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唔,903是个不错的平台。哎,坐下坐下,在我这里不用那么拘束。”蔡清德挥了挥手,笑道:“你还不知道我跟你老师的关系吧?他没跟你说?”
“老师没跟我说。”叶梓再次坐下,摇头说道。
“孙云,你这个脾气,哎,这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蔡清德有点哭笑不得。
“老师?”叶梓疑惑地看向孙云。
孙云先给蔡清德解释了一句:“这次是来比赛,说了,我怕这孩子想法太多,影响了心境那就反而不好。”
“唔,那倒也是。”蔡清德点了点头:“不过从比赛过程来看,这孩子不是那种心境容易波动的类型,就是提前告诉他,应该也没什么关系。”
“小家伙,你倒是猜猜看,我跟你老师到底是什么关系?”蔡清德再次转向叶梓。
&n
bsp; 叶梓早就已经在猜测了,这时也有了一个大致的答案。
“蔡爵士,我猜孙老师是您的学生吧?”
“呵呵呵,你这孩子,察言观色可是聪明得很呐。”蔡清德很是高兴。
孙云也笑道:“爵士是我钢琴演奏的启蒙老师。”
“你又来了”蔡清德很不乐意:“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这是在家里,姨父就是姨父,跟爵士没有任何关系。”
“小家伙,你这个老师啊什么都好,就是太拘泥礼节,食古不化。你啊,有空帮我劝劝他。”
这样的话题叶梓可不便接口,他只是坐在那里微笑。蔡清德也知道这一点,提了一句也就罢了。对于孙云的固执,他可是早就领教过很多次了。
“叶梓,这一次你做的很好,我和你孙云老师都很欣慰。对了,总决赛上我没有给你打满分,你这小家伙不会怪我吧?”又聊了一会儿,蔡清德提起这个话头来。
叶梓笑道:“那怎么可能按辈分来说您是我的师祖,小叶子绝对不敢如此胡来。”
“小叶子?”蔡清德饶有趣味的看着叶梓:“好,那就小叶子吧。不过,我和你孙老师都是学习古典音乐出身,可教不了你这个流行歌手。我们,就各交各的吧。”
“爵士,师承就是师承,礼不可废。”叶梓立刻站起身来:“还有,除了流行音乐,叶梓还跟随老师学习古典音乐,应该算是您的再传弟子。”
这倒不是叶梓刻意要跟蔡清德拉关系。如果孙云没有在古典吉他方面给他指点,叶梓大可不必理会什么,就像蔡清德刚才所说各交各的。但是今世,叶梓在古典吉他演奏的起步阶段,孙云的确给了他很多指点,这就完全不同了。
流行音乐界不太讲究这些,但是在古典音乐界,师承流派这些都是极为讲究的。哪怕叶梓今后成为大师宗师,开宗立派,孙云和倪俊这个师承他也是必须认的。
“哦,原来是这样啊。”蔡清德沉吟道:“那倒真是一脉相承了。对了小叶子,你在古典方面学的是什么?钢琴吗?昨晚团体赛上你的钢琴弹得不错,但是”
“他是学古典吉他的。”孙云接了过来:“他的钢琴是跟倪俊学的,才学了半年左右,基础还是差了一点,不过悟性不错。”
“我说呢。”蔡清德呵呵笑道:“一听就是李斯特在魏玛时的那种散漫味道。不过真要练钢琴,还是走维也纳的路子正规一点。小叶子,千万别学倪俊,记住了。”
“这”叶梓非常诧异。。
。。。
第二百一十六章 流派()
“在钢琴演奏上,倪俊和我走的是两条路子。”孙云笑着解释道:“在钢琴界始终就有三大流派的说法。我是师从维也纳派系,倪俊则是f国这一派。”
“还有一个派系是r系。”
“在f国国立音乐学院的时候,我和倪俊虽然是同班同学,但是因为各自的音乐理念不同,可是没少吵架。不过这交情倒是越吵越好,呵呵,现在想想也是很有意思。”
“是这样啊……”叶梓微微点头:“那爵士说不要学倪老师这样,这……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蔡清德并不说话,仍然笑眯眯的看着这师徒俩。孙云略一思忖,又看了看蔡清德,见他微微点头,这才侧转身来,面对着叶梓。
“这是每个人的音乐理念不同。既然今天说到这儿了,那我就跟你简单讲一讲。”
叶梓同样侧身过来,面对孙云。
“钢琴不是你的主项,所以一直以来我也没有跟你说这些,毕竟,以后你的发展方向还是在古典吉他上面。贪多嚼不烂。过多将精力分散在不同领域,对你没什么好处。这一点,你要切记切记。”
“是,老师。”叶梓恭敬受教。
“嗯,其实你很有想法,也懂得安排时间和精力,我这话也只是给你提个醒。”孙云微微一笑:“那好,我们就先来说说这三大流派中的维也纳派。”
“维也纳?”叶梓前世曾经听说过这个钢琴派系,不过并不是十分清楚:“老师,是不是由贝多芬开创的那个钢琴流派?”
“咦?”蔡清德轻咦一声:“小家伙,你还知道这个?不错,不错。”
孙云笑道:“没错,这个钢琴流派正是由乐圣开创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派系传承。”
“维也纳派系的传承,首先就是由贝多芬到他的学生车尔尼。《车尔尼钢琴练习曲》你总是知道的吧?就是那个车尔尼。”
“车尔尼之后,便是被誉为音乐教育史上最著名最成功的钢琴教育家,pond的莱谢蒂茨基。从1841年开始。莱谢蒂茨基跟随车尔尼足足学习了七年,直到1848离开,当时,他年仅十八岁。而从十四岁开始。莱谢蒂茨基就当起了教师,教授别人钢琴演奏。”
“莱谢蒂茨基一生教了众多弟子,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那些伟大的钢琴家,很多都是他的学生。他的这些弟子各个都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每一位都堪称钢琴大师。这也是莱谢蒂茨基最伟大的地方。他是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我这一支,是师从于莱谢蒂茨基的早期弟子施纳贝尔。五岁的时候,爵士为我在钢琴上启蒙,后来在国立音乐学院,我认识了施纳贝尔的弟子费莱舍先生,并且成为他的亲传弟子。”
“这一流派还有一些其它的传承,说起来太麻烦,我们就不去一一说它了。”
说到这里,孙云暂停了下来,喝了口水饮饮嗓子。
叶梓则在心里。勾勒出一幅从贝多芬开始,由几十位伟大钢琴家构成的传承脉络。当中的一支分外清晰,那便是孙云刚才所介绍的。其它的则隐在其中,看不清楚。不过,其庞大的枝节,完全可以想象出来。
乐圣贝多芬在西洋乐坛的影响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歇了一歇,孙云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
“r系的钢琴家,基本上都是源出于两位鲁宾斯坦。鲁宾斯坦兄弟倡议。并且创办了r国第一所音乐学院,也就是后来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安东鲁宾斯坦是这所音乐学院的首任院长,柴可夫斯基就是这所音乐学院第一届的毕业生。”
“r系的源头就是这所音乐学院,它的学生中包括了很多十九世纪末期的著名钢琴家。比如阿连斯基西洛蒂等人。”
“西洛蒂这位钢琴家既是拉赫玛尼诺夫的堂兄,又是他的老师。他的另一位弟子也是赫赫有名,那便是斯科里亚宾。”
“现代r系钢琴家,基本上都是从这两位传承下来的。”
在孙云的描述下,r系钢琴家的传承也是清晰可辨。
“至于f国派系”说到这里,孙云摇了摇头:“说实话。这个派系很有一点混乱的感觉。从我个人来讲,我不太愿意将它归结为一个真正的钢琴派系。”
“不算一个真正的派系?”叶梓出言问了一句。这样的评价出自一向善意待人的孙云之口,很难让叶梓理解。
蔡清德也是轻轻摇头:“没错。说它是一个传承清晰的钢琴派系,真的很难讲通。小叶子,你听孙云跟你说说,你就知道为什么要这么讲了。”
“好的,爵士。”
孙云用手指在茶几上轻轻敲击了几下,再次摇了摇头,这才继续说道。
“提起f国流派,那就要说到音乐史上两位著名的人物,肖邦和李斯特。f国派系就是肇始于他们两个。”
“小叶子,是不是有点奇怪啊?这两位天才横溢的钢琴家作曲家流传下来的钢琴流派,居然会被我如此贬低。”孙云问道。
叶梓正为这个感到疑惑呢。
音乐史记载,肖邦也好李斯特也好,在作曲和演奏方面都可称为大师,尤其李斯特更是有“钢琴之王”的称号。这样的人物开创的钢琴流派,居然在孙云的眼里评价如此之低?
为什么?
难道,倪俊传授的这些,真的都是错误的吗?
&
nbsp; 叶梓微微紧张起来。
无论是孙云还是倪俊,都是叶梓尊敬的老师和长辈,他绝不希望看见两位老师之间出现不可弥合的分歧。
仿佛是知道叶梓在想些什么,孙云一开口就是叶梓关心的问题。
“小叶子,派系这种事情你不用把它看得多么严重。就像我跟倪俊争了几十年,谁也别想说服谁,谁也别想占据上风。”
“但是不管我们的音乐理念是怎样的,这么多年下来,我们依然是最好的朋友。所以,你大可不必为我们担心。”
“至于说到你,倪俊教你的都是演奏技巧上的东西,跟钢琴流派的关系不是很大。在教你之前我们是商量过的,派系这些事情我们都不插手,由你自己选择。”
“反正,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孙云耸了耸肩,笑道:“以后,你头疼的会是古典吉他上的流派选择,而不是钢琴演奏。”
孙云这话一说,现场的气氛立刻轻松了下来。孙云说的一点都没错,叶梓学习的是古典吉他的演奏而不是钢琴,钢琴派系之间的争斗,跟他的关系真的不大。
喝了口水,孙云继续。
“一个演奏流派,它的源头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它的传承。”
“f国派的源头是肖邦和李斯特,这两位当然没有任何问题。问题是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十九世纪中叶的f国首都paris,并不看重钢琴演奏。当时paris的音乐风尚是歌剧和芭蕾,这样的情况要到1870年以后才逐渐改善。”
“那么在当时,钢琴是在什么样的场合才会进行演奏呢?一个是沙龙,贵族举办的沙龙,肖邦和李斯特都经常在沙龙里演奏。另一个就是舞会。但是小叶子你要知道,在沙龙和舞会这样的场合,钢琴只是一种贵族们附庸风雅的点缀而已,不是主体。”
“这样的情况就确定了,f国派系的传承在一开始就有很大的问题。”
孙云是一边摇头一边继续说着,脸上的不以为然清晰可见。
“后来李斯特离开f国去了魏玛,在那里他教了很多很多的学生,但是教得很不用心。有些只上了几节课的一些所谓学生,就能在演奏会上堂而皇之的打出李斯特的招牌,这样造成的影响很坏。小叶子,你可以想象一下在那个时期,李斯特这位钢琴之王教出的学生都是个什么样子。”
“而肖邦呢?肖邦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权贵之后,比如某某伯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