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翔霸三国-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东属国也不是很太平,要不论胡人作乱,就是本土也是非常混乱,毕竟有很多犯事的人躲进辽东,从这里走出的军队怎么可能是软柿子。

    公孙度这么一反抗彻底把袁熙打蒙了,此时的鞠义还在防备虞增,没想到还要替袁熙擦屁股,所以当鞠义救下袁熙的时候一点好脸色都没有。

    袁熙不想这件事让袁绍知道,所以对鞠义也有点低声下气,还设宴提议款待,但鞠义最后还是一意孤行,把幽州的战事向袁绍汇报。

    以前袁熙这边都是捷报,所以袁绍特意命人在众臣面前宣读,但袁绍没有注意到这次上报的是鞠义而不是袁熙,结果袁绍的脸上自然无光了。

    自己孩子自己说,外人说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袁绍因此更加厌恶鞠义,而袁熙更是到了敌视鞠义的地步,袁绍虽然痛斥了袁熙,但也仅此而已。

    袁绍也不想继续增兵支援,毕竟今年的粮食还没有收上来,所以只能让鞠义全权指挥,这下子鞠义更是狂的没边,更是对袁熙的兵马指手画脚。

    鞠义一出马立即挡住了公孙度的兵,虞增也在张翔的指挥下进行了猛攻,不过不管是虞增这边还是公孙度这边都没有拿得出手的猛将。

    战场局势虽然有些变化,但鞠义还是没有混乱应对自如,张翔可不会让鞠义这么轻松,既然鞠义不在乎家人,张翔就不相信他在乎祖宗。

    张翔命令叶山挖了鞠家的祖坟,当鞠义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气的当场吐血昏迷了一天,张翔也第一次知道气人还真的能气出血。

    以前张翔还以为这只是夸张呢?没想到这种事真的有,鞠义昏迷的这一天里无人指挥,公孙度和虞增的兵马就闯了进来,袁绍可不管鞠义因为什么。

    只是知道鞠义守土不利,鞠义与众将的关系本来就不好,这时更是没有人替他说话,到是田丰替鞠义说了一嘴,不过田丰又得罪了袁绍自身难保。

    他的话袁绍还听不见去,鞠义直接从主将变成了副将,还要听从袁熙的指挥,鞠义差点又气的吐血,有个袁熙在上边指手画脚。

    鞠义也不能得心应手,所以幽州的局势陷入僵局,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生的,袁熙到是会虚报功绩,所以袁绍这边也不知道实际的情况。

    还以为敌兵势大呢?袁熙这样做到是帮了张翔的忙,现在的幽州就是一个裂缝的蛋,已经有了虞增公孙度这两个苍蝇,自然就引来了更多的苍蝇。

    塞外的胡人因为冬天的暴雪,牲畜死伤无数都在饿着肚子,看到幽州自然觉得有机可趁,都涌了进来,而且人数越来越多。

    当然其中也有张翔在背后推波阻拦,不光如此张翔还在暗中使绊子,把消息透漏给一些胡人,因为并州施行了民屯,所以幽州的百姓都渐渐涌入了并州。

    这个时候袁熙也顶不住了,索性就把所有事情交给了鞠义,鞠义这个时候想收场也不容易了,这个时候袁熙到是实话实说的向袁绍汇报了。

    不过把罪责都推到了鞠义的身上,鞠义事后听说了这件事怒骂袁熙不为人子,袁绍自然暴怒,此时袁绍也不能顾及粮草的问题了。

    让文丑顶替鞠义的位置,还派出大将张颌协助,袁绍虽然想追究鞠义,但也要等到战后再说,只能先让鞠义将功补过,鞠义也只能认栽。

    鞠义只能尽量在文丑张颌到达之前稳住局势,不过鞠义的先等死士不是吹的,找到了一个机会重创了公孙度一下,让他损失过半。

    公孙度因此停止了进攻的步伐,选择了观望袁熙依然选择了抢功,鞠义也管不了这些了,不过鞠义还是秘密派人教训了袁熙一顿。

    袁熙虽然没看见人,但也猜到了是鞠义,自然在请功的信上说了不少鞠义的坏话,说什么鞠义好大喜功延误战机,袁绍自然信自己的儿子。

    所以最后也只有鞠义倒霉了,文丑张颌大军进入了幽州,袁军就开始反击了,虞增和一些胡人势力马上从攻势变成了守势,第一个溃败反而是公孙度。

    鞠义上一次下手太狠了,让公孙度伤了元气,自然后劲不足,公孙度这一退,袁熙就跳了出来,让文丑攻下辽东国,文丑自然不愿。

    但是袁熙毕竟是袁绍的儿子,他的面子文丑还是要给的,正好鞠义又在戴罪立功,所以文丑就命令鞠义去攻下辽东国,这样的机会袁熙可不会放过。

    争取了当主将的机会,这就意味着鞠义绕了一圈又回到了袁熙的手下,鞠义也清楚现在是什么情况,只有拿下辽东国才自己才不会有什么麻烦。

    袁熙也习惯了坐享其成,所以这次他到是没有指手画脚,攻打辽东袁熙自然带走了一些士卒,而且带的还不少,主要因为他怕死。

    鞠义也第一次现袁熙有些好处,辽东国可不是那么好攻的,公孙度在那里折腾了那么多年,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有了大军鞠义才恢复了信心。

    文丑张颌带的兵士其实不多,袁熙这边一分兵,给他们也造成了一点麻烦,但也只有一点而已,不过要解决虞增和胡人就要多花费一些时间了。

    公孙度这次面对袁军是守土,自然拼了命,鞠义一时间也攻不下辽东国,最主要的就是鞠义是步将,虽然他很厉害,可以弥补步卒对抗骑兵的不足。

    但是那只是勉强可以,而辽东国可不缺少骑兵的,而文丑张颌这边却很有起色,已经收复了一些失地,袁熙这边也是如实汇报。

    袁绍也渐渐觉得鞠义的本事也就那样,并不是不可缺少的,袁绍早就不喜鞠义了,袁绍因为此战又生出了这样的想法,鞠义危急了。

    张翔要做的就是把袁军托入幽州战场,文丑张颌的起色可不是张翔想看到的,张翔命令手下士卒不断的在渔阳郡制造声势。

    为了就是文丑张颌不能放心的御敌,文丑张颌对并州军又不能不重视,最后文丑没办法只能把张颌调离出自己的身边,去守卫并州军。

    文丑虽是猛将,但不善谋略,幽州战场又一次陷入了僵局,袁绍也不能在派兵了,粮草消耗已经到了袁绍的极限,在派兵袁绍这边就要生问题了。

    也不知道袁绍怎么想的,竟然会在这个时候派人跟张翔交涉,让他撤出在渔阳郡的大军,张翔当然不会同意了,不过也乐于交涉一下,最起码对张翔来说拖延也是好事。(。)

第二百三十七章 烧麦苗() 
袁绍这边之所以派出使者,并不是袁绍等人昏了头,而是他们也有拖延张翔之意,袁绍这边的人很清楚只要托住张翔大战就不会生。

    所以这次张翔的确有点想的太简单了,虽然无伤大雅,双方都抱着拖延的目的,所以这场谈判谈了很久,最后也只不过是浪费口水而已。

    渔阳郡这边还是声势不断,渔阳郡这边的主将是张峰,因为张鼎的关系张翔觉得欠张峰一个副将,所以张翔把徐晃调入了张峰的麾下。

    用徐晃顶替了张鼎应有的位置,怎么看都是张峰赚了,其实张翔也有另外一个意思,徐晃善守这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张翔也想利用徐晃的能力守住渔阳郡。

    这也是张翔为了攻取雍州做的一个准备,除了徐晃现在蒙扎也在张峰的麾下,蒙扎的做事方式就有点不按章法了,张翔命令众将制造声势。

    其中做的最好的就是蒙扎,与其说蒙扎制造声势,还不如说蒙扎制造摩擦,虽然蒙扎的做法有点小打小闹,但的的确确让袁军出现了一些恐慌。

    蒙扎很熟悉流寇的战法,所以装扮起来得心应手,蒙扎手下假扮的流寇不断的袭扰袁军,就连张颌都抓不到什么把柄,张颌也只能选择谨守营地了。

    所以位于幽州西方的渔阳郡这边看似危险,但却是相对来说最平静的地方,而位于幽州北方的战场,文丑却陷入了僵局,越接近北方平原地形越多。

    不管是虞增还是胡人都能挥出骑兵的优势,哪怕文丑勇猛过人,也只能看得到摸不着,只有位于幽州东方的战场,袁军才有起色。

    鞠义逐渐挥出自己名将的能力,公孙度只能勉力支撑,张翔可不能坐视辽东国成为袁绍的地盘,那样鞠义腾出手来,幽州局势就变了。

    所以张翔只能从幽州北方战场调兵,虞增这边抽出了一支骑兵,袭扰鞠义袁军的后方,不过公孙度却不领虞增的请,公孙度可不会忘了公孙康惨状。

    这回真是弄巧成拙了,反而引起了反效果,公孙度不但没有奋起反抗,反而举兵投降了,把自己辛苦经营的辽东国拱手让给了袁熙。

    袁熙也继承了其父好大喜功的毛病,马上把这件事上报给了袁绍,自己带领士卒接手县城,公孙度把姿态放得很低,对袁熙也是千依百顺。

    袁熙也就不追究他了,张翔只能进行补救,因为鲍海的关系,张翔在辽东收服了一些人,当然还有米家人的支持,所以张翔在辽东还有一些人手。

    公孙度为了巴结袁熙,经常设宴款待美人佳肴应有尽有,鞠义为人狂傲自然会忽略一些细节,所以得到辽东国之后就有点疏于防范。

    而张翔在辽东国的人手就趁着这个时候动了袭击,目标就是袁熙,领头的是米范,当初张翔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都把自己给逗乐了。

    米范冲进去之后,还叫公孙度主公,这下子公孙度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鞠义立马把袁熙保护了起来,米范没有忘了此次的目标。

    虽然张翔下的不是死命令,但是米范却想拿着袁熙的头颅领功,米范也是会玩一手暗器的,虽然他的暗器本事比潘影差了点,但伤人还是没问题的。

    袁绍就被米范伤了耳朵,汉人人都是竖冠的,所以耳朵上伤很明显,遮掩都遮掩不了,袁熙更加愤怒了,公孙度怎么说也是一方霸主。

    他很清楚自己被摆了一道,但却无法解释,自己只能将错就错才会有一线生机,如果袁熙鞠义逃脱,自己就真的没有活命的机会了。

    所以公孙度也命人杀掉袁熙,公孙度宴请的地方可是自己的府邸,里面大多都是公孙度的人,公孙度可是辽东公孙家的族长。

    府中自然有很多忠心的家奴,这些家奴其实比很多士卒都精锐,这些家奴一涌进来,米范也没有了机会,米范自然就带人撤了出来。

    袁熙这边的动静自然惊动了守卫的袁军,却正好碰见了撤出来的米范等人,袁军马上追杀,米范等人也变成了疲于奔命,也侧面分散了一些袁军的兵力。

    但更多的袁军还是选择了解救袁熙和鞠义,不过可惜寡不敌众,袁军现在分散在辽东六县之中,所以公孙度处于昌黎袁军兵力不足。

    当然是相对于公孙度的辽东军而言,昌黎是辽东国的治所,公孙度为了表示诚意把各地的辽东军士卒都聚集在昌黎,现在却成了公孙度的依仗。

    最后要不是先登死士用命,鞠义袁熙就要死在昌黎城中,当鞠义袁熙突围而出的时候,昌黎的袁军也损失惨重,至于追杀米范的那些袁军士卒,看形势不对也纷纷逃窜了。

    米范等人也就地隐藏了,袁熙鞠义逃出之后开始集结兵力,公孙度也派出大军收复失地,公孙度很清楚如果不趁这个时候出手。

    等袁军集合完毕自己就没有什么机会了,其他五县的袁军也拼命的向袁熙靠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