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帆战舰-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于宣点了点头,拍了拍手,就有一个心腹进来,带着蔡九仪趁着夜色,从偏门送出去。

    方于宣坐在书房,静静地沉思着,该如何才能完成国姓爷的任务。

    很快,方于宣就带着沉重的心情连夜走进了秦王府,求见孙可望。

    孙可望这个时候正跟几个娇妾调着情,准备大战一场的时候,就听到方于宣求见。

    孙可望顿时火帽三丈地跑到中堂,大喝道:“何事?”

    一看到孙可望,方于宣就惊慌地跪拜在地喊道:“王爷,大事不妙了!西宁王李定国意图对你不利!”

    “什么!此时当真!”

    原本还一脸无所谓的,一听李定国要对付自己,孙可望顿时大吃一惊。

    方于宣痛心疾首地说道:“王爷,此事千真万确。李定国军中有一员将领是下官的远方侄子,他接到李定国的调令,深怕我有危险,已经连夜派人给下官传信了。下官知道事关重大,才连夜赶来见王爷的!”

    孙可望听到李定国连调令都下达了,顿时大怒,将茶杯狠狠地摔在地上。

    “这匹夫,是想反了!”

    方于宣忙说道:“王爷,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快像个办法啊,晚了就大事不妙了!”

    “这……”突然听到这消息,孙可望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束手无策。

    宝庆惨败,孙可望率部急忙逃往峒江。

    衡州、武岗、靖州、辰州、沅州、黎平等州郡均陷于清军之手,民死者将百万。

    孙可望原本拥兵二十余万,现在只剩下三四万人马。

    原本还企图收复湖广,逐鹿中原,现在一切都已经成空了。

    李定国现在可是有七万兵马,已经大大超过自己了。

    所以才想在这个时候对自己不利。

    看到孙可望惊慌失措了,方于宣知道时机已经到了,忙劝说道:“王爷,北路军由于主将刘文秀由于轻敌,去年的十月,在保宁被吴三桂击败,副将王复臣牺牲。刘文秀损兵折将,王爷大可以此为由,削去刘文秀的爵号,吞并他的部队。”

    孙可望听到有些犹豫地说道:“这,这合适吗?”

    方于宣说道,“王爷,刘文秀一向跟李定国交好,万一他们联合起来,王爷到时真的危险了。无毒不丈夫。现在最重要的是增强自己的实力,迟了就悔之晚矣!”

    听到刘文秀与李定国交好,有可能联合来对付自己。

    孙可玩双眼透露这凶狠的目光,下定决心说道:“就照先生说的,解除他的兵权,发回昆明闲住。”

    方于宣拱手说道:“王爷明智,下官还有一计,或许可以兵无血刃就擒拿李定国!”

    孙可望听到大感兴趣,急忙说道:“先生快说!”

    方于宣说道,“王爷,一方面可扣发李定国军队的犒银,同时可率兵东进沅州,然后传信给李定国,邀请他共商攻略湖广之策。他敢来,就可以在宴席中布下伏兵,一举拿下。如果他敢不来,那王爷正好以李定国不尊军令为由,名正言顺地出兵讨伐他。王爷,贵州全省处于你的控制之下,在云南留守的将领中御营提督王尚礼、冯双礼、马进忠、白文、马宝也多效忠于你。兴堂堂之事讨无义之事,必稳操胜券!”

    “此计甚妙,先生不亏为吾之子房。就照先生之策行事!”

第四十七章 大西军内讧(中)() 
1653年四月,孙可望下令解除了刘文秀的兵权,将他发回昆明闲住。

    同时还将刘文秀的心腹大将张先璧乱棍打死。

    孙可望这一系列举动引起了大西军其他将领的不满,大西军人心涣散。

    强制收编了刘文秀的部队后,孙可望的实力暴增,已经拥军十一万。

    就这样孙可望还觉得不放心,四处拉壮丁,编入军队。

    拥兵十七万,孙可望才觉得心里有底气,率军队东进沅州,三天中来信七封,催李定国前来议事。

    李定国兵粮被断,再加上孙可望一再催促,只好带着亲兵前往。

    李定国一行人走到紫阳渡口,突然一个自称是刘文秀的密使秘密拦路求见。

    李定国听到,忙叫人停下扎营休息。

    在营帐内,李定国看着这个陌生人说道:“你是谁?我之前在蜀王哪里从来没有见过你!”

    那个陌生人忙拱手说道:“西宁王明见,小的是蜀王之子刘震的手下蔡九议,蜀王被秦王看管甚严,不敢轻举妄动。只好派小的来送消息!”

    李定国听到对方这样说,也觉得有道理,问了几个关于刘文秀以及刘震的问题,蔡九议都对答如流。

    李定国这才相信对方的身份问道:“蜀王派你来有什么事要传达!”

    蔡九议忙说道:“西宁王小心,孙可望让你回去是想杀了你!”

    “什么!?”李定国听到顿时大吃一惊。

    李定国可不是傻瓜,他很快就反应过来说:“秦王这是仍不放心我啊!不行,我要去见他,禀明我心意!”

    那蔡九议一听顿时大吃一惊,说道:“王爷糊涂啊!你这一去,那等于羊入虎口,生死就不由你了!”

    李定国流着泪说道:“虽然秦王有盗贼的心态,是我还是要真诚对他。”

    蔡九议摇摇头说道:“王爷你在,秦王还心有顾虑,不敢枉然称帝。你要是被擒,只怕再无人能制止秦王的野心了。为了天下,王爷不可自误!”

    李定国听到,叹了一声说道:“先生说的是,是宁宇糊涂了。多谢先生连日赶来相告,宁宇感激不尽!”

    说完,李定国躬身谢道。

    蔡九议忙避开不受道:“西宁王言重了,小的也是只是受命行事而已。我家王爷还说,西宁王当尽快回去,小心防范,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是,西宁这就走!”李定国行事果断,下定决心后就立马带着手下返程回去了。

    只是李定国中终究有些不甘心,走之前还派个手下带着亲手写的书信送给孙可望。

    信中大致意思是:“今天好不容易取得这么好的局面,成败就在眼前,我们应该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恢复大明江山,请你不要听信谗言,使我们自相残害,希望你能够三思呀。”

    孙可望接信后恼羞成怒,这个混蛋之前要杀老子,现在看到老子势大了,不敢下手了,就拿话来欺骗老子,真当老子是傻的!

    1653年5月初四日,孙可望在贵阳誓师,亲自统率十七万兵马向桂林进发,以白文选为征逆招讨大将军,由冯双礼留镇贵阳。

    同时孙可望大肆封赏,封白文选巩昌王、马进忠嘉定王、冯双礼兴安王、张虎东昌侯,余大封有差。

    封王赏爵自古是帝王才有的权利,孙可望这一举动已表明了他的诏反之心。

    孙可望有十七万兵马,李定国只有六七万人,何况在云南还有镇守昆明的王尚礼、楚雄守将王自奇等人是孙可望的亲信。

    孙可望认为稳操胜券了,他甚至命人“预制扭锁三百副,曰:破滇之日用以囚永历并定国、文秀诸文武解黔耳!”

    一听到孙可望出兵的消息,郑成功立马上奏永历,呵斥孙可望承资跋扈,恣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望圣上明正其罪,使彼臣民讨逆复辟。

    肇庆行宫中,永历皇帝看完郑成功呈上的奏章,问道:“瞿学士,这郑明严的乘奏?”

    瞿式耜沉思一会儿说道:“圣上,孙可望狼子野心,但郑成功也非善辈。万万不可答应郑成功要求,不然云贵之地恐落入他之手,到时皇上处境只怕更难了。”

    永历皇帝有些担忧地说道:“可没有郑明严的相助,单靠李定国能平定孙逆贼吗?”

    瞿式耜说道:“圣上可下旨特加西宁王得专征伐,赐尚方剑,便宜行事,挂招讨印。蜀王作副招讨,如胜,则不必担忧,如不胜,再作他思!”

    永历皇帝听到觉得有道理,下旨让李定国和刘文秀全权处理孙可望叛逆之事。

    李定国接到圣旨,看到孙可望再无悔改之意,同手下商议后,决定亲统主力阻击可望军入桂。

    同时派人传信给刘文秀,让他全权指挥云南之事。

    京师金銮殿上,太子太傅遏必隆跪拜奏道:“启禀圣上,据探子回报。前些日子,大西贼众孙可望与李定国内讧,孙可望起兵十七万讨伐李定国。”

    太子太保苏克沙哈听到忙跪拜喊道:“天偌大清,皇上这正是铲除贼寇,一统江山的大好时机。皇上万万不可以错过!”

    内务府总管索尼也跪下奏道:“皇上,以前大西贼兵在云贵、郑家海寇在东南成掎角之势,我大清一时难于剿除,才让这帮反贼壮大起来。现在他们狗咬狗,正是铲平大西贼兵的大好实际。大西贼兵一下,郑家海寇独木难支,离败亡之机不远矣!”

    随着几个主要官员都发话了,满朝文武官员齐齐跪下喊道:“请圣上下旨,出兵铲平大西贼兵,一统天下。”

    清顺治皇帝喊道:“众爱卿请起,朕也正有此意。众位爱卿认为何人可担此重任,领兵出证?”

    索尼说道:“洪承畴懂机略,善治兵,可为将!”

    苏克杀害也说道:“臣附议!”

    ……

    听到几个主要心腹都认为洪承畴适合当统帅领兵,顺治皇帝下旨:“钦命太子太师、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洪承畴总督军务,兼理粮饷。绥靖南方!”

第四十八章 大西军内讧(下)() 
1653年五月十五日,孙可望和李定国双方军队在广西桂林灵川县,分别距离十里下营。

    孙可望统兵十七万列营三十六座,树栅连营,纵横两百余里,皆傍山林下寨;

    李定国六万人布列三营,军纪严明,队伍整齐,人马威仪,旌旗鼓角,各按次序。

    五月十八日,孙可望在军帐召见了张胜。

    孙可望说道:“尔可率领武大定、马宝选铁骑七千,连夜走小路至桂林城下暗袭之。城中有王尚礼、龚彝等为内应。尔一入城,则定国知家口已失,不战而走矣!”

    张胜听令后,即率领马宝、武大定趁着夜色,走小路悄然朝桂林杀去。

    孙可望与李定国原先约定二十一日会战,为了能使张胜、马宝军有更充裕的时间奔袭桂林。

    孙可望推迟了交战时间。

    孙可望自以为计划周全,万无一失,却没有料到他的这次出兵讨伐李定国、刘文秀师出无名,部下将领内心都不愿意内战。

    而且白文选等人与李定国、刘文秀长期同甘共苦,更不愿意自相火并;

    而由刘文秀部队改编的旧将马进忠、马惟兴、马宝等人又不满孙可望久矣。

    于是,作为前线总指挥的白文选私下同马惟兴、马宝约定阵前反戈,文选还以视察前线为名亲自驰入定国、文秀营中通报消息,说:“此时宜速出兵交战,马宝、马惟兴及诸要紧将领已俱有约,稍迟则事机必露,断不可为矣。”李定国对白文选的来意还存有戒心,犹豫不决。

    刘文选急切地说:“若再迟,则我辈死无地矣。有一字诳皇上、负国家,当死万箭之下,我当先赴阵前,汝等整兵速进。”

    说完,刘文选上马飞驰而去。

    奉命领军偷袭桂林的马宝也写了密信差心腹人送入李定国营说:“张胜等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