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宫廷-第15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既然魏军已经撤退,他当然也不会主动求战,当即便下令麾下水军返回水寨,继续操练。

    在返回湖陵水寨的途中,沈彧站在船板上,沉思着方才亲眼所见的水战经过。

    其实论战船,魏国的战船并不逊色北亳军,或者说鲁国的战船,毕竟魏国的战船借鉴于楚国,并且已经有多年的造船经验,问题是,有造船经验的只是魏国的冶造局,至于李岌、周奎、蔡擒虎三位将领麾下士卒造出来的战船,那就远远不如了。

    除此之外,就是远程武器的差距,其实两军的弓弩,射程差距极小,但是北亳军战船上的机关火弩,这种战争兵器的射程就要远远超过魏军。

    当然,这问题不大,毕竟他魏国也有机关连弩,只不过机关连弩的管制比较严格,以至于浚水军、成皋军、汾陉军这三支魏军都没有配备而已,回头只要奏请朝廷,使朝廷运来一些机关连弩,魏军倒也不至于会继续在这方面吃亏。

    回到湖陵后,沈彧婉言拒绝了李岌、周奎、蔡擒虎三人邀请一起喝酒的建议,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将今日亲眼目睹的水战过程逐一写在手札上,准备派人送到魏王赵润手中,顺便向后者讨要些援助。

    毕竟就目前看来,北亳军在微山湖一带的水战势力,还是要高过他魏军的。

    主要还是战船以及水战兵器上的差距。

    而与此同时,北亳军上将李惑亦回到滕城,向丞相向軱禀报了今日魏军反常的进攻。

    向軱在仔细听了李惑的汇报后沉默不语,半响后才问道:“你是说,此次魏军的进攻虎头蛇尾,不到半柱香工夫便撤退了,是么?”

    “是的。”李惑点头说道:“在我看来,魏军此次的损失并不严重,完全有能力继续……但不知什么原因,他们突然撤退了。”

    向軱闻言默然不语。

    此时他心中已有猜测,想必是那沈彧初来乍到,并不清楚微山湖这边水战的情况,因此,李岌、周奎、蔡擒虎三人弄出这场虎头蛇尾的战事,让沈彧了解大致战况。

    可以想象,待回到湖陵后,那沈彧必定会启奏魏王,使大梁给予支援——事实上向軱至今都搞不懂,为何魏国不派来其他的军队。

    说句不应当的话,倘若魏国派来二十万军队,从「宁阳」那边走陆路,经鲁国境内打入他宋国,他宋国区区弹丸之地,又如何抵挡得住?

    想来想去,向軱还是猜不透那位年轻的魏王究竟在想什么,难不成像是猫戏老鼠般戏耍他们?——以那位魏王的性格,不至于会做出这样的事。

    就在他思忖之际,忽见有一名士卒来到书房,抱拳禀道:“丞相,大王有请。”

    与李惑对视一眼,向軱想了想说道:“李惑,你且继续监视魏军的一举一动。”

    “遵命!”李惑抱拳而去。

    待等李惑离开之后,向軱这才跟着那名士卒,来到了宋王宫——其实就是城内一座相对考究些的宅邸而已。

    来到这座宅邸的北屋大堂,就看到他宋国的君主子欣正搓着双手在屋内走来走去,看起来颇为焦虑。

    “大王。”向軱拱手行礼道。

    宋王子欣抬头瞧见向軱,焦急的脸上勉强挤出几分笑容:“丞相来了啊,坐坐坐。”

    在将向軱请到屋内坐下之后,子欣舔了舔嘴唇,颇有些小心翼翼地问道:“丞相,听说今日魏军又来出兵攻打了?”

    向軱闻言暗自苦笑了一声。

    眼前这位他宋国的君主,什么都好,但就是胆子小了点——当然,相比较其他几位甚至都不敢出面复辟宋国的宋王室后裔,这位君主的胆量已经是非常了不得了。

    拱了拱手,向軱宽慰道:“大王放心,魏军一如既往被我军击退。”

    “哎,那就好、那就好……”

    宋王子欣释然地点了点头,不过他脸上的愁容,却丝毫未见驱散。

    这也难怪,毕竟他们倾尽全国军队击退的,只是魏国的一小撮军队而已,而魏国这些年来驱逐林胡、战胜韩国时曾倾巢而动的四十万精锐之师,至今没有一兵一卒派到宋郡,一想到那般强大的韩国都被魏国击败,连王都邯郸都不得不拱手相让,宋王子欣就感觉他宋国前途渺茫。

    “未曾想,韩国竟然会战败……”坐在位置上,宋王子欣喃喃说道。

    宋王子欣闻言默然不语。

    当初他决定复辟宋国时,就因为齐魏交恶,并且韩国亦站在了魏国的对立面,那时向軱觉得,齐韩两国联手,岂是不能压制一个魏国?

    但没想到的是,魏国在面对齐韩两国压制的情况下,迅速拉拢了秦国与楚国两个强大的国家作为盟友,而其中的楚国,更是以一国之力,压制齐、鲁、越三国,最终,魏国赢得了那场旷世之战的胜利,使得向軱此前一切的筹谋皆化作了泡影。

    而眼下,魏国以霸主姿态横空出世,「大梁会盟」令中原诸国都为之慑服,事实上就连向軱自己,也不知道他宋国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只不过,未到山穷水尽,心中的职责迫使他不得不继续为此尽心尽力而已。

    “丞相,要不投降吧?”

    “……唔?”

    冷不丁听到宋王子欣怯怯的询问,向軱心中一惊,不可思议地看着后者:“大王,您说……投降?”

    只见宋王子欣舔了舔嘴唇,勉强镇定心神说道:“丞相,当年你劝服我时,曾预测魏国必定会在齐韩两国的夹攻下战败,介时我宋人可趁机复国……可是你也瞧见了,魏国非但没有战败,而且逐渐变得比以往更为强盛。如今的魏国,虎踞河套、河西、上党、河内、河东、颍水、商水等大郡,坐拥数十万兵甲,且国内人才济济,而我宋国……占地不过方圆百余里,还不及魏国一个小郡,如何抵挡魏国的强盛?”顿了顿,他目视着向軱,斟酌着又说道:“我虽不懂兵事,但也明白,我国至今为止与魏军的胜势,不过是魏国无暇顾及我等而已,一旦魏国打定主意要对我宋国用兵,我宋国的败亡,仅在魏王覆手之间。”

    这一番话,说得向軱哑口无言。

    他不知该说什么来劝说眼前这位他宋国的君主,毕竟这位君主所说的话,那的确是句句确凿的事实。

    当晚,向軱在床榻上辗转反侧,脑海中反复回响着宋王子欣的话。

    诚如宋王子欣所言,他宋国目前的局势,非常艰难,艰难到仿佛汪洋中的小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但是他更清楚明白,一旦在这里放弃,就再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了,因为魏国的礼官崔咏,已经击溃了北亳军最最关键的东西——即宋郡百姓对北亳军的信任与拥护。

    失去了宋郡百姓的暗中支持,他北亳军再没有办法像之前那样继续潜藏在民间。

    『可能……可能情况还不至于糟糕到这种地步,或许魏国依旧无暇顾及我等呢?』

    他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大概十日后,沈彧的亲笔书信送到了大梁,送到了魏王赵润手中,使赵润大致了解了微山湖那边的战况。

    当日,赵润二话不说,便从祥符港调了五十艘楼船,数百架魏连弩,以及相应的弓弩器械与弩矢,沿着梁鲁渠运到湖陵,命沈彧以及李岌、周奎、蔡擒虎几人,在浚水军、成皋军、汾陉军这几支已具雏形的水军的基础上,借北亳军训练水军。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向軱耳中。

    见魏国不派军队,反而送来了许多巨大的战船与威力惊人的魏连弩,他心中就咯噔一下。

    『魏王……莫不是欲借我军练兵?』

    他暗暗想道。

第167章:湖陵水军【二合一】() 
    『PS:虽说快完结了,但保守估计最起码还有几个月嘛,二十几章的加更,那是肯定能在完结前补上的,其实我还想留到最后篇章再补。』

    ————以下正文————

    魏兴安三年六月,继上场微山湖水战魏军那虎头蛇尾的进攻后大概过了半个月,魏军再次蠢蠢欲动起来。

    原因很简单,因为魏王赵润大笔一挥从祥符港征调的五十艘楼船,已经到了微山湖。

    这些楼船,说实话并不是很好,但是用作操练湖陵的水军,却是绰绰有余,毕竟这些船只皆是由魏国冶造局辖下的「造船司」打造的,做工精良,那肯定是要比湖陵一带魏军士卒自己打造出来的船只好上十倍、百倍。

    说起这些船只,魏国大多是用于户部的输运,个例也会出售给像文少伯、或者「肃氏商会」这种魏国官商性质的商人或商会。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两年的「魏韩之战」中,魏国确切也考虑过将这些船只改造为战船,用来对付韩国巨鹿守燕绉麾下的水军——若是那一年的冬季,赵弘润没有在巨鹿城向魏国本土送来消息的话,待次年开春之后,这些战船就会被派往大河,与燕绉的水军争夺水域的控制。

    不过后来由于赵弘润率军直捣敌国腹地收到了奇效,这个作战计划也就被朝廷废弃了。

    而最近两年,这些楼船主要负责向河套地区运输水泥等建筑材料,协助当地的魏军在朔方、九原、云中等地筑造城池。

    直到微山湖的水战爆发,湖陵一带的水军急需战船,是故,这些船只才被调到微山湖一带。

    待等这五十艘船只抵达微山湖后,李岌、周奎、蔡擒虎三位魏将有些小小兴奋,毕竟他们自己攒了两年,也只攒了二十几艘大船、百余艘艨艟,而现如今,大船的数量一下子就翻了两番——要知道大船在水战中意义,就好比攻城战时的井阑车,唯有更大的船,才能承载更多的弩兵,用远程兵器去压制敌军。

    至于艨艟,更多的还是用来对付小舟以及载运士卒去抢夺敌军的大船,指望它去撞碎敌军的大船,说实话不太现实。

    “陛下有命,这些战船几位将军随意处置。”

    同时还收到了魏王赵润书信的沈彧,此时笑着说道,他所谓的随意处置,即是叫李岌、周奎、蔡擒虎三人无需在意那五十艘大船——事实上赵润还在信中告诉沈彧,冶造局已经在设计建造新的大船,而且这次是专门为了水战用的真正的战船。

    换而言之,那五十艘大船,必要时该弃就弃,切莫因为是朝廷运来的船只而使更多的湖陵水军士卒伤亡——在魏王赵润眼里,这些可是他魏国日后发展水军的骨干。

    当然,尽管沈彧是这么说,但李岌、周奎、蔡擒虎自然不会当真就那么不在意。

    五十艘旧船姑且不说,那船上的魏连弩呢?

    就算只是二代、三代的魏连弩,远远不及目前第四代魏连弩,但作为战争兵器,这些旧物的威力依旧惊人。

    六月初九,湖陵水寨的魏军拉着这些舟船到湖面上溜达了一圈。

    整整六十余艘大船的魏军,一下子就惊动了北亳军,使得后者如临大敌,立刻就召集全部军队,出动战船。

    水军的第一轮交锋,自然是远程兵器的较量。

    以往,湖陵魏军在这方面很吃亏,在没有魏连弩的情况下,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北亳军船上的机关弩冲他们发射弩矢,却无力反击。

    而此次,魏宋两军几乎是在同时射出的弩矢。

    见此,魏将蔡擒虎尤其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