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汽车黑科技-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山汽车……”

    “大迪汽车……”

    “曙光汽车……”

    “万丰汽车……”

    “龙城春兰……”

    “芙蓉汽车……”

    一时间,李凡愚仿佛觉得自己再次被穿越了。

    满报纸上,都被这些早已泯灭在历史长河中的汽车品牌屠版!

    看着这些如雨后春笋一般蹦跶出来的汽车品牌,李凡愚心里这个握草;这都什么情况?!

    我可能。。。看了假新闻?

    什么情况?

    商人逐利,天性使然。造车热呗……

    报纸上的这些品牌,李凡愚可不陌生。可以说,在历史进程未改变之前,他的孩提时代,这些品牌中的一大部分他就见识过。

    像云雀,黄海,曙光,这可都是名噪一时的车企。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也曾在刚刚起步众多的国外品牌还未来得及进入的中华前,在汽车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而像大发这样曾经称霸过天城市出租车市场的品牌,更是让李凡愚印象深刻;大发本是津门汽车旗下的一个品牌,因为当时引进了日本大发厢式货车的技术,所以直接也音译了师父的名字。

    大发下线后,以低油耗低价格立刻得到了市场认可。在当时的下海热潮下,这种能拉货能装人的面包车立刻风靡起来。

    但是最普遍的,还是作为出租车来使用。为啥类?能装啊……那个时候,打车可是一件奢侈的事儿,一般没个百十斤的东西拿或者有行动不便的老人,可是不敢花钱打车的。

    而这大发这车,装个五六百斤货或一家祖孙三代,就特么跟玩儿似的。

    当时年仅六岁的小凡愚,第一次坐这个图成黄色的“面包”车,就被深深吸引住了。所以在一次全家去医院接奶奶回家后,就指着哼哼着远去的黄色大发,奶声奶气的对李爸说道:“粑粑,我长大了也要开这个车。”

    李爸当时气得直接拍肿了丫半边儿屁股;老子含辛茹苦供你上学,你他娘的就给我立这个志向?!

    揍!

    没商量!

    大发在短暂的造车史中,只做了这么慢一款成功车型,还特么夏天热,冬天冷,常年四处漏风。所以随着像松江哈菲等惠民低端车的出现,在短短的几年之后就停产倒闭了。

    现在,再次见到这个品牌,李凡愚除了屁股疼之外更是深深的蛋疼。

    不过将整个报纸版面重新梳理,再结合自己的分析之后,他终于恍然大悟。

    额、这特么都是奔着挣快钱来的啊!

    中华汽车行业有个很有意思的政策,叫做生产准入。这个政策硬性规定了企业生产汽车应具备的条件。比如什么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要求啦,保证产品一致性保证能力啦,什么具备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啦等等等等。

    当初正信也就是借着搞出来第一款自主发动机,安宁人头又熟悉才在后来的X…power生产之前靠着砸钱和种种光环搞定了准入资格和生产目录。

    但是要是民间资本想跨入这一行,没有正信这般奇遇,想要拿到资质可是千难万难。所以最方便,最快捷的办法,就是直接收购。

    收购啥呢?

    收购那些早已名存实亡,已经早都不生产汽车但是还占着准入资质名额的老品牌呗!

    只要花点儿钱,不光能把资质搞定,还能顺势接受一下这些品牌遗留下来的资产,比如什么老掉牙的生产线,什么已经十多年没干活了的工程师,什么里面结满了蜘蛛网的生产车间……

    总之,花不多点儿钱,还能给从来没接触过整车制造的民间资本做做科普,何乐而不为。

    所以,一大波儿的僵尸品牌,集体复活了。图啥?就图个快!利益面前,时间也是成本。

    这景象,在李凡愚看来颇有些百舸争流的赶脚。

    想一想,能有现在这情况也不奇怪。中华就是这样,总有些早一步能预料到政策走向的灵通人士。就连程刚这样的市领导都知道了政策走向,别的渠道就更不用说了。

    而靠政策赚钱,可是一条百试百灵的路子。

    靠着政策赚快钱,更是百试不爽。

    正所谓我发了之后,管他泡沫滔天。

    在这些品牌背后的投资者眼里,税率变动肯定会制造一个发展期。现在进入,要是趁着这个机会发展好了,那以后汽车市场上可就有咱的一席之地。要是没发展好也没关系,只要占据一段时间,以中华这么大的市场,收回投资成本那也叫事儿?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只要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通过测试达到下线标准,把车搞出来。再利用广告宣传,雇他个一两万水军,车托跪舔车黑喷竞争对手,卖他个三五万辆还不是跟早泄一样轻松写意?

    君不见正信那过度营销,月销几万么?

    李凡愚觉得现在的情形,跟当初资本大举进入房地产,实在是…太特么像了!

    还没等他蛋疼稍稍缓解,潘强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李总,你应该来一趟咱们动力公司,这边儿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咋的呢?”

    “这两天有十多家公司上门联系,要买咱们的发动机,要买咱们的变速箱,要买咱们的底盘技术……只要是整车制造需要的,就没有他们不想要的东西……这事儿太邪性了,卖还是不卖,还得你过来来拿个主意。”

    一听这话,李凡愚哼了一声,冷笑道:“怕是除了自己研发,他们什么都想要。”

    思量片刻,这货眼珠子一转,对着电话叮嘱道:“有钱不赚王八蛋,卖是必须得卖。不过卖什么,怎么卖,那可就得好好研究研究了。”

第357章:玩儿的就是浑水摸鱼!() 
正信成立这一段时间以来,除了ZGX系列发动机之外,旗下的产品都是整车。

    除了用A4平台技术换了北旗一条生产线之外,还真就没做过什么零配对外销销的事情。

    究其原因,其实还是因为整车做的太火爆了。其实就算是正信的第一款成名作,ZGX系列发动机。也只是在初期卖了两批之后就慢慢的收起了口子。

    为啥类?还不是因为正信的整车卖的太火爆了、零配件都难以满足自家的生产需求,谁还脑袋有坑的往外卖,赚那仨瓜俩枣的。

    可是现在可就不一样了。

    造车热耶!

    李凡愚特意联系了王大嘴,要了一份数据;在上面正式发表将不惜调整进口车税率来大力扶持国内汽车产业发展的讲话之后,新成立或死而复生的车企,居然有三十三家之多!

    这还不算另外二十几家这么多年就带死不活的。

    在短短的时间之内,中华之内跃跃欲试,准备进军试水家用轿车领域,已经达到了恐怖的六十家!

    这场面,真的是太大了。

    在看到这份数据之后,李凡愚不由自主的就开了脑洞,联想起了一个非常应景儿的世界观。

    “财富,名声,权利,曾经拥有世界上一切的掌舵人,在用税率封锁进口车之前留下了一句话,让全中华的资本,趋之若鹜的奔向了汽车市场;想要曾经属于进口车的财宝吗?想要的话我可以给你,去找吧!我把一切都放在那里了!”

    于是…中华汽车制造业迎来了大跃j…呸呸呸,大造车时代!

    “呵呵呵……”李凡愚幻想着源自海贼王开篇的旁白,仿佛找到了一个更大的宝藏。

    在上学的时候,李凡愚读过一个小故事。说的是曾经美国旧金山的淘金热,大批的淘金者人冒着可能最后会颗粒无收的风险涌入。

    一些人淘到了金子发家了,一些人没淘到金子,狗带了。

    然而真正赚到了大钱的,却是那些在旧金山附近售卖诸如鹤嘴锄,铲子,饮用水或牛仔裤这类刚需物资的商人。

    面对这一轮风潮,李凡愚也准备充当一个这样的角色。

    所以,在将报表仔细研究了一下之后,他便直接驾车来到了正信动力。

    孙国义和潘强接到了他的电话,早已等待在了办公室之中。待他进屋,便立刻起身。

    孙国义很明显还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之中,这个专注生产二十年的人直到现在,还不理解为什么市场会在一夜之间遭受到了如此大的变动。

    所以当李凡愚招呼二人落座,他便立刻问道:“李总,这事儿邪性啊!咱们正信现在就像是一个被苍蝇呼上的……”潘强一惯是非常严肃的,但是听到这形容词也不免憋不住乐,轻轻的咳了一声提醒了他一下用词。

    老孙一听,立刻拍了拍脑袋,从善如流:“额、就像是一块谁都想闻一闻的香饽饽。李总,这件事儿你可得把持住啊,不然把咱们的技术都卖出去,咱正信受到的冲击可就大了。”

    李凡愚也是好笑,对他做了个稍安勿躁的手势。

    “老孙呐,你放心。”

    见潘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李凡愚便询问道:“强哥,怎么看?”

    潘强坐直了身子,将一份准备好的客户统计资料送到他手里,“嗯…这些企业对类似于底盘平台,发动机和变速箱这三大件的需求很大。要是完全满足这些车企的需求,在短时间之内咱们肯定能大赚一笔。

    但是从长远来看,市场上充斥着类似配置的车型,肯定会对我们目前在售的车型在销量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刚才我跟老孙也研究了一下,如果真的把这个口子打开,把咱们正在使用的这三大件对外销售。那么……我建议实验室那边应该立刻着手对现有车型进行升级换代,以便在技术层面上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李凡愚一边看着手中的资料,一边对他点了点头。从现在就能看出来,当时让潘强来掌管动力公司的决定还是正确的;潘强有缜密的心思和长远的眼光,能把控好大方向。在这一点上,孙国义不如他。

    刚才的一番话,潘强其实阐述了卖与不卖这两个选择的利害,并且将选择权交到了李凡愚手上。

    可是有一点,他还不太明白。

    要知道,正信现在旗下的车型都是定位在中高端的。就算最便宜的A4,在配置上也几乎站在国内B级车市场的顶端了。

    这些资料上显示,这些车企…除了几家想做皮卡和SUV之外,定位可都是经济型家用轿车的啊。

    正信现在自家使用的配件,无论是ZGX888也好,A4A6上的CVT变速箱也好,可都不便宜……

    面对他的疑问,潘强只能无奈的笑道:“哎、关于这一点我打听了一下。事情是这样的;虽然现在税率还没有调整,但是国外的整车和零配企业似乎是示威一般,已经率先一步提价了。就拿三菱的发动机来说,之前因断轴质量造假事件的打击,G1X1。3…1。6L系列发动机曾经一度降价了百分之二十。

    但是现在,却已经在原售价的基础上还加价了百分之三十。这样一来,一台应用十几年前技术的1,6L自吸发动机,在价格上已经几乎与我们的1。8T涡轮增压发动机等同。在这样的情况下,车企当然会把目光投向咱们。”

    李凡愚略一思量,便一拍大腿;握草!这群歪果仁贼呀!

    要是按正常人的理解,企业自己提价把用户推向竞争对手可不是一件明智之举。

    他为什么说这些车企贼?

    产量啊!产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