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做阴阳师的那些年-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马再度交近,郑飞施展出一式生平最为得意的“双凤逐月”,一柄长刀在腰间盘旋舞动一周,以半柄刀身的长度率先扫向对方的马头。

    纳兰问天岂能让他扫中战马,右手一扯缰绳,及时将马头压低,堪堪避过这凌厉的一刀。然而,郑飞刀势不停,在刀锋贴着马头上方扫过后骤然间在头顶上方盘旋一周,以整个刀身的长度横扫向纳兰问天的脖颈。

    第一刀只是虚招,这一刀才是真正的杀招。

    观战的太平军不乏刀术高手,见状不由的爆发出一阵喝彩,就连忠王也瞧得喜逐颜开。

    我暗暗心惊,因为他看见那柄散发着紫色光晕的龙刀已经以更快的速度迎了上去。

    “铛!”

    两柄重刀在纳兰问天的左脸前硬碰一记,迸射出一串激烈的火星。

    郑飞的双手往下一压,正要将刀锋压向对方的脖子,冷不防从刀身上传来一股强猛的电流,震得双臂瞬间麻痹,凤嘴刀几乎脱手掉落。

    郑飞心中一惊,猛的回想起自己在走向城楼前,老将郭援告诫自己的那番话,脸上登时露出无限的悔恨和惊诧。

    一阵紫芒划掠而过,郑飞的头颅随着那道紫芒滚落在地上。

    如血的泉水从断头处喷涌而出,将身周的泥地激溅成一片殷红。

    我望着那具从马上颓倒的残躯,闭上眼睛不忍再看。

    城墙上一片沉默,原本高扬的呐喊声随着这一幕而烟消云散,空气中散发着一股死样的寂静。

    片刻后,从清军中传来一片巨大的欢呼声,悠悠地回荡在空旷的平原上方。

    那一千名跟随郑飞出战的士兵不等城楼上鸣金收兵,纷纷倒拖起刀枪向城门处退却。

    纳兰问天哪里肯放过这抢占城门的大好时机,连忙率领部下掩杀过来。与此同时,清军的其他部队也在一阵进军的号角声中朝城墙厮杀过来。

    忠王和老将郭援齐声暴喝道:“都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朝城下射箭!”

    士兵们被这一喝给惊醒过来,连忙弯弓搭箭朝城楼下射去。

    此时,大部分出城迎战的士兵都已退回城中,只有几名跑得不够快的倒霉鬼被纳兰问天的快马赶上削去了头颅。

    守卫城门的士兵等自己人都入城后连忙拉起吊桥,将追兵都阻隔在护城河外。

    纳兰问天的脸上掠过一丝惋惜神色,一边用龙刀拨挡着飞到身前的箭簇,一边向后退去。

    清军的主力冒着密集的箭雨,掩护着一批简陋的云梯和冲车来到城墙下,与城墙上的守军展开了激烈的城池攻防战。

    此时,老将郭援显示出名将本色,他下令忠王府的侍卫们先护送几位要员退入城中,自己则淡定自若地在城楼上居中指挥,同时还手执硬弓射杀了十数名清军士兵。

    我手持一杆步战枪,将不断通过云梯涌上来的清军士兵挑下城墙。

    当我挑杀了七、八名敌兵后,被一支从城下射来的劲箭给刺穿了左大臂。

    定睛望去,射自己的正是纳兰问天。

    纳兰问天见没有射中我要害,眼中浮起惋惜神情,赶紧又弯弓搭箭。

    紧接着,一阵密集的箭雨从城下逆势袭来,将十多名太平军士兵钉在城墙上。

    千军一发之际,一群刀盾兵掩护在枪兵身前,用几近一人高的步兵长盾遮挡着从城下射来的箭簇。

    我抽刀砍断了箭杆,只留下很短的一截露在手臂外,然后忍住疼痛,站在长盾后戳刺着涌上城墙的敌兵。(。)

第423节 艰苦守城(上)() 


    由于杭州城壁垒坚固,而清军的攻城器械过于简陋,兵员又缺乏训练,反复冲杀了好几次都没能登上城墙,最后在留下两千多具同伴的尸体后潮水般退去,而太平军也伤亡了五百多名将士。

    也许清军因为攻城不利而士气受挫,需要时间休整,所以退到十里外的一座山坡上安下了营寨,一直到日落都没有再攻过来。

    德胜营的士兵奉命出城抬回郑飞的遗体。

    我望着这具已经不全的尸首,心中对郑飞的不满在瞬间烟消云散。

    虽然郑飞嚣张跋扈,曾经想要处斩自己,可他在面对杭州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能够挺身而出,也算是一条好汉。

    一百多名伤兵和四百余具战友的尸体被抬下了城头。

    望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我的心里十分难过。

    这一夜,全军上下都将在城头上度过,就连郭援老将军都没有离开半步。

    食物和水由干王组织城中百姓轮流送上城头。

    其实,不用干王组织,许多军民自发地带着水和食物来到了北城门。

    当地金刀镖局的数百弟子簇拥着总镖头苏公瑾来到城下,吵嚷着要冲上城墙。

    城下的士兵还以为发生了民变,当下织起一道人墙将他们阻拦在阶梯外。

    此事非同小可,立即有人向郭援汇报,他听了以后登时面色一变。

    苏公瑾是浙江省的武林大豪,一向深受太平军礼遇。他如果带头闹事,恐怕局面很难收拾。

    于是,郭援点起德胜营赶到那处城墙,准备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只见城墙下熙熙攘攘地聚集着一大片手持兵器的武士,守卫阶梯的上百名士兵那里阻拦的住,眼看就要被他们挤上城头。

    郭援在城头大喝一声:“住手!”

    城头下的士兵和武士们纷纷停下了争执,一起朝他望了过来。

    郭援喝退了底下的士兵,朝苏公瑾遥遥抱拳一礼道:“不知苏总镖头大驾光临,郭某有失远迎,恕罪!”

    苏公瑾也挥了挥大手,身后的数百弟子立刻鸦雀无声。

    他朝城头处的郭援还了一礼,沙哑道:“郭将军,苏某率领门内弟子前来,并非为了闹事。保卫家园,赶走满清鞑子,匹夫有责,就让我们也尽一份力吧!”

    人群中立刻爆发出一阵喊声:“保卫家园,赶走满清鞑子,匹夫有责!”

    郭援闻言心头一松,同时十分感动,他朝城下的壮士们郑重抱拳鞠了一躬,然后侧身一让,高声喊道:“诸位壮士,请上城楼!”

    金刀镖局弟子齐齐爆发出一声欢呼,在总镖头的引领下极为有秩序地登上城楼。

    守城将士一见到这些强援,纷纷士气大振。

    苏公瑾经过我面前时停下来打了声招呼,同时鼓励他奋勇杀敌,令我对这位武林前辈越发敬仰。

    等苏公瑾掠上城头,郭援立刻迎上前去。

    互相寒暄几句后,郭援将我部下的其中十个人领到苏公瑾面前,微笑道:“苏兄,这十个小伙子都是我德胜营的好男儿。你别看他们年纪虽轻,可十分具有潜力。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待会就把他们留在身边,让他们跟你学上几招。”

    我起先微微一怔,旋即就明白了过来。

    郭援这一番安排十分巧妙,既在苏公瑾身边安排了职业军人以保护他的安全,也将他捧了一下。

    像苏公瑾这样的武林名宿,通常十分傲气,而且还带着那么多弟子,如果明里说要派人保护他,多半会被拒绝。

    战场不比江湖,一旦混乱起来,就算你是武林高手又能如何?有职业军人在旁协助,情况会好很多。

    郭援对我肃容道:“你们要好好跟在苏英雄的身边,能学到多少东西都是你们的造化,明白了么?”

    苏公瑾老于世故,哪里看不出是怎么一回事,不过他也十分感激郭援对自己的照顾,当下微微一笑,并没有拒绝。

    子时将近,漆黑的夜幕上早已布满了星斗。

    除了巡城的士兵,大部分人都靠在墙根上沉沉睡去,养足了精神好等待明天的战斗。

    苏公瑾没有睡意,立在墙头,目光直视远方,不知在想些什么。

    郭援在私底下交给我一个任务,就是无论如何都要在这场战斗结束前,保证苏公瑾的人身安全。

    所以,即便他眼下很困倦,也只好先让同火的其他九名战士先睡,自己则护立在苏公瑾的身后。

    感受着战争中难得的宁静气氛,我的心里隐约感觉这城楼上缺少了什么似的,只是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正思绪间,苏公瑾忽然回头说了一句:“四保兄弟,听说前几日你在瓮城替那四千多名清军战俘求过情?”

    我一震,问道:“您是怎么知道的?”

    苏公瑾道:“杭州城就那么大点地方,那么多战俘被射杀,早已是街知巷闻的事情。能告诉我,当时你是怎么想的么?”

    我叹息道:“我当时只是在想,每个人都有活下去的权利。这些清军士兵已经放下了手里的刀枪,为什么不能给他们一条活路呢?听说那些俘虏大都是汉八旗的,和我们一样都是汉人,之所以要加入清军的行列,无非是想有一口饭吃,有了饭吃,谁还会造反呢?”

    苏公瑾喟然一叹道:“虽然我没有当过兵,但是也明白战不杀降的道理。冥冥中自有因果报应,杭州城的怨气太重,也不知能否逃过这一劫。”

    突然,城头上弥漫起一层淡淡的雾气。

    我一怔,这季节怎么会在夜晚有雾气?

    苏公瑾也瞧出了情形不对,双手凝聚真气,注视着城墙下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股雾气越来越浓密。

    很快,城头上变得伸手不见五指,城楼下面的情形更是看不见了。

    我抄起一支火把朝下面晃了晃。虽然依旧只看到一大片昏黄的雾气,可墙根下隐约传来一阵异常动静。

    我眉头皱起,倏地朝右侧的警钟疾掠过去,用力敲响了它。

    霎时间,整个城头都被警钟惊醒,大家纷纷睁开惺忪的睡眼来到了城墙边,一看之下却什么都没有。

    正当他们以为这是雾气时,一排密集的箭雨穿过厚厚的雾气倾落在城墙上。(。)

第424节 艰苦守城(下)() 


    “清军攻城啦!清军攻城啦……”

    士兵们的叫喊惊碎了夜的宁静,他们纷纷抄起地上的武器来到城墙。

    由于这蓬箭雨来的太过突然,不少人都中箭倒下,尤其是那些没有盔甲防护的金刀镖局弟子,伤亡更是不小。

    不过,早已经历过连番恶战的太平军士兵很快就反应过来。

    他们要么赶紧躲在城墙垛子后面,要么执起搁在地上的长盾,尽量躲避着那些箭雨。

    金刀镖局弟子虽然个个都是武道高手,可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战争场面,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他们学着士兵们的样子,纷纷寻找可以避箭的掩体。

    有的人来不及躲藏的,眼看就要被箭簇射中,幸而被士兵们一把扯向长盾后面。

    箭雨延绵不断地倾洒下,过了许久方才停下,然后就是一片死寂般的沉默。

    我正护着苏公瑾躲在城墙垛子后面,见忽然安静了下来,便觉得有些不对劲。

    我心中一沉,当下也顾不得什么了,对部下的九名战士喝道:“敌人已经攻上城来,大家就算是死也要保护好苏总镖头的安全,听见了吗?”

    士兵们齐声应诺,纷纷挺枪围护在苏公瑾身边。

    我也提起步战枪站了起来。就在这时候,一名嘴里咬着柄雁毛刀的清军头目冲破了蔓延至城头的浓雾,沿着早已偷偷架好多时的云梯跃上了城墙,然后将执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