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宫廷-第15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此,张开地遂取出了司马彛哪欠馐樾牛淼莞跞弧

    “下曲阳,司马彛俊

    韩王然看了一眼书信上的落款,皱着眉头打开书信,仅仅只是瞅了两眼,眉头便愈发皱紧。

    “杀李褚、占宜安,那韩普果然反了……”

    皱着眉头,韩王然心中很是郁闷,他怎么也没想到,被暴鸢推荐的李褚,居然就这么死在了元邑侯韩普的手中,还被后者收编了残部、攻占了宜安。

    不得不说,其实李褚只是没料到元邑侯韩普身边有一群魏国的刺客相助,这才被幽鬼等青鸦众杀死,否则,李褚身为暴鸢的部将,纵使元邑侯韩普,也未见得能将其斩杀——只能说,李褚也是死地冤枉。

    而此时,卫卿马括也已经从张开地口中询问得知了大概,惊愕地说道:“元邑侯韩普?杀李褚、占宜安?他想干什么?”

    韩王然闻言轻哼一声,脸上有些不悦。

    见此,张开地则小声对马括说道:“想来是韩普误以为大王已故,猜测我蓟城乱成一团,便欲趁机为其伯父韩虎平反,甚至于……指责大王乃是昏君,不足以为王。”

    “哈?”马括闻言愣了愣,耻笑道:“难不成那韩普欲自立为王?”

    “这个暂且不知。”

    张开地摇了摇头,随即转头看向韩王然,低声提醒道:“不过,那韩普杀了李褚,非但收编了后者的军队,又占了宜安跟井径关……他若铁了心谋反,井径关在他手上,巨鹿郡跟太原郡、雁门郡的要道,亦等同于被他拿捏,此事利害重大!”

    韩王然默然不语,而马括却皱眉说道:“元邑的兵将,难道皆逆从韩普谋反?”

    还不及张开地开口解释,就见韩王然长长吐了口气,沉声说道:“因为韩普设了一个局,非但赚杀了李褚,也将元邑那些兵将的生死,与他捆绑到了一起……啧!这个韩普,还真是深藏不露啊,怪不得韩虎当年那般疼爱器重于他。”

    张开地点了点头,他也认为,元邑侯韩普的手段确实高明。

    “屋漏偏逢连夜雨……”

    喃喃自语了一句,韩王然隐隐感觉又有些头疼了。

    见此,在旁马括灵机一动,说道:“大王,既然是韩普设诡计,叫元邑的兵将不得不跟随他谋反,何不下达诏令,赦免余众之罪,只治罪元邑侯韩普呢?……如此一来,再无兵卒支持韩普谋反。”

    听闻此言,韩王然平静地看了一眼马括,反问道:“以谁的名义?”

    “当然是……”马括说了半截就立刻戛然而止。

    因为他忽然意识到,眼前这位君主,如今那可是「驾崩」的状态啊,这如何下诏?

    除非韩王然立刻在蓟城臣民面前露面,否则,纵使以他的名义下了王令,效果恐怕也是大打折扣——大部分的人只会觉得是蓟城朝廷假借韩王然的名义下诏。

    可如此一来,韩王然企图诈死来引诱魏国的计划,也就彻底泡汤了。

    “唔?”

    忽然,韩王然好似想到了什么,死死盯着手中这封书信。

    尽管马括的建议并未对眼前这件事起到什么帮助,但正因为他这句话,让韩王然联想到了一些事。

    元邑侯韩普设计赚杀李褚的这个高明手段,果真是出自前者的手笔么?

    还是说……

第205章:虚虚实实(二)【二合一】() 
    “大王?”

    见韩王然似乎有点神游天外,丞相张开地轻声唤道。

    韩王然回过神来,微皱着眉头思索着。

    起初他并未在意,但卫卿马括的话,却让他对元邑侯韩普产生了几许怀疑:元邑侯韩普设计赚杀李褚、并且将元邑兵将绑上其造反行为的那招计谋,总觉得有点超乎元邑侯韩普的水准。

    要么是这些年来元邑侯韩普一直是深藏不露,要么,就是有高明的谋士在其出谋划策。

    而疑点就在于,倘若果真是后者,那名谋士的手段相当厉害,这等利害的人物,为何不投奔其他人,却偏偏要投奔元邑侯韩普这个早已失去了大靠山、且正在被蓟城针对的人呢?——这名谋士的目的是什么?

    “嘶——”

    韩王然轻轻吸着气,剧烈的思考,让他的头又开始隐隐作痛,仿佛针刺一般。

    “静观其变。”他沉声说道:“告诉司马彛兴蘼塾檬裁捶绞剑癖匾刈∠虑簟

    下曲阳位于联通邯郸郡与代郡的要道,就算元邑侯韩普占据了井径关,切断了这条要道,但蓟城还是可以通过下曲阳,走代郡、前往雁门郡——只是这条路远没有经井径关前往雁门郡那么便捷而已。

    但若是连下曲阳都丢了,那韩国可就麻烦了,万一到时候秦国加大对雁门郡的攻势,蓟城将无法尽快支援雁门郡——相比较元邑侯韩普这个癣疥之疾,这才是大麻烦。

    “……至于元邑侯韩普那边,叫司马彛×课茸∷桑壤茨昕褐螅怀潜慊崤杀魈帧彼档秸饫铮跞欢倭硕伲守┫嗾趴氐溃骸扒乜窒略诤未Γ俊

    “仍在境外北地修缮商路。”丞相张开地回答道。

    他口中的境外北地,即是指上谷、渔阳两郡北方的境外土地,自去年韩国与北方高原上的异民族展开了贸易之后,韩国就开始在国境外修缮道路了,毕竟魏国的崛起已经告诉了中原国家一个真理:想要富,先修路。

    “唔。”韩王然点点头说道:“宫廷派遣知会秦开,叫秦开做好出兵准备,待来年开春后……讨伐元邑。”顿了顿,他又有意叮嘱道:“除此之外,派遣盯着元邑侯韩普,打探一番,看看他意欲何为。至于其他的……莫要打草惊蛇。”

    『打草惊蛇?』

    丞相张开地疑惑地看了一眼韩王然,困惑于这位君主怎么会突然冒出这么一句,但见韩王然用手揉着额头,露出一副疲倦的样子,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再追问下去。

    在韩王然的授意下,蓟城朝廷很快就表达了对元邑侯韩普的不满,不过暂时还未将其钉死于「叛臣」的名义下,只是勒令元邑侯韩普立刻解散手中军队,交割给下曲阳的司马彛⒖糖案凹怀恰颖砻嫔峡矗坪趸乖敢飧睾詈找桓龈墓孕碌幕帷

    但是几日后,当元邑侯韩普得知此事后,对此却不屑一顾。

    解散手中军队前往蓟城?

    这还能回得来?

    蓟城的那些士卿老爷莫不是将他当傻子耍?

    事后,元邑侯韩普冷笑着将这件事告诉了张启功与北宫玉,纯粹将此事当做笑料。

    然而,张启功却笑不出来。

    “出乎意料啊……”张启功对北宫玉说道:“蓟城竟然只是以其朝廷的名义下令……”

    北宫玉亦皱着眉头点了点头。

    不可否认,他俩就是在下饵钓鱼,想看看蓟城那边是否会颁布针对元邑侯韩普的王令——当然,他们并不指望韩王然与蓟城的公卿傻到这份上,让韩王然不惜冒着其诈死之计泡汤的危险来下达王令,他们只是期待这蓟城那边‘假借’韩王然的命令下达王令。

    别看是‘假借’,只要通过蓟城那边对征讨元邑侯韩普的力度,他们大致也可以估测出韩王然的死到底是真是假。

    可没想到的是,蓟城那边并没有按照他们想的那样,借韩王然的名义行事。

    “看来是我方的力度不够大。”北宫玉对张启功说道。

    张启功点了点头,转头对元邑侯韩普说道:“谣言之事,不知君侯安排地如何了?”

    元邑侯韩普恭谨地说道:“已经叫人放出去了。”

    他俩所说的谣言,即是诋毁韩王然的谣言。

    由毒士张启功亲自执笔的这则谣言,自然是狠毒非常,他在谣言出对比了韩王然当政前后韩国的境况,大抵来说,就是指韩王然亲自执政前,韩国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而待等韩王然亲自执政之后,韩国的经济与国内百姓的生活条件却是一落千丈——他从这个角度,来诋毁韩王然乃是一名不学无术的昏君。

    不得不说,论颠倒黑白,作为法家子弟的张启功,倒也是其中好手。

    不可否认,其实他所提出的依据,句句属实,可问题是,韩国国力这些年来一落千丈的原因,真的是因为韩王然么?

    还不是因为康公韩虎、釐侯韩武几次攻打魏国却战败而导致的?跟韩王然有什么关系?韩王然接手韩国的时候,韩国就已经是这么一个烂摊子了。

    但张启功却故意忽略了这一点,引导舆论攻歼韩王然,硬生生要将一顶「昏君」的帽子扣在韩王然的脑袋上,以方便元邑侯韩普后续的「另立新君」的计划。

    正所谓百姓云从,在元邑侯韩普派出心腹人不遗余力抹黑韩王然的情况下,元邑、宜安一带的韩国百姓,对韩王然的看法大为改为。

    就连元邑侯韩普本人,都没有想到竟然会那样顺利。

    不过对此,张启功与北宫玉却不意外。

    因为他们很清楚,韩国近几场跟魏国的战事战败后,韩国朝廷为了支付赔偿给魏国的高额赔款,理所当然加重了税收,其中再加上某些大贵族为了弥补自己家族在战争中的损失,偷偷增加苛捐杂税,使得韩国百姓民怨载道。

    所谓民心,其实就是这么一回事:你让百姓过得好,百姓就拥护你;你让百姓过不下去,百姓就骂娘,甚至于当活不下去,百姓也会铤而走险、揭竿作乱。

    而韩国这些年来,由于将「对魏国的赔款」以及「弥补战争损失」这两大损耗转嫁在国内民众身上,这导致国内百姓怨气极大。

    今年韩王然为何迫于无奈对魏国宣战,希望转移国内的矛盾?

    难道真的只是因为魏韩两国商贾的那场经济战争?

    当然不可能!

    区区半年左右的经济战争,当真能够击垮一个国家么?摧毁这个国家的本土经济么?

    事实上,魏韩两国商贾的战争,其实只是压垮韩国这只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此前韩国的百姓就已经很艰难了,而这场经济战争,进一步加大了韩国民众生存的难度,这才逼得韩王然不得不对魏国宣战。

    因为他再不对魏国宣战、转移国内的矛盾,国内那些走投无路的百姓,很有可能就要暴乱了。

    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正因为本来就对国家、对王室抱有种种怨恨,因此,当元邑侯韩普派出的人传开诋毁韩王然的谣言时,元邑、宜安附近一带的韩国百姓当然会接受这个观念:他们这些子民都要饿死了,管理这个国家的王不是昏君又是什么?

    这些无知的百姓又哪里晓得,这件事根本不关韩王然的事。

    除了诋毁韩王然以外,在张启功的建议下,元邑侯韩普也不忘笼络民心,而在当前韩国国情下,笼络民心的最好办法,无非就是给予当地百姓活路,简单来说,即是放粮、征壮丁。

    开仓放粮对应的是老幼妇孺,让元邑侯韩普赚获善名,方便他出面诋毁韩王然。

    至于征壮丁,表面上是给那些年轻人一条谋生的活路,而实际上呢,则是元邑侯韩普为了扩充军队,毕竟想想也知道,待等来年开春,蓟城那边必定会派来征讨的兵马,在此之前,元邑侯韩普必须尽快强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