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宫廷-第4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来自赵弘润的正式捷报,与那位担任监军的御史补官邱毓所写的就是不同,只见捷报中洋洋晒晒写了数篇,详细地记载了赵弘润征讨三川的过程与结果,相比较之下,御史补官邱毓每隔几日便发回大梁的讯息,短地就像是小道消息似的,让人难以信服。

    “是捷报没错。”

    粗略瞧了几眼,魏天子点点头,缓缓从龙案一侧走向了殿中。

    对于战报,魏天子对八儿子赵弘润略有些抱怨。

    明明是八月底就结束的三川战役,可捷报却等到九月二十五日才送至大梁,就仿佛那个劣子毫不在意『发捷报于王都』这件事似的。

    不过实话实说,在魏天子看来,他那个儿子对此可能还真是不在乎。

    毕竟赵弘润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他之所以做这些,无非只是因为他是『魏人的皇子』,是『王族的一员』,一不打算邀功、二也不希望朝廷兴师动众地举行什么『迎军凯旋』。

    比如上次征讨楚国,赵弘润就带着宗卫们溜回了皇宫,给了他爹魏天子一个莫大的惊喜。

    要不是当时浚水军大将军百里跋聪明,临时找了一名白净的士卒假扮肃王,恐怕朝廷还真不知如何向出城迎接的十余万百姓交代。

    对此,魏天子只能无奈地往好的方面想,反复提醒自己这是他那个儿子不贪图虚名,是非常优秀的品德,绝对不是那劣子丝毫不在乎他人日夜焦急于前方战况的感受什么的。

    只可惜,这种『提醒』实在缺乏说服力,尤其是当魏天子逐渐已清楚了解他八儿子究竟是一个怎样性格的人后。

    “哎,天底下出征在外的将领,无不是打了胜仗后立马发捷报至王都,偏偏此子……等那劣子回来后,朕要好好说说他。他那般聪慧,难道就考虑不到大梁这边有多少人对前线的战况牵肠挂肚么?”魏天子一边翻阅着捷报一边埋怨道。

    『恐怕不是考虑不到,而是根本就不在乎吧……』

    中书令蔺玉阳与中书左丞虞子启对视一眼,暗暗嘀咕道。

    倒是后者为赵弘润说了句好话:“肃王殿下做事时,向来是全神贯注、心无旁骛,或许真是忘了也说不定……”

    “唔,言之有理。”魏天子点点头,顺坡下驴。

    毕竟他也不是真心想责怪自己儿子,不过是一种变相地炫耀罢了,就跟那些在外人面前埋怨自己孩子『我家孩子每天学习多么刻苦,他的成绩已足够进好的学校了,真不知他这么刻苦做什么』的家长一个道理。

    其实说到捷报,赵弘润对于打赢这场仗的总结,无非就是寥寥几行字而已,比如『将士用命,羯角覆灭、比塔图伏首,余众乃降。』

    而在此之后好几篇,则是他对商水军的犒赏、抚恤安排,密密麻麻,非常详细。

    其实按理来说,战后的犒赏、抚恤,应该由兵部来决定,但很显然,赵弘润与兵部的关系谈不上好,信不过兵部的他,将兵部的事给做完了,朝廷可以直接略过兵部这一环,直接叫户部出钱犒赏、抚恤。

    很显然是越权的行为,但相信在大胜的情况下,朝廷并不会在意,哪怕是兵部也只能装聋作哑,权当没这回事。

    这不,魏天子就满脸笑容地将那几篇撕下了下来,吩咐大太监童宪将这几张纸交给户部,叫后者筹备犒赏抚恤。

    在此之后,魏天子继续观阅捷报,忽然,他瞪大了眼睛,一副吃惊之色。

    见此,蔺玉阳与虞子启等人也顾不得许多,来到魏天子身侧探着脑袋张望,想看看究竟是什么事让眼前这位陛下如此吃惊。

    唯独中书右丞冯玉站在一旁不敢上前,毕竟似蔺玉阳与虞子启此刻的举止,那可是相当失仪的:天子的身侧,那也是随随便便可以站立的?

    然而,就在冯玉准备偷偷提醒这两位同僚时,却见魏天子与蔺玉阳、虞子启对视一眼,三人皆是满脸欣喜之色,异口同声地惊呼道:“五万三川骑?!”

    “什、什么?”冯玉满脸不解。

    只可惜,此刻没人理睬他,就见蔺玉阳与虞子启二人走上前一步,朝着魏天子躬身大拜,恭祝道:“陛下洪福,得五万羯族骑兵效命。”

    魏天子也显得颇为欣喜,连声说道:“岂是朕洪福?我大魏之福、大魏之福啊。”说罢,他摸着龙须说道:“据朕所知,羯族骑兵不亚于韩国的精骑?”

    “互有千秋、难分优劣。”蔺玉阳似乎对韩国的骑兵有些了解,中肯地评价道:“韩国的骑兵胜在纪律严明,若与羯族骑兵相遇,过万,则韩国必胜;可若是双方千骑相逢,韩国的骑兵不见得有胜算。”

    在此之后,虞子启亦欢喜地附和道:“得此五万三川骑,我大魏当不惧****。”

    望着君臣三人满脸欢喜的模样,冯玉暗暗后悔自己刚才没能站过去。

    一边聊一边看,魏天子逐渐看到了讲述『雒水之盟』的几篇,当看到『儿臣设宴,邀百部落聚会,彼皆至,无敢不从』这句时,魏天子恶狠狠地吐了口气。

    很显然,当初合狩时羯族部落不给面子的行为,可是让这位魏国的君王深为痛恨,而如今,儿子给老子出了这口恶气,要说魏天子心中不痛快,那显然是假话。

    值得一提的是,在百部落会盟一事后,雒水之盟的盟众已拓展到了六十几个部落,这几乎已接近三川之地一半的部落力量。

    换而言之,赵弘润将半个三川拉拢到了魏国阵营。

    也难怪看到这里后,蔺玉阳惊呼道:“臣方才还以为那五万羯族骑兵会是肃王此番最大收获,却不想,肃王竟拉拢了半个三川!”

    虞子启亦紧跟着赞叹道:“此策可安我大魏百年之久!”

    听着两位中书大臣惊叹声,魏天子得到了莫大的满足。

    而满足之余,他不禁也有些遗憾。

    如此优秀的儿子,无论是带兵打仗还是安抚外族都做得非常出色的儿子,偏偏对那个位置丝毫没有兴趣。

    作为一位父亲而言,魏天子感到欣慰;但作为一位国君,魏天子无疑是感到失望的。

    不过就在他失望之极,他忽然看到了赵弘润在捷报中唯一的一项请示。

    而从旁,虞子启嘴快已经将这一项讲了出来:“羯部落与羚部落居然希望得到我大魏的支持去攻打巴国?”

    话刚出口,殿内的气氛立马出现了些许变化,站在魏天子身边的蔺玉阳与虞子启,亦不动声色地退后了半步,轻屏呼吸,不敢打扰魏天子的沉思。

    其实说起来,当时向赵弘润提出希望得到魏国支持的,除了羯部落与羚部落外,还有如今已加入了雒水之盟的乌边部落,乌边部落的族长切拉尔赫希望魏国支持他们抵御『秦』的进攻。

    而这件事,赵弘润已经应允了,毕竟因为陇西的关系,魏国与秦国已经变成了敌对关系,哪怕赵弘润与秦少君相互视为不错的聊友,亦不足以让赵弘润因私废公,毕竟一旦秦介入了三川,不但会损害三川部落的利益,同样也会损害魏国的威信。

    因此,赵弘润必须支持乌边部落,不但是出于对利益的考虑,也是为了让雒水之盟的盟众地看看,魏国致力于维护三川的稳定安泰,并不只是说说而已。

    但巴国不同,尽管魏人与巴人据说有着世仇,但因为彼此坐落的关系,两者目前并不存在利益上冲突,魏人从未与巴国展开邦交,纯粹就是无视他们,顶多就是茶余饭后骂几句『卑鄙的小人』,仅此而已。

    而在这种情况下,魏国是否有必要支持羯、羚部落去攻打巴国,这就成了就连赵弘润也无权擅做主张的大事,或者说是,国策。

    垂拱殿内,鸦雀无声,唯有魏天子一边沉思一边踱步的声响。

    良久,魏天子板着脸缓缓开口道:“允!”(未完待续。)

第461章:驱虎吞狼(二)() 
三日后,即九月二十八日,赵弘润便受到了来自他父皇亲笔所书的手诏。

    手诏上只有一个字:允!

    只见那个几乎要占尽手诏整个篇幅的『允』字,端的是金钩铁画、苍劲有力,若不是手诏上盖着他父皇的私印,赵弘润当真不敢想象,他平日里和和气气的父皇,居然能写出如此杀气腾腾的字体来。

    『真是很霸气……』

    反复观阅着,赵弘润暗暗心说。

    虽然学得不精,但不可否认他在琴棋书画上都有些造诣,以至于一眼就能看出他父皇在书法上的造诣,就算他向来喜欢挥洒飘逸的字体,也不得不承认,他父皇的字,写的不知比他高过几个档次。

    这不,闲着没事来串门的御史补官邱毓,赵弘润瞧后者的眼神,仿佛是恨不得将这份手诏夺过去仔细欣赏。

    “送给你?”赵弘润笑着调侃道。

    邱毓下意识面露狂喜地点点头,随即又连忙摇头。

    也难怪,毕竟这是魏天子亲笔所书命人交给肃王弘润的手诏,岂是随随便便可以占有的?

    说句不客气的话,赵弘润送他这份手诏或许不会获罪,可他邱毓若是敢收,那可就有问题了。

    身为御史补官的邱毓,对此自然是心知肚明。

    因此,他连忙摆摆手说道:“下官正亲睹陛下御笔龙书,已是莫大的福气,岂敢染指?”

    其实赵弘润倒是无所谓,不过见邱毓战战兢兢不敢收,他也不再勉强,毕竟手诏这种东西,的确是不好擅自送人的。

    “沈彧,派人去请巴图鲁与阿克敦两位大族长。”

    “是。”

    沈彧抱抱拳,离了毡帐,唤作两名肃王卫,叫他们分别去邀请羯部落与羚部落的两位族长。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羯部落的族长巴图鲁与羚部落的族长阿克敦便一同来到了赵弘润的毡帐内。

    而见此,邱毓便识趣地告退了。

    只见帐内,巴图鲁与阿克敦二人才刚刚坐下,年过四旬却仍然脾气急躁的巴图鲁便急不可耐地问道:“尊敬的肃王,你此番邀请我二人过来,想必是贵国的王已给出了回覆吧?”说罢,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但愿是个好消息。”

    赵弘润闻言微微一笑,点头说道:“是好消息没错。”

    听闻此言,巴图鲁与阿克敦二人眼睛一亮,异口同声地问道:“魏王同意支持我羯羚攻打巴国?魏国会出兵么?”

    “这个……”赵弘润愣了一下,他这才想起,他父皇只是给了他一个『允』的讯息,但是具体的,却没有注明一个字,显然,是打算让赵弘润来衡量支持羯族人的尺度。

    可赵弘润方才与邱毓闲聊魏天子的字体,以至于没有想到这一茬,下意识地就叫人请来了这两位族长。

    然而,巴图鲁与阿克敦两人却会错了意,在瞧见赵弘润一副犹豫之色后,阿克敦皱眉试探道:“莫非……有什么条件?”

    不得不说赵弘润才思甚为敏捷,听到『条件』两字后,大脑迅速运转,将错就错摆出一副为难的表情,斟酌着说道:“是这样的,本王的父皇,看在羯羚两部落并未协助羯角、而愿意与我大魏亲善的份上,允许本王给予两位族长一定的支持……但是两位大族长也知道,我魏人虽与巴国人有仇,但那是百余年乃至数百年前的事了,从那以后,我大魏与巴国其实并无什么冲突。此番,羯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