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娘子有毒-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文昊也知道高宏宣的事,没有多问,只是低下头去一口吃干净了杯子里的酒,想起了方才在行礼时看见沈若华的情形,那张清丽娇艳的脸越发动人了,也不知道为什么从前他并不觉得沈氏好看,甚至觉得很是寻常,现在却越发觉得那张脸打动心扉,尤其是看了寿宁长公主再看沈氏,只觉得心中一阵阵的闷痛,明明她是他的妻室,贤惠大度貌美心慈,可现在怎么就成了这样!

    他叹了口气,低声与高宏宣道:“若是当初不曾和离,现在何至于如此”这会子他才承认真的是悔不当初。

    高宏宣却是吓了一跳,酒都醒了一大半,左右看看正热闹地吃酒喧闹着的宾客,压低声音在薛文昊耳边道:“你不会还想着沈氏吧!她如今可是二品女医了,那样一身好医术连宫中太后娘娘与皇后娘娘都很是看重,你已经尚了公主是驸马了,怎么也是不可能了”夫妻大半年,居然连有这样一身医术都不曾露出半点来,这位沈氏很是不一般,高宏宣本能地觉得沈若华不一般。

    薛文昊没再开口,依旧一杯接着一杯吃着酒,脸色越来越难看,好似这一日不是他的喜事,倒更像是开始了受苦受难的时候。

    等到丫头们搀着薛文昊往琼碧院回去时,他已经醉的不省人事了,只是紧闭着眼一直咕哝着:“不回,不回院子”

    丫头们哪里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只是照着薛茂业的吩咐送了他进新房去,寿宁长公主还在房里等着呢,已经是动了气性,训斥了好几个跟前伺候的丫头。

    听丫头说薛文昊回来了,一直气恼着的寿宁长公主顿时舒展眉头,一脸笑容正要让他进来,却看着几个丫头吃力地扶着一滩烂泥一般薛文昊进了房来,登时火起:“这算什么,洞房花烛夜他却醉成这副模样,是要我伺候他不成?!”

    丫头们都不敢说话,低着头把薛文昊送到了榻边,他径直倒在了榻上,醉得糊里糊涂一把扯开自己的衣袍,高声道:“把莲姨娘叫来,伺候爷更衣歇息!”往日他吃醉了都是让莲姨娘伺候的,她伺候的时候久,最是知道他的喜好,这一回朦胧中也是如同以往一般吩咐着。

    寿宁长公主已经气得七窍生烟,新婚之夜他居然叫莲姨娘来伺候!可见平日是多么宠爱这位莲姨娘,连她这个长公主都没放在心上。

    她冷笑两声,阴冷地看了眼躺在榻上的薛文昊,与一旁伺候的丫头道:“去,让于嬷嬷去西厢房,传我的吩咐,莲姨娘这些时候伺候驸马有功,替我赏了她一丈红!”

    丫头吓得脸色瞬时就白了,寿宁长公主说得一丈红是宫中的一种私刑,将人裹上白绢狠狠杖打,直到那白绢被鲜血全都染红了才算完,那时候人也大都不成了,不死也残。她们哪里想到新婚之夜寿宁长公主便要对姨娘们动手,还是这样很辣的私刑。

    可是对着寿宁长公主的怒火,她们谁也不敢劝,只得低声应着出去传话去了。

    这会子榻上的薛文昊其实已经醒了,方才他刚说完让莲姨娘来伺候的话时就惊醒过来了,才想起如今已经不是沈氏在跟前了,是寿宁长公主这个灾星,只怕要大闹起来了。

    他也听到寿宁长公主说的话,不由地结结实实打了个哆嗦,想不到这个女人如此心狠手辣,可是他半句话也不敢说,不敢开口替莲姨娘说半句话,只是闭着眼装醉,只有这样寿宁长公主才会放过他,不会连他一起收拾了。何况他实在是不想与这个又丑又老的女人同房,不如索性装醉还能蒙混过去,他打定主意一动不动躺在榻上闭着眼一副醉的狠了的模样。

    可是寿宁长公主的下一句话就把他冷汗也给吓出来了,只觉得头皮发麻,手脚冰凉:“让嬷嬷们进来,把驸马的衣服都给我脱了,放了帷幔,伺候我歇息!”

    她这是要强上呀!薛文昊只觉得心如死灰,生不如死,却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扒了个干净丢在榻上,等着寿宁长公主蹂躏。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四十九章 疫灾(第一更)() 
宫中的召见来的很是突然,沈若华还在回春堂里给病人看诊。这一回的病人是个有些年纪的行脚商人,脸色青黄,颧骨高高耸起,看起来瘦的有些脱了形,坐在位上还身子微微晃动着,连伸出来让沈若华把脉的手都在抖动,看起来很是不好。

    沈若华把了脉,却是皱着眉头收回手来,并不着急断症写方子,却是问让王福生把病人请到一旁的小厢房里吃茶,又问了几句才进来回话。

    “说是从西北采买了马匹到京都来,才出大同府就病了,又拉又吐,沿路也去看了郎中,拿了方子吃了汤药可还是不见好,到了京都实在撑不住了。”王福生回话。

    沈若华脸色更是难看,正要吩咐王福生再去问几句,却听撩开帘子进来的青梅脸色凝重地道:“娘子,宫里来了人,已经到了铺子里了。”

    沈若华一惊,还不到进宫给许皇后看诊的日子,便是有什么事也会直接传召,宫中怎么会突然来人,难道是皇后的身子有什么事了?她忙写了一个方子,吩咐王福生给病人拿了药先服下,她还没有问清楚具体情形,只能先用止泻止吐的方子对症下药,毕竟病情耽误不得。

    出乎沈若华意外的,宫里来的居然是位小太监,一身青灰长袍看着跟寻常人一样,只有腰上挂着的腰牌显示他来自宫中的身份,见了沈若华忙恭恭敬敬地拜下去:“沈女医。”

    沈若华不明所以,忙问道:“不知公公前来回春堂是有何事?”

    小太监正色道:“请沈女医速速进宫,太后娘娘召见。”

    沈若华一愣,太后再一次召见自己,难不成还是为了许皇后的皇嗣?她前两日进宫请平安脉时明明都很好,自从有了上一次的事,坤宁宫打死了两名照看杂物的宫女,说是错了规矩,只是究竟是因为什么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只是从此以后坤宁宫里的规矩就更严了,所有送进坤宁宫的物件都要请几位嬷嬷看过点了头才能留下,如此防备森严又怎么会还有什么事。

    沈若华满腹疑惑,也顾不得再多问,让青梅伺候自己换了紫色团领金线折枝梅鸣鸾女官补服罗裙,照着宫中规制梳妆妥当,上了马车跟随小太监往宫中去了。

    当沈若华坐着的宫车停在慈宁宫门前时,宫女们忙上前迎住拜下。沈若华抬头看着高大庄严的宫殿,微微蹙眉:“可是在慈明殿?”

    宫女们恭敬地道:“是,太后娘娘与皇上已经在殿中了,还有太医院的几位大人也在殿中觐见。”

    太后与皇上都在,太医院的那几个也在殿中?沈若华眉头拧得更紧,看样子是有什么事了,只是牵扯到太医院的那几位太医,恐怕就不那么简单了。

    她没有再多说,挺直身子跟在宫女进了宫门,往慈明殿走去。

    慈明殿里此刻气氛很是凝重,邵太后高坐在凤位上,冷冷望着殿中跪了一地的太医们,一反往常的温和,声色俱厉地道:“你们是说没有法子?连个方子也拿不出来?”

    太医院的七八位太医都是面面相觑,面上都是惊恐之色,却仍然没人敢开口,好一会太医令冯朝生才战战兢兢地道:“太后娘娘,看诊需望闻问切,如今不知具体情形,实在不知该如何救治,何况听急报中所说的病症,像是,像是”像是什么他终究没说出来,毕竟这可是天大的事,不比寻常的误诊,若是一不小心说错了,他恐怕不但要丢了太医令的乌纱帽,连脑袋也不一定保得住。

    就在太后脸色难看至极时,宫女进来跪下禀报道:“沈女医在殿外等候召见。”

    邵太后脸色微展,道:“让她进来。”

    沈若华进了殿中,拜下给邵皇后与皇上行礼请安,邵太后点了点头,让她起身来,一直坐在一旁逗弄着蛐蛐罐里的蛐蛐玩的不亦乐乎的皇上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沈若华:“你就是那个皇后指名要了去做女医的沈氏?”

    沈若华屈了屈膝:“是。”

    年轻的皇上上下看了看她,漫不经心地道:“也不过如此,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说罢,低下头继续用草茎逗弄着蛐蛐,对殿中太医们战战兢兢的模样和所说的事没有半点在意,好似那些还不如他手里的蛐蛐更重要。

    沈若华目光微微掠过上座的皇上,心里暗暗一叹,这位年幼继位的年轻皇上自来不爱打理朝政,只爱游玩嬉闹,让邵太后操碎了心,如今看来只怕更是变本加厉了,倒是难为邵太后年岁已长还要操心朝中之事,又没有人能够再替她分忧。

    邵太后看了眼沈若华,开口道:“今日召你进宫,是有事要你与几位太医商议,此事事关重大,你们务必要想出法子来。”她说罢看了眼冯朝生。

    冯朝生只得与沈若华道:“昨日宫中得了西北八百里加急急报,说大同、潞安等州府出了疫灾,已经有好些镇子都已经瘟疫暴发,病倒了许多人,连驻守西北的梁家军中也有不少兵士将领都染上疫症下不了榻了。”

    疫灾?西北?沈若华忽然想起了回春堂里那个商人,他就是来自西北,也是在那里得了病症的,难道他也是染了疫症?

    邵太后听到疫灾两个字便眉头紧皱,执掌朝政这许多年,她怎么能不知道疫灾是何等可怕,一旦暴发就无法遏制,只怕过不了多久整个西北就会大乱,流民四起哀鸿遍野,更是民不聊生,何况如今连镇守西北的梁家军中都已经染上了疫症,若不及时设法救治,找到治疗疫症之法,恐怕不需要多少时日,一直虎视眈眈的鞑靼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长驱直入,打进关中直逼京都而来,那时候整个帝国都会岌岌可危!

    她脸色冰冷,盯着冯朝生与沈若华以及一干太医,一字一句地道:“若是拿不出救治之法,留你们又有何用,都让锦衣卫带去问罪处置!”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五十章 替罪羊(第二更)() 
邵太后的话刚落音,一直玩着蛐蛐的皇上抬起头来,瞥了一眼面如土色哀求着望着他的冯朝生与几个太医,冷笑道:“直接赐死便是了,不如请了张真人来当太医令最好了,他可是能够点石成金,起死回生的。”

    邵太后脸色一沉,低声斥道:“皇上这是什么话,张真人不过是个游方道士,怎么能当太医令。”

    皇上不满地撇了撇嘴,又不理会他们继续逗弄蛐蛐起来。

    冯朝生脸色更是惶惶,跪在地上给邵太后磕了个头:“太后娘娘明鉴,如今不知西北具体情形,实在不敢轻易断症,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病症。”他急急忙忙说着,“只怕还需请西北的军医将病症具体情形加急报送到京都来,臣等才能商议断症。”

    邵太后登时大怒:“西北如今已经是乱成一团了,若是再等着军医报了病症来,只怕早已疫症横行,天下大乱了!难道你们就一点法子也没有吗?”

    冯朝生几个太医都是低下头去:“臣等无能。”承认无能总比要他们断症得好,这可是天大的事,要是真的说错了,只怕是要被诛了九族了。

    邵太后只觉得怒不可遏,可又无可奈何,终究疫症之事还得这些太医拿出方子才能遏制,可如今已经是迫在眉睫半刻都耽误不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