降临世间,发展便日益壮大,直至大贤良师升天,却是一个转折。”
张鲁顿了顿,看了陆云一眼,见陆道人神情并未有变化,便接着说道:“世人常说天机难测,不过也可以窥得一二。我曾经推算数次,我道家一脉,将自大贤良师登天而衰落!”
陆云继续沉默,听张鲁的说话。
道家的人,总喜欢推演天机,每一次,还推演的挺准。
天师道主也是一样。
若是他没有降世,太平道势必被灭,道家最为强大的一支便从此覆灭,而至于三国统一,西晋代魏不久,便有五胡乱华出现,佛教大兴,道家必将衰颓!
正应了天师道主的推演。
“不过,如今有道友横空出世,扫尽天下群雄,几乎一统天下,我又怎会阻拦道友的大业,愿灭蜀地刘璋,与汉中之地一同送与道友,助道友一臂之力!”
说到这里,张鲁目光之中,有着三分不可思议,三分赞叹,还有几分感慨。道家的输局,居然被眼前之人救活了……
“原来如此。”
陆云终于明白了张鲁的表态。
先前,张鲁回忆起过往的事,陆云并不知张鲁要说些什么,所以沉默,如今张鲁终于表明了自己的意思,是愿意投靠。
既然如此,他自然要说话。
“道友灭蜀地后,可为我道门之光明神座。”陆云悠悠出声。
“光明神座?”张鲁听着这四个字,微有诧异,觉得有些陌生。
他以往并未听过这样的词。
光明,神座,是什么东西?
“天下一统后,天下道门也将一统!这……不可改变。”
陆云缓缓出声,让张鲁慢慢明白他的话语之中的意思。
这个意思其实很清楚。
新的王朝建立后,无论是天师道,还是太平道,都将合并,合并成一个统一的道教。
这便意味着,往后再也没有了单独的天师道……
张鲁的心情有些不痛快,不过他面前的陆道人,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必然是由他所处的地位决定的。
换做他,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也会做出和陆道人一样的选择。
却不知那光明神座又将是什么?
陆云见张鲁并无异色,继续说他对未来的规划:“我道门之中,设道主,乃道门之最,地位最高,道主之下,设三大神座,为光明神座,为裁决神座,为天谕神座,三大神座,替道主统领天下道门!”
张鲁若有所思。
只听三大神座的名字,他便知晓了道门三大司的作用。
光明神座,最为接近天,道法修为最为高超,是道门的守护者。
裁决神座,每当道门之中有人犯法,便由裁决神座裁决刑罚。
至于天谕神座,乃是道门向天下人宣传道门经典所用。
三大神座乃至下属机构,协调统一,又互相牵制,共同为道主所统帅。
这就是陆道人的想法么……
他有些赞赏。
三权分立,牵制配合,倒也不错。
却也没怎么出世俗里的套路。
汉朝,不也有三公权力制衡么?
都是一回事。
不过,让他在意的,是神座这个词。
光明神座,裁决神座,天谕神座!
莫非新的王朝,道家将发挥巨大的作用?道门的神座,难道地位还在皇帝之上?
陆云看出了张鲁心中蕴含的疑惑,他想了想,方才慢慢说道:“道家,在我打拼天下之时,起了重要作用,若是一脚踢开,未免太过无情,况且这一次的胜利,与其说是我的胜利,还不如说是道家的胜利!道家胜利,必将掌权。”
“道友是要设道教为国教,还是……”
张鲁的神情陡然有些激动。
莫非这位道友要建立传闻中的黄天盛世?
“道家的作用,在以往无数次战争中已经得到了肯定,朝廷将设有司,为风部,雨部,雷部,火部,木部等,都由我道家一脉修士把握,改变天时地利,行云布雨之类!”陆云微微沉吟,思考着开口。
他打天下的速度太快,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构想朝廷的结构,天下便已经被平定了。
道门一定是要被重用,因为他们太重要。
在低武世界,道门还不过如此,但在如今的世界,道门几乎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但道门又不能太依赖。
****终究不是长远之道。
他因此想要寻一个平衡点。
他想了想,又开口道:“新朝的皇帝为道门道主,也只有新朝的皇帝可为道门道主!至于其他国家,我道门神座地位在皇帝之上!”
“原来如此!”
张鲁亦出声。
他明白了这位道人的意思。
新朝的皇帝便是道主。
那三位神座便是皇帝的臣子,也是道主的手下。
完成了身份的统一。
道门在新朝的地位,又比过往的朝代里强大的多。
这就够了!
他想了想,突然好奇问道:“新朝叫什么名字?”
陆云也想了想,道了一个字:“天。”
天。
那就是天朝吧。
……
太平道主陆云与天师道主张鲁说了一番话,便确定了往后的三国位面的格局。
便在这一番谈话后不久,张鲁发动大军直攻蜀地刘璋。
刘璋暗弱,直接投降了。
张鲁又投降了朝廷。
中原便从此一统!
又过一月,汉献帝禅让皇位于陆丞相。
陆云正式登基称帝,国号为天,定都洛阳,并改元: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