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吧,今日魏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宁志远侧过身子,双眼望着窗外的景色,说话的语气有些淡然,不急不缓,任谁听了都会以为这只是随口一提罢了。
的确,宁志远确实只是随口一提,可以说,他根本就不将杨春明放在眼里,呵呵,一个毛孩没长齐的青年,能带给宁家什么威胁?
不久的将来,等到宁志远被这个在他看来毛还没长齐的青年抓住把柄的时候,怕是会被自己看走了眼而懊悔不已。
跪在地上的黑一小厮一字不落的将今日发生在魏府的事情都说了出来,其中包括几人的对话,两厢对比,魏知行送过来的信件倒显得简陋。
听完了黑衣小厮的叙述,宁志远摆了摆手,示意小厮退下。
等到房间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宁志远还是没有说话,只是将眼睛闭了起来……
谁也不知道宁志远的心里到底在想些儿什么。
时间又过了两日,春秋的小院子也都收拾利索,新休憩好的走廊焕然一新,配上满池的荷花,美不胜收。
春秋很喜欢自己的小院子,有空的时候都要跑到凉亭里待坐一会儿,吃着自己制作的糕点,品着甘甜的凉茶,欣赏着院子里满池馨香的荷花。
偶尔杨春明也会过来独坐,包括和春秋不甚熟悉的李周,也被院子里的美景吸引过来。
这日,难得杨春明有空,连带着李周一起,三人坐在凉亭里吃着春秋洗好的瓜果,嘴里谈论着眼前的美景。
“秋儿妹妹当真是心灵手巧,蕙质兰心,将这处废弃的院子化腐朽为神奇”
李周每每看到眼前的景色都会感叹一番,刚开始的时候春秋还会谦虚客套两句,后来听的多了,又和对方混的熟悉,也开始直接怼回去打趣。
就像现在,听完李周的感叹,春秋手里的糕点还没放下,就直接开口回道,“死心吧,李周哥哥,就算是再怎么喜欢,我也不会将这处院子让给你的”
“呵呵,李兄,若是羡慕的紧,你也可以自掏腰包将自己的院子收拾一下,别的不说,让吴管家找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杨春明兄妹一唱一合,直将李周说的无力还嘴,嘴角张张合合好半天,最后还是放弃发言。
“好好好,你们兄妹说的话对,只不过我这人囊中羞涩,可是做不到秋儿这般洒脱了”
这话说完,李周还露出了一副状似忧桑的表情,逗的一旁的春秋咯咯直笑。
“咯咯咯,李周哥哥,你这话说的还以为是二哥虐待你呢”
“天地良心”李周搞怪似的赶忙举手,“秋儿妹妹,你可不能冤枉我”
“我没有啊”春秋无辜的眨了眨眼睛,一点也不承认之前的话是她说的。
“杨兄,你看看…诶,如今连秋儿妹妹都被你带坏了,到时候袁夫人回来的时候,我可怎么交代”
“呵呵”杨春明笑笑,语气简明扼要,“娘那里早就知道了”
“咯咯咯……”春秋笑得更欢了,尤其是面对李周那张目瞪口呆的脸。
“老爷,师爷,小姐”
这时候,吴管家的声音突然从他们三人身后传来。
春秋也停止了笑声,转过头望着吴管家,心想这是前院县衙又出了什么案子吗?
“孙家老爷前来拜访,老奴不知老爷何意,故前来回禀”
吴管家低着头将前院发生的事情快速回禀出来。
“哦?”杨春明看了眼李周,两人同时想起来了前几日在魏家见过的那个中年男子。
“吴管家,快将孙家老爷请来主堂吧,我和师爷这就过去”
“是”吴管家转头离开。
“秋儿,二哥有事要忙,先过去了”杨春明起身和一旁的春秋交代一句。
“嗯嗯,二哥,快去吧”春秋点点头,这个时候她也不去打扰二哥的事。
“秋儿妹妹,我们走了”李周笑着对春秋摆摆手,随后跟着杨春明一前一后出了院子。
目地()
等到杨春明和李周两人到达前院的大堂时,孙家老爷早就到了,正在大堂里来回踱着步走动。
孙家老爷,姓孙名有财,按照他那已经过世的爹的话来说,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他这一生都能像他的名字一样财源滚滚。
孙有财也不负他爹的期望,自从他接手孙家后,孙家的财力就不断增加,在平川一跃成名。
当然,财力增加,孙家老爷的野心也随之增加,尤其是在看到宁家得产业之后,孙有财也不满足现状,总想找机会让孙家上位,苍天不负有心人,孙有财终于等到了能够帮忙的人。
这不,为了孙家的在平川的利益,孙有财一大早的就跑过来拜访眼前这个能给他带来利益的人。
“孙老爷,有失远迎,还望见谅”
杨春明一进屋,便对一旁焦急等待的孙有财告罪,话语中尽是客气之言。
孙有财听后连连摆手,语气熟撵,道,“这可使不得,哪里是大人的错,是孙某未经下帖便叨扰上门,给大人添麻烦了”
“呵呵,孙老爷说的是哪里的话,孙老爷能够上门拜访,杨某乐意之至”杨春明接着客套。
“呵呵…杨大人客气客气”
李周站在杨春明身后,看着两人你来我往的打着官腔,丝毫没有停顿的意思,不得不开口圆场,说道,“二位,不若我们坐下来再说如何?”
“哎呦,是孙某的错,孙某的错,杨大人,李师请”
说着,孙有财对着杨春明两人伸手比了一个“请”字。
杨春明对着孙有财笑着颔了颔首,两人坐下后,孙有财紧跟着坐下。
一旁的吴管家适时出现在几人身旁,将手中新沏的茶水递到了几人面前。
“这是今年新酿的茶叶,孙老爷尝尝味道如何”杨春明托起一旁的茶杯,含笑着递给孙有财。
孙有财恭敬的接过杨春明手中的茶杯,动作优雅的喝了一口杯子里的茶水,旋即夸赞道,“不愧是杨大人喜欢的茶叶,味道淡雅香醇悠长,确是好茶”
杨春明听后眸意更深,“难得孙老爷喜欢这茶,吴管家,一会儿孙老爷离开的时候送些儿”
“老奴知晓”站在杨春明身后的吴管家回道。
“呵呵,麻烦杨大人了,孙女却之不恭,却之不恭”孙有财笑呵呵的说道。
“无事,这些儿都是小事,比之之前我们二人刚到时,孙老爷对我们二人的帮助,微不足道”
“呵呵,杨大人客气客气”孙有财嘴里说着客气,可脸上却不见谦虚之色。
两人作势又聊了几句,眼见着时间差不多了,杨春明便开始有意无意的引起了今日的重点。
几人都不是小白,心里自然明白对方过来的目的,聊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待的双方都满意,杨春明还留下孙有财一起吃了顿饭,面带微笑的将孙有财送走,杨春明对着身后的李周摊了摊手,“唉,总算是完成一小半了,这下子咱们也算是有一口喘息之地了”
如今有了孙家这枚上赶着送来的棋子,杨春明用起来可是眼神不眨,毫不手软,宁家他们暂时是动不了,可这并不代表杨春明他们不能用其他的方法恶心一下啊,呵呵呵,想起宁志远那张会变色的狐狸脸,杨春明心里的恶趣味发做,到时候一定很有趣。
“杨兄,孙家坐不住了,那么王家呢?甘愿屈居人下吗?”李周想到前几日王家老爷那充满野心的眼神,心里有些不确定。
“谁知道呢?”杨春明无所谓的耸耸肩,接着说道,“我要去秋儿那里一趟,你自己先回房休息一下吧”
“嗯”李周点头,对着杨春明比了个手势,直接离开。
……
等杨春明来到春秋院子的时候春秋已经躺下休息,杨春明在院子里晃了一圈,最后还是没有打扰春秋便转身离开。
“吴管家,你说我睡着的时候二哥过来过?”
睡醒了一觉,春秋正坐在院子里的凉亭里休息。
吴管家点点头,“小姐,老爷还吩咐过,若是您醒了,就去他的书房一趟”
“嗯?二哥有说什么事吗?”
春秋有些好奇自家二哥找自己是什么事情。
“老爷没说”吴管家摇摇头,将手里的果盘放在石桌上。
“那好吧,二哥现在就在书房,我过去找他吧”
春秋说完,直接从大理石凳上起身,随手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端着吴管家新送上来的果盘,认准书房的方位后离开。
杨春明的院子和春秋的院子只有一墙之隔,春秋绕过中间的圆形拱门,视野立马开阔起来,为了避免阳光暴晒,春秋沿着游廊走到书房门口。
犹豫一番,还是敲响了房门。
杨春明没有让春秋等太久,随着一声温润的男声响起,春秋推门走了进去。
“二哥,听吴管家说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春秋手中还端着之前吴管家送上来的果盘,看着书桌后边的杨春明,仰头问道。
“秋儿,是娘的事,娘来信了,问你何时回去?”
杨春明将书桌上的一张白色信纸拿了起来。
“诶?”春秋歪了歪头,快步走到杨春明身边,将手里的果盘放下,接过杨春明手里的信纸,看着信纸上的内容,春秋回道,“娘真的说了,我还打算过些日子,天气凉爽了再回去呢”
如今天热,路上也不好走,春秋也懒得动弹,索性便一拖再拖,再说她回临纺也没有事情,在哪里待着都是待着,何必折腾。
“我也是这么回的,如今日子还长,倒不着急”
杨春明接着又道,“好了,我这里也没什么事,对了,今日孙老爷过来的时候,说是过几日平川有一个女儿节,你当天要不要出门去玩?”
“女儿节?”春秋眉头轻蹙,听名字来说的话,这节日应该和女子有关,想着她在平川的日子,除了陪她娘出去两日就再也没有出过门了,有空出去一趟也不错,春秋点头答应,“可以”
听到妹妹点头,杨春明也不矫情,直接说道,“呵呵,那好,到时候我会将那天空出来的”
女儿节()
在后世提到女儿节,人们第一时间想起来的便是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中秋又称月夕,起源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中秋节有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的意思。
当然,说这么多,春秋所说的女儿节却不是后世熟知的中秋节,而是七月初七的乞巧节。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最早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同时,因为牛郎织女那美好的爱情故事,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少女们就会结伴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而前几日在书房里,她二哥杨春明说的女儿节,正是乞巧节的延伸。
每到节日,县城内外都会很热闹,春秋早就和杨春明约好要当天要一起出门,就连当天她要穿的衣服,都已经准备好,只等当日换上新装,出门游玩。
七夕节的时候有很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