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难择路-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可把孙老医官给愁坏了,差点就忍不住,要出手干预此事。后来孙老医官想起当初起的天机图,推衍出来的启源天机,好容易硬生生给忍住了。结果后来李得一成立定北刚铁学堂,一手做出黑钢鳞云甲,制式军刀,制式长枪等,极大提高威北营战力。孙老医官从此,更加坚定了信心,相信自己这小徒弟,是自有其机缘,不必干涉太多。

    因此,此刻孙老医官一听自己这小徒弟又要办几件“大事”,顿时就来了兴趣,忍不住就问了一句。这也是之前让李得一给刺激大了,如今孙老医官实在不想再受这么一回刺激,所以想要提前知道自己这宝贝小徒弟到底打算干吗。

    李得一自然不知道师父的这一番心思,也不知道自己这师父每天看着悠闲,实际背后不知为自己****多少心。李得一傻愣愣道:“师父,俺现在还没想好。”这一句话,差点把满心期盼的孙老医官给噎了个仰倒。

    孙老医官当时就给憋得满脸通红,可把李得一和小刘团长师兄弟俩给吓坏了,赶紧冲上去,又是揉胸,又是揉脑袋,把孙老医官好一顿搓。

    “行了,行了。别给为师搓澡了,为师这皮都让你俩给搓掉一层。”孙老医官缓醒过来,头一句就是这个。小刘团长担忧道:“师父,你刚才是怎么了?”

    “还不是让你这个好师弟给气的!”孙老医官刚想说这句,赶紧又收了回来,小徒弟啥都还没说,是自己这个当师父的心急了,哪能怪他。张了张嘴,孙老医官改口道:“没事,想是方才体内旧伤发作,为师这才晕厥过去。”

    小刘团长听了,那还真能放心,当即把师父抱到床上,安置妥当了,又拿出草还丹,强制师父吃了一颗,这才算罢。李得一也跟在旁边忙上忙下,很是担心师父的身体。孙老医官看着两个徒弟这么在乎自己,不由得老怀大慰,心道:“若是没有战事,得这么两个徒弟,也足慰平生。”

    老人家,你这是忘了,你这小徒弟孤身犯险那时候,你日夜为他担忧。你可曾记得,当你俩徒弟带着队伍与郭无常搏命之时,你日夜寝食难安?可曾记得,当两个徒儿带大军南下硬拼突辽六万精骑,你日夜忧愁?师,父,这两字,可是一副重担啊。

    李得一临走时,对着师父说道:“师父,俺想好了。俺这次要好好搞搞钢铁学堂,再看看能不能培养些会种地的好手。”

    三天全城流水席面庆祝过后,李得一就忙活开了。守备团对内宣称取得了大胜,那一车车大白天拉入城中,故意让全县人都看清的金银财货,还有几十板车的铠甲装备,就是最好的证明。没听说谁打败仗还能带回这么多财物和兵甲的,只有打了胜仗,才能缴获这么些东西么。老百姓对事物的判断,很实在,也一针见血。真不知道,古往今来,那些自以为能愚弄百姓的皇帝,哪里来的自信?恐怕是自欺欺人,最终被人欺,导致亡国灭族。

    在李得一的建议之下,守备团采取了与民同乐的方式来庆祝此次大胜。招待全县百姓敞开了吃的流水宴席,全城大摆了三天。不光如此,每天来吃饭的人,还可以领一个枚银钱。光这一下,定北守备团就花出去几十万枚银钱。因为老百姓实在啊,既然来一趟就能领一个枚银钱,还能白吃顿饭。干脆,孩他娘,咱家这三天不做饭了,一天三顿吃流水席去,还能给家里挣不少钱呢。老百姓这么实在,威北营同样实在,甭管是不是来过,只要来了,就给发钱。

    钱好挣,这人心,却难了。威北营若是熊老百姓一次,他能记一辈子。因为老百姓都是实在人。

    定北守备团这么做,这要搁在以前,能把韩把总活活疼死。可现在不一样了,定北守备团现在有的是钱。那一千万枚银钱,李家为了方便运送,把近半银钱重新熔铸成了银锭,后来在洪水中,多半的枚银钱被大水冲走,沉重的银锭因较为沉重,相对不那么容易被冲走,被守备团找到不少。

    守备团在大水过后打扫战场之时,找到的银锭,据李得一估计,少说也得值三百万枚银钱。不光如此,还找到不少金锭。据李得一估算,这一趟下来,守备团少说也得收入了五百万枚银钱。

    有了这么多枚银钱收入,一次花几十万枚,对韩把总来说,那是终于体验了一把什么叫财大气粗,什么叫挥金如土,爽快的很啊!

    这与民同庆,李得一和师哥却都没工夫参加这个活动。这趟回来,李得一就先去看了自己的那些学生。

    首先看的是在家留守的四十个孩子,然后是钢铁学堂的学员。李得一给这帮学员和那三个铁匠夫子也发了不少赏银。三个铁匠夫子还不好意思地推脱,说自己并未参与战事,寸功未立,无功不受禄。

    李得一道:“你们打制的铠甲兵器,就是守备团获胜的保障,怎么能说你们没有战功呢?你们的战功,还要超过一般的兵士。”这话一出口,可把三个铁匠夫子给感动坏了。

    李得一安抚下这三位铁匠夫子,又想起种地上的事情。守备团此次出战,粮食供应一直很充足,前面作战的兵士天天都能吃得饱,与定北县这几年农事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当初李得一曾贴出告示,为先进的种地技术设下重赏。几年过去了,还真找到一个精通农事的人才。这人叫田更皓,因为打小有这特殊爱好,专门喜欢钻研农事。后来他家遭到战火波及,他便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民,一直在四处流浪。

    他也曾想过凭着一身本事,谋个一官半职,在这乱世找个安身立命之所。无奈,天下间的割据豪强,枭雄豪杰们一听他会的那套本事,根本就不重视他,或者表面上为了显得尊重人才,不得不留下他,实际根本不肯委以重用。

    这些割据豪强在天下大乱之前,都是些“何不食肉糜”,“食厌膏粱”的主,哪里会懂得如何种地。在他们看来,种地无非就是派手下兵士,找个良吏,然后施行屯田,过一两年,地里自然就会长出粮食,只要你控制的土地够多,收上来的粮食自然也够多。

    这个田更皓也是颇有些傲气的人才,自己得不到重用,或者受到冷遇,直接就会负气而走。后来走来走去,终于溜达到了西北这个犄角旮旯,来到了定北县。当他看到贴在城墙上贴着那张,已经褪色,眼瞅就要脱落的,招募种地人才的告示之后,立即激动地眼泪流下来。

    李得一虽然没种过地,但他从小在庄里长大,对种地也懂得不少。再加上他识海中的一些记忆碎片,一直默默提醒着他要重视田地出产,所以李得一对这个田更皓就非常重视。与其交谈了一番之后,李得一当即就给予其大量枚银钱,和几个打下手的民壮,让其一展所长。现如今,定北县附近的田地粮食产量年年增高,即便遇到大旱,也不曾减产,就是这个田更皓的功劳。

    这趟打了胜仗回来,李得一决定专门为这个田更皓成了一个农学院,和他一起编订基础教材,招收学员,好更进一步培养种地人才,增长定北县的粮食出产。

    这趟带着一万兵士,仅仅去西南不算太远的洛都城下作战,每天消耗的粮食,李得一每每想起来,就觉得头大。多亏这几年,有了田更皓的农耕技术,大大增长了定北县的粮食产量,使得守备团能够囤积下足够多的粮食。若无此人,守备团绝对撑不过这场大战,最多两个月,守备团的兵士就得吃糠,吃麦麸充饥。

    守备团现在很有钱,小刘团长又支持师弟的主意。之前那个定北钢铁学堂,守备团可是尝着甜头了。小刘团长一听师弟如今又要成立农学院,二话没说,立即拍板同意,反正现在有的是钱,造些个房子,养些学生,才花多少。那天田更皓接到守备团发下的,象征夫子身份的木牌,看到李得一帮他编订的标准教材时,一如三个铁匠当初那样激动难抑。

    忙完了农学院的初步规划之后,李得一又想起了他那尚未开蒙的最后十五个学生。这天晚上,李得一带着这十五个学生,又一次来到了当初那个小土丘上。

    这一次开蒙,孙老医官跟以前一样重视,带着王壮彪亲自熬了安神驱寒的汤药,让大徒弟在土丘下亲自站岗把守。

    最后,李得一走下土丘,小刘团长急忙上前问道:“这回有几个孩子开蒙?”

二百一十四章 日升日落() 
“十四个,还有一个孩子没开蒙,就是最小的那个柳重四。”李得一小声答道。小刘团长点点头,没说什么,带着孩子们一路赶回定北县城安置去了。对于师弟给孩子开蒙的本事,小刘团长现在已经不想再说什么,事实在这儿摆着,就是这么厉害,就这么不讲道理,没招。

    带着孩子返回城中之后,孙老医官照例给每人一碗安神的汤,伺候孩子们睡下。然后,孙老医官嘴角带着笑意,美滋滋也歇了。

    忙完了给孩子开蒙这摊,李得一又继续忙活他的两个学堂去了。尤其是农学院,刚刚成立,学员都是新招的,需要李得一额外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来看顾。李得一照旧按照老办法来,亲自给这些农学生上课,教他们识字,并且告诉他们要好好学习,努力提高粮食产量,使自己能过上顿顿吃饱的日子,也使守备团的兵士能吃饱,方能保护现在这好日子。

    由于威北营这些年来,一直对着定北县百姓不错,不征钱粮,还常常花钱雇百姓做工,打了胜仗还给百姓发红利,整个定北县的民心,早已彻底向着威北营。因此李得一这番话再说出来,那就格外有底气,在场的学员听了,也都用力点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努力学习,保护这好日子。

    小刘团长也没闲着,抓紧时间又招募了一批新的兵士,开始训练新兵。守备团有这次大胜垫底,此次招募兵士进行的异常顺利。再加上守备团战兵待遇一向优厚,不少百姓都让家中的老二,或者老三报了名,但兵源的主力,还是来自威北营控制下的流民。

    等李得一忙完两个学堂的事,又照顾完新开蒙的那十四个孩子,新兵基础队列训练已经快要结束。

    这天,小刘团长找到师弟,与他商议骑兵队的事情。定北守备团战兵现在有两个兵种,小刘团长战时负责统领步卒,骑兵则由李得一统领。之前在洛都城下与突辽骑兵数次交手,虽然大胜,但一次次仗打下来,守备团的骑兵也折损了有一千多。

    这一次,小刘团长就是与师弟商议如何补充这部分损失的骑兵。骑兵不比步卒,只要有人,就能扩军。骑兵扩军必须还要有马匹。而战马繁衍,更是有不少问题。母马虽然发情期较长,三到六月都在发情,方便配种,但怀孕期足有十一个月。故此适龄的母马,一年也就能产一匹小马驹。

    而且母马产期也得提前算好,尽量不要让母马秋季生产。秋季牧草渐渐枯黄,即便以威北营之力,也很难弄到足够的草料喂养战马。威北营即便舍得花钱加料喂养战马,也不可能跟突辽人一样,全用粮食,人还得吃呢。所以威北营的战马到了冬季,往往会偏瘦。这样一来,由于草料不足,导致秋季下生的小马驹体重普遍较小、而且成活率低、很难熬过头一个冬天,即便熬过这头一个冬天,断奶重和之后的生长发育也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