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破败的土屋在冬日的寒风下瑟瑟而立,一个妇人和一个三岁大的孩子并排躺在床上。
刘美丽面色沉重伸出手,在两人的鼻子上探了下,轻轻地对着叶锦辉摇了摇头。
尸体已经变得冰凉,也不知死了几天。
叶锦辉忽然觉得眼眶又酸又涩,深吸了一口气,慢慢地走了出来。
刘美丽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他哭出来就好了。”做为一个大夫,她已经看惯了太多的生死,早已经麻木了,只觉得心里沉甸甸的,“我想先回去了。”
还有无数病人等着刘美丽,早回去一会儿就多一份希望。
“师姐稍等我片刻,我稍后就走。”死者还没有入殓,必须帮着办了。
若可以选择,她希望自己永远不要遇上这样的事。
“你帮他买一口棺材,先将人安葬了再说。”叶锦辉掏了张银票,递给了车夫洪伯。这位洪伯是一直跟在叶老爷子身边的老人,事情托给他,叶锦辉十分放心,“然后将他们带回叶家。”她指着那两个孩子说道。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29章 扬名()
就算那乞儿窝真的背后有人又怎么样?既然出手救了人,自然一救到底,难道还能因为怕几个乞丐而不救了?
传说去叶家岂不是成了笑柄?
但早些知道,她自然不会将人带到如意坊,偏还得装出一副感激楚璃早告诉了她的样子,一想到这个叶锦辉一肚子气。
回府之后,赶紧先找安国夫人禀明了此事。
安国夫人皱眉:“乞丐也这么嚣张了吗?我叶家既然救了人,自然不会半途而废。”说着又向跟着的两个侍女道:“你们去两人人去如意坊,就近保护那几个姑娘。”
叶锦辉这才松了口气,“幸好有姑祖母在,不然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你们小孩子家,没经过事罢了。”安国夫人安抚道,“这泉州的土地,皆是你祖父带着将士们用鲜血换来的,他们的妻儿怎能被人如此对待?”
正好当天晚上叶老爷子回来了,安国夫人便把这件事直接告诉了他。
“自我上任之后,朝廷虽然没有给泉州拨任何军饷,但是我这些年跟着老将军,还是存了一点银子。倭人攻城之后,死去的将士一共三千五百一十八人,抚恤费一共是十万两银子,摊到人头,一人应该也有三十几两银子,普通人家一年的花销也不过是三五两银子罢了。”
但战事才过去两年,却已经让这些孤儿寡母生活不下去了。
“明天我便派人去查,到底是哪个王八蛋贪了银子!”叶老爷子暴怒,“至于城里的小乞儿,不如由阿妹出面,办一个善堂,将他们全都收养起来,不然我难以心安。”
安国夫人点头,“我也这么想。若不是辉丫头,只怕我们都还要被蒙在鼓里。这孩子倒是有一副慈悲心肠。”
叶老爷子第二天一早就把几个千户、百户全招集到了一起,说了平显兵和郝飞的事,那些百户都默不做声,甚至有人说:“水至清则无鱼,若管得太严,以后只怕会指挥不动人。”
叶老爷子就把这样的人默默地在心里记了下来,也不去查他,只是增加了冬日训练的内容,完不成任务,就直接罚那几个反对清查的百户。
不出三天,就有谣言传出来,某某百户、总旗贪了手下的抚恤费。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许多人便觉得,若想往高处走,必须把上面的人先给拽下来。
不等叶老爷子说换这些人,下面就已经闹开了,悄悄地找到叶家爷子告密的人一茬又一茬。叶老爷子顺理成章地换掉了那些借用官职只为自己谋取利益的人。
也有人怕丢官,把贪的钱偷偷地又给死者家属送去了。
这样的人,叶老爷子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们都说了,水至清则无鱼,我考虑了两天,觉得非常有道理。”
贪了银钱的人,只要还在任上的,便悄悄地又把挪用的钱给补上了。
事情只要做了就有痕迹,何况是贪钱,不知有多少人明里暗里来揭发那些补钱的人。
对于那些被揭发得次数多的人,叶老爷子便慢慢地寻着机会换了一些,当然,他并不敢大刀阔斧地动手,毕竟这几年边境一直不稳,就算如此,在大家的眼里也算是大换血一次了。
不过,这些事都已经和叶锦辉无关了。
“事情你祖父在,你就放心吧。郝飞和平显兵也去善堂帮忙了,你可要去看看?”安国夫人在姑娘们去请安的时候,问叶锦辉道。
叶锦辉摇头,“他们能得到姑母的照顾,也是他们的造化,我又帮不上忙,还是别过去添麻烦了。”
安国夫人却执意让杜嬷嬷给姑娘们讲了善堂的事。
“那些孩子们起床时间跟大姑娘差不多,早起先练一些防身的功夫,然后吃早餐,早餐是一碗米粥,一个粗面馒头,上午的时候去帮着挖地,中午吃五谷杂粮配一碟青菜,表现得好的,下午开始读书、识字,夫人专门请了个老爷给他们做先生。到了晚餐,则食米粥配腌菜。”
叶锦华一听就琢磨开了,姑祖母这是拿那些流浪儿来告诫她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呢。“那些孤儿的生活实是太苦了,侄孙女愿意将每个月的月例拿一半出来,赠与善堂。”
此时不表现,更待何时?
经她这么一表态,其他的姑娘也纷纷表态,唯有叶锦辉道:“我愿意把去年做生意的银钱捐出来给善堂。”说着拿了两千两银票出来。
叶锦华又羡又恨,“大姐姐真是有钱!”
叶锦辉但笑不语,反而跟着李家的表姐们扬长而去了。
她这几天,一直忙着给表姐们画围屏的图样,先画小图给她们挑,然后再决定画大图。
“我们看着这个也好,看着那个也好,居然不知道选哪一个了。
李三姑娘却道:“我有一次看别人家里有一套春夏秋冬,每季三副,单独可以摆,又随时可以换,不知多羡慕。不如真妹妹就帮我们画这个吧。”
李大姑娘有些犹豫,“那就等于每人要绣四幅,时间有点太赶了。”
李三姑娘皱眉,“那边绣了九百九十九个福字呢,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被她给压下去了。”
“四副就四副吧,先把别的事都停下来。”李二姑娘一锤定音。
如今姑娘们年纪也大了,郑先生并不给她们布置功课,反倒是让她们自己约束自己,有不明白的去问她。
李大姑娘和李三姑娘琴棋画一概不学,“那些东西不能吃也不能喝,不过是个虚名罢了。我们只需认得字,明白书上的意思就行了,其他时间便学针线,“我们的目标,便是开一家绣坊。”
李二姑娘倒是什么都学,“若是不学,岂不是辜负了许多人?”
李二姑娘虽然学得杂,但是做事却极快,绣功并不比其他二位差,“我们每天绣上三个时辰,只怕两个月就绣好了。”
表姐们这么有上进心,叶锦辉也不好劝阻,少不得站在凳子上好几天,终于在绢上画了出来。
自此,李姑娘们就开始了繁忙的刺绣生涯,李大姑娘有时候甚至会挑灯夜战。
她是姐姐,总不能拖妹妹们的后腿。
见她这般,另外两人也不甘落后,等到屏风绣好,却又用布遮了起来,就是叶锦辉也没让看,一直到安国夫人寿辰那天,才命人抬了过去。
“你们这些孩子,以后别绣了,免得伤了眼睛。”安国夫人半天没有说话,半晌才微抬着头道:“也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给我把屋里这雕花的紫檀木收了,换上这些亮堂的。”
叶锦华就比表姐们晚半刻钟送寿礼过来,但她那绣着九百九十九个福字的插屏,已经没地方放了,只能抬到了库房。
李大姑娘绣的是盛开的牡丹,鸟语花香,蝶飞蜂舞,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李二姑娘绣的是鱼戏荷叶间,清风徐来,旭日东升,荷香正浓,影色怡人。
李三姑娘绣的是秋菊傲寒霜,斗妍群芳,艳而不俗,无拘无束,遗世独立。
三人合着绣的是幅喜上梅梢,万花怒放,枝蔓缠绕,雀鸟栖枝头,花叶相映成趣。
只要看到的人莫不称赞一声好。
李姑娘们的手艺一下子传遍了整个泉州。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30章 凑钱()
表姐们虽然有了才名,但仍没有提亲的人家。
一场战争下来,女多男少,李家姑娘的爹娘名声又不好,何况还欠了那么多的债,跟本没有人敢登门。
李家唯一的男丁李志宽得知此事,便主动找了叶老爷子和安国夫人,“父亲欠的债由我来还,和姐姐们全不相干。”
叶老爷子冷哼:“几十万的债务,利滚利算下去,等到你成年,只怕要上百万了!如何还得起?”李家现在根本连一片瓦都没有,这几个孩子若不是叶家收留,只怕已经变成了乞儿。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李家姑爷现在倒安安份份的在码头做起了搬运工,工钱虽然不多,但是总算能养活自己了,不仅如此还偷偷地塞了一大袋子制钱给儿子。
李志宽打开看了看,足有上千枚那么多,但却把钱又还给了他爹,“我根本不认得你是谁,我要你的钱做什么?”
明知儿子是故意这般说的,但也没有办法,谁让他自己将好好的一个家给弄散了呢?
李老爹将钱往儿子手里一塞,逃命似地飞快地跑开了。
李志宽和郑铭一样,也在铺锦黄氏族学里读书,除他二人之外,叶锦月的一对双胞胎弟弟也在里面。
若论闽地的族学,办的最好的当属林氏,历代数下来就是状元也有十几人,更不要说进士老爷了,但叶二太太就出自林氏,他们那一支虽然没落了,但毕竟也姓林,叶思德和林氏闹成那般结果,无论对错是非,叶老爷子却是拉不下脸求林家收下这一群孩子了,入黄氏族学不过是无奈之举。
人多的地方是非多,孩子也不例外。
多数人听到李志宽要代父还债笑得前仰后合,“就算你考中状元,那钱你也还不完!”
“你可别门缝里瞧人,把人给看扁了!”郑铭自然要帮着李志宽说话。
黄氏一个亲戚家的名叫刁文海的人哈哈一笑,“我就是看扁他又何?他欠我家的银子,不知等到我曾孙子长大,能不能见到银子还是两回事!”
李志宽比叶锦辉还大一岁,如今已经不小了,正是爱面子的年纪,听了这话,真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去,憋了许久,终于开口道:“你放心,我必定会在你死之前把钱给还了!”
“你个狗东西,欠人家钱还有理了?欠钱不还,还想咒老子死啊!”说着扑上去就要对李志宽拳打脚踢一番。
叶家那一对双胞胎也不是吃素的,一人勾了刁文海一只胳膊,轻易就把人给绊住了,“那帐全是他爹欠下的,等他成年必定会还。谁家能没有个难处,刁兄何必咄咄逼人?”
刁文海当面不敢惹叶家兄弟,背后却和众人骂骂咧咧,“叶家真不是东西,整天干些欺男霸女的行当,连亲戚欠的,我们问一声,他家就一群人赶上来打人呢!”
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