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宫廷-第1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寥チ耍苣严胂笄毓纳倬尤换崛绱丝涂推赜胨蛘泻簟

    因为从八弟赵弘润的表情中看不出什么头绪,燕王赵弘疆转头看向前者的宗卫长卫骄,见其丝毫没有流露敌意,便知这位『秦少君』并未是敌人,遂客气地招呼秦少君入席就坐。

    他本意是叫人把案几摆放的位置调整一下,没想到秦少君却毫不在意地径直坐到了赵弘润的右侧,淡然说道:“不必麻烦了,余坐这里就可以了。”

    『可……』

    燕王赵弘疆看看秦少君、又看看赵弘润,心中着实纳闷:这位秦少君与他八弟赵弘润的关系,好到可以同坐一张案几?

    要知道,并不是什么关系都能同席的,除非是亲属、挚友、夫妻等等。

    可赵弘疆旁观赵弘润与秦少君的关系,怎么看也不像是至交啊。

    更要紧的是,同席是分主次的,以左为尊、右为次,秦少君作为秦国的少君,若坐在他八弟赵弘润的右侧,万一引起秦人的误会怎么办?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魏人不懂礼数,羞辱秦少君呢。

    “这不合适吧……”

    赵弘疆摇了摇头,正要说些什么,他身旁,燕王妃孙氏盯着秦少君,仿佛是看出了些什么,暗地里扯了扯丈夫的衣袖,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只可惜,燕王赵弘疆没有领悟爱妻的提醒,皱皱眉说道:“什么叫做「人家的事你别管」?你这女人,忒少见识!”

    『到底是谁少见识啊!』

    对于自己丈夫的迟钝,燕王妃孙氏又羞又气,只好在丈夫耳边又低声说了句。

    也不晓得究竟是听到了什么,燕王赵弘疆顿时露出了惊骇莫名的眼神,睁大眼睛匪夷所思地盯着秦少君,让秦少君感觉颇为不适应。

    好在燕王妃孙氏发现了丈夫的无礼举动,及时提醒了后者。

    “咳。”

    由于已从爱妻口中得知了一些猜测,燕王赵弘疆遂也不再纠结于坐席的问题,在咳嗽一声后,主动解围道:“敢问少君,贵国与我大魏,莫非已化解干戈?”

    “是的。”微微有些脸红的秦少君,点点头解释道:“在贵国礼部尚书杜宥大人的促成下,我大秦与贵国已缔结盟约,此番,我大秦出兵二十万,协助贵国击退韩、楚的进攻。……若贵国战况持续不利,在粮草足够的情况下,我大秦会持续增兵援助贵国!”

    “果真?!”

    燕王赵弘疆闻言大感惊喜,他知道自己不擅长政治、外交,也就不去过问结盟一事,仅单纯为了二十万秦军的支援而欣喜,毕竟这着实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兵力,或可扭转他魏国目前不利的战事。

    更别说,秦少君还说只要有足够的粮食,秦国还将加大对魏国的出兵支援。

    这对于目前如履薄冰般的魏国而言,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想到这里,他严肃地对赵弘润说道:“弘润,你的援军很及时,若再过些许日子,或韩军就将跨河攻打梁郡了……”

    赵弘润闻言一愣,皱眉问道:“南梁王……”

    仿佛是猜到了赵弘润的心思,燕王赵弘疆摇了摇头,无奈地说道:“南梁王麾下镇反军,已撤至原阳、南燕一带,据消息称,与成陵王赵燊、安平侯赵郯等人组建的私军合兵一处,河内,除我山阳军以外,已其余我大魏军队……”

    说着,他将河内战场的近况一五一十地告诉赵弘润,只听得赵弘润频频皱眉。

    听到燕王赵弘疆的讲述,赵弘润这才意识到,河内战场,事实上他魏军早已全线崩溃了,目前,韩军已打算跨大河攻打魏国的梁郡。

    『这不对啊,姜鄙将军的北二军呢?……南梁王赵元佐,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赵弘润无法理解。

第1232章:反击的号角() 
南梁王赵元佐究竟在想些什么?

    事实上,想不通这件事的人,远不止赵弘润一人。

    记得当南梁王赵元佐下令麾下镇反军放弃『河内战场』,南渡大河,撤退至『原阳』、『南燕一带』时,在当地负责协守之事的成陵王赵燊、安平侯赵郯等人,就曾前往镇反军的军营,面见南梁王赵元佐。

    当时在成陵王赵燊等人看来,南梁王赵元佐麾下镇反军虽然放弃了河内郡,使魏国几乎要丢掉河北所有领土,但从整个战略角度来说,这个决定亦不失是明智的选择。

    毕竟在先前的『河内战役』中,韩国的军队已充分证明了他们的强大,纵使是魏军当时拥有城墙防守,也挡不住韩军的进攻、屡战屡败,在这种情况下,收缩防线、将主力军队退至大河以南,借助大河天险阻挡韩军,这不失是一桩妙计。

    虽然南梁王赵元佐麾下镇反军在『河内战役』损失不少,但至今仍有三万余众,再加上将军姜鄙率领的五万北三军,再加上成陵王赵燊、安平侯赵郯等姬赵氏王族成员组建的私军,魏国可以在原阳、南燕一带,重新部署防线,借助大河天险,将韩军阻隔于大河以北。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魏国暂时失去了河东、河内、甚至可能连上党都保不住,但至少能避免短时间被韩军兵临城下、围攻王都大梁的尴尬与窘迫。

    至于之后,只要肃王赵弘润的援军抵达河东,魏国就能展开反击,收复失地。

    这是很多人看来最稳妥的策略。

    但成陵王赵燊与安平侯赵郯万万也没有想到,南梁王赵元佐在下令镇反军撤退时,竟然没有知会姜鄙麾下的北三军,也就是说,五万北三军目前仍驻扎在上党郡。

    在得知这件事后,成陵王赵燊与安平侯赵郯万般震惊。

    既然决定撤回原阳、南燕,为何不下令召回姜鄙的五万北三军?!

    要知道,将军姜鄙虽然曾被韩国原太原守廉驳击成重伤,但不可否认,这位将军仍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统帅,且麾下五万北三军,亦可称得上是精锐军队。

    为何不将这支军队撤回原阳、南燕?!

    朝廷想不通,兵部想不通,成陵王赵燊与安平侯赵郯亦想不通,因此上门质问南梁王赵元佐。

    面对成陵王赵燊与安平侯赵郯的质问,南梁王赵元佐的反应很平静。

    “……原阳、南燕两地,有大河天险,五六万军队就能守住河岸,为何要再召回姜鄙的北三军?至于大梁的安危,大梁不还有六万余北一军么?”

    对于这种敷衍似的回答,成陵王赵燊与安平侯赵郯很不满意。

    不可否认,五六万魏军借助大河天险,的确是能挡住韩军,但问题是,韩军正准备分兵攻打卫国。

    一旦卫国有危,魏国救是不救?唇亡齿寒的道理,相信明眼人都能明白。

    正因为这样,朝廷非但从紧张的财政中拨出一批钱粮无偿给予卫国,还号召本国贵族赴卫救援,在朝廷的号召下,似户牖侯孙牟、万隆侯赵建等等,已陆续率领着组建不久的私军,进入卫国境内,帮助卫人防守。

    因为他们都清楚,倘若卫国沦陷,韩军就能从卫国方向进攻魏国,到时候,魏军将失去大河天险。

    可凭借卫国的军队,哪怕再加上户牖侯孙牟、万隆侯赵建等一些魏国贵族组建的私军,难道就能挡住韩军?

    谁都知道柿子要挑软的捏,一旦韩军跨河攻打原阳、南燕两地失利,那么,韩军势必会改变策略猛攻卫国,从卫国打开局面。

    到时候,南梁王赵元佐或将军姜鄙,或有一人就得率军支援卫国。

    可谁能想到,姜鄙居然没有撤回国内,这下怎么办?大梁还有能够阻挡一面的将帅么?

    难道要让禹王赵元佲增援卫国?

    开什么玩笑!禹王赵元佲也好,目前驻扎在大梁的六万北一军也好,那是应对『宋地战场』一方的——楚国的寿陵君景舍,已率领着号称百万的楚军,都打到魏国的雍丘了,离大梁也就只有咫尺之遥!

    “不是还有「魏罃」么?”南梁王赵元佐淡笑着说道:“成陵王不妨向朝廷推荐此人驻援卫国。”

    “魏罃?天水魏氏的魏罃?”

    成陵王赵燊微微一愣。

    平心而论,魏罃、包括繇诸君赵胜,这几位倒还真不失是贤才,问题是,这些人懂得带兵打仗么?

    陇西魏人,也并非个个都是临洮君魏忌、将军姜鄙啊!

    于是,南梁王赵元佐提及了一人:侯聃。

    对于侯聃,成陵王赵燊倒还不算陌生,毕竟侯聃在陇西魏人中的名望也不低,更有人将其与姜鄙作比较,只不过侯聃此人性格倨傲,因此得罪了不少魏国的贵族,以至于不太受大梁权贵的待见。

    “魏罃不擅征战,但他有谋略,只要让侯聃担任其副手,韩军短时间内,亦难攻破卫国。”

    对此,南梁王赵元佐倒并非信口开河,毕竟他也是心高气傲的人,纵观所有陇西魏人中,他看得起的,恐怕也就只有魏罃、魏忌、赵胜、姜鄙等寥寥几人,除此之外哪怕就是侯聃,虽然赵元佐认可此人的勇武,但也不会太过于看重——莽夫耳,何足挂齿?

    成陵王赵燊想了想,觉得南梁王赵元佐说得还算有些道理,可转念一想他又感觉不对:我明明是质问他为何不下令姜鄙撤回原阳、南燕,怎么被他三言两句几句敷衍之词就给说服了?

    当然,成陵王赵燊并不会怀疑南梁王赵元佐这是故意坑害姜鄙,毕竟大梁谁都知道,南梁王赵元佐与魏罃、姜鄙这些陇西魏人,是政治上的同盟,彼此都属于是五皇子『庆王弘信』的派系,怎么可能会坑害自己人?

    按照这个思路一想,成陵王赵燊就逐渐猜到了几分端倪。

    “你不会是要姜鄙偷袭邯郸吧?”他惊声问道。

    这个猜测,倒也不失有几分依据,因为此次韩军总帅康公韩虎率领的军队,是由韩国『邯郸』的中央军与『雁门』、『北燕』、『代郡』等边防军组成的,虽然兵力众多,但也几乎倾尽了韩国可调用的兵马——像剩下的『巨鹿军』、『上谷军』、『渔阳军』等等,为确保韩国边境的安全,几乎是不能调动的。

    因此,倘若南梁王赵元佐故意放韩军攻入卫国境内,拉长了韩军的兵线,姜鄙麾下的北三军,的确是有机会偷袭韩国王都邯郸,像上次肃王赵弘润那样,攻破这座城池,迫使邯郸的韩王与贵族签订城下协议,终止这场战事。

    『不对……』

    成陵王赵燊皱了皱眉头。

    据他所知,姜鄙的五万北三军,一部分驻扎在孟门关,而主力则驻扎在壶口关,随时可以兵出太行山栈道,威胁邯郸郡。

    只不过,韩人难道不会防着这一手么?

    成陵王赵燊狐疑地看着南梁王赵元佐,他既不相信韩人会疏于对壶口关的防范,更不相信后者会认为姜鄙能够成功威胁到韩国的王都。

    想到这里,他低声问道:“贤弟,你实话跟我说,姜鄙的五万北三军,主力真的驻扎在壶口关么?……其实,不在壶口关,对不对?”

    南梁王赵元佐笑而不语。

    与此同时,在上党郡境内的壶口关,北三军将领魏阳正站在关上,眺望着前方的太行山栈道。

    尽管肉眼未曾看到,但魏阳可以感觉到,前方的太行山栈道附近,驻扎着不少韩军。

    而随着近段时间步入春季,冰雪逐渐消融,太行山栈道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