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翼族和蹄族,看似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量,此时竟然被硬生生拦截在千步开外,无法寸进,死伤非常惨重,整个战斗局势困难无比。
陆辰和竺兰公主等等核心人物,正站在一处高地之上,这里可以俯瞰整个战场,指点江山。
。。。。。。
另外一边,猿魔老祖对战雕魔和牛头怪。
猿魔老祖三千年前得到,只不过却在意外之下进入了一处神秘空间,使得自己这几千年来一直处于一种沉睡的状态,直到前不久才重新出世。
但也因为如此,他躲过了灭世的灾难,侥幸存活下来,自身强悍的基础,加上在那个武学和修真炼器都发展到巅峰的积累,使他一举成为一方高手。
而他此时的对手雕魔和牛头怪,也同样是不可一世的超级高手,虽然猿魔老祖资历要比它们老得多,但真正衡量起来,双方都在伯仲之间,相差不了多少。
尤其是如今这个时代,根本就不理会你是不是资历够老,讲究的只有实力,实力说明一切。
就在陆辰和护宝神兽离开之后不久,猿魔老祖出于愤怒,率先出手,真身诡异的分裂开来,化成无数碎片。
“小心。。。。。。”雕魔对牛头怪叮嘱了一句,他能够洞察入微,捕获空气之中任何一丝异常。
等猿魔老祖的真身聚合,再一次出现之时,他已经到达了雕魔和牛头怪身边。
瞬间,只见一只巨大的黑色拳头凌空罩下,直直朝着雕魔和牛头怪扑了过来。
雕魔和牛头怪二者反应极快,立马同时出手。雕魔双翼一挥,从身上爆发出强烈的光芒,把朝自己扑来的猿魔老祖碎片震开,同时真身飞遁,跳到五十步开外。
牛头怪则是大吼一声,悍然不惧,手中的超级大刀猛然划下,在空气之中剧烈拉出残影,大刀开山裂石,仿佛连虚空都能劈开。
猿魔老祖迅速收拢碎片,真身在牛头怪面前聚合,挥舞双臂,以一只黑色的铁拳盖了上去。
猿魔老祖的拳势铺天盖地,隔着老远就能给人一种巨大的震慑力量,挥舞起来犹如铁锤。
牛头怪浑身肌肉蠕动,全力挥动大砍刀,和猿魔老祖战在一起,双方力量都大不可抗,无法抵挡,堪比九天雷神,有一股一口就要把人活吞下去的气势。
牛头巨怪高高一跃,大砍刀举过头顶,然后聚力从天空之上跳下来,直劈猿魔老祖面门。
猿魔老祖身形瘦小,抬头望着牛头巨怪,随即肉身猛然分裂,再次化作无数碎片散了开来。
“猿神剧变。”雕魔双臂环抱在一起,望着猿魔老祖对付牛头怪,喃喃自语,眼睛之中光芒闪烁。
猿魔老祖的身法,名字叫做猿神剧变,乃是因为猿魔一族的先祖,曾经有过一个天才一般的猴子,得到了神仙的传承,学了一手可以使得真身裂变的法门。
这一道法门就叫做猿神剧变,乃是可以效仿虚仙第八重“元神聚变,”使得真身的一瞬间实现剧变,但是它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元神聚变。
即便是如此,并没有得到元神聚变的精髓,这样诡异的一套法门也足够笑傲天下了。
雕魔的捕获线索能力天下无双,也只有带着它在身边才能克制住猿神剧变,如果没有他在,牛头怪早就落败了。
雕魔利用自己的捕获能力,专门搜集猿魔老祖猿神剧变的轨迹,然后传递给牛头怪,让牛头怪去和猿魔老祖抗争。
这也是导致猿魔老祖在北方的战争屡屡吃亏的真正原因,再加上水妖的骚扰,猿魔老祖便是一败涂地,最后狼狈的撤退回来。
在虚仙十重秘境之中,第八重就叫做元神聚变,分离聚合、万千变化,那个境界已经很接近阴仙了,所以根本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的。
第三百六十九章 决战殷薄情()
不过也只有陆辰才明白,现在如今看起来有点像天下太平的盛世,实际上距离真正的太平还远着呢,因为中原尚未一统,天下依旧三分,只有在灭掉大韩王朝已经大和王朝之后,才是真正太平盛世到来的时候,陆辰也很期盼着那一天的到来。不过这件事情始终一拖再拖,两三年过去,都没有拖出一个结果,尤其是中间还经历了孙子昭之时这一件大事,举过哀痛。
之后,陆辰向幼帝上了奏折,而奏折的内容,便是表达了陆辰的讨贼意愿,同时,这不仅仅是陆辰的意愿,也是孙子昭生前未完成的遗愿,他临死之时紧紧抓住陆辰的手,用颤抖的声音表达了他心中的诉求,便是一定要剿灭那大韩王朝和大齐王朝两路贼子,他才会瞑目。
陆辰当着满朝文武百官,弹劾了他们主张休养生息的说法,力主开战,走着大意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近千字的讨贼檄文,整整写了几十副竹简,花费了陆辰大半夜的功夫,上朝只是立马呈上。
讨贼檄文除了表达陆辰的意愿之外,其中也有先帝孙子昭在位之时经常和陆辰谈论的大事,不灭反贼,誓不还朝,陆辰在讨贼檄文之中表明的立场,就是如此,不灭反贼,誓不还朝。
最终,陆辰力排众议,奏折被皇上亲自批阅,准了陆辰的谏。陆辰在奏折之中的表述,已经是立下的军令状,如若不灭了大韩王朝和大齐王朝两路反贼,平定天下,他便提头来见。
这表示了陆辰的决心,也表达了他对天下一统的渴望。皇上批准之后,陆辰重新上马就任,被封作征西大元帅,领六十万兵马出征,时间定在三个月之后,此消息一出,全天下震惊。
大和王朝的太子太师,被任命为征西大元帅,重启战争,开始对大韩王朝以及大齐王朝的讨伐之路。其中有支持陆辰的,也有持反对意见的,支持的大多是和陆辰亲近的人员。
而至于持反对意见的,则是那些害怕战争,以及害怕战争带来的伤亡,以及损失的人士,其中大部分都是学子,纷纷上奏对陆辰进行弹劾,不过全部都被压了下去,并没有到皇上手中。
战事在即,整个中原天下将重燃战火,这已经成为了不可改变的事实,几乎没有能够更改。
大和王朝开始广泛的召集军队,兵事操练比往年频繁了许多,粮草以及战马都有密集的调动。
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中原再次陷入战火之中已经成为不可更改的事实。而被征讨的两个国家,大韩王朝以及大齐王朝,也有了相应的动作,开始调兵遣将,操练兵事,以作防备之需。
这几个月时间,陆辰一直都在操劳国内的事物,大大小小的,都是亲力亲为,他一心一意为国,但是却不代表别人会这么看他。其中,殷薄情通过传信的方式,向陆辰传来信息。
大意就是对陆辰进行辱骂,以及人生攻击,骂他畜生不如,重启战火,陷整个天下于大不义之中,用心过于歹毒,对此,陆辰只是冷冷一笑,忽然间变得有些愤怒起来,他不去找殷薄情的麻烦,他反倒是来给自己使绊子了,估计是因为唐无情一事,他依旧没有放下来。
唐无情就是他培养出来专门负责帮他对付陆辰的,但是却屡战屡败,几乎没有胜利过,这样的事实,肯定是让殷薄情失望极了,而且唐无情之死,让他十分痛心,陆辰没有想到的是殷薄情这种人,也有痛心的时候。
“看来是该去一趟五象门了,这种不仁不义之庸师,即便我想放过他,道义也不会放过他。”
陆辰在接到消息之后,临时改变了行程,亲自上五象门已经成为了他不得不做的一件大事。
陆辰自从逃离五象门开始,脱离殷薄情的掌控那会儿,他就已经有了觉悟,今生今世和殷薄情之间,一定会有所了断,而且师徒二人之间,一定会有一个倒下,陆辰相信这也是命运。
既然已经是注定好的,那么干脆就让它早一点到来吧,陆辰这一次亲自去五象门,就是要和殷薄情之间做一个了断,当然,也算是决战吧。不过陆辰这些年的修为在提升,气功师修为进入了长生秘境之中,距离武神也不算太远了,阴神也到了虚仙五重境界。但他知道,殷薄情的修为肯定不会是原地踏步的,以他那神一样的资质,以及不择手段的做法,现在应该是在虚仙七重境界了,这只是陆辰单方面的猜测,不过很有根据,陆辰相信不会出入太远。
和一个虚仙七重境界的人决战,生死孰未可知,陆辰自然明白,所以他事先就交代好后事。
哪怕阴神修炼者可以尸解转世,重新来过,他完全可以留下道统,等转世之后再来继续自己的事业,但是他正是因为了解殷薄情的手段,最后才打消了这个想法,因为一旦战败,那么殷薄情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他的阴神碎片逃出来的,更不要谈给他尸解转世的机会了。
在陆辰交代的后事之中,他把一切都托付给了自己的得意门生连城璧。连城璧虽然是武道出家,但是这些年在陆辰的强烈要求下,他不得不重新开始学习起来,熟读四书五经,通大意,深谙伦理纲常。而经过这些年的蜕变,连城璧早就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只会冲锋陷阵的莽夫。
现在的连城璧,用上马能杀敌,下马能治国来形容也不为过,官居一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