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寿陵君景舍也算是「楚东」那边的贵族,倘若此人率领十几万、二十几万兵力撤回楚国,就凭暘城君熊拓手底下那点「楚西军队」,如何威胁楚东贵族,争夺王位?
因此,平舆君熊琥当时借刀杀人,借魏军的手进一步削弱寿陵君景舍麾下的兵力,也只是为了给暘城君熊拓铺路,只是没想到,平日里温文尔雅的寿陵君景舍,内心竟那般刚烈,竟在楚水河畔羞愧自刎,这是平舆君熊琥始料未及的——逼死寿陵君景舍,让景氏一族视为仇敌,这对暘城君熊拓而言,百害而无一利。
似乎是看穿了平舆君熊琥的心思,赵弘润淡淡说道:“是在顾忌被景氏一族仇视么?”
平心而论,虽然能理解平舆君熊琥当时那样做的原因,但从内心出发,赵弘润非常不喜这种行为,因为这让他联想到了南梁王赵元佐的某些行为。
但碍于平舆君熊琥乃是他的「秘密盟友」,寿陵君景舍又是楚人,因此,虽然赵弘润心底不喜,但也不好多说什么。
听了赵弘润的话,平舆君熊琥摇头说道:“对此我倒并不担心,景云大人终究不如景舍大人……”说到这里,他感慨道:“景舍大人一死,景氏一族多半要就此没落了。依景云的能力,恐怕负担不起『三天柱』的职责。”
“三天柱?”赵弘润微微一愣,他当然知道『三天柱』在楚国是什么样的存在。
想了想,他忍不住问道:“这个称号不是你国的楚人推崇的么?也可以继承?”
平舆君熊琥熊琥看了一眼赵弘润,似笑非笑地说道:“万民推崇?恰好『熊氏』、『景氏』、『屈氏』这三个芈姓分支家族各占一个名额?”
听闻此言,赵弘润豁然开朗,但是表情却变得愈发古怪起来。
的确,正如平舆君熊琥所言,楚国的芈姓王族,其分支中,就属熊氏、景氏、屈氏、项氏等分家最为势大。
赵弘润原以为,楚国的『三天柱』,就跟韩国的『北原十豪』一样,都是由国内的国民口口相传,没想到楚国的『三天柱』居然是暗箱操作。
看到赵弘润脸上那古怪的表情,可平舆君熊琥不以为然,继续解释道:“其实是你们误会了,我大楚的『三天柱』,其实最早的时候并非指个人,而是指『熊氏』、『景氏』、『屈氏』这最初的王姓三大氏族,当年我的堂叔、汝南君熊灏大人亡故,为何是邸阳君熊商取代,而并非是其他人呢?比如项末、项娈,项氏一族历代也是名将辈出,为何就无缘『三天柱』呢?”
这一番话,反说得赵弘润哑口无言。
不得不说,对于这件事,赵弘润起初就感到纳闷。
他曾经误以为,楚国当代的『三天柱』,指的是个人,即原先的汝南君熊灏、寿陵君景舍、西陵君屈平三人。
必须承认,这三位『三天柱』,皆是楚国首屈一指的贵族,德才兼备,以至于让赵弘润误以为只有出色的贵族,才能获得这份殊荣。
但随后,当得知在十几年前亡故的汝南君熊灏,他的三天柱名份被邸阳君熊商所继承后,这就让赵弘润有些看不懂了。
论统兵方面的才能,邸阳君熊商按理来说是比不过项末、项娈兄弟的,以至于当年在『齐鲁魏越四国伐楚战役』的时候,被齐国名将田耽吊打;而论德品,邸阳君熊商与韩国的豪将剧辛乃一丘之貉,贪婪而暴戾。
因此,由邸阳君熊商继承汝南君熊灏的三天柱名份,总让赵弘润感到有种格格不入的错觉:相比较寿陵君景舍、西陵君屈平,邸阳君熊商的格调明显有些低,拉低了楚国『三天柱』的名声。
不曾想,楚国的三天柱竟然是暗箱操作,这就说得通了。
想到这里,赵弘润摇了摇头,感慨说道:“邸阳君熊商死在雍丘,寿陵君景舍自刎于楚水,再加上被罢黜终身不用的西陵君屈平……三天柱已名存实亡了吧?”
平舆君熊琥点了点头,随即又补充道:“事实上,西陵君屈平大人也已经亡故了……屈氏一族始终无法原谅屈平大人在那场叛乱的最后,被项末说降,而楚东那边,那些家伙亦强烈反对大王辟用屈平大人,屈平大人一身才华,却无用武之地,在前年就愤然投河自尽了,只是碍于影响,并未对外公布而已。”
听闻此言,赵弘润忍不住又是一阵唏嘘感慨。
虽然他并没有与西陵君屈平交过手,也并未与其有何私交,但他知道,当初吴国大将吴起率领东瓯军从东面进攻楚国时,正是西陵君屈平运筹帷幄,指挥几支楚军挡住了越人军队的进攻,使得当时『齐鲁魏』三方兵力皆兵临楚国王都寿郢城下时,唯独东越的东瓯军,被挡住了前往寿郢的道路,使「齐鲁魏越联军」当时无法彻底包围寿郢。
暗自唏嘘了一番,赵弘润问熊琥道:“此番你国若再推举三天柱稳定局势,恐怕就没有屈氏的份了吧?”
平舆君熊琥也不隐瞒,如实说道:“应该是项氏取代屈氏,不是上将军项末,就是其弟项娈。……相比之下,我更加在意「熊氏」会推举谁?”
听着熊琥在后半句话中那明显的讽刺意味,赵弘润微微一愣,随即他才会意过来,熊琥口中的「熊氏」,指的应该的「楚东熊氏」。
据熊琥的解释,楚国历来,由楚王管理楚东,而由『三天柱』居首的「熊氏」,管理楚西之地,这即俗称的『楚西熊氏』,而曾经的汝南君熊灏,就是楚西熊氏的杰出代表。
但在十几年前,楚东熊氏违反了这个规则,借口继承汝南君熊灏衣钵的暘城君熊拓年幼,不足以肩负重任,硬生生将三天柱之首安在了楚东熊氏的邸阳君熊商头上,借此打压楚西熊氏。
自这件事后,楚东熊氏与楚西熊氏的关系就极其恶劣,大有鸡犬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就连作为楚王熊胥亲生儿子的暘城君熊拓,从此亦直呼其父为『那家伙』,直呼楚东的堂叔堂伯为『那帮家伙』,可想而知两方的矛盾。
而对此,赵弘润亦感到有些好奇,忍不住问道:“熊商之后,楚东熊氏还有什么杰出的英杰么?”
平舆君熊琥起初嘲讽冷笑,随后好似想到了什么,皱眉说道:“楚东那帮蛀虫,应该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人了……除了「楚水君」。”
赵弘润微微一愣,他听说过「楚水君」此人,据说是楚王熊胥的弟弟,但为人神秘,就连名字也未对外透露。
据说,芈姜、芈芮姐妹俩的敌人——确切地说是「祝融一脉」巫女共同的敌人,共工一脉巫女,就效忠于楚水君,当年赵弘润还遭到过那些巫女的行刺。
忽然,赵弘润好似想到了什么,表情古怪地说道:“熊琥,你不会是对那三天柱,有什么想法吧?”
仿佛是被拆穿了似的,平舆君熊琥冷不丁听到这句,亦有些尴尬,半响后这才吞吞吐吐说道:“咳,事实上,我楚西熊氏这边,亦有足以担此重任者。……三天柱之首,本来就是属于我楚西熊氏的。”
他这话,其实已变相地证实了赵弘润的猜测。
不过对此赵弘润并未深究,毕竟那是人家楚国的内事,他想了想,问道:“熊拓已经启程了么?”
见赵弘润终于提到正事,平舆君熊琥顿时严肃了表情,点头说道:“熊拓公子已率领十五万军队,前往援护楚东。”
『援护楚东?是借机施压,趁机夺取楚王之位吧?』
赵弘润看了一眼平舆君熊琥。
很显然,暘城君熊拓这是带兵前往逼宫夺权了。
楚国,或将迎来新一轮的内战。
第1258章:熊琥的来意(二)()
对于平舆君熊琥的来意,赵弘润心知肚明。
真以为平舆君熊琥此番只是来看望妹妹、妹夫,或者向赵弘润透露『寿陵君景舍自刎于楚水』一事?
怎么可能!
平舆君熊琥,作为暘城君熊拓最信赖的堂兄以及最大的支持者,他此番前来,目的就是为了说服赵弘润这个妹夫真正支持熊拓争夺楚王之位。
或许有人觉得,暘城君熊拓与平舆君熊琥的堂妹芈姜即将成为肃王府上的女主人,赵弘润按理来说必定会支持这两位内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肃王赵弘润与暘城君熊拓的私下结盟,实际上是建立在芈姜这层关系上的利益联合:暘城君熊拓希望从妹夫这边收购军备与粮草,积蓄力量与楚东熊氏争夺楚王之位;而赵弘润则是希望借暘城君熊拓的手,挑起楚国的内战,为魏国赢取更多的发展时间。
说得难听点,这两人的合盟,本来就是各怀鬼胎,只不过双方碍于芈姜的关系,因此尽可能地与对方保持亲近而已。
这一点,无论是赵弘润,亦或是平舆君熊琥、暘城君熊拓堂兄弟二人,彼此皆心中澄清。
正因为这样,此番在暘城君熊拓率军前往楚东夺权期间,平舆君熊琥受命必须取得堂妹夫赵弘润的暗中支持——倘若这个时候,赵弘润为了延长楚国内部的失和,平衡楚西、楚东的实力,削弱了对暘城君熊拓的支持,那么,暘城君熊拓想要在楚东熊氏手中夺取权利,将会非常艰难。
这绝非是杞人忧天,事实上,当初赵弘润暗自就考虑过:倘若日后他暗中支持的暘城君熊拓,非但恢复了以往的实力,甚至逐渐开始压制楚东,他很有可能会改变注意支持溧阳君熊盛,目的就是为了延长楚国诸公子争夺楚王之位的内战。
因此,暘城君熊拓与平舆君熊琥的顾虑,绝非是没有必要的。
“……请务必支持熊拓公子。”
正襟危坐的平舆君熊琥,拱手抱拳,终于道出了此番真正的来意。
听闻此言,尽管赵弘润对此早有预料,此时亦稍稍皱眉,在心中权衡着利弊。
于私而言,赵弘润如今已逐渐适应了芈姜的存在,不出意料他日必将迎娶芈姜,因此,理当支持暘城君熊拓这位内兄,拓展在楚国的人脉;但于公而言,为了魏国将来的利益,赵弘润却不希望这样做。
什么样的楚国对魏国最无威胁?当然是内战频发、混乱不安的楚国。
虽然暘城君熊拓亦有种种恶习,论德才可能不如楚东的溧阳君熊盛,但问题在于,暘城君熊拓是继承了汝南君熊灏的抱负的继承者,一心希望瓦解楚国现有的苛刻阶级制度,提高平民的社会地位——这等人物一旦执掌楚国权柄,必然会大大刺激楚国的发展,从长远考虑,对魏国的威胁非常大。
要知道,楚国据说拥有着多达四千万以上的人口,是中原国家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以往因为楚东贵族的倾轧与收刮,楚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很贫穷,但万一暘城君熊拓上位后楚国逐渐富裕了呢?多达四千万的楚民人口,使得楚国一旦发展起来,这股势头将会一发不可收拾。
可偏偏平舆君熊琥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恳求,这让赵弘润有种无从拒绝的尴尬。
必须承认,在前段时间的『五方伐魏战役』中,暘城君熊拓与平舆君熊琥的暗中放水,非但使得商水邑几乎没有在这场战乱中受到损失,也变相地促成了禹王赵元佲在雍丘之战的优胜——毕竟在确保商水邑无恙的情况下,作为『商水战场』主帅的沈彧,才会亲率五千游马军、万余商水军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