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拐个王爷去种田-第4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秀才之后是举人,中了举人,才算是迈入了仕途。

    历年的童生试都是由本地亭长出题,由学生作答,再挑出优秀的卷子给予童生的资格。

    而锦阳镇的试题,自然是由孙亭长出。

    每到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老先生拿出各种卷子高价卖给考生们,以增大考中的几率。

    当然老先生们并不知道亭长会出什么题目,但也会根据现任亭长的一些经历和所作所为,揣测出会出的题目的大致内容。

    陈果儿睇了一眼桌上的纸卷,前几天她也听说了有不少人在卖卷子,要是能把这里面的背下来,对七郎也是有好处的。

    “你想怎么样?”陈果儿只看了一眼卷子,就把目光放回到黄春生身上。

    他不可能无缘无故的送来这些,肯定有他的目的。

    黄春生一笑,就知道陈果儿一定会问,来之前他已经准备好了说辞。

    “妹子这话说的可就见外了,怎么说七郎也是我兄弟,现在兄弟要考童生试,我这个当兄长的怎么也要略尽绵薄之力才是。”黄春生脸上呈现出得意之色。

    他当然不可能白白把这些东西给陈果儿,只是必要的遮羞布也是要有的。

    陈果儿冷笑了声,也不说话,等着黄春生的下文。

    果然就听他话锋一转,“不过么,这些卷子我也是千辛万苦才拿到的,自然不会白白送与人。只要妹子肯帮我跟九爷之间做个引荐,再在九爷面前美言几句,这些就都是妹子的。”

    说着把卷子往前一推。

    从陈莲儿的口中,他知道赵九之所以跟陈家不错,完全是因为陈果儿的关系。

    偏陈果儿跟他不对付。

    黄春生就想出利用七郎,让陈果儿服软,达成自己的目的。

    七郎是陈家唯一的男丁,他就不信陈果儿会不在乎七郎的前程。

    这些卷子对于考生来讲,无疑是很重要,每年那些买了卷子的考生们也有不少能考中的,当然就算上面的题目没有押对,也是有些好处的。

    但陈果儿却并不打算要。

    这是作弊。

    对于那些平时不上心念书,一心想求取功名的人来讲,无疑是无价宝。

    但是对于认真念书的人,这东西就很鸡肋,有还不如没有。

    毕竟这只是那些落地秀才的生财之道,试想如果他们真的才高八斗,又怎会一辈子都只是个秀才?

    而且七郎念书很用功,如果拿这些东西给他,就等于抹杀了他平时的努力……

    wxi7

第872章 自欺欺人() 
陈果儿情愿七郎考不上,也不想他用这种方式取得功名。

    这是自欺欺人,更是误人误己。

    “引荐九爷?”陈果儿轻笑了下,正要严词拒绝。

    就听黄春生说,“妹子想是以为认识九爷,七郎考中自是不在话下吧?”

    黄春生话里有话,聪明如陈果儿又怎么会听不出来?

    暂时打消了拒绝的念头,想听听他怎么说。

    黄春生也知道陈果儿不会轻易相信,毕竟赵家在辽南府可说是一手遮天,谁能越过他们去?

    可他敢这么说,自然是有倚仗的。

    “妹子怕是不知道孙亭长可不是一般的官,他曾经在京城,是御书房行走。”黄春生面露得意的道:“而且他跟当朝的国舅爷关系密切。”

    陈果儿没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黄春生。

    并非是她不想说,而是黄春生说的这些她都不知道,对于未知的事情,她倒是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黄春生虽然也不过是一届学子,他没什么本事,但是他在县里念书,或许他从别人那听到些什么风声也说不定。

    见陈果儿沉默不语,黄春生更形得意,“妹子怕是不知道国舅爷跟镇北王可是对立面,你想想孙亭长有国舅爷撑腰,他能怕镇北王?所以么……”

    黄春生已有所指的看向陈果儿,那意思是七郎要想考上,就不能走赵九的门路,换言之陈果儿最大的倚仗指不上。

    “那春生哥可是有什么好办法?”陈果儿淡笑了下。

    黄春生既然话都说到了这份上,他肯定是有备而来,否则不是吃饱了撑的?

    “所以么,小兄倒是有个主意,只要妹子给我引荐九爷,我就保证七郎能考上童生。”黄春生自鸣得意道:“而且秋下就是县试,届时小兄也能助七郎考中秀才,届时你们也可改换门庭了。”【 @爱奇文学i7wx ……最快更新】

    “你先说说看。”陈果儿笑眯眯的,看黄春生就像在看耍猴。

    “简单。”黄春生再次把卷子往前一推,“七郎想考中,就不能在锦阳镇,小兄倒是有些人脉,可以让七郎在三十里地以外的乌山镇参加童生试。”

    黄春生一脸神秘的道:“恰巧乌山镇亭长师爷的儿子正是小兄的同窗,而这份卷子就是乌山镇亭长所出的试题。”

    陈果儿笑了,原来这就是黄春生的打算。

    “春生哥八成不知道,乌山镇的祁亭长我们也有数面之缘,他曾经还邀请我们家去他那开铺子。”陈果儿笑道:“我想让我哥去那考,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黄春生的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

    他办这件事要去求同窗,再去找他当师爷的父亲,再偷偷把七郎的卷宗放在里面参考。

    而后还要运作一番,才能让乌山镇的亭长发下童生试的资格,当然这番运作少不得花银子。

    不光是给乌山镇的祁亭长,也要给同窗的父亲好处。

    可陈果儿轻飘飘的一句话,就直接去找乌山镇的祁亭长。

    这嘴巴打的响。

    黄春生顿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你……”黄春生霍然站起,怒冲冲的瞪着陈果儿,好半晌才一甩袖子走了。

    陈果儿则是在身后笑呵呵的来了句,“不送。”

    眼看着黄春生负气离开,陈果儿也琢磨起他的话,说是让七郎去乌山镇参考倒也不是陈果儿吹牛。

    仙客来两次开张,赵九都来了,而附近乡镇的官员们也都到了。

    尤其上次新铺子开张的时候,阳山县的县令就曾主动提出让陈果儿去县里开铺子,还说到时候找他,一切手续都从简。

    而当时不光是阳山县的县令说过这句话,她记得乌山镇的祁亭长以及其他几个县镇的官员们也都说过,当然这不过是借着讨好陈果儿家,暗中在讨好赵九罢了。

    童生试虽然筛选严格,但是往里面加一个名额倒也不算难事,或许真的该考虑让七郎去那?

    陈果儿暗自想着。

    毕竟孙亭长跟他们家不对付,万一他暗中使绊子,陈果儿也不知道。

    这时候七郎回来了,看到桌子上黄春生没来得及拿走的卷子,就问陈果儿这是什么。

    陈果儿说这是黄春生拿来的。

    七郎脸沉了下,这些天私塾里也到处在传这种卷子,从几百文钱到几两银子不等。

    那些同窗们连念书都没心情了,整天的背上面的考题。

    “考取功名要凭借真才实学,靠这些个旁门左道,就算是考中了又如何?”七郎连看都没看一眼,拿起那些卷子丢到一旁,让进来送饭的伙计拿出去烧火。

    七郎这么上进,陈果儿很高兴,就说他也不用这么生气,“哥靠的是真才实学就行,别人的事咱也管不着。”

    七郎也不再言语,坐下和陈果儿一块吃饭。

    陈果儿又把黄春生的话说了一遍,“我也觉得哥去别的镇上考比较好。”

    陈果儿不知道孙亭长会不会动手,什么时候动手,又是怎么动手。

    但是防患于未然总是好的。

    陈果儿不忍心七郎这么用功却平白丢了前途。

    七郎摇头,“虽说只是童生试,但是县衙门也会派人来监考,孙亭长想使坏也没机会。”

    他还是想在锦阳镇考。

    七郎生在这,长在这,对于他来讲,谢家窝铺才是他的家。

    因为生活条件所限,念书的人并不多,而真正能考中的更是少之又少,一旦考中了就是光耀门楣。

    到时候衙门会派人敲锣打鼓的来通知,那是十分风光的。

    陈果儿家虽然现在也算是富户了,但是七郎知道这都是陈果儿的功劳,而他这个当哥哥的一点力都没出。

    他心里一直很愧疚。

    他能做的就是好好念书,给家里改换门庭,光宗耀祖,七郎自动抗下了这个责任。

    而他每一步都要走的光明正大,这是他的坚持。

    陈果儿也明白七郎心里所想,就不再劝了。

    而且七郎也说了,到时候县里会派人来监考,陈果儿也算稍稍放了心。

    此刻,衙门后院。

    孙亭长正坐在花厅里品茗,瞄了眼范师爷手中托着的几张银票,嘴角勾起一丝得意的笑……

    wxi7

第873章 考试() 
范师爷手中托着若干银票,数额从几十两到上百两不等。

    “大人,这是张大善人孝敬的一百两,说是给张家两位公子拜做大人门下的束脩。”范师爷笑的一脸谄媚,又拿出一张银票,“这是程家的一百两……”

    孙亭长很贪婪,凡是上交朝廷的赋税,以及各种进项,他几乎都是雁过拔毛。

    偏他又喜欢自欺欺人,总说自己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总之是不会承认他贪墨银两的事实。

    范师爷跟在孙亭长身边多年,自然是明白主人的心思,故意把各家送来行贿的银票说成是拜入师门的束脩,这样孙亭长既收下了银子,还落得了好名声。

    对此,孙亭长自然是十分满意。

    孙亭长扫了一眼,粗粗算一下差不多有差不多两千两,眼睛瞄向张大善人那张银票。

    程家是一个人一百两,张大善人家资巨富,却给两个儿子才花一百两,孙亭长心里十分不悦。

    这不是张大善人不舍得银子,而是根本没把他这个亭长放在眼里。

    “大人,今年的题目出点什么才好?”范师爷将银票收好,放在一个小匣子里,推到孙亭长给跟前。

    孙亭长想了想,提起笔在纸上刷刷点点写下了孝道两个字,看着这两个字,他似乎感触很深。

    孙毓秀对他的打击很大,多年来悉心培养,结果她坏了他的好事。

    而孙亭长也因此得罪了冯阁老不说,还在锦阳镇臭名昭著,此次出题他更是想借此机会让莘莘学子们知道尊师重道,孝字当头的意思。

    范师爷看着桌上的字,捻着狗油胡频频点头,“大人乃一方父母,生员们自当谨守孝道,大人出的好题目。”

    范师爷的话说到了孙亭长的心缝里,而他也是想借此机会让锦阳镇的百姓们都知道,他是个以孝为先的人,或许能挽回一些官声。

    范师爷拿起孙亭长出的考题,正要下去交代一番,被孙亭长叫住了,“听说陈家那个孩子叫……”

    范师爷立即上前,眼睛转了转,立即明白了孙亭长说的是谁。

    陈家老宅已经搬走了,现在只剩下陈志义一家,而他们家唯一的男丁,七郎,正在镇上念书。

    “大人说的是陈颖琦?”范师爷道。

    孙亭长点头,“今年应试生员可有他?”

    他也是前几天听人说了陈家的七郎也要参加童生试,故而才问。

    范师爷点头,拿出一本花名册,上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