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喔。”孟隗心中释然了,不过理解归理解,这并不妨碍他心中暗暗腹绯一番:这位肃王殿下做事果真是大气派,为了使所需的矿石能更快地运到冶造局,索性自己建造船坞,打造运输船,这得花多少钱啊?
“下官明白肃王殿下为何在我工部本署府门前了。”孟隗苦笑着摇了摇头,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想想也是,倘若赵弘润果真打算效仿楚暘城君熊拓的陈县河港,在博浪沙也建造那么一座巨型的河港,那么,单单一个冶造局,是不足以完成如此庞大的工程的,不出意外的话,这位殿下这是来向他们工部寻求帮助的。
“请!”赵弘润与孟隗一同迈步走入了工部本署,期间,他玩笑般说道:“孟侍郎,待会可要给本王上最好的茶哦……”
“理当理当。”孟隗哈哈一笑。
毕竟不可否认,赵弘润目前是工部最大的客户,无论是城内肃王府与冶造局的翻修,还是城外那几座地炉的建造,这位肃王殿下为此向工部交纳了大笔的金钱,金额高达二十五万两白银。
除了以往户部拨给的款项外,工部何等收到过如此丰厚的报酬?
更让孟隗感到兴奋的是,如今冶造局显然有一股崛起的势头,不难猜测,日后这位肃王殿下还将有更多的工程交给他们工部,这都可是额外的收入啊。
这不,博浪沙的河港,不出意外就是一项大工程,足以使他们工部的财政变得充盈起来。
“河港的事,待会等见到了曹尚书再谈不迟。……本王听说,曹尚书打算将工部移交给孟侍郎了?”
在前往工部大院的途中,赵弘润饶有兴致地问道。
一听说此事,孟隗顿时变得拘谨了许多,一脸尴尬,连连摆手说道:“那皆是些谣言,当不得真的。”
“是么?”赵弘润似笑非笑地瞅着孟隗,瞅地后者脸上更显尴尬。
工部尚书曹稚,赵弘润至今还未与他打过交道,但这并不妨碍赵弘润对这位老臣的印象颇好。
毕竟前一阵子在冶造局宣布脱离工部,并且公布了新的度量衡时,朝廷六部中皆是工部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若没有尚书曹稚的默许,工部会给予冶造局如此宽容的待遇?
遗憾的是,曹稚这位老臣真的是太老了,他是朝廷六部尚书中最年迈的一位,据说已经六十五岁高龄了。虽然如今精神还是不错,记性也蛮好,甚至于据说每顿饭还能吃两大碗米饭,着实称得上是老当益壮。
然而,这些都不足以弥补六十五岁高龄所带来潜在隐患。
因此,不出意外的话,就最近这一两年,这位老臣应该会从工部尚书的位子上退下来,要么告老,要么就在工部混地闲差,颐养天年。
而接替其尚书职务的,不出意外应该就是赵弘润身边这位工部左侍郎孟隗。
这一点,赵弘润很有信心。
毕竟,孟隗为人本分忠厚,德才兼备,更重要的是,他当初协助赵弘润击退暘城君熊拓的大军,因此在朝野、尤其是工部内威望大增。
因此,除了他以为,赵弘润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够接替老臣曹稚那工部尚书的职务。
孟隗将接替曹稚成为工部尚书,这可并非无凭无据的小道消息。
事实上,如今工部本署内的大小事务,曹稚确实已逐渐开始交接给孟隗,这一点,孟隗自己也心知肚明。
但尽管如此,赵弘润的调侃,还是让孟隗感觉尴尬不已。
“殿下莫要取笑下官了,尚书大人曾对下官直言,下官还未具备引领工部的才能。”孟隗微微叹了口气,看得出来微微有些失落。
『所谓的足以引领工部的才能,指的是自信与城府么?』
赵弘润淡淡一笑,也不再多说什么,毕竟在他看来,孟隗在这两方面,的确有所欠缺。
相比较而言,比他大不了几岁的户部尚书李粱,在这两方面就要比孟隗出色地多。
在孟隗的指引下,赵弘润来到了工部尚书曹稚的屋子。
这位老爷子因为年势已高的关系,已不怎么过问工部的事,而逐渐将那些事物交接给孟隗。
赵弘润猜测,这个老头子之所以还坐在工部尚书的位子上,很有可能就是觉得目前的孟隗还无法稳住整个工部,或者说是,还无法在与户部钱款交锋上占得上风。
“曹尚书。”
赵弘润主动上前与坐在屋内矮榻上的工部尚书曹稚打了声招呼。
“肃王……殿下?”
看得出来,曹稚着实有些吃惊,在愣了一下后,便要起榻穿鞋,不过给赵弘润摆摆手给阻止了。
“无妨,老大人就坐在榻上吧。”赵弘润走上前几步,坐在床榻边沿,望了一眼榻上矮案上的棋盘,似笑非笑地摇了摇头:“老大人倒是好兴致,自己与自己下棋……对了,曹尚书,本王今日前来,是想请工部帮个忙。”
曹稚疑惑地眨了眨略显浑浊的眼睛,正色说道:“肃王殿下客气了,殿下有何吩咐尽管提便是。”
“是这样的,本王打算在博浪沙建一座河港……”在赵弘润说话时,他身后的宗卫沈彧从怀中取出地图,徐徐摊开在那张矮案上。
曹稚睁着眼睛瞅了两眼,旋即脸上露出了几许迟疑之色,几番欲言又止。
或许他也是从地图上看出,那博浪沙正是在原阳国境内。(。)
第二百七十七章:工部承建()
『博浪沙……』
工部尚书曹稚心中嘀咕着。
果不其然,这位老大人注意到了博浪沙的地理位置,因此才表露了欲言又止的神色。
可能是注意到了曹稚的表情,在旁的孟隗心中觉得纳闷了,不解问道:“尚书大人,有什么不对么?”
『有什么不对……』
曹稚瞥了一眼孟隗,旋即将目光投向面色自若的赵弘润,在犹豫了良久后,仍是忍不住提醒道:“殿下,恕老夫多嘴,博浪沙,在原阳国境内啊。”
“诶?”孟隗闻言一愣,仔细一看地图,这才意识到问题所在,亦将目光投向了赵弘润。
而在这两双眼睛的注视下,赵弘润依旧面色自若,笑着说道:“老大人放心,这个问题,本王会去解决的,咱们还是来商量一下具体的事物吧。”
曹稚闻言沉默了一阵,为难说道:“殿下,老夫觉得,殿下还是先与原阳王打声招呼为好,免得到时候……”他组织了一下语言,最终还是说了一句比较委婉的话:“白忙碌一场。”
赵弘润抬头望了一眼曹稚,他当然听得懂曹稚想表达什么意思,闻言淡淡说道:“老大人放心,本王不会使工部的诸位白白忙碌的。……原阳王,会同意的。”
“若是他不同意呢?”孟隗在旁担忧地插嘴道。
只见赵弘润伸手拿起桌上棋盘中一枚棋子,在手中把玩着,口中淡淡说道:“无论他是否同意,本王的主意不会改变。”
『……』
曹稚与孟隗对视一眼,微微有些色变。
“殿下,此事可大可小。不可莽撞啊……”孟隗在旁劝道。
也难怪孟隗如此在意,毕竟,虽说大魏的封王在其封国内的权利。远不如暘城君熊拓等楚国贵族在各自封邑内的权利大,但其本质是一样的。
说白了。就是划分给似原阳王赵文楷这等姬氏旁支的私领,供他们以及他们的子孙在封国私领内安居。
除了限制有封国卫军的人数、限制了对封国内百姓的税收等寥寥几项限制外,封王们享有的权利还是蛮大的,这是姬氏宗族对于姬氏旁支的优惠待遇。
而这些封王们所享有的权利中,便包括了对各自封地的所有权。
简单点说,就是封地内的一草一木,都归那些封王所有,大魏朝廷不得擅自占夺封国的土地。
因此。除非赵弘润与原阳王赵文楷打过招呼,并且征得了对方的同意,否则,他是没有任何立场在属于原阳国的博浪沙那里建造河港的。
而无端侵占封国的土地,正如孟隗所言,这件事的确可大可小。别看博浪沙只是一片荒芜之地,但若是赵弘润在并未征得原阳王赵文楷同意的前提下私自开工,建造河港,原阳王赵文楷可以上诉朝廷、天子,甚至是宗府。
坏就坏在。若事态当真发展到那一步,就算是宗府也不会站在赵弘润这边,毕竟大魏国内有不少拥有封地的姬氏王侯。似赵弘润这般做法,别看只不过是占了一片没人要的土地,但相信所有拥有封地的姬氏王侯都会支持原阳王赵文楷。
毕竟他们也能想明白,似这种事一旦开了先河,那么,他们如今手中的封国,日后不一定能保得住。
因此,他们势必会联合起来声讨赵弘润,到时候。宗府为了安抚这些姬氏旁支,就不得不惩罚赵弘润。
正因为如此。除非赵弘润征得了原阳王赵文楷的同意,否则。曹稚实在不敢贸然地开工,因为那不但是得罪了原阳王赵文楷,也会害了赵弘润这位肃王。
想到这里,曹稚低声劝说道:“殿下,还是先征得原阳王的同意吧,否则,我工部实在不好擅自就……”
赵弘润闻言想了想,说道:“这样吧,老大人,贵部这儿,先配合我冶造局,逐步开始建筑博浪沙的河港,本王那边,那原阳王赵文楷,本王明日就亲自走一趟原阳,征求其同意。”
『这岂不是……与方才说的一样?』
曹稚皱了皱眉,因为他意识到,眼前这位肃王殿下并没有听取他的意见。
见此,他迟疑说道:“殿下,老夫……”
然而,他刚刚说到这,就被赵弘润抬手给打断了。
只见赵弘润目不转睛地望着曹稚,正色说道:“曹大人,在博浪沙建造河港,是本王经过深思熟虑的,并非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了我冶造局的强盛。本王试图将冶造局营造成我大魏内的巅峰技术司署,本王以为,我冶造局的强盛,将逐渐带动六部、朝野,最后是整个国家的国力。因此,哪怕这件事最后闹到宗府,本王亦怡然不惧。……再者,本王可以负责任地对曹大人保证,既然本王已决定在博浪沙建在河港,不管他赵文楷同意与否,本王都要建!至于后果如何,本王一力承担!”
“老夫不是那个意思……”曹稚微微有些动容,旋即摇摇头叹了口气。
他显然是听懂了赵弘润的话中深意。
『这可不好办了……』
曹稚没有立马做出决定,而是细细思忖着此事。
望着眼前这位肃王殿下那坚定不移的眼神,曹稚意识到,他已经失去了回绝的余地。
因为一旦回绝,便意味着工匠将失去与这位肃王殿下的友谊,以往曾经所做的努力将全部成为空谈。
在沉吟了片刻后,曹稚徐徐吐了口气,缓缓点头道:“肃王殿下一心为公,为我大魏着想,老夫又岂可坐视不理?……孟侍郎,待会发布通知,明日起,我工部便着手此事,在博浪沙建造河港!”
听闻此言,赵弘润脸上露出了笑容。起身拱手说道:“老大人深明大义!……既然如此,本王也不过多叨扰了,暂且告辞。”
“老夫送肃王殿下。”不顾赵弘润的推辞。曹稚还是下了矮榻,将赵弘润送至屋门口。
望着赵弘润一行人离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