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娱救世主-第3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年,自从他直接负责了腾云游戏事业部,这厮也从一个相对纯良的技术宅,黑化成了一个天天琢磨“你不是小学生就爱玩玩不玩滚,劳资专心骗小学生的钱”的家伙。

    怀着“主忧臣辱”的心态,他试探性地为马腾排忧解难:

    “pony,我不是很了解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但是我昨天研究了一下顾诚的讲话,大致知道了他们的方法和思路。你看要不我们从立场的大义名分上正面回击对方,以社会责任感的角度表明我们永远不做人工智能推送的立场。

    这样把喜欢被社交和流行裹挟的小白用户拉回来一部分也好毕竟在互联网上,小学生占了绝大多数。如果顾诚想自绝于小学生的话,不是正中我们下怀么?哪怕从此腾云再无进步,一辈子只能做全国小学生的生意,我们也认了。在目前的形势下,能够守住小学生市场不被yy滚雪球蚕食,已经是一个很好的结果了。”

    马腾的眉毛微微一挑:“社会责任感的角度?你后面的废话先别说,你给我说说怎么从社会责任感的角度把我们不做人工智能推送说得伟大一点。”

    任宇新受此鼓励,便继续往下分析:

    “很简单,顾诚一直口口声声唾弃我们的内容分享是‘社交裹挟’他为了表达这个观点,甚至不惜自污,说人人网目前的内容分享也是社交裹挟。会让大多数人被流行裹着跑,浪费人们大量的时间。

    但是,顾诚未来的‘偏好分析型人工智能推送’,从目前他描述的效果来看,未尝不是另外一种裹挟。因为人的认识都是相对狭隘的,中产阶级以下的人没什么空了解世界的全貌,他们的三观多多少少有些偏颇。能够毫无偏见的全局看问题的,至少也要是社会精英。

    按照顾诚这个套路,未来的人如果只喜欢某些东西,系统就继续给他推送这些东西,最终很容易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一群群偏好非常相近的人互相抱团取暖,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在流行什么,那社会不就被撕裂了么?

    所以,我觉得既然我们做不了人工智能推送,也没这个钱,不如就大大方方开个发布会表个态,说我们基于‘防止社会被割裂,防止国民眼光被局限,所以本着社会责任感,才不愿意做这方面的人工智能’。因为我们是一家社交企业,既然是做社交的,当然要以‘让社会上不同认知圈子的个体相互思想碰撞’为社会责任了!”

    对啊!“小学生都是怠惰的,不能由着小学生的性子来”!

    马腾想明白任宇新话里的这个核心思想之后,顿时眼前一亮,觉得心灵都像是打开了另一扇窗户。

    虽然就算让腾云自己去“像慈父或者家长那样给小学生推荐最流行的东西”,他也一定只会推送比小学生本身更怠惰的内容。但是这不重要,他只要逮到一点反击顾诚的论调就行了。

    既然自己做不了,那就黑一下顾诚的努力,往这个新行业的赛道上泼脏水。

    ……

    第二天,腾云方面的公关部,就安排了新闻发言人,接受了有限几个媒体的记者的点对点采访,然后把任宇新提出的那番观点进一步美化修饰了一番,然后半推半就地透露给媒体。

    前去采访的各方自然都积极报道了相关新闻。

    不得不说,任宇新的这套说辞,还是挺有迷惑性的。很多卫道士都开始反思:要是真按照顾诚画大饼的那个方式,虽然孤高上进的人能够不被小学生裹挟,但是小学生们岂不是要永远堕落下去了?只会打毒奶粉的小学生,可能就此变成一块一辈子就只会打毒奶粉的社会废渣了呀!

    收了腾云公关费的《南都报》甚至专门撰文了一个专栏:“论偏好推送的危险:谨防‘昭和男儿’演变成‘平成渣宅’的悲剧在华夏重演。”

    专栏文章的背景,无非是把当时在国内很有市场的“三十年前在扶桑发生过的事情,十五年前就会在湾湾重演。十五年前在湾湾发生过的事情,如今就会在大陆重演”论调拿来利用了一番。

    何况,顾诚眼下正在东京参加国际电影节,他的参赛作品《三丁目的夕阳》当初之所以选择了用扶桑社会背景预言国内的行业未来出路,不也是基于这个基调么?

    这篇文章,可谓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刚一发表,具体执笔的人就拿到了腾云方面一大笔赏金。

    “顾总,您看腾云在国内报纸上发文章黑我们,这事儿怎么反击?”当天晚上,顾诚跟蔡明量蔡导喝完酒、认识了一圈参加电影节的朋友,回转到酒店的时候,他的女秘书就把这个问题摆在了案头。

第172章 五毛拿好() 
“呵呵。”

    听完那个沉不住气的女秘书、汇报说公司三天前发布会上讲的人工智能推送布局,被马腾花钱收买的《南都》报给黑了之后,顾诚什么都没说,就只爆出了那两个语气字眼。

    当时他正和蔡明量蔡导喝完酒、认识了一圈参加电影节的朋友,刚回到酒店,在屋里喝解酒茶呢。

    一小盏茶喝完,气也顺了不少,女秘书足足等了三分钟,顾诚才开始吩咐。

    “有喷子黑我,我就要回应?那我不忙死了?天下黑我的人多了去了,马腾这根葱算老几?”战略上藐视了一番蝼蚁之后,顾诚才说到戏肉,

    “去,具体的事情找具体的人负责。既然对方质疑的是未来人工智能推送体系的技术问题,那就让项目组的人回应嘛。你让国内安排一下,给张一鸣一个发声的机会。如果他不擅长接受采访,那就先在他个人的人人网公众号上回应,发完之后让人人网官方把他热点置顶。”

    女秘书一愣,颇有些为难,因为她没听清楚老板说的那个名字,或者说印象里就不认识这么一个人。

    她是行政文职的,能给顾诚做秘书已经是很爽的事情了。也没升职压力,恨不能跟顾诚当一辈子秘书,所以公司里那些“幸进之徒”们讨论的热点,她并不知道。

    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婉转地说:“好的,我这就去安排……不过,您说的张一鸣,是指……”

    顾诚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人工智能项目组那个主管张一鸣啊,新来的应届生啊。”

    女秘书心中暗暗咋舌:什么?只是一个应届生?才工作三个月?破格提拔主管已经很不可思议了,居然让这么一个新人回应腾云方面的泼脏水,那也太藐视敌人了吧?

    不过老板这么吩咐了,照办就是了,搞砸了也该是那个张一鸣头疼。

    如此一想,女秘书也就释然了。

    老板一句话,下面跑断腿。

    身在钱塘的张一鸣,收到董秘发来、并且抄送给顾诚批准的内部oa邮件时,整个人是非常震惊的。

    yy网络科技用的内部oa邮件,是一个从黄易企业邮箱的基础上改版过来的东西,比市面上的其他企业oa要人性化一点,当然也带层级审批功能。董秘发出来的邮件,显然是顾诚亲自点了“已阅/批准”之后才流到张一鸣这儿的,所以也不存在“假传圣旨”的问题。

    而且在oa邮件中,顾诚审批这个环节还附了一份大致的讲话文档,显然是顾诚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些观点,供张一鸣参考润色。

    张一鸣抽了点时间,把腾云系此前通过《南都》发送的观点都看了一遍,把事情的经过和对方的攻讦梳理清楚,然后才看顾诚的提纲。

    “诚哥这见解……真是高屋建瓴。厉害了,按照这个思路反驳,还有什么好怕的。”

    张一鸣越看越有信心,然后打开一个码字软件,开始整理思路。

    第二天一早,张一鸣就的人人网公众号上就发表了一篇反驳的心得文章,然后被官方推上了热点。

    他的公众号还是临时开通的,此前作为一个刚刚毕业工作三个月的新人,而且并非在公关、外联部门供职,张一鸣根本没有玩公众号的习惯,也懒得上传一大堆资料进行加v认证。

    文章很长,不仅仅是正面反驳,更有不少干货。

    ……

    “第一次听说有同行认为‘人工智能推送算法会加剧信息孤岛效应、让这个社会更加割裂’这个观点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信息孤岛?这个概念是哪儿来的?目前的世界存在这种问题么?

    后来深入了解了一下网上的相关说法,才大致知道这种微不足道的情况是怎么产生的自从今年开始,国内网民相信都不陌生,市面上各种预装软件五花八门的山寨手机开始崛起。这背后的背景大家或许不了解,我可以稍微提一句:湾湾的联发科公司对mtk套片平台的lecense进行了开放授权。

    山寨手机开始普及之后,国内用手机上网、阅读的用户确实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因为手机屏幕的尺寸不可能像电脑一样大,所以众所周知其展示的内容量会受到很大限制,因此‘碎片化阅读’、‘碎片化咨询’、‘碎片化学习’这些概念开始被社会学者提及,抨击‘互联网割裂了这个世界的认知’。换言之,现有的信息孤岛趋势,是移动互联网化进程下,手机的物理性能不足带来的。

    在用电脑搜索咨询时,用户是主动百度,主动寻找,想要什么,自己去拿。一个页面可以有三十条咨询搜索结果,上百个推荐位的展示。在手机上网时代,一个屏幕只能显示七八条咨询,最多十几个小说、文章推荐位。用户的主动性大打折扣,只能靠‘送来主义’。

    目前因为用手机上网的人数还不多,所以信息孤岛和碎片学习的问题并不严重。尊敬的顾诚先生曾经预言过,两三年之内这种情况还会更加严重。

    因为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米国的苹果公司对,就是做苹果电脑那个乔布斯正在策划一款全面屏的,极少按键的新手机。未来的手机软件展示内容时,会更加‘字大护眼、体验流畅’。但与此同时,每个屏幕上能够展示的内容也会越少,用户的主动选择性也越低。

    乔布斯先生会把这种未来苹果公司的‘你省点心,我给你看啥就看啥’美化为‘慈父式的为用户好’,但如果真要讨论碎片化和信息孤岛,只怕到时候他才有资格摘取这个罪魁祸首的桂冠。

    所以我一度很好奇,某些专业人士究竟是怎么得出结论,认为‘信息孤岛’和‘碎片阅读/学习’的问题会如此严重的呢?难道他们也在某点中文网上看穿越小说?还是说他们本人就是从两三年后穿越回来的、所以知道未来信息孤岛会如此严重?

    好,即使我们暂且按下这个疑问不表。不去讨论‘互联网小屏化’带来的恶劣影响,单说人工智能推送对信息孤岛的促进作用yy网络科技什么时候表态过,我们要做的人工智能推送,就一定是‘溺爱式地、用户喜欢看啥、知道啥就让他看啥’的么?

    难道人工智能推送,就不能和主动式的用户搜索结合起来,做成一个比目前市场上的搜索引擎类产品更人性化、更个性化的产物么?难道就一定要让用户被动地接受推送,而不是主动‘刷一刷’,展示‘看点儿新鲜的么’?

    推送的内容,完全可以做到只界定领域、不界定观点派别,甚至由用户主动设置两派对立观点的展示权重这些都只是技术细节,并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