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爷爷!”冬月依了过去。爷爷揽着冬月,笑呵呵的问刚下车?吃饭没?
奶奶却一把把冬月拽开,“你俩怎么回来了,是不是在外面过不下去了?”奶奶打量着由于摘了一下午托盘儿浑身剐蹭的脏兮兮的娘俩。
“冬月说想爸爸了,我带她回来看看。”郭妈心说就自己娘俩这样活像逃荒回来似的,你就自己想象吧!
爷爷赶忙圆场,“快去准备做饭吧,吃了饭再说!”
奶奶一边嘀咕“就是过不下去了,才又回来祸害我们!”一边往厨房去了。
爷爷看着娘俩,想说点什么还是叹了口气。
郭妈和冬月倒是坦然的很,该吃吃,该喝喝。奶奶做的饭真心是好吃,普通的茄子愣是让冬月吃出了烤鹅味儿,她家的厨艺基因肯定甩郭妈家好几条街都不止!
郭妈也是埋头吃的起劲儿,总吃外食这家常菜简直太下饭了!
娘俩的狼吞虎咽在奶奶看来更是觉得这两人肯定是在外面过不下去了才回来找大儿子的,联想到大师上午说的话,气更不打一处来,饭桌上就摔摔打打的。
“好好吃饭,摔打什么!有事吃饭完说!”大家长一发话谁都溜溜的,吃完饭郭妈自觉的帮着收拾刷碗去了。
奶奶偷偷的小声问冬月,“月月啊,你告诉奶奶,你们这几个月是咋过的啊!”
“没饭吃,妈妈说回来找爸爸就有饭吃了!”冬月也小声的回答。
奶奶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等郭妈收拾完进屋就问,“你们是没饭吃了才回来的吧!”
郭妈也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我们娘俩自然要回来靠郭老大过日子啊!”
“你这个灾星!你。。。”奶奶看郭妈底气这么足,立马就要跳起来骂人。
爷爷拽住奶奶,“你想干啥?老大媳妇说的没错,她不找老大能咋办!”
“妈,你有郭老大电话吧,你给郭老大打个电话,接我俩回家呗。”
“我没有,找不着他!还想让老大回来祸害他啊你!”
爷爷打断了还要说出什么的奶奶,对郭妈说:“行了,你们先去老二家西屋睡觉吧,有什么事明天说!”
郭妈也不愿意听奶奶在这骂人,让他们老两口商量去吧!
来到二叔家,二婶早就把西屋的炕烧好了。二叔二婶都是实诚人,郭妈一直都觉得郭老大把全家的得瑟劲儿全攒自己身上了才能这么不正调。
早早躺下的娘俩根本就不习惯这么早就睡,冬月索性带着郭妈进了商业街说话方便。
“这事能顺利吗?”冬月问
“看看吧,你爷你奶现在准商量着呢。”
此时爷爷屋里,“那大师说的太灵了,她说灾星要回来了,这不下午老大家的就回来了。”
爷爷也不能说郭妈不是那个大师嘴里的灾星,这事吧,知道了不管准不准都让人犯膈应。“你给老大打电话都跟他说了吧,让他自己看怎么办!”
“行,明儿上午我就去大队打电话去!”
第二天一早,听到东屋有动静郭妈就起来了,在别人家睡觉睡不实。给还睡着的冬月掖了掖被子,郭妈穿衣服下了地。
老二媳妇正烧火做饭呢,郭妈忙上前搭把手,农村这活她小时候干过,现在会干的也是有限,只能往炉子里添点柴火啥的,做做样子罢了,老二媳妇也不能真让她干啥。
“春凤啊!你今天啥时候去放牛啊?”郭妈问正刷锅的老二媳妇。
“吃完饭就去,顺便去看看山头咱家的地什么时候能收。”
“那你带着我和月月呗,我俩去看看有没有蘑菇啥的。”
“行啊!一会给你俩找两个土篮子,山上现在估计不少,捡点蘑菇咱晚上加菜。”二婶痛快道。
没一会儿,奶奶那屋有动静了,二婶忙去自己屋里把女儿丹丹摇晃醒。
“丹丹快起来吧,你奶起来了,你要是再不起小心一会挨骂。”丹丹本来还赖叽呢,听到奶奶要来了,一个鲤鱼打挺就起来了。
郭妈一看这架势,赶快去屋里叫冬月,她都快忘了自己这婆婆的厉害了,一会看见孩子没起准是一顿数落。
冬月迷迷蒙蒙被郭妈拽起来,等到衣服被郭妈套上的时候还没睁开眼呢。重生以后哪起过这么早,睡眠不够可是要影响她长高的!
“坚持几天哈,等回家了想怎么睡怎么睡。”看女儿起的这么困难,郭妈心疼的不得了。
浸过热水的毛巾粗,奶奶家的毛巾用太久都硬了,擦在脸上火辣辣的。
31。我爱这丰收的大山(二)()
奶奶来时丹丹和冬月姐俩正乖乖坐在凳子上等着郭妈轮流给扎辫子,小锅里的小碴子粥咕嘟咕嘟地冒着泡,奶奶把蒸着的大锅盖子揭开,看到贴着的玉米饼子快好了,就拿了个小号的盖帘放到锅里,上面放上一碗快手调的酱。
酱是自家做的,里面打上一个鸡蛋,再去园子里掐了几个尖椒,切成末和酱拌在一起上锅蒸,估摸着正好和大饼子能一起出锅。奶奶使唤二婶去园子里摘了大葱和黄瓜,再使唤郭妈摆盘子碗,自己去隔壁屋叫爷爷吃饭。
前世里郭爸和郭妈一般不回村里,家里爷爷奶奶加二叔一家一共就五口人,所以就一起开火了。无奈的是二婶的厨艺实在不佳,明明是一样的菜和调料,她就能做出别样滋味儿来,比郭妈还不如。
爷爷这辈子让奶奶伺候的嘴都刁了,实在是受不了二婶给做饭的“孝顺”,所以奶奶就一直没离开厨房。每每聚到一起吃饭,奶奶总是唉声叹气,什么我命苦啊,老了也享不到儿女福,这么大岁数还得天天给你们做饭。。。
二婶每次都不好意思喏喏的应着,转头更加卖力的干农活。郭妈这个更指不上的大儿媳妇则是低头猛吃,庆幸自己厨艺不佳。看看,饭做得好就得做到老啊!
早饭时照例是爷爷要问问每个人今天都有什么活儿要做,二叔说要把牛车拾掇拾掇准备过几天去地里拉苞米,二婶说要去后山放牛顺便看看家里后山那几片地什么时候能收。郭妈报备要和二婶一起去放牛,顺便捡点蘑菇。奶奶出乎意料的没反对,自己还得去队里打电话呢,老大媳妇要是在家准得问自己去哪儿。
吃完饭丹丹姐就上学去了,村里有小学,在坡最下面,跑下去上学也就十几分钟。二婶在院子里找了两个土篮子,一个给郭妈,一个给冬月,自己则背了个大背筐,现在正是山里丰收的时候,随便捡点什么都能凑一背筐了。
气喘吁吁的赶着牛爬了一个大岗梁才是一片略开阔的草地,一跺脚好多蚂蚱就四散跳开特别有意思,冬月乐的猛跺脚。
她记得小时候二叔还领着她和丹丹姐抓过蚂蚱,然后找块有点洼的大石头升上火,把揪了大腿不能蹦的蚂蚱扔火里烤着吃呢,那时候真是觉得又有意思又好吃,现在要是二叔再做这个“大菜”,她是肯定不吃的!
二婶把牛拴在一颗大树上,就带着郭妈冬月往边上的林子里走,这片靠着田地的都不算密林,真正深的林子离田地远,只有特别有经验的人才敢进,一般人进去怕是走不出来。
刚下完秋雨,再加上这几天早上有雾,林子里的蘑菇特别多。松林底下,还有乱草枯叶中,有的蘑菇已经长出来了,有的却被叶子盖着鼓了个小包,一不小心就能忽略掉了。前面二婶拿着个小耙子,看着鼓起来的草堆就扒拉两下,捡到蘑菇就回头给郭妈看看,告诉她什么样的能吃什么样的有毒。
郭妈小时候也捡过蘑菇,太长时间了这时候只能记住几种,二婶正好唤醒她记忆了,没一会儿就上手能教冬月了。这是榛蘑、那是松蘑、大腿蘑、猴头蘑。。。没有完全张开的蘑菇最好了,蘑菇丁吃起来肉嘟嘟的,口感十足。伞状的蘑菇也不错,现吃或者晒干了冬天没菜时候吃都绝了!
在一个地方发现有蘑菇了,二婶都会在附近翻翻草,一般都能再找到不少,没一会儿就捡了一半背筐。郭妈是捡到蘑菇了往自己筐里放点,再往冬月筐里扔点,冬月捡了放自己筐里,趁二婶在前面走的时候再转移到商业街里,所以一直保持筐里装个小底儿。
二婶农活干惯了走的快,郭妈和冬月在后面一边找蘑菇一边慢慢走,反正朝着这个方向一直往前走就是家里的地也不怕走丢。下完雨路滑,冬月小腿跐溜跐溜费劲的倒腾,一不小心被枯草下的腐树干绊倒了。
“哎呦!”林子里都是枯叶摔倒其实一点都不疼,只是这突然一下子有点吓人罢了,郭妈闻声赶忙转过来扶孩子。
“怎么回事儿,也不小心点!”郭妈给冬月拍掉膝盖上的泥和叶子。
“妈,你看,那是榆黄蘑吧!”这一跤不白摔,摔倒之后冬月的视线角度看到什么金黄金黄的,伸手扒拉开一些干树枝子,是一片枯树桩子,上面长了大片大片的榆黄蘑。
“还真是!这么大片的可少见啊!让人发现早就没了!”郭妈也好多年没看到野生榆黄蘑了,冬月这么清楚的记得榆黄蘑,实在是因为它长得太漂亮了,这黄的发亮的颜色实在是招眼,小时候二叔二婶偶尔上山找到点榆黄蘑,回来炒了韭菜真是鲜的不得了呢。
郭妈和冬月赶快上手大坨大坨的摘,这感觉简直太爽了!很快土篮子就放不下了,转手冬月就都放商业街去了,等晚上再好好收拾收拾,太赞了有没有!
等娘俩晃悠晃悠出了林子,二婶正着急的等在地头呢,看着娘俩出来了一副感谢天感谢地的模样。
“大嫂,我,我平时自己走习惯了,一时只顾着往前走都忘了你俩了,我这一出来才想起带着你俩呢,吓得我一身冷汗,还不敢回去找你们怕走两茬去。。。”
“没事儿,我记得道呢,丢不了,看见有蘑菇我俩就捡了一会!”郭妈现在的土篮子已经八成满了,冬月的还是个小底,二婶的背筐都快满了,真是□□裸的差距啊!
二婶知道自己这个大嫂不擅长农活,今天就是带她出来玩儿的,也没指望她干啥,有一土篮子不错了,冬月还是个六岁孩子呢,不捣乱就挺好了。
这再次印证了郭妈的神理论:会的多就干得多,不会就啥也不用干!她是这么要求自己的,所以婆家人都觉得她除了长得漂亮就是个白吃饱。她也是这么要求冬月的,所以冬月前世虽然家境一般,也照样啥活儿都不会干!奶奶早就说了,要是郭爸在村里种地的话,她肯定不会同意他找郭妈,肯定给郭爸找个像二婶那样能干的!
回去就不从林子里穿了,沿着地头走,二婶说看庄稼这样大概半个多月就能收地了。绕了一圈,在冬月都快走不动的时候终于回到了栓牛的地方,冬月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
不一会儿听到叮叮当当的铃声,接着是“喔,唷”的吆喝声,一辆牛车从远处田地方向赶了过来。
“二嫂放牛来啦!这是大嫂吧?这是帮着回来收地了?”赶车汉子招呼着说。
“大伟这是拉豆子回来了?”二婶看着牛车上装了点大豆。郭妈这才记起这是住在坡下的大伟,就是过年郭爸在他家喝多了趴雪窝里那个,忙也跟着打了招呼。
“豆地里还剩点豆子就让我拉回来了,这是大哥家的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