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让柳舟欣慰的是,范衷说出那句话后没多久,便又恢复了以往,如此不难看出,他也是一个十分理智的人。
范衷在生完气后,并未多说其他,只是让柳舟派人安排他到驿馆休息。
进得驿馆,范衷双目微凝,今天柳舟说的情况,他觉得有可能是真的,在那一刻,他真的有对江西各县官员动手的冲动,可是很快他又意识到,自己虽说是朝廷派的钦差大臣,可力量却实在太弱,一个小小的户部员外郎,敢跟整个江西的地方官作对?
这些地方官大多在京城朝堂上有所依附,动了他们,就是动了他们背后的靠山,以范衷自己的势力,他是一点胜算没有,就算他将刘墉也拉上,怕也不行。
范衷早已过了冲动的年龄,因此就算他心里对那些贪官恨之入骨,却也只能隐忍。
亦或者,他觉得可以利用一下柳舟。
从今天短短的几个时辰的交谈中,范衷发现柳舟这个人稳重,且颇有心机,也许可以将他拉拢过来成为他们清流一派的棋子。
而之所以说成为他们清流一派的棋子,是因为范衷对于柳舟也早有所了解,知道柳舟其实也是个贪官,只不过对百姓还算好一点而已。
余平县衙,晚风吹来轻柔。
柳舟在庭院里吹风,也在想今天范衷的反应,本来,范衷没有对江西各地方官动手,他心里是十分欣慰的,毕竟范衷不动手,自己就不会成为众矢之的,不过在范衷离开后,柳舟很快意识到,以范衷的实力,根本就没有对江西和地方官动手的能力,他能够意识到这点,说明他是个聪明人。
而聪明人往往是最可怕的。
柳舟很清楚,范衷是清流一派,更是刘墉的得意门生,他绝对不会就江西的事情善罢甘休的,可他又未有所表示,想来心中一定另有谋算?
本来,范衷有谋算柳舟并不在意,毕竟范衷若真能将江西的贪官给制服,对他来说也未必是件坏事,对整个江西百姓而言,更是天大的好事,可范衷用正常手段,是不可能制服那些贪官的,如果用歪门邪道,柳舟又有着隐隐担心。
就在柳舟这样想的时候,一名衙役急匆匆来报,说苏凌阿苏大人怒气冲冲的冲了进来。
柳舟淡笑,心想那苏凌阿必定是得知了吴福失踪的事情。
“请苏大人进来吧。”
不多时,苏凌阿怒气冲冲的走了进来,柳舟连忙迎上去:“何事让苏大人如此愤怒?”
苏凌阿瞪着柳舟,道:“柳大人,你对钱米钱大人有救命之恩,本官来时,他将你的情况也都对本官说了,可你好像并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
柳舟诚惶诚恐,道:“下官身为余平县县令,理应帮百姓渡过难关,不知苏大人所说的职责,是什么?”
其实,柳舟自然明白苏凌阿是什么意思,江西发生灾难,身为和坏常碛糖哦裕闪廴床⒚挥姓庋觯唤鋈绱耍瞧较⒘宋锛郏舛院瞳|一党来说,就是没尽到职责。
苏凌阿微微凝眉,道:“柳大人,明人不说暗话,本官且问你,那吴福去了哪里?”
柳舟露出不解神色,连忙问道:“吴掌柜失踪了,只是苏大人怎么会对吴福感兴趣的?”
苏凌阿看着柳舟,他很想知道柳舟是否知道吴福的身份,可是从柳州的神色上,他看不出一点痕迹来,冷哼一声后,道:“柳大人可还是和中堂的人?”
柳舟心里微沉,这句话并不好回答,可他又不得不回答。
“自然是和中堂的人。”
“既是如此,你应该明白和中堂的意思吧?”
“这……和中堂倒没有跟下官传达过旨意,不过下官心想,和中堂居庙堂之高,定然心怀天下百姓,因此下官这才尽心尽力帮助那些难民的,而且此灾难不能根除,苏大人怕也难向朝廷交差啊!”
说着,柳舟将一锦盒递给苏凌阿,正是前几天吴福等人送给他的和田玉佩。
苏凌阿见是上好的和田玉,心中窃喜,仔细一想,觉得柳舟说的也有道理,这钱财要捞,灾难也要解决嘛。
“柳大人言之有理,不过那吴福,要尽快将他给找出来。”
; 推荐一本好书 绝对值得看
第040章 利用()
夜色深,柳舟突然有一种无法言明的不祥预感来。
这一夜,他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次日,天气很热,柳舟起床后刚洗把脸,一名侍卫便跑来通知柳舟,说他们赈灾大臣范衷想见柳舟,请柳舟到驿馆一叙。
柳舟微微有点吃惊,顾不得吃早饭,连忙跟着那名侍卫去了驿馆。
余平县的驿馆并不是很大,不过安排赈灾大臣的仪仗却是绰绰有余,柳舟进去的时候,并没有看到苏凌阿,想来昨天晚上从县衙离开之后,他定是去了风月场所逍遥。
被侍卫领到客厅,范衷便走了出来,两人坐下后,柳舟连忙问道:“不知范大人有何吩咐?”
范衷淡然一笑:“谈不上什么吩咐,不过是对于江西蝗灾的事情,想跟柳大人合计合计,看看柳大人有没有什么好的举措,毕竟你余平县的物价得到了抑制,可其他各县,都还在那悬着呢。”
从范衷这句话上来分析,两人的见面倒也正常,不过柳舟却不这么认为,他不认为范衷会跟自己说这些话,而他说了,必定有其目的。
不过难得范衷跟自己商议蝗灾一事,为了江西千万百姓,柳舟觉得还是将自己想到的一些策略说出来的好,自己没有能力推广实行,可不代表赈灾大臣没有办法实行。
“回大人话,江西和县蝗灾肆虐,如果任由蝗灾持续下去,这江西百姓只怕三年都难恢复元气,可如果能够及时制止蝗灾蔓延下去的话,明年朝廷再分派些粮食种子来,这里很快就能够恢复过来。”
听得柳舟要制止蝗灾蔓延,范衷不由得心头微动,他今天叫柳舟来,自然有一半目的是为了帮这里的百姓渡过难关,可另外还有一半的目的,那便是要柳舟来当冤大头。
江西各县官员如今得知赈灾大臣来了之后,必定会想出各种办法来应付赈灾大臣,甚至使用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也有可能,可以说,只要他们这些赈灾大臣要对那些官员动手,这些官员必定无所不用其极,如此一来,赈灾大臣的性命堪忧是一问题,是否能解决蝗灾也是个问题。
所以,范衷想将柳舟来打这个头阵,而他的方法也简单,那便是将柳舟打造成浊水中的清流,让其跟其他各县官员为敌,敌得过,蝗灾的事情解决了,柳舟虽少不了一些功劳,可最大的功劳还是他们赈灾大臣的。
敌不过,有柳舟当替死鬼,他们赈灾大臣也乐得在后面帮柳舟收尸。
不过当柳舟提出抑制蝗灾蔓延的时候,范衷真的有点吃惊,古往今来,发生的蝗灾定然不计其数,可在这么多的蝗灾当中,敢采取措施抑制蝗灾蔓延的并不多,原因自然是古人愚昧,认为这是天罚,只能任其慢慢退去。
柳舟敢提出这个观点,让范衷很惊讶,因为不是谁都敢提出这个观点的。
而巧的是,在范衷来江西的途中,便想过很多应对蝗灾之策,按照他的想法,帮百姓渡过难关,并不困难,可让百姓恢复元气,就需要时间了,唯一最快的方法,就是抑制蝗灾蔓延。
他是认同这个方法的,不过他没有勇气这么做,这么做,要忍受各方面的压力,他不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抵挡各方面的压力。
可听到柳舟这么说之后,他就有点释然了,自己不想冒险,那可以让别人冒险啊。
范衷看了一眼柳舟,笑了笑:“柳大人说的办法,本官也赞同,只是这样做,恐怕要受到舆论的指责吧。”
柳舟早料到范衷会这么说,他点点头:“被指责的可能性很大,不过若真能够抑制蝗灾,等百姓看到希望后,他们自然会改变想法。”
“成王败寇,这个道理自古以来都是适用的,柳大人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只不过问题难就难在如何让百姓从一开始就认同我们的方法,不然抑制蝗灾蔓延,是无法实行的。”
柳舟听范衷这样说,心里有点欣喜,因为从范衷的话里,不难看出他也是倾向于抑制蝗灾蔓延的,不过很快,柳舟又隐隐感到一点不安,他觉得范衷同意的太过随便。
抑制蝗灾这个方法,对柳舟来说是最好的方法,他有后世经验,知道蝗灾根本就不是什么天罚,不过是江西的气候太过适合蝗灾繁殖,以至于成为了灾难,可自己知道,范衷却不一定知道,无论是谁听到自己这个方法的时候,都会犹豫,甚至是断然拒绝。
范衷也有犹豫,可仔细想来,却不像犹豫,更像是诱导,诱导自己说出更多的事情来,所以这个时候,柳舟不由得警惕起来。
这一切都发生的很快,范衷那句话说完之后,柳舟连忙笑道:“范大人说的极是,不过要想让百姓认同也并非一点办法没有,百姓迷信,那我们就顺着他们走便是。”
“哦,何为顺着他们走?”
“无非就是天降祥诏之类的东西,比如说有人从土里挖出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蝗神乃恶,民可除之之类的话。”
范衷是个读书人,自然明白柳舟说的是什么意思,古往今来,那些谋反的人谋反之前,都会想办法弄出这些来给自己造势,以便让人认为自己是天命所归,他们不造反,可让百姓认为除去蝗虫也是天命所归的话,他们自然不会害怕什么天罚。
只不过就算如此,仍旧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就算真的挖出了这些东西,没有官府的支持,这些百姓也不一定敢动手吧,所以,这件事情需要一个领路人。
范衷看了一眼柳舟,将自己的意思说了出来,而这也正符合了他今天让柳舟来这里的真正目的,将柳舟推出去。
本来,范衷想好了不少说辞,在这些说辞当中,甚至有帮柳舟树立青天之名的诱惑,不过这些都没有用上,因为柳舟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个,而且是绝好的一个。
当范衷讲个自己的意思说出来之后,柳舟已经明白,自己掉入了陷阱之中,而且是自己掉进去的,当然,范衷的话不可能说的很直接,就说要自己来当这个领路人,不过柳舟是个聪明人,自然听得出来范衷话中意思。
再三思索后,柳舟点点头:“既然范大人这么信得过下官,下官就来组织这件事情好了,只不过到时还请范大人多加支持才行。”
“这个柳大人尽可放心,为了天下百姓,本官断然不会袖手旁观。”
谈完这件事情后,两人又谈了一些抑制物价,给百姓发粮的事情,这些事情都是必须解决的,范衷自认清流一派,心系百姓,自认也是赞成,这样说完,柳舟才从驿馆离开。
离开驿馆的时候,已快到中午,柳舟感觉腹内空空,可如今街上的食物还是太贵,因此他强忍着回到县衙,命人给做了一碗面条。
吃饱喝足,他才将王安叫来,将准备石碑的事情给王安讲了一遍,王安听完,点点头,然后便下去准备了,而这个时候,柳舟觉得很有必要去见一见苏凌阿,石碑的事情出现之后,如果苏凌阿反对,这事也不好办,而且为了避免被苏凌阿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