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主神王爷-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百官一个一个的陈述各自重点的奏折内容,朱子龙却是边听边头脑之中开始回忆起,自己之前所听所知的计划内容,随时准备见机行事了。

    就在几天前,那些参加密会的官员们,几乎全数都完成了朱子龙交代的任务。

    本来那些官员们有心亲自来见,但怕赵挺之查觉,所以只是各自己用传密信的方式通知了朱子龙。并且经工部,从户部,再到礼部,但凡投诚了的官员,都把赵挺之后续的工作内容和计划,透露给了朱子龙知道。

    可以说,赵挺之不但成了光棍司令而不自知,而且要做什么都在朱子龙的全盘知晓之下。

    而最终,朱子龙也找到了突破口。决定提前送赵挺之下台,就先以其贪污受贿为开头,再到部分渎职之嫌为接力,最终再引发皇帝对其的不满。也不要其重罪入牢什么的,只要逼其提前告老还乡。同时让其它中立的官员看清楚,朱子龙的势力已经崛起仅可。

    事实上这种手法,也是历朝历代,掌管工部,户部的高官最容易下台的一种方式。

    当然,前提是上面有意整你,而你已经给人架空了。又或者新皇上位,拿你当杀鸡给猴看,一般情况下,就类似高官包情人一般,仅依靠这种问题,快速下台的还真不多。

    不过,就是因为如此,要是能逼一位相公下台,也足以让满朝为之侧目,对朱子龙这位暗中的执剑人不得不另眼相看也。

    办法很简单,但也很有效,官场之上,这种做法一向都是政客们立威上位的经典之术。

    正所谓,官场争斗,到了某种层次后,联合盟友,孤立对手,才是关键所在。真要如此做大做强,别说是重臣,大成之后就算是皇帝在你面前也得退让三分。

    并且,当年的清流们也没少这么做过。等到明朝时,就朱子龙知道的历史,东林党玩这一处更得心应手。

    事实上,赵挺之也准备过些日子,用类似的方法查朱子龙的账。就从皇庄和新盐业的账目开始,只可惜他现在却是不知道,自己后院早就失火了。

    想到这,朱子龙差点忍不住笑。其实他亚根不怕赵挺之的这一手!

    想想昨天自己进宫时,把几百万贯的押金交到皇帝手上。赵佶那难以置信的眼色,一脸的震惊,略带磕巴的语无伦次。以及边上太监们同样发呆发愣无法回神的场景,朱子龙就深知。

    谁在这问题上动自己,简直就是找死,这和强行动皇帝的利润有什么两样?

    几百万贯呀,而且都是可以入内库的。听起来似乎和全国的税收比起来只是很小很小的一块,但是这可是皇帝的纯收入,这TM能和税收是一个样吗?

    整个大宋每年的税收确实是上亿贯以上,但是各有用处,每年能剩下来的闲银,国库与内库加起来,也不过不到百万贯。

    可以说,皇帝赵佶同志自己从来就没认为自己是一个有钱的皇帝。不管何时,对钱的欲望都和艺术一样。在其心中占极重的比例,否则原来的历史上,他也不会有时候很讨厌蔡京,却还是几次重用他了。

    其原因就是,蔡京比较有本事能给他搞来钱花。

    而现在,显然朱子龙比任何人都有本事,搞来大笔的钱给他花。而且还是他自己的亲儿子(山寨的),你说他如何能不激动,能不圣宠朱子龙?

    如此投名壮,也是朱子龙的底气所在。科技改变世界呀,同样也在改变自己社会地位。

    对于赵佶这个穷惯了的皇帝而言,朱子龙绝对从现在儿开始,是个不可或缺的存在。

    当然,朱子龙这般识相,也不是没有回报。在一个并不怎么控制土地兼并的大宋朝,赵佶就很贴的又把原本隶属于皇庄一块的大块土地,以及周边的荒地全都奖励给了朱子龙。

    在皇帝看来,这些年这些皇庄管理这些地方,不亏损就不错了,亚根没产生多大利润,还不如送给朱子龙了。要不是朱子龙拒绝当户口仕郎(暂时的),赵佶还真想让朱子龙去户口帮他参谋参谋。

    …

    朱子龙正思索中,突然太子出列,一脸的严肃决绝,看了眼朱子龙,然后扬声说道:“父皇,儿臣要弹劾道录院侍郎,罪名有四,罪刑甚重!”

    WAT?纳尼?什么鬼?这一刻朱子龙愣了,其它官员也愣了下。

    什么意思,赵挺之没出手,你个当太子的突然针对起我来了?弹劾我?朱子龙有些没想明白,我暂时可没打算对付你哟!

    此时此刻,太子的出列所弹劾之内容,让龙椅上的赵佶脸上的笑意,瞬间就收敛了起来。

    太子与自己的二皇子素有些许不合,他是知道的。但竞然要闹到朝会上来反目成仇,这是皇帝没有想到的。心中有些不悦的赵佶,淡淡的开口了:“哦?四大重罪?朕倒不知道,二皇子竞然犯了如此重罪,太子你说来听听。”

    太子闻言,从袖中拿出一份奏章,打开后朗声读道:“罪有四,其一,行事处心积虑,败坏朝廷与君王声名!”

    “罪有四,其二,蛊惑圣君,与民争利!”

    “罪有四,其三,无视民生,为一己之利,夺民富而邀赏。压商而排已!”

    “罪有四,其四,以权谋私,借国牟利,贪赃枉法!”

    说完大纲,太子开始详细的说明这四罪的过程,以及自己的认知。

    而朱子龙原来还担心太子是不是真的掌握自己什么大的把柄了,现在一听,原来这是太子让自己的谋士坑爹了呀,这几个罪名有啥了不起的。

    来呀,相互伤害呀,看看老子会不会有事?

    朱子龙心中哑然失笑,上前一步而出。说道:“回父皇的话,所谓的败坏朝廷与君王声名。儿臣认为不然。亦其中连带的报社招聘之名妓入内之事,从礼部那边而谈,她们已是赎身为良。而且报社所出内容皆是经过审核的,并且其上大部分内容,亦是复抄官报之上。何有其罪也?所以,其罪一并不成立!”

    见朱子龙分辨,刚刚收了巨大好处的皇帝赵佶自然站在朱子龙这边,当下说道:“柽儿言之有道,这败坏君王与朝廷名声,大不敬之罪,却是太子有失考量了,依朕看来,过于牵强。就此做罢!”

    太子边上的官员,本意上前争辨,却是见百官皆是连连点头之势,只得沉默不语。

第301章 争锋相对,故意留下的把柄?() 


第302章 人事变动!() 
翻开古代史,看到的是厚重的沧桑历史,是一个个王朝的兴起到衰落,每个王朝都离不开的这些话题,战争、阴谋、贪污等等。

    为了巩固王朝的统治,开国君主大多较为英明,能吸取前朝衰败的经验教训,极力反贪反腐,但历史是人的历史,政治也是封建王朝统治需要而做个人的改变,先祖留下的制度在后继者手中开始松垮。

    对于治理朝政也有许多的不同之处,有的极力反贪,还有以贪治贪的,如北周宇文泰,而有的专宠贪官。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皇帝对于贪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对于功劳大、手握重权本身清廉的朝臣想要高风亮节太难,面对与皇帝老板的生死较量不得不以贪污来自保。

    其实也是正常的!

    就拿汉朝萧何来说,汉高皇帝刘邦生性多疑,在萧何用计谋除去韩信之后,刘邦对他封赏有加,英布造反,刘邦御驾亲征,老规矩还是让萧何筹集粮草,解决后顾之忧。

    这时的刘邦虽然让萧何干老差事,却不放心了,派了密使查看萧何在汉中的一举一动,密使回来禀报说萧何深得民心,非常的体恤民情,刘邦听了不做声。

    有门客就提醒萧何:“你就要大祸临头了,皇上认为你在汉中深得民心,害怕你的名望超过他,以后谋朝篡位,你还不赶快干点坏事儿自毁名节,消除皇上的疑虑?”

    萧何恍然大悟,于是向百姓胡乱收取捐税,甚至百姓们还拦御驾告萧何的状。而刘邦知道后反而笑了,让他自己去向民众谢罪。等同于无罪认可,随之萧何的官以后越做越大。

    还有唐太祖李渊也是如此,还在为隋炀帝杨广打工的时候,就喜欢广交天下豪杰,这自然遭到隋炀帝的猜疑。

    李渊知道以后开始日日惶恐,于是开始无节制地饮酒作乐、收受贿络,贪污钱财,这才使得隋炀帝开始不在猜忌李渊,并且后来还升他为右骁卫将军。

    最终,杨家的天下,归了李家来做。

    …

    赵佶为君比不上刘邦,也不如杨广,但在容忍贪官污吏的程度上,绝对是可以和清朝的乾隆皇帝有的一拼。要不然也不会出现北宋六贼!

    此时的朱子龙沉默不语,百官见到却很淡定。

    就连清流中的张叔夜在队例中,也都心里没有任何波动。因为他知道,朱子龙在那些证据里显示出来的贪污行为,与其说是自发的。还不如说,是当今皇帝同志,自己想拿大头,所以暗中允许朱子龙拿其中一部分的潜台词。

    而且,拿这种钱的官员和宗室,绝不止朱子龙一个人。

    恐怕整个朝堂上,没拿这类钱的人,只有太子一个人了。说来也是太子这个职位太苦比,因为不是皇帝,所以要努力当一个准皇帝,做事行事必须以贤名和清正为准则。

    所以,明明穷的要死,却还要假装正经。何况太子的个性,还真是有些讨厌贪官污吏。

    此时此刻,龙椅子上的赵佶脸上亦是闪过一丝无奈之色。看着太子,心想你要当个以后的圣君,那是你的事。但是朕的二皇子和其它股肱之臣,仅然是为朕做事,自然就应该拿此好处才是。

    何况,这其中还有许多好处,是人家本来就应该拿的,而且朕拿了还反倒是也算另类的贪污了。治罪,怎么治?

    连自己这个皇帝也一起治吗?

    什么时候,太子这么讨厌了,真是的。

    心念间想到这些,赵佶皱起了眉头,轻咳了一声,缓缓说道:“这件事怪不得柽儿,那许多妙物的分股与打造,其实都是柽儿自愿献于朝庭的。他一心为朝廷考虑,朕亦不能让忠良和儿子寒心。所以,此类之事不算贪污,而是嘉奖!此事,太子不必多言了。朕心中自有分晓!”

    或许这些年来,皇帝保护贪官污吏的做法,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看看高衙内一家就知道,到如今,太子也没能把其中任何一个搞下台。所以这罪名四,其实也是他硬添上去的。

    其东宫心腹谋官们,其实也没认为能有啥大用。当下,唯有再次叹息一下,却也没有失望。

    当下,太子认为自己今日的试探也不算全无效果,拱手道:“既然如此,却是儿臣今日行事过于猛浪,有失考量了,还请父皇责罚儿臣。少犯其类错误!”

    这句话中的错误二字,太子分外是咬重了口语。

    本身太子的行为也是算不得错的,皇帝也无心多事,只想和事泥。

    于是,赵佶挥挥手,道:“罢了,些许误会,却也怪不得你。言官可论国事,太子自然也可以,都是分内之事,不必在意!”

    说话间,皇帝又看向朱子龙,继续说道:“不过话说回来,柽儿连番立时,朕自然要赏罚分明。亦有功当赏,从今日起,柽儿着兼任已然空缺的,户部左仕郎一职。以应其银行事项之用,亦有皇庄郊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